怎样教外国人汉语
《怎样教外国人汉语》是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在2008年12月出版的汉语教学类工具书籍,是由北京语言大学副教授李珠与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姜丽萍共同编撰。
内容简介
新教师欠缺的是课堂教学的实践技巧,因而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自己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也深感教外国人汉语“基础不易,入门更难”。以《怎样教外国人汉语》从教育学和语言学的理论高度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相信对读者会有帮助的
作者简介
李珠,北京语言大学副教授,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64年结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文系。1964年9月起在北京语言大学(原北京语言学院)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研究工作至退休,并长期从事青年教师上岗培训和督导工作。曾参加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的编写工作,出版过《汉语病句辨析九百例》(与人合作)和SpokenChinese(国外出版)等教材。先后发表过《建立三维语法教学体系》《初级阶段综合课教学规范化管见》等论文多篇。
姜丽萍,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方法、教材研究。著有《对外汉语教学论》《教师汉语课堂用语教程》;主编、编写《体验汉语基础教程》《步步高汉语教程》《汉语精读》等教材多部。主持并完成校级项目“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在《语言教学与研究》《汉语学习》等期刊发表论文十多篇。多次前往日本、美同、泰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国家和地区任教、讲学和培训。
图书目录
教学理论篇
第一章 教外国人汉语不同于教中国人母语/3
第一节 教中国人学汉语是教母语、教语文/3
第二节 教外国人汉语是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进行教学/5
第三节 教外国人汉语不同于教中国人母语/6
第四节 教外国人汉语的性质和特点/8
第二章 培养外国学习者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12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目标/12
第二节 交际能力/16
第三章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教学原则/24
第一节 教学原则概述/24
第二节 实践性原则/29
第三节 交际性原则/32
第四节 针对性原则/34
第五节 趣味性原则/37
第四章 教外国人汉语要处理的几种关系/40
第一节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40
第二节 课内与课外的关系/44
第三节 知识与技能的关系/47
第四节 汉语教学与文化的关系/51
教学准备篇
第五章 教案编写/57
第一节 教学目标/57
第二节 教学重点、难点/64
第三节 教学对象/66
第四节 教学方法/68
第五节 教学内容/87
第六节 教学设备与教具/90
第七节 板书/92
第八节 教学步骤/97
第九节 教学后记/98
第十节 教案举例/100
第六章 课堂教学方法和技巧/117
第一节 提问/117
第二节 课堂活动/127
第三节 课堂教学语言/133
第四节 课堂气氛/138
第五节 课堂应变/141
综合课堂教学
第七章 怎样教语音/151
第一节 语音教学的重要性/151
第二节 语音教学的难点/152
第三节 语音教学的方法/155
第八章 怎样教词汇/162
第一节 词汇教学在综合课中的地位/162
第二节 初级阶段词汇教学的策略/163
第九章 怎样教语法/174
第一节 语法教学教什么/174
第二节 语法教学的模式/176
第三节 关于留学生病句的纠正与分析研究/190
第十章 怎样教课文/194
第一节 课文教学的核心作用/194
第二节 课文教学的基本方法/196
第十一章 怎样教汉字/202
第一节 汉字教学的现状/202
第二节 汉字教学新方法/203
第三节 汉字读写练习方法/215
技能课堂教学
第十二章 怎样教听力/219
第一节 听力课的重要性/219
第二节 听力理解的难点及对策/219
第三节 听力课的教学任务/222
第四节 听力课的类型及训练方法/225
第十三章 怎样教阅读/232
第一节 阅读训练的目的及任务/232
第二节 如何进行阅读教学/232
第三节 关于阅读技巧的训练/238
第十四章 怎样教写作/242
第一节 初级阶段是否要开设写作课/242
第二节 写作课的教学目的及要求/243
第三节 初级阶段写作课教学内容与方法/246
第十五章 怎样教口语课/256
第一节 对口语课的认识/256
第二节 口语课教学的目标和内容/258
第三节 口语课的教学方法/260
第十六章 关于测试与评估/267
第一节 测试与评估的意义和作用/267
第二节 测试与评估的类型/268
第三节 试卷编制和试题编写/269
参考文献/277
后记/282
文摘
第二节 教外国人汉语是把汉语作为第二
语言(外语)进行教学
前文提到,教中国人汉语是教语文,那么教外国人汉语是教什么昵?外国人学习汉语是学习母语以外的一种语言,有人说是第二语言,有人说是外语。
那么,什么是第二语言昵?首先第二语言是跟第一语言相对的。一般认为,第一语言是孩子出生后最早习得的语言。而第二语言是在获得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吕必松1996,刘殉2000)。有的人还学习和使用第三语言、第四语言,等等,但是由于学习和习得这些语言的规律与第二语言有很多共同之处,所以一般不再细分而统称为第二语言。其次第二语言是指在目的语环境中学习和使用的第一语言以外的语言(吕必松1996),比如外国人在中国学习和使用汉语,汉语就是他们的第二语言。因此我们说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
什么是外语呢?外语是指别的国家的语言(包括文字)。如果从这个定义来看,很难区分第二语言和外语。西方学者主要从语言学习环境的角度区分了这两个概念。即在非目的语环境中学习第一语言以外的语言,就是外语,比如中国人在中国学习英语、日语等,英语、日语就是他们的外语。同样外国人在本国学习汉语,汉语也是他们的外语,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也是外语教学。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是作为第二语言(外语)进行的,因此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就要遵循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规律。
首先,第二语言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语言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好语言。那么,怎样才能教好语言呢?吕叔湘先生(1963)曾经说过:“学习语言不是学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这句话如果从教的角度来阐释,可以说教语言也不是教一套知识,而是教一种技能。
后记
从1964年分配到北京语言大学(现更名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对外汉语,一直到1999年退休,后又被返聘,我在教学第一线已近四十年。2002年开始担任汉语进修学院新教师的培训工作,通过“传帮带”,用一对一的方式帮他们备课、写教案、听课,听课后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对讲课中的问题逐一点拨指导。几年来一共带了三十多名新教师,他们中的多数现已成为学院里的教学骨干,这是我退休后发挥余热做的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
在培训新教师的过程中,我觉得新教师不乏应有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而欠缺的却是课堂教学的实践技巧,因此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也深感教外国人汉语“基础不易,入门更难”。如果能把基础汉语的教学技能掌握娴熟,应对更高层次的汉语教学易如反掌。因此在我院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是新教师须在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下教一年基础汉语,然后根据需要分到其他年级教汉语。实践证明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
由此,我萌发了一个想法:应该把自己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做个疏理和总结,特别是应对课堂教学的技巧和方法,把他们整理成文,让更多的年轻教师和有志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人士分享这一成果,也算是为国际汉语推广贡献一份力量吧。
但是我却迟迟没有动笔,原因有二:一是感到力不从心,几十年的点点滴滴疏理起来不容易,费时费力;二是考虑到对外汉语教学也在与时俱进,新的教学理念、创新的教学模式与策略不断推出,过去的经验要与之结合,总结出来的东西才不仅仅是经验的重复,而更有参考价值,更具实用性。为此我找到我院姜丽萍老师谈合作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