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万彻
薛万彻(?-653年),唐京兆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祖籍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隋朝左御卫大将军薛世雄之子,唐太宗李世民妹妹丹阳公主的丈夫,唐朝初期名将。
薛万彻年少时跟随父亲住在幽州,因武功和谋略受到罗艺的赏识。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薛万彻随兄薛万均率兵大败窦建德军。次年,薛万彻随罗艺归唐,李渊授薛万彻车骑将军、武安市公,侍奉太子李建成。武德四年(621年),薛万彻随李艺讨伐刘黑闼失利被俘,被截断头发驱赶。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门之变中,薛万彻率兵在玄武门反抗,李建成被斩首后,薛万彻逃入终南山中,因李世民表示宽恕之意,薛万彻回京谢罪并被免罪。同年七月六日,薛万彻被起用并任命为右领军将军。贞观二年(628年),薛万彻作为副将征讨并消灭梁师都后,因战功被封为灵州大都督。贞观三年(629年),薛万彻随李靖反击突厥,于次年年初灭东突厥,其凭借军功授统军,晋爵郡公。贞观八年(634年),薛万彻随李靖大破吐谷浑天柱王,此战后薛万彻因母亲逝世辞官回乡为母守孝。贞观二十年(646年),薛万彻与李道宗、李勣等灭薛延陀。贞观十八年(644年),薛万彻与丹阳公主结婚,并被加封为驸马都尉。贞观二十二年(648年),薛万彻被任命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远征高丽,并于同年九月五日大获全胜,凯旋回朝后因裴行状告而被免官,流放象州县,遇朝廷大赦又回京。永徽二年(651年),薛万彻因与房遗爱意图谋反消息泄露而被捕,李治下诏薛万彻为死罪。永徽四年(653年),薛万彻被押赴刑场问斩,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旧唐书》评价薛万彻曰:“筹深行阵,勇冠戎夷,不能保其首领,以至诛戮。夫二三子,非慎始而保终也。”李世民曾有言:“当今名将,只有李𪟝、李道宗、薛万彻三人而已。李勣、李道宗不能大胜,也不大败;薛万彻不是大胜,就是大败。”唐朝名将李靖评曰:“若万彻,则勇而无谋,难以独任。”
人物生平
出身将门 灭窦建德
薛万彻祖籍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后迁居到京兆郡咸阳县(今渭城区东北),其父亲是隋朝左御卫大将军薛世雄。薛万彻年少时就与兄长薛万均跟随父亲住在幽州,兄弟二人因为武功和谋略受到罗艺的赏识。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窦建德率军先攻占冀州(治信都区,今河北冀县),声势大震,十二月,窦建德又率十万大军进攻幽州(治蓟州,今北京西南)。罗艺在应战前采纳了薛万彻兄长薛万均建议的计策,诱敌渡河,薛万彻随兄率一百精兵突袭,窦建德军大败。武德二年(619年),薛万彻与其兄薛万均随罗艺归唐,李渊授薛万彻车骑将军、武安市公,侍奉太子李建成。武德三年(620年)十月,窦建德二十万人第二次攻打幽州,薛万彻与薛万均率百人敢死队从地道潜出突袭,窦建德军大败而逃。武德四年(621年)七月,窦建德在长安被斩。九月,薛万彻与薛万均随罗艺讨伐窦建德的部将刘黑闼,作战中失利,被俘,又被刘黑闼截断头发驱赶。
忠心侍主 释杖免罪
因薛万彻作战勇猛,李建成将其置于自己身边。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的玄武门之变中,李建成被秦王李世民所杀,薛万彻率领宫中士兵在玄武门战斗反抗,并呼喊着要冲进秦王府,直到李建成的头颅被挂出来示众,薛万彻知道大势已去,才与数十人骑马逃入终南山中。李世民几次派人向薛万彻表示宽恕之意,薛万彻才放下武器回到京城谢罪。李世民因薛万彻忠于自己的职责,并未对其加罪。同年七月六日,薛万彻被起用,任命为右领军将军。
灭梁师都 灵州都督
贞观二年(628年),唐太宗李世民派右卫大将军柴绍和薛万彻之兄、殿中少监薛万均为主将,派薛万彻为副将,统率大军,征讨割据西北的梁师都。梁师都利用突厥兵的帮助,在唐朝军队进到距梁师都的朔方城(朔州市,今靖边县东北地区的白城子)几十里的地方时,突厥援军突然从四面围攻而来,迫使唐朝军队撤退,但薛万彻与薛万均却率军横向攻击突厥,斩杀突厥援军将领,帮助唐朝军队击败突厥,包围了朔方城。四月二十六日,梁师都军发生内讧,梁师都被他的堂弟梁洛仁所杀,梁洛仁带领朔州全城军民投降。梁师都被消灭以后,唐朝改置其朔方城为夏州,而薛万彻因该战的功绩被封为灵州大都督。
跟随李靖 击败突厥
贞观三年(629年)十一月四日,颉利可汗率军进攻河西。同月二十三日,李世民派大将李靖、薛万彻、李勤、柴绍、李道宗、卫孝杰六总管,以李靖为统帅,领十万大军分六路反击突厥颉利可汗的进攻。在此次大战中,薛万彻跟李靖一直打到塞北,并于次年年初灭东突厥。薛万彻以功授统军,晋爵郡公。
击吐谷浑 再立新功
贞观八年(634年),西北吐谷浑可汗伏允听其臣天柱王之谋,“兴兵作乱”,直接威胁唐朝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十二月三日,唐太宗李世民派大将李靖为大总管,统帅五总管大军和归唐的突厥契芯何力部众出征吐谷浑。李靖特别邀请薛万彻兄弟同往。薛万彻与诸将各率百余骑先行,突然遇到吐谷浑数千骑,被吐军围困,薛万彻单骑杀入敌阵,“虏无敢当者,还谓诸将曰:‘贼易与耳!’”接着,他跃马再战,诸将紧随其后。薛万彻战马被杀死,他负伤步战,契必何力率军救出薛万彻,他奋力再战,“勇冠三军”,唐军杀敌数千,薛万彻还与薛万均大破吐谷浑天柱王于赤水源。次年五月,唐朝军队最终击败吐谷浑,破其营帐,歼数千人。伏允被杀,慕容顺举国投降,吐谷浑成为唐的属国。此战后薛万均官至左屯卫大将军,封潞国公,但不幸早逝。薛万彻因为母亲逝世辞官回乡为母守孝。后来薛万彻被任命为右卫将军,出任蒲州(治山西省,今永济市蒲州镇)刺史。
灭薛延陀 北疆安定
贞观十五年(641年)十一月,北方的薛延陀酋长夷南打听到李世民要东封泰山,认为有机可乘,命其子大度设为统帅,发同罗、仆骨等部落二十万大军,渡漠南下,屯兵白道川(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西北),占据善阳(今山西朔县北),向已经臣服唐朝的突厥发动进攻。突厥可汗俟利必无力抵抗,只好带领部众南下进入长城,驻防朔州市(今山西朔县),派人向唐朝报急求援。十一月十六日,李世民任命大将李勣为朔州道行军总管,薛万彻为副总管,率领六万唐军、一千二百精骑征讨薛延陀。十二月十七日,唐军与薛延陀军遭遇,唐军失利,薛万彻亲率数百骑兵为先锋,迂回突袭敌军后方,俘获敌方许多看马人和马匹,敌军军心大乱。唐军大举进攻,斩敌三千、俘敌五万,获马一万五千匹,薛延陀被击败。薛万彻在这次战争中立功,李世民封其子为县侯。贞观十九年(645年)秋,薛延陀又多次发兵进犯。十二月二十五日,唐太宗虚心改过命右卫大将军、代州(今代县)都督薛万彻等,率十州兵马守胜州(今治榆林市,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十二连城);大将李道宗率九州兵马守朔州市;胜州都督宋君明等率五州兵马守灵州,薛延陀见唐军有备,没有冒险进攻。贞观二十年(646年)六月十五日,李世民命薛万彻、李道宗、李勣、张俭等分兵出击薛延陀,最终灭薛延陀。北方回纥汗国、铁勒等十一部酋长归附唐朝。
娶妻公主 驸马都尉
贞观十八年(644年),因为薛万彻战功卓著,被升任左卫将军。同年,薛万彻与李世民的妹妹丹阳公主结婚,被李世民加封为驸马都尉。后薛万彻又升为右卫大将军,任杭州市(今浙江杭州市)刺史。贞观十九年(645年),薛万彻被任命为代州都督,后又召拜右武卫大将军。
远征高丽 凯旋还朝
从贞观十九年(645年)开始,唐太宗李世民接连几次发兵远征高丽。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李世民任命右武卫大将军薛万彻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右卫将军裴行方为副总管,征发三万大军乘楼船从海上远征高丽。薛万彻率领海上远征军从莱州市(治掖县,今属山东省)渡海,入鸭绿江,所到高丽各城都惧怕而弃城逃遁,薛万彻迎战高丽将领所夫孙、高文,高丽军大败溃逃。至九月五日,薛万彻远征高丽大获全胜,凯旋回朝。但是,薛万彻带兵,“恃才傲物,盛气凌人”,有人写状告他,而李世民却对他说:“上书者论卿与诸将不协,朕录功弃过,不罪卿也。”并当面把告状书烧毁。但后来副总管裴行方密告薛万彻对朝廷有怨言,英国公李勣也说:“万彻职乃将军,亲惟主婿,发言怨望,罪不容诛。”因此薛万彻被免官,流放象州县,后遇朝廷大赦又回京。
因坐房案 被斩殒命
永徽二年(651年),高宗任命薛万彻为地处偏远的宁州(治定安,今甘肃宁县)刺史,薛万彻心中不满。次年,薛万彻入朝与房玄龄之子房遗爱私议,互相发泄怨气。薛万彻说:“今虽患脚,坐置京师,诸辈犹不敢动。”房遗爱则说:“公若国家有变,我当与公立荆王元景为主。”意在商议推翻李治的统治,但事变还未开始便泄露。薛万彻被逮捕,唐高宗下诏薛万彻为死罪。永徽四年(653年),薛万彻被押赴刑场问斩,临刑叹道:“薛万彻是个勇猛之士,本当舍命报效国家,怎么能坐房遗爱之罪被杀掉呢!”于是自解其衣,看着监斩官说“快斩我”但斩而不死,薛万彻又骂道:“为何不用劲斩。”刽子手接连三刀才砍下薛万彻的首级,薛万彻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人物评价
史书评价
万彻筹深行阵,勇冠戎夷,不能保其首领,以至诛戮。夫二三子,非慎始而保终也。——《旧唐书》
侯君集位将相私太子,张亮养子五百人,薛万彻与狂竖谋,皆死有余责,又何咎哉?——《新唐书》
历代评价
当今名将,只有李𪟝、李道宗、薛万彻三人而已。李勣、李道宗不能大胜,也不大败;薛万彻不是大胜,就是大败。——李世民
若万彻,则勇而无谋,难以独任。——李靖
汉之卫、霍、赵充国,唐之李靖、李勣,贤将也。汉之韩信、英布、彭越,唐之薛万彻、侯君集、盛彦师,才将也。贤将既不多有,得才者而任之可也。——苏洵
家族成员
参考资料
研究书目
《新唐书》列传第十九
《隋书卷六十五列传第三十》
人物轶事
获李世民恩遇
贞观十八年(644年)薛万彻被授予左卫大将军,唐太宗李世民决定把自己的妹妹丹阳公主下嫁给薛万彻。薛万彻前已有妻室,并且生子。其娶丹阳公主时,年龄在四十五至五十岁之间。而丹阳公主下嫁时,史书上未见关于其有再嫁的记载。根据常例,一般公主初婚,很难超过二十岁。所以,薛万彻是以高于丹阳公主一倍多的年龄被选为驸马的,可见李世民对他的恩遇。薛万彻被封为驸马都尉后,又迁右武卫大将军,转杭州市刺史,迁代州都督,复召拜右武卫大将军,成为唐室的贵戚和重臣。
被公主冷落,经皇帝和好
丹阳公主婚与薛万彻婚后,因两人是老夫少妻颇不满意,觉得面子上更过不去,另外由于薛万彻处事迂阔,常遭公主白眼。据《新唐书》公主传上记载:“万彻蠢甚,公主羞,不与同席者数月。”对此薛万彻只能装聋作哑,不予理睬。因他生性耿直疏淡,不把家事放在心上,一任公主所为。但丹阳公主将不愿同驸马同席的事传播于外,薛万彻背上了惧内的闲言,最后传言竟流入宫中,为皇帝所闻。李世民找机会使人召在京的十几位驸马携同公主到宫中赴宴。席上,李世民与驸马们推杯换盏,并故意从容与薛万彻谈论唐初平边战史,薛万彻对答从容合体,并且所知甚多,而其他驸马则知之甚少。酒酣之时,李世民提议以握槊的办法来比试腕力取乐,并解下自己的佩刀作为赌物,众多驸马在薛万彻强有力的腕力下败下阵来,最后轮到李世民与薛万彻比试,李世民佯作失败,将佩刀输给了薛万彻。宴会结束后,丹阳公主竟同意和薛万彻同乘一辆马车回府,从此以后,丹阳公主与薛万彻和好,李世民为了使薛万彻与丹阳公主夫妻和睦所费的苦心,成为一则历史佳话流传。
艺术形象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文学形象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薛万彻.学习强国.2024-01-24
初唐名臣高士廉的后人为何被“家庭制裁”?.澎湃新闻.2024-09-15
贞观之治 (2006).豆瓣电影.2024-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