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站
北京西站(Beijingxi Railway Station,简称北京西),位于中国北京市丰台区,隶属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是“八五”的重点工程是首都北京的大门、是京九大动脉的起点、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投资最多、规模最大、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的客运站,是南来北往火车的中心枢纽,也是首都最宏伟的工程之一。同时,北京西站也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现代化铁路客运站之一。
北京西站是由北京市和铁道部共同投资,1993年开始动工建设,车站主建筑群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直接服务旅客的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1996年1月21日正式投入运营,至2023年依然安全运营。2012年北京西站开通运行京广高铁。到2020年,北京西站有图定列车180余对,其中普速旅客列车85对,高铁旅客列车96对,日均旅客20万,高峰期将达到40万。
该站曾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北京西站的建设构想基本形成于1950年代。北京西站曾经陆续于1975年至1976年、1981年至1985年和1989年至1993年进行三次进行规划和研究。
1959年秋天,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北京站刚刚建成之时肯定了要在北京建设一座西客站的建议。
1960年9月,北京铁路枢纽总布置图被修改,主要构思是以北京西站和北京站作为枢纽的主要客运站。可能采用四线并行地下隧道方式连接两大车站,且西站的站址正对公主坟。
第一次规划和研究
北京西站的第一次规划和研究,是于1975年至1976年,该规划提出了北京西站的初步规划方案,确定北京西站为通过式站型,站址位于今莲花桥西南角,车站站台、股道呈西北-东南走向,采用三角形广场,站房面向立交桥中心,但是最终由于政治原因而搁置。
第二次规划和研究
北京西站的第二次规划和研究,是于1981年至1985年,该规划通过方案论证提出了是车站中心正对羊坊店路的推荐方案,车站为通过式,站场设在北蜂窝路与北京三环路之间,今莲花池东路以南,站台西端距站中心180米,占用莲花池公园约20亩绿地;客技站设在三环路和丰台路之间,机务段、车辆段等设在三环路和规划的四环路之间、万寿路一带,但是最终由于建设费用的原因而搁置。
第三次规划和研究
北京西站的第三次规划和研究,是于1989年至1993年,该规划正式采用了1983年达成共识的羊坊店路方案。1990年9月30日,北京市政府、原铁道部、原邮电部向原国家计委提报北京西站的设计任务书,提出投资20亿元人民币,计划1991年动工,1993年开通使用,1994年完成收尾工作。1991年3月,该规划获国务院正式批复。
建设
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北京西站建设的前期搬迁任务展开。
1992年7月20日,北京西站建设领导小组作出了“一年准备,两年半施工,半年调试运转,1995年底建成通车”的总体部署。
1992年下半年,北京西站进入先期施工阶段,部分市政工程,例如新开渠盖板河、地铁预埋、西三环道路拓宽等,以及西长铁路联络线岗洼特大桥等工程陆续开工建设。
1993年1月19日,北京西站正式开工建设。与此同时,同时全长28公里、连接京广铁路的西长联络线全面动工。
1995年4月,北京西站内外装修、设备安装全面展开,西长联络线铺轨工程接近车站。
1995年6月6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江泽民为北京西站题写了站名。
开通运营
1995年9月28日,第一列试运行列车经西长联络线抵达北京西站,标志着北京西站正式试运营。
1995年11月7日,江泽民视察北京西站,在西站贵宾二厅听取西站建设总指挥部的汇报,观看了北京西站地下综合大厅和北站房外景。
1996年1月21日,北京西站正式开通运营。
整治和改造
2001年,北京市政府在申办奥运会之际,北京西站地区管委会对北京西站的公共设备和场所进行全面整治和改造。
2003年下半年,由于北京西站的日发送列车设计能力远远不能满足春运高峰期间的实际列车发送量,因此原铁道部及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启动了北京西站二期工程,在原有6个站台的基础上增设三个站台。同时,对车站站台进行大规模改造,包括改善采光设施、改造雨篷、增高站台等,改造后的雨棚是国内首例大跨度钢结构雨棚。
2003年10月2日,北京西站出入境联检厅启用,以供京九直通车乘客使用。
2005年,为配合北京南站封站改造,北京西站又扩建了9号站台和新建10号站台,以分流部分北京南站的旅客客流。在扩建工程中,同时对1至7号站台的雨棚进行改建,并新建8至10号站台的雨棚。
2005年12月,于1959年已经提出的连接北京站与北京西站的北京地下直径线开工。
2010年11月10日,北京西站南广场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工程完成后,南广场将分流西站部分旅客,从而缓解西站北广场的交通压力。
2012年,途经北京西站的京广高速铁路开通运行。
2012年9月22日,改造完成的北京西站南广场正式启用。
2015年3月20日,北京地下直径线建成通车,使北京西站具备来自京哈铁路等方向的旅客列车接发能力。
2020年1月9日,北京西站官方微博发布公告称,为方便旅客出行,提高出行效率,自2020年1月10日起,北京西站将实现铁路、地铁安检互认,换乘旅客只需一次安检。
2021年2月7日,北京六大火车站共计发送旅客13.22万人,其中北京西站客流量最大,为5.8万人。
选址与布局
北京西站地处金中都遗址公园——莲花池公园一侧,在一定意义上是古都历史地段的建筑物。
北京西站覆盖的范围为,以北京西站为中心向北以莲花池东路北道牙及中裕、瑞海、电信中心(现为京都信苑)三座大厦的外侧道路外道牙为界。向南以广莲路南道牙、莲花池与铁路公用的围墙为界;站前东街以南侧人行步道南道牙为界;西站南路以广安门大街北侧人行步道南道牙为界。向西至莲花池立交桥东侧;广安门外大街北道牙至莲花池公园东门以人行步道西外侧道牙为界(部分位置以围墙或栏杆为界);莲花池公园门前以柏油路道牙为界(含停车场);莲花池公园东门至西进站通道以莲花池公园围墙为界,向北延至西进站通道大门。向东以北蜂窝路东道牙、马连道北路中心线(丰台区、西城界)为界;西站南路以东侧人行步道东外侧道牙为界。
车站主建筑群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直接服务旅客的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
北京西站是首都北京的大门,是南来北往火车的中心枢纽。
硬件设施
站房
北侧站房包括售票、行包、候车、管理用房和以旅客为主要服务对象商业用房;南侧站房包括购票、行包、候车等用房,便于南侧旅客就近乘降。
结构与设计
北京西站是一座现代化客运站,占地5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7万平方米,候车摩天楼高90米,呈“品”字形;北京西站规划设计为上进下出模式,即:地面以上为旅客进站、候车系统,地下部分为旅客出站系统,设有5个出站口,分别为出站口1(西北)、出站口2(东北)、出站口3(东南)、出站口4(西南)、出站口5(南广场东),已全部启用。
售票处
北京西站设有北售票处、南西售票处、南东售票处。其中北售票处位于北广场一层东侧(1、2、3、4号窗口为退票窗口;16号窗口为双语、九龙车票发售窗口;17号窗口为值班主任窗口;18号窗口为挂失补窗口;19号窗口为常旅客会员、一卡通窗口;20号窗口为残疾人购票窗口)。南西售票处位于南广场一层西侧(59号窗口为无障碍窗口;60号窗口为值班主任窗口;71、72号窗口为退票窗口)。南东售票处位于南广场一层东侧(76号窗口为无障碍窗口;79号窗口为值班主任窗口;87号窗口为退票窗口)。
候车室
截至2020年,北京西站有13个候车室,候车面积约2.1万平方米,可容纳2.5万人同时候车。其中第1—7候车室为普速候车室,第8—13候车室为高铁候车室,第1候车室为软席候车室,第2候车室为036重点旅客候车室,第11候车室为高铁036重点旅客候车室,第12候车室为高铁VIP旅客候车室。
站场
北京西站设有10座站台,其中侧式站台2座,岛式站台8座,共18个站台面,20条股道,1~9站台及站线为普速场,西侧引出西长联络线连接京广铁路,东侧引出北京地下直径线和京九铁路;10~18站台及站线为高速场,西侧引出京西联络线连接京广高速铁路。
由于地铁线要从北京西站主楼中轴线下穿过,因此设计者在建筑外观上,设计了一座宽43.8米、高50米的大门洞,门洞上方是一个底座27×27米见方、高40米的传统门楼。门楼宝顶高102米,是西站建筑群的最高点。
北京西站包括客运站房、铁路引入线、市政道路及立交桥、地铁、铁路自动化通讯系统以及与其相配套的建筑群如邮政枢纽、公安等工程,投资总额达23.5亿元。
站前广场
北京西站分为南北两个广场,南广场临近莲花池公园。北广场正前方一公里处便是中华世纪坛。
北京西站的广场东部安排有公共汽车始发站和邮件处理中心及邮电支局;广场西部安排有行包房及其专用停车场;广场之下拥有可停放小型汽车的地下停车场和地铁站,其中地铁站的南出入口在西站进站大厅内,北出入口放在莲花池东路以北。
运营情况
北京西站是中国两大铁路干线——京广铁路(经由京广铁路西长联络线连接)及京九铁路和一条高速铁路干线——京广高速铁路的客运列车始发站,从北京到中国的中南、华南、西南与西北等地区的旅客列车大多数都从北京西站始发终到。
2006年3月北京南站进行改造时,13对列车调到北京西站。
票务服务
2020年北京西站有人工验证验票口102个,自助验证验票机55台,安检仪41台。2014年,北京西站有199个人工售票窗口、89台自助取售票机,并开启了改签窗口15个、退票窗口25个、学生窗口31个、务工人员购票窗口33个、“036”爱心窗口5个、残疾人窗口3个。
2024年北京西站北售票厅内开设快速进站通道,旅客购票后可直接验票进站乘车。
便民设施
接送站服务
为提高对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的帮扶力度,车站备有专用的轮椅、担架,为特殊重点旅客提供接送站服务。
“京铁爱心敬老慢窗口”
针对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网络购票等情况,北京西站售票厅设置“京铁爱心敬老慢窗口”,为老年人提供购票、咨询、12306网站注册等服务。根据现场需求,车站补充大厅服务台引导人员,面对面、手把手为旅客办理业务,“向前一步走”做好服务外延,解决“脱网”旅客实际需求。
“爱心服务区”
北京西站京铁爱心“036”候车室内设置“爱心服务区”,针对年纪太大无法久坐、手术后无法坐立的旅客提供可躺式座椅,进一步满足重点旅客出行需求。
客运流量
2009年2月,北京西站在2009年春运期间上下车的旅客超过1300万人次,创下建站以来的最高记录。2012年,北京西站有图定列车180余对,其中普速旅客列车85对,高铁旅客列车96对,日均旅客20万,高峰期将达到40万。2014年,春节期间作为北京地区第一大站的北京西站,每天上下车人数突破21万人。2015年春运期间,加上临客超过二百对列车,创西站开通以来的最高纪录。北京西站被誉为“亚洲第一大站”的北京西站最高客运能力可达每日90对列车60万人次,是世界最大的铁路客运站之一;
交通接驳与配套设施
在北售票厅内、南售票厅外、北广场二层、南北广场地下、北广场东侧配楼等处共设有132台自助售(取)票机。截至2020年,北京西站有人工验证验票口102个,自助验证验票机55台,安检仪41台。
高铁
2012年北京西站开通运行京港高速铁路。
地铁
北京西站配套的地铁站位于北京西站地下,为北京地铁7号线和北京地铁9号线的同站台换乘站,两条地铁线路站台位于同一层面。
客车
现今从北京到中国中南、华南、西南与西北等地区的客运列车都从北京西站发出。北京西站出发的列车覆盖华南、西南、西北,到达香港特别行政区、广州市、深圳市、武汉、西安市、兰州市、郑州市、南昌市、成都市、贵阳、遵义市、长沙市、石家庄市、太原市、大同市、福州市、厦门市、桂林市、南宁市、呼和浩特市、西宁市、济南市、乌鲁木齐市、昆明市、杭州等城市(除东北地区省会、台北外,北京西站开出列车可到达中国所有其他省会城市)。
火车
随着铁路运输的不断的发展,北京西站已成为北京向全国、全世界传递信息的重要窗口;北京西站出发的列车覆盖华南、西南、西北地区的主要城市:香港、广州、深圳、武汉、西安、郑州、南昌、成都、长沙、石家庄、太原、福州、厦门、桂林、南宁、呼和浩特、西宁、济南、乌鲁木齐、昆明等。
停运记录
2021年7月21日,受河南省多地遭遇持续强降雨天气影响,北京西站71趟始发列车停运。
2021年8月8日,北京西站官方微博7日发布公告称,受多地遭受持续强降雨和疫情防控有关要求,8月8日北京西站105趟始发列车停运。已购买停运列车车票的旅客,可于30日内办理全额退票手续。
2023年8月19日,北京西站、北京丰台站部分列车停运,已购买停运列车车票的旅客,可于30日内办理全额退票手续。
特色与价值
北京西站是一座现代化客运站,它大大缓解了北京站的客运压力。该站也是京九铁路的龙头工程,这里开出的旅客列车可直达香港九龙。北京西站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现代化铁路客运站之一。同时,它也是是“八五”的重点工程是首都北京的大门、是京九大动脉的起点、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投资最多、规模最大、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的客运站,是南来北往火车的中心枢纽,也是首都最宏伟的工程之一。
争议与批评
运营管理
报道说,北京西站周边交通之堵、管理之乱,去过那里办事的,不少都会留下“深刻印象”。标牌标志不明晰、出租车乱占道乱宰客、管理服务不到位、时常成堵点……这与西站曾号称“亚洲第一站”的地位很不相称。此前,不少媒体都报道过西站的管理问题,西站地区管委会等相关部门也曾表示重视,但治理不彻底,更没有形成长效机制,不少问题很快又死灰复燃。西站地下二层退票大厅,是票贩子的一个集散地。此外北京西站还有多头管理,管委会“弱势”等运营管理问题。
建筑风格
1986年开始,时任北京市市长、市委书记陈希同提出“维护古都风貌”口号,从而使北京这一时期的许多建筑都用加盖大屋顶来赋予当代建筑以传统元素。当代中国建筑大师张开济是对这种风气的主要反对者,曾多次对此进行强力批评。他认为北京西站也是“夺回古都风貌”的主要极端化发展举动之一,以“建筑戴帽”作为“维护古都风貌”的手段是“以假乱真”。在1991年,张开济曾经在致北京市长陈希同的一封信中就已提到了这种风气的负面影响。
建筑质量
早在北京西站开通运营的前一天晚上,停靠在站台准备剪彩仪式的第一趟列车,因上水胶管漏水,导致道床下沉,施工人员不得不连夜进行加固道床工程,确保第二天顺利通车。1997年7月28日下午,北京西站地区遭受大风袭击,强旋风导致玻璃顶棚局部损坏,170多块玻璃随风飘落,砸坏平台上的8辆汽车,幸未伤及途人。
所获荣誉
2007年末,在某报刊主办的“北京新地标评选”活动中,北京西站以仅次国家体育场地得票数,获评北京新地标。
参考资料
基本情况.北京市重点战区管理委员会.2023-12-03
站区介绍.北京市重点站区管委会.2023-12-03
北京西站:再造北京都门.北京市人民政府.2023-12-03
北京西站.中国知网.2023-12-05
北京西站.北京旅游.2023-12-05
历史沿革.北京市重点站区管委会.2023-12-05
北京西站北售票厅开快速进站通道,购票后可直接进站.百家号.2023-12-06
从1到10000,这个车站走过的岁月.京报网.2023-12-03
北京西站开启“进京第一印象”工程.人民网.2019-04-19
北京西站一号站台开始改造.新浪.2019-04-19
京九线旅客2日起可在北京西站办理出入境手续.新浪.2019-04-19
北京西站南广场今启用 出西站打车仅需步行两分钟.中国日报.2019-04-19
2月7日六大火车站发送旅客13.22万人,北京西站客流量最大.新浪.2021-02-10
北京西站.高铁网.2023-12-05
中国火车站百科之北京西站.新浪看点.2023-12-05
403 Forbidden.中国政府网.2023-12-06
春运期间从北京西站上下车的旅客超过1300万人次.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19-04-19
北京西站两节运输总量将突破257万人.搜狐网(来源:法制晚报).2019-04-19
受河南多地强降雨影响,今天北京西站71趟始发列车停运.今日头条.2021-07-21
北京西站今日105趟始发列车停运.中国新闻网.2021-08-08
北京西站、北京丰台站部分列车停运.界面新闻.2023-08-19
媒体分析北京西站乱象难除:多头管理致监管混乱.新浪网.2023-12-06
北京西站管理问题已成"顽疾" 管理体制面临求变.中国新闻网.2023-12-06
不科学建筑史:北京西站.微信公众平台.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