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卡若镇

卡若镇

卡若镇,隶属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卡若区,位于昌都市卡若区的南部,澜沧江上游。其四周分别与本县的城关镇、埃西乡若巴乡察雅县的吉塘乡、八宿县宾达乡相接,面积约为695.37平方公里。截至2019年末,卡若镇户籍人口为5861人。卡若镇因1978年发掘的卡若遗址而得名,遗址在全国乃至国外都有很高声誉。

乡镇简介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卡若区卡若镇,历经行政区划调整,2014年11月随昌都县撤销而改属新设立的卡若区。卡若镇下辖10个行政村,67个自然村(村民小组)。该镇村庄、土地大都分布在沿江两岸的河谷地带,平均海拔在3200米以下,气候相对温和湿润,是全县的主要农业产区之一。建成蔬菜大棚600多亩,为昌都城镇提供了大量菜蔬,成为卡若区有名的蔬菜基地。多种经营在该镇经济发展中占有较大比重,水泥厂、面粉厂等都设在该镇境内,学校、商店、饮食服务等设施齐备,已具小城镇规模。昌邦公路(昌都邦达机场)纵贯该镇,镇驻地距昌都镇仅12公里,交通条件便利。

历史沿革

2014年11月,随着昌都地区和昌都县的撤销,设立地级昌都市。昌都市设立卡若区,卡若镇随之改属卡若区。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卡若镇辖波妥、卡若、达布、休索、左巴、加卡、瓦约、达修、多然、波乃10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0年6月,卡若镇辖10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卡若镇地处卡若区南部,与昌都县城关镇、埃西乡若巴乡和相邻的察雅县吉塘镇八宿县吉达乡相接。距卡若县城12千米。行政区域总面积695.37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卡若镇境内土地分布在澜沧江两岸的河谷地带,平均海拔3200米以下。

气候

卡若镇属藏东南高原温带半干燥季风气候,夏季气候温和湿润,冬季气候干冷,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00~2700小时,年无霜期46~162天。

水文

卡若镇境内主要河流有昂曲河。

人口

截至2019年末,卡若镇户籍人口为5861人,2011年末,卡若镇总人口4171人,其中绝大多数为藏族

经济

综述

2011年,卡若镇地区生产总值4214.1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6940.8元。2019年,卡若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个。

农业

卡若镇农业耕地面积5883.5亩,主要种植稞麦冬小麦、元根、油菜等农作物。蔬菜大棚600多亩,成为卡若区蔬菜生产基地。

手工业

2011年,卡若镇手工业收入为84.88万元。

交通运输

2011年末,214国道贯穿卡若镇内波妥、卡若、左巴、加卡、瓦约、达修和多然7个村,镇内各村都通村级公路。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卡若镇是昌都县第一个采取集中办学的乡镇,辖区内有中心小学和乃达通完小2所小学,覆盖全镇10个村民委员会,小学教育普及率达100%。

医疗卫生

卡若镇有镇卫生院1所,各村设有卫生医疗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邮政电信

除达布村、休索村使用卫星电话外,其余各村均有移动和电信信号接入,并在村委会安装有现代农牧民党员远程教育站点。

相关报道

地委宣传部在卡若镇举办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形势报告会

4月1日下午,由地委宣传部牵头,卡若区委宣传部组织实施的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形势报告会在昌都县卡若镇乃达通小学举行。卡若镇党委、政府对举办此次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形势报告会高度重视,组织卡若镇干部职工、乃达通小学全体师生及周边达肖、多然、特贡、巴肖、加卡5个行政村(21个自然村)的农牧名群众近500人听取了报告。报告会由卡若镇党委书记江地主持,地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冰、理论科科长孙玉红、昌都县委宣传部长吴剑出席了报告会。地委宣传部向巴同志在会上作了题为《批达赖、保稳定、促和谐》的形势报告,通过深入细致地讲解西藏自治区历史、藏传佛教的传承历史、西藏解放后宗教信仰得到高度尊重的实例,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农牧民群众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并通过揭批达赖其人、其言、其行,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清了达赖集团的反动本质。最后,卡若镇党委书记江地作了总结性讲话,他要求广大干部职工、师生员工、农牧民群众一定要旗帜鲜明、坚定立场,坚决拥护共产党的领导,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坚决同一切分裂势力作斗争,为昌都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