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观音莲

观音莲

观音莲(学名:Sempervivum tectorum L.),又名观音座莲、佛座莲、平和、长生草,是景天科长生草属多肉植物,原产于西班牙法国意大利欧洲国家的山区。

观音莲植株有莲座状叶盘,叶盘直径3~15厘米,肉质,叶匙形,顶端尖,叶灰绿色、深绿色、黄绿色、红褐色等;叶顶端的尖既有绿色,也有红色或紫色。小花呈星状,植株6~7月开花,花为粉红色虫媒花,雌雄同株,种子7~8月成熟。

观音莲喜阳光充足和凉爽干燥的环境,适应性较强,其生长适温为22~30℃,喜疏松肥沃,喜具有良好排水性、透气性的土壤。观音莲的繁殖主要包括分株繁殖、扦插繁殖、播种繁殖、组织培养等方法。其可作盆栽,置于窗台、阳台、书桌等处。

形态特征

观音莲株高可长到15-20cm,叶肉质,长倒卵形,顶端尖,叶表及叶缘多毛,丛生,莲座状。观音莲植株有莲座状叶盘,叶盘上的须根附着于地面,直径3~15 厘米,肉质,叶匙形,顶端尖,叶灰绿色、深绿色、黄绿色、红褐色等;叶顶端的尖既有绿色,也有红色或紫色。

花杆粗壮,长20~50cm,表面具浓密粗糙的白毛,从生长点长出。花杆上的小叶片呈披针状且先端锋利。聚伞复总状花序,巨大且花朵茂密,一次可开40~100朵花。苞片呈线状排列,先端锋利,表面有毛。花蕾呈卵形,有明显的尖。

花朵有12~16瓣,直径2.5cm左右,萼片0.8cm左右,表面有锋利的纤毛(长约4mm)。花瓣长约0.9~1.2cm,宽约0.2cm,白色或紫色,带有红色纹路,大体呈 紫色,呈整齐的披针状排列,先端有尖,背部有纤毛和软毛。花丝呈亮紫红色。雄蕊呈橘红色。

分布范围

观音莲原产于西班牙法国意大利欧洲国家的山区。

生活习性

观音莲喜阳光充足和凉爽干燥的环境,适应性较强,其生长适温为22~30℃,喜疏松肥沃,喜具有良好排水性、透气性的土壤。植株6~7月开花,花为粉红色虫媒花,雌雄同株,种子7~8月成熟。

繁殖

观音莲的繁殖主要包括分株繁殖、扦插繁殖、播种繁殖、组织培养等方法。

播种繁殖法

在观音莲开花成熟以后采集到观音莲的种子,然后将种子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种植,促其发芽,长出幼苗,待幼苗稍加成长就可以移栽了。

组织繁殖

将观音莲的叶子和块茎等作为外植体,将叶子切小块进行整组的接种先用无菌水进行消毒,再用营养液进行组织培养,直至生芽,成长为幼苗进行移栽。

叶插繁殖

选择观音莲一个生长中的叶片平放在营养土里,一段时间后,原来那个叶片就会长出新的小叶芽和根部,取它的根部移栽在土里进行正常的培育,直到长成一株新的观音莲。

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为最常用的一种繁殖方法,一般在5~6月进行。当从块茎抽出2片叶片就可将其分割开来,切割的伤口要涂上木炭粉等。栽培的土壤要经过几天烈日曝晒或蒸熏消毒。栽下幼苗后,进行喷雾保持叶面湿润,并放在阴处过渡一段时间再移至半阴处。另外,还可用小块茎播种,在气温达到20℃或稍高点就可进行。将小块茎尖端向上,埋入灭菌的基质中,保持基质中等湿度,一般在20d左右发出新芽。若需扩大繁殖,可对块茎进行分割,但伤口上要涂上硫磺粉消毒,待气温稍低些时再种,以防腐烂。

栽培

土壤

盆土要求疏松肥沃,具有良好的排水透气性。可加1/3的腐殖土,再加1/3的河砂或煤球渣,掺入少许骨粉。新栽的植株不必浇太多的水,保持其半干状态,以利于根系的恢复。

温度

观音莲生长适温为20~30℃,越冬温度为15℃。冬季夜间温度不低于5℃,白天在15℃以上。休眠的植株,能耐0℃的低温。观音莲不耐热,5月以后植株生长逐渐停止,夏季进人休眠期。

光照

夏季高温和冬季寒冷时植株都处于休眠状态,主要生长期在较为凉爽的春、秋季节。生长期要求有充足的阳光,如果光照不足会导致株形松散,不紧凑,影响观赏。

浇水

浇水遵照“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避免长期积水,以免烂根但也不能过于干旱,植株虽然不会死亡,但生长缓慢,叶色暗淡,缺乏生机。夏季高温期,叶片水分蒸发量大,需水量更多,如缺水极易使叶片萎,所以需经常向叶面喷水。

施肥

每20d左右施1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低氨高磷钾的复合肥。施肥时不要将肥水溅到叶片上。施肥一般在天气晴朗的早上或傍晚进行,当天的傍晚或第二天早上浇1次透水,以冲淡土壤中残留的肥液。冬季放在室内阳光充足的地方,倘若夜间最低温度在10℃左右,并有一定的夜温差,可适当浇水,酌情施肥,使植株继续生长。

病虫害防治

在整个生育期间,最常见的虫害有地老虎、螺、蜗牛和夜蛾等,主要危害观音莲的新叶和根群。可在田间撒施米乐尔、螺通杀,喷敌百虫和用谷糠配制的毒饵进行诱杀。主要的病害有炭疽病鳖红底板病,要经常对土壤进行消毒,在多雨的季节,要用50%的多菌灵800倍液、65%的代森锌600倍来喷施,以防治其他的病害。另外,需要注意防止积水引起地下块茎腐烂。

用途

观音莲可作盆栽,置于窗台、阳台、书桌等处。

参考资料

长生草 Sempervivum tectorum|iPlant 植物智.植物智.202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