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德堂医案
《旧德堂医案》是清代李用粹(修之)所撰的中医医案著作,收录了李用粹及其父李赞化共66则治案,涉及内科杂病。李姓精研《黄帝内经》,兼采众家之长,擅长内、妇科学,治病多从脾肾论治,注意培补阳气,同时也重视调元滋水。书中案例广泛,上至名公巨卿,下至平民百姓,治疗方式灵活多样,均能彻见理原,随机取效。
内容简介
1. 尊崇经典:《旧德堂医案》在论病辨证、遣方用药方面,均遵循《素问》《灵枢》《伤寒论》等中医经典著作的理论,并结合病情予以阐说发挥,对经典中医理论予以印证。例如在“骨证”案中,李用粹引用《素问》和王冰的注文,对病机和治法进行论述,提出治疗方案,最终患者获愈。
2. 用药平和:《旧德堂医案》中记载的病例多为危急重症,但李用粹的用药大多平和,不采用险僻怪诞之法。例如在“伤寒郁热语神昏”案中,李用粹根据病情提出清胃解毒的治疗方案,最终患者痊愈,显示了其善用平和之法除危重之疾的医术。
3. 辨证精审:《旧德堂医案》中的辨证部分语言简练,能切中病机。例如在“阴雨左足麻木”案中,李用粹根据脉象和症状,辨析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使用宣发燥湿之剂治疗,患者得以痊愈。在“温病发热”案中,李用粹将时令之热与脉症之热两相比照,认为系春温之重症,使用甘寒大剂清彻里邪,患者症状迅速缓解。
《旧德堂医案》的现存版本包括清代田元恺抄本、《三三医书》本等。2015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了排印本,使得这一重要的中医医案得以广泛传播。
作者简介
李用粹,字修之,号惺庵,生卒年不详,生活于清初,籍贯宁波市,后随父李赞化徙居上海市。李用粹自幼学习举子业,才识明敏,博览群书。三次参加科举考试未中,遂改学医,继承家学,博涉医经,医术精湛,被誉为“息脉处方臻于神妙”。商丘市宋荦巡抚江南时,曾延请李用粹入幕府。除《旧德堂医案》外,李用粹还著有《证治汇补》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