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麻柔

麻柔

麻柔,男,汉族山西省繁峙人,1945年7月出生,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传承博士后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学术带头人、北京市中西医结合血液病研究所名誉所长、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医)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多家杂志的编委和审稿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重点专科血液科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第四批、第五批名老中医师带徒教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70年8月,麻柔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留校,次年8月调到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1972年9月,麻柔开始学习中医,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党支部书记,西苑医院党委委员。1982年6月,麻柔从中国中医科学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血液学研究生毕业,随后分配到中日友好医院工作。1989年9月调回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历任血液科副主任、主任。全国中医血液病医疗中心常务主任。

截至2024年7月,麻柔主持过1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16项,其中“补肾法治疗再生不良性贫血”获得2007年度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青黄胶囊为主治疗骨髓异常综合征疗效及机理研究”获2009年度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二等奖、2010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2017年,麻柔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北京市第六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2018年获中央文明办、国家卫计委“中国好医生”。

诊治专长

麻柔擅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慢性骨髓增生病、白血病微小残留、过敏性紫癜等血液系统疾病。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麻柔是繁峙县人,出生于1945年7月,其父重视教育,家中出了三个医生。麻柔早年的志向并非医学,而是希望投身于原子弹事业。1965年,他报考大学的第一志愿清华大学原子化学系,但最终由于体重原因,被其父亲偷偷改动了志愿,结果被北京大学医学部录取,走上了医学之路。

教育经历

1970年8月,麻柔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1972年9月,麻柔参加卫生部全国西学中学习中医。1979年9月至1982年6月,麻柔从中国中医科学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血液学研究生毕业,师从周霭详、谢仁敷教授,获得硕士学位。期间,麻柔曾赴日本东京大学研修。

工作经历

1970年8月,麻柔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留校。次年8月,麻柔调到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1973年,麻柔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西苑医院党支部书记,西苑医院党委委员。1982年6月,麻柔从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血液学研究生毕业后被分配到中日友好医院工作。1989年9月,麻柔被调回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历任血液科副主任、主任,全国中医血液病医疗中心常务主任。

从医数十载,麻柔带领团队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古方青黄散联合补脾益肾中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有效率可达到70%-80%;针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麻柔自拟“参桂益气温阳汤”作为治疗此病的基本方;运用司坦唑醇联合健脾益肾中药治疗慢性再生不良性贫血,有不错的临床疗效。截至2024年7月,麻柔主持过1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16项,以第一发明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三项,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10篇;著书13部,其中主编3部,主审6部。

研究方向

麻柔致力于学科建设,引领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的学科发展。在解毒化瘀法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应用含砷中药治疗血液病、扶正祛邪法治疗微小残留白血病、益气温阳法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血液病中有独到经验。

学术思想

麻柔认为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立足于宏观、整体、系统的角度,其精髓是辨证论治,其优势是对现代科学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和疾病机理尚不能恩师清楚的疾病中医仍可根据病人的“证”而施治,辨证论治结果是多种化学成分对多个器官、多个作用靶点的多种作用叠加的结果。

麻柔认为急性白血病经化疗达到完全缓解后进入微小残留白血病阶段,以正虚为主,变现为“邪去正衰”、“气阴两虚”的特点,因此扶正赔本是治疗微笑残留白血病的大法,针对微小残留白血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及临床证候,研制了扶正抗白冲剂,共达滋阴补气、扶正抗白的功用。临床研究表面能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他认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辨证为实证、瘀证,病位在血分、骨髓,具有虚实夹杂、以实为主的特点。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医病名命名为“髓劳毒”,针对本病正虚邪实、邪毒内聚之病机。本着治病求本的原则,提出解毒化瘀、补肾健脾之治疗大法,达到“去其所害,气血复生”之目的,从而使疾病得到缓解,在临床实践中国发现,慢性和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病程长,表现以“气伤”为特点。其病机主要是脾肾亏虚为本。血溢脉外,瘀阻络脉为标,故辨证治疗以益气健脾、补肾调阴阳兼活血解毒,标本兼治,以桂枝汤和四君子汤为基本方,在益气通阳基础上肾阴阳偏衰者适当补肾活血之品,且在治疗疾病过程中随时调整滋阴(滋胃阴虚与滋肾阴)和温阳药。

科研成果

麻柔先后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扶正抗白冲剂治疗残留白血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北京市联合攻关课题“髓系微小残留白血病益气养阴治疗规范化研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中医扶正治疗后长期存活的微小残留白血病病人CD4+CD8high细胞研究”、“中药治疗获缓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机理研究”、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中医补肾活血促进造血机理研究”,国家七五攻关课题“再生不良性贫血宝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等研究工作,获科研成果5项。

他主持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扶正抗白冲剂治疗残留白血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获得1998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成果三等奖。“ABC检测涂抹标本细胞膜抗原及其在血液中应用研究”,获得1993年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进步三等奖。“补肾发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获得2007年度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中药补肾为主联合西药治疗再生不良性贫血疗效评价及用药选择分界点的研究”,获得2010获得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青黄胶囊为主治疗骨髓异常综合征疗效及机理研究”获得2009年度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二等奖,2010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论文与著作

主要论文

主要著作

参考资料:

社会任职

参加资料:

所获荣誉

参加资料:

人物评价

麻柔潜心于中西医结合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四十余载,为攻克血液病顽疾及降低高昂治疗费用,一次次研究配方,力求用最经济的价格达到最高的疗效。“大医博学,厚德济民,中西互参克疑难。”是患者对他厚德仁术的最好阐释。(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评)

参考资料

麻柔.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2024-07-29

西苑“麻老” | 搜寻遗失的中医瑰宝 .搜狐网.2024-07-29

麻柔.西苑医院.2024-07-29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开展向钱素云等第六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学习活动的通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024-07-29

麻柔.中国知网.202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