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土
石灰土,是在热带、亚热带石灰岩山区经溶蚀风化形成厚薄不同的钙质饱和或含游离钙质的土壤。
石灰土在中国热带和亚热带湿润地区,凡有石灰岩出露之地均有分布,但主要分布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和云南省。石灰土碳酸钙淋溶程度不一,多黏土,多为铁钙质胶结物,风化程度不一,盐基饱和度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及胶结状态有较大差异。石灰土可分为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和红色石灰土。石灰土在施工中常被用作基层,即公路路面基层施工中的最基础的垫层。
结构
石灰土的成土母岩主要是以方解石、文石为主的石灰岩,其次是以白云石为主的白云岩,和其他过渡类型的碳酸盐岩
土壤颜色却各不相同,常见的有红、黄、棕、黑四种。这是贵阳地区摄的褐色石灰土剖面,土层厚 50 厘米。表土灰棕色,向下由暗红棕逐渐过渡为淡红棕,底部是淡紫灰色石灰岩母质层。这种土壤以桂、黔、滇三省分布较多。属于生石灰性土(Calcareous soil)。
性状
石灰(岩)土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在碳酸岩类风化物上发育的土壤。多为粘质,土壤交换量和盐基饱和度均高,土体与基岩面过渡清晰。石灰(岩)土土类划分4个亚类,本区均有分布。红色石灰土亚类多发育于厚层石灰岩古老风化壳,是风化淋溶最强、脱钙作用最深的石灰(岩)土,土体无石灰反应,酸碱度中性;黑色石灰土亚类是零星分布于岩溶区的岩隙与峰丛间的ar型土壤,黑色腐殖质层厚20-40cm,有机质含量5-7%,脱钙程度低,土体有石灰反应,微碱性;褐色生石灰土亚类性状介于前二者之间,无或弱石灰反应;黄色石灰土亚类分布于海拔800m以上山区,常与黄棕壤或黄壤交错分布,土体有黄化特征,中性反应。
形成
石灰土的形成深受母岩影响,
极易进行溶蚀风化,
石灰岩新风化物和崩解碎片
源源不断地进入土体中,
这就延缓了土壤中盐基成分的淋失
和脱硅富铝化作用的进行,
使石灰土一直处于幼年阶段
分类
大冶市红灰泥土 山红灰土 红灰土 红火泥 阳山红灰泥 红灰泥土桂林市红灰泥土 生石灰红泥土 红大泥土
红泡土 黑油泥 饭石土 黄荆黑油土 石窿土 石坳灰黑土 黑灰泥土 黑岩泥 薄黑岩泥 黑岩泥土
黑泡土 粘棕土 上坊粘棕土 油黄泥 油红泥 油红黄泥 鸡肝土 七里鸡肝土 山门鸡肝土 萍乡市棕灰泥
乌棕灰泥 鸡窝土 雨山棕灰泥 双峰棕灰泥 砾棕灰泥 下坳棕灰泥 润棕土 石灰棕泥土 薄棕大泥
棕大泥土 石灰黄泥土 油大泥土 大泥土 薄大泥 大胶泥土 大砂泥土 油大砂泥土 厚大泥 灰黄泡土
应用
工程应用 主要用于道路工程
生石灰土又称石灰稳定土,即在土中掺入一定量的石灰(一般石灰的质量为4%~12%)和水均匀搅拌而成,该稳定土有良好的板体性,但其水稳性、抗冻性及早期强度较其他无机化合物结合料低。石灰土还有个最明显的劣势:即干缩及温缩特性十分明显,容易导致道路基层开裂。故现阶段,石灰土已严禁用于高等级道路基层,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及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但可以用于各级道路的底基层。其适用性不如水泥稳定土。
参考资料
石灰(岩)土.中国土壤数据库.2024-03-11
中国土壤地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24-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