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夫人墓志铭
《大唐故东平郡吕氏夫人墓志铭并序》是由天宝时期担任回乐县尉试家令寺丞的吴陟撰写。该墓志铭是在2003年5月8日在宁夏吴忠市东区绿地园的一个唐墓群中被发现的。
文物特征
墓志铭的文字采用繁体字,刻在砂岩上,使用的是阴文。砂石的规格大小横长约为32厘米,竖长约为28厘米,厚度大约为8厘米。正面左上角有一小点被磨去。墓志铭的排列最初为竖写、自右向左,后改为横写、自上而下的排列方式。作者的名字刻在墓志铭石的右侧,一行12字,实际上应为13字。题目的长度为15字,位于墓志铭正面的第一行。正文共有289字,推测可能漏掉了两个字,实际应为291字,分布在墓志铭正面的第二行至第十六行。整个墓志铭共计18行,316字,扣除可能遗漏的两个字,实际总字数应为318字。
内容简介
吕姓夫人的父亲名为吕润,曾担任过将领。吕润因功绩显著,被授予朔方节度左衙兵马使的职位。吕氏夫人的丈夫张自谨同样在军中效力,他忠诚于朝廷,因其功勋而获得褒奖。张自谨后来被任命为衙前虞候,这是一个在军中负责执法的官职。吕氏夫人的家族成员对她寄予厚望,期望她能安享晚年。然而,不幸的是,吕氏夫人在唐文宗太和四年(830年)七月六日逝世于灵州的私人住宅,享年五十七岁。她的遗体在同年十月十四日被安葬在回乐县东原,并举行了相应的葬礼。吕姓夫人的离世让她的家人和亲友都非常悲痛。为了永久纪念她,她的子女决定刻石存记,以确保她的事迹得以流传后世。
考古价值
吕氏夫人墓志铭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代灵州的位置具有重要意义。此前,古灵州的具体地理位置一直是中国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的未解之谜。直到这块墓志的出土,才揭示了古灵州的真实位置,它位于现今宁夏吴忠市的西北部。
参考资料
吕氏夫人墓志铭.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2024-10-31
宁夏吴忠市历史文脉研讨会专题.新浪网.202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