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五兵尚书

五兵尚书

五兵尚书是中国古代官制,曹魏始置,相当于今日的国防部长。

历史沿革

五兵尚书曹魏始置,相当于今日的国防部长。南梁沿用此制,隋朝设兵部,改名兵部尚书,成为六部之一,沿用至清朝。民国时始废。前蜀杜光庭《晋公太白狼星醮词》有:“弓偃,雨顺风调,百谷有年,五兵永息。”之句,五兵即五兵尚书。晋朝时,中兵与外兵又各分左右。侯景篡梁后,改为七兵尚书。现在世界各国的国防部长即相当于兵部尚书。

名称来源

五兵是指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

曹魏开始设置五兵尚书。晋以后,“中兵”分左右,“外兵”也分左右。北齐时,“左中兵”掌宫廷宿卫,“右中兵”掌内丁帐(即户口、部族之事);“左外兵”掌河南省及潼关以东之丁帐,“右外兵”掌河北省及潼关以西之丁帐;“都兵”掌鼓吹乐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