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黄米团子

黄米团子

糜子团子是一道美食,主要食材有黄米、赤豆、细砂糖等。

基本介绍

黄米团子一般是在冬季开始的时候制作,然后放入户外的缸中保存过冬。黄米团子的做法是先把大黄米泡上半日,然后淘净沙子,叫“淘米”,之后晾大半干,磨成面,再用冷水和面,像做白面馒头那样进行“发酵”。待发出酸味,开始用手揉面。这是头一步。第二步是制馅。将红小豆或大芸豆煮熟(不可煮破皮),捣成豆沙酱,放入细沙糖,攥成核头大的馅团,备用。第三步是用揉好的黄米面将豆馅团包入里面,团成豆包状,放入波罗叶(苏子叶)的屉中大火蒸二十分钟,即可出锅。

黄米团子有多种吃法。可蘸白糖吃,吃其香甜粘;也可拍成小圆饼用油煎吃,品其香酥脆;小孩子们冬季里还愿啃冻豆包,练其牙齿,吃着玩。再复杂一点,可滚上炒熟的黄豆面吃,又增添了一种糊香豆味,叫做“驴打滚”。

制作方法

制作方法一

食材原料

制作步骤

制作方法二

制作步骤

制作方法三

所需食材

黄米面、干面粉,赤豆、发酵粉,白糖、桂花酱适量。

制作步骤

制作方法四

材料:大黄米面(黄色 millet,中国超市买的)2杯,糯米粉1杯,温水1杯,糖1/4杯,豆沙馅适量

制作方法:

1、大黄米面、糯米粉、糖混合,倒入温水,和成光滑的面团。

2、面团搓条揪剂,包入豆沙馅,收口搓成团子,蒸锅涂油,摆入团子,水开大火蒸15分钟即可。

储存方法

粘豆包适合在冬季,零摄氏度以下,干燥的环境中保存,在常温下也能保存很长一段时间。但一般不能在20摄氏度以上的环境中保存超过半个月,一般东北人都会吃到来年开春,之后豆包就容易发霉,变质。

传统文化

黄米团子因其易于储藏,食材易得而得到农村人的喜爱,并成为一些地区的传统食物,由于中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大米,白面的食材的日益丰富,这种传统主食也面临不断减少的趋势。传统制作工艺也逐渐成为少数人会的一本手艺,而这种主食主要是农村的,辽宁朝阳地区因气候四季分明,食材即为当地的粮食作物,农村人口较多,大多家庭还保持着传统的制作工艺,因其味道品质与制作人的技艺要求较高,不同的人作出的黄米团子也会有所不同,每当蒸豆包时,互赠豆包已成为当地人的一种习俗,品味其口感,借此也向好的工艺人学习探讨制作工艺,以提高自己的手艺。同时也是赠送远方亲友的理想食物,许多从农村迈入城市的人在内心都表现出对那种传统食物的一种特殊的怀念,忘不了这种家乡的味道。

参考资料

黄米团子的做法_黄米团子怎么做_黄米团子的家常做法_.【心食谱】.202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