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智君
孙智君,绍兴市人,1964年4月出生,毕业于上海越剧院学馆,一级女演员,工花旦,宗吕(瑞英)派。
孙智君于1974年考入上海越剧院学馆,1980年毕业后转入上海越剧院任演员。主演过《打金枝》《状元打更》《玉镯记》《血染深宫》《王子复仇记》《杨乃武》《沙漠王子》等数十部剧目,参加过越剧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沙漠王子》的演出。1986年饰演莎剧《第十二夜》中的薇奥拉,参加上海市第三届戏剧节获新闻界颁发的新人“花冠奖”。2003年,在上海越剧院为纪念巴金百岁诞辰而排演的越剧《家》中饰演主角瑞珏。2009年,在“吕派专场”扮演《三夫人》中的柴夫人一角。
孙智君从吕派旦角唱腔中吸收了通用的部分,又擅于创造一些新腔,她主演的越剧《家》等作品曾广受好评。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孙智君是绍兴市人,1964年4月出生。1974年考人上海越剧院学馆,工花且。1980年毕业转入上海越剧院任演员,宗昌(瑞英)派。
演艺经历
孙智君师从吕瑞英,宗吕(瑞英)派,是吕瑞英的大弟子。从艺以来,她主演过《打金枝》《燕山棋缘》《第十二夜》《陆文龙》《状元打更》《玉镯记》《血染深宫》《疯人院之恋》《花中君子》《乔少爷造桥》《王子复仇记》《武松杀嫂》《杨乃武》《沙漠王子》、新编《家》《赵氏孤儿》等剧目。参与越剧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沙漠王子》的演出。多次赴泰国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等地区演出。
1986年4月,首届中原地区莎士比亚戏剧节在上海和北京同时拉开帷幕,其规模和影响在中国戏剧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上演的20几台莎剧中,上海越剧院演出的戏曲莎剧《第十二夜》分外引人注目。孙智君扮演莎剧《第十二夜》中的薇奥拉,她在舞台上塑造了一个文艺复兴时期新女性的形象。她扮演的薇奥拉不仅美貌、温柔、有教养、才情出众,而且有一些男子汉的品格:勇敢、坚定,具有主动进攻的精神。她的表演朴素、真实、细致。凭此,她获得上海市第三届戏剧节新人“花冠奖”。另外,孙智君在《花中君子》中塑造了陈三两这一形象,此剧赴港演出时曾引起轰动,被表演艺术家袁雪芬称赞在某些方面超过了她的老师吕瑞英。
2003年,孙智君在上海越剧院为纪念巴金百岁诞辰而排演的越剧《家》中饰演主角瑞珏,为了演好这一角色,孙智君夜以继日细读原著反复琢磨电影《家》,逐渐贴近角色,演来举止端庄、性情温柔,刻画出人物充满柔媚、真诚的爱情,纯洁而又高尚的心灵。越剧《家》首演之后。备受好评。但孙智君并不以此为满足,在广泛听取专家、观众意见之后,又在次年8月推出的新版越剧《家》中作出新的创造。新版越剧《家》增加了瑞珏维护觉新的一场戏。越剧《家》演出后,广受好评,连演50场。在北京大学、同济大学、财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公演时,风靡校园。谢幕一结束,几百名大学生将赵志刚、孙智君、单仰萍等主演一条小团团OvO围住,赞扬他们演得生动感人。
2009年,孙智君在“吕派专场”扮演《三夫人》中的柴夫人一角,为了演好柴夫人角色,孙智君按照多年来形成的习惯,进进出出都带着老师的录像反复地看。专门到老师家请教,规范咬字发音,纠正唱腔。而孙智君主演的 《三夫人·辨奸释嫌》是一部需要 “从头学起”的新戏。孙智君曾在采访中透露,从接戏到正式演出,她只有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可供排练,时间十分紧张。好在恩师吕瑞英鼓励她按照自己的思路表演,孙智君才一步步通过眼神、动作、步法,展现出了“柴夫人”气得阳刚、情合阴柔的风采。然而,在首场演出当晚,由于长期为心脏旧疾所困扰,孙智君的身体突然响起了 “警钟”,但她最终顺利完成了演出。此后,孙智英又和其他吕派弟子一起演出了明星版《穆桂英》等剧目。
师从流派
孙智君师从吕瑞英,宗吕(瑞英)派,是吕瑞英的大弟子。吕瑞英是越剧吕派艺术创始人,1933年1月19日出生于上海市,一级演员,主要扮演旦角丑角等角色;曾被评为全国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华东文化部团委优秀团员和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先进工作者,是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此外,吕瑞英还有越剧界“抒情女高音”的美誉。
吕(瑞英)派是越剧流派中最年轻的流派之一,唱腔在质朴细腻、委婉深沉的袁(雪芬)派基础上,增加了其绚丽多彩、雍容花俏的唱腔。演唱乐感强,旋律与节奏富于变化是吕瑞英唱腔的一个重要特点。
艺术风格
孙智君宗吕(瑞英)派,从吕派旦角唱腔中吸收了通用的部分,又擅于与作曲一起创造一些新腔。例如,在《第十二夜》的表演中,她结合人物感情的需要,吸收西洋音乐素材综合其中,在唱腔中掺入一点男腔,使女扮男装时的薇奥拉显得更加洒脱且有力度。人物行礼时耍披风、甩帽等动作是西洋礼节,但在表演技巧中孙智君又糅合了中国戏曲生旦的某些步伐手势,人物形体姿态更放太更张,使之更有造刑美。除上述《第十二夜》中的薇奥拉外,《花中君子》是吕派代表作之一。孙智君在塑造陈三两时,既充分利用自身年龄上的优势,使角色具有少女的青春纯美,同时又融进吕瑞英老师的凝重、刚烈。尤其在“公堂”一场中,陈三两从诉冤、辨白,到视赃官的敬然,再到发现赃官竟是自己苦苦思念十年之久的胞弟时的悲愤,一层一层演得淋漓尽致、一气呵成。
2003年夏,上海越剧院决定排演越剧《家》。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孙智君不是机械地照刷本演,在排练过程中有许多新的创造,大大丰富了、深化了人物感情的揭示。如“梅林”一场,瑞珏与梅心碰心的对唱,原先排的时候比较平淡。后来她仔细推敲两人此时此地的心情,突出两个人物态度一冷一热的差异。梅误会瑞珏,话中带刺,态度冷傲;瑞珏一片真心,热切地向她解释。最终她的热情、至诚感化了梅;并且同导演一起切磋,增加两个大的舞台调度,来强调这一变化。在唱腔上原先“尺调腔”有五句,孙智君感到唱起来感情推不上去,便建议将“我真想把这一切都还给你!”改成夹白,使瑞珏的感情有抑有扬,更加富于变化。
人物评价
孙智君在塑造陈三两时,既充分利用自身年龄上的优势,使角色具有少女的青春纯美,同时又融进吕瑞英老师的凝重、刚烈。尤其在“公堂”一场中,陈三两从诉冤、辨白,到蔑视赃官的傲然,再到发现赃官竟是自己苦苦思念十年之久的胞弟时的悲愤,一层一层演得淋漓尽致、一气呵成义愤填膺,获得全场掌声雷动。此剧赴港演出时引起轰动。(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中国曹禺研究学会副会长曹树钧 评)
孙智君主演的 《三夫人·辨奸释嫌》是专场演出的六部折子戏中唯一一部需要 “从头学起”的新戏。好在恩师吕瑞英对爱徒关爱有加,鼓励她按照自己的思路表演,孙智君才一步步通过眼神、动作、步法,展现出了“柴夫人”气得阳刚、情合阴柔的风采。(《新闻晚报》评)
个人作品
舞台作品
孙智君参演的剧目有:《打金枝》《燕山棋缘》《第十二夜》《陆文龙》《状元打更》《玉镯记》《血染深宫》《疯人院之恋》《花中君子》《乔少爷造桥》《王子复仇记》《武松杀嫂》《杨乃武》《沙漠王子》、新编《家》《赵氏孤儿》等。
戏曲影视
人物轶事
艺承恩师
1970 年代中后期,孙智君在上海越剧院七四届学馆上学,偷偷溜到越剧院,在排练场外面偷看吕瑞英老师排练。虽然吕老师从不收徒,但孙智君是学“吕派”的,自然默默认定了老师,没事就跑去看她排戏,后来孙智君又和吕瑞英老师同在一个剧院。吕老师当上院长以后就更忙了,无暇顾及到孙智君。孙智君只能偷学或是跟着录像学。直到 2009 年,孙智君才算有机会正正经经地得到老师的亲授。
艺术感悟
新版越剧《家》增加了瑞正维护觉新的一场戏。起初排这一段的时候,孙智君完全进入角色,她自己也为瑞珏这种无私、伟大的爱所感动,几次哭得泪如泉注,唱不下去。后来,她悟到一个优秀的演员表演既要有激情、要有真挚的感情体验,同时要有自控能力。她想起杰出的戏剧家曹禺论表演的一段教导:“无声的音乐更甜美;思虑过后的节制或沉静,在舞台上更为人所欣赏。"于是,她对这一段唱腔演唱时的感情重新作了调整,不是一味的悲;在唱到“进高家,百味人生细细品”,她的脑海里浮现起进入高家后与丈夫在一起的甜蜜日子,脸上自然地带有微笑。这使下面的悲更加悲,有张有弛,造成一种的味的波纹,使观众获得了一种艺术的愉悦。
参考资料
孙智君.上海越剧院.2024-06-11
“柴夫人”孙智君变身“穆桂英”.新浪娱乐.2024-06-11
“柴夫人”孙智君变身“穆桂英”.新浪娱乐.2024-06-19
吕瑞英(吕派).浙江省人民政府.2024-01-06
530 Origin DNS Error.上海越剧院.202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