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萎软紫菀

萎软紫菀

萎软紫菀是紫菀属植物的一种,学名为Aster flaccidus Bge. 它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细长,有时具匍枝。它的头状花序在茎端单生,舌状花的舌片紫色,稀浅红色,管状花黄色,裂片被短毛。冠毛白色,外层披针形,瘦果长圆形,被疏贴毛,或杂有腺毛,稀无毛。萎软紫菀的花果期为6-11月。它的种加词“Flaccidus”意为“疲软的”。现在,它的学名已更改为Tibetiodes flaccida (Bunge) G.L.Nesom, 2020。

基本资料

种中文名:萎软紫菀

种别名:太白菊(全国中草药汇编) 肺经草(陕西省)

命名来源:[M6m.Ac.Sc,St,Petersb, 2: 599. 1835]

中国植物志:74:238

系中文名:星舌系

系拉丁名:Ser.Asteroides Ling

组中文名:山菀组

组拉丁名:Sect.Alpigenia Benth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细长,有时具匍枝。茎直立,高5—30稀达40厘米,不分枝,被皱曲或开展的长毛,上部常杂有具柄腺毛,或仅有腺毛或腺毛,下部有密集的叶。基部叶及莲座状叶匙形或长圆状匙形,长2—7厘米,宽0.5—2厘米,下部渐狭成短或长柄,顶端圆形或尖,边缘无齿或稀有少数浅齿,茎部叶3—5个,长圆形或长圆披针形,长3—7厘米,宽0.3—2厘米,基部渐狭或急狭,常半抱茎,上部叶小,线形;全部叶质薄,两面被密长毛或近无毛,或有腺;离基三出脉和侧脉细。头状花序在茎端单生,径3.5—5稀达7厘米。总苞半球形,径1.5—2稀达3厘米,被白色或深色长毛或有腺毛;总苞片2层,线状披针形,近等长,长0.7—10稀达12毫米,宽1.5—2稀2.2毫米,草质,顶端尖或渐尖,内层边缘狭膜质。舌状花40--60个,管部长2毫米,上部有短毛;舌片紫色,稀浅红色,长13—25稀达30毫米,宽1.5—2.5毫米。管状花黄色,长5.5—6.5毫米,管部长1.5—2.5毫米;裂片长约1毫米,被短毛;花柱附片长0.5—1.2毫米。冠毛白色,外层披针形,膜片状,长1.5毫米,内层有多数长6—7毫米的糙毛。瘦果长圆形,长2.5—3.5毫米,有2边肋,或一面另有一肋,被疏贴毛,或杂有腺毛,稀无毛。花果期6—11月。

用途

全草治肺痈肺结核百日咳,目疾。

本种提示

本种多变异,曾经前人分为不同的种。

参考资料

植物通:萎软紫菀.www.zhiwutong.com.2010-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