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越
彭越(?—公元前196年),字仲,秦末汉初郡昌邑(今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人。彭越是秦末起义群雄之一。西汉初年名将、八大异姓诸侯王之一,与韩信、英布号为“汉初三大名将”。三人在当时被评价为“同功一体”。
彭越,家世不详,早年间以捕鱼为生,后在魏地鉅野泽为寇,先是依附田荣,反对项羽。后来归顺刘邦,被任命为魏相国,镇守魏地。在楚汉战争中,他坚守要隘不出,持续采取游击战袭扰项羽后方粮道,对项羽形成有力的战略牵制,为刘邦最终获胜立下了汗马功劳。西汉建立后,彭越因功被封为梁王,定都于定陶区(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公元前196年,被诬谋反下狱,刘邦免其死罪,撤除其封国,彭越被废为庶人并迁徙到蜀地居住。途中遇到吕后,向其喊冤。吕后忌惮其勇悍,假意表示同情,遂将其带回洛阳市觐见刘邦。她劝刘邦除掉彭越,以绝后患,刘邦默许。吕后遂收买彭越的门客亲信,命其再次上书诬告彭越谋反,公元前196年彭越被斩首,彭越尸体遭到醢刑,剁为肉酱遍赐诸侯,同时封国被废除,三族也被诛灭。
彭越是世界战争史上首位采取敌后游击战的将领,在楚汉战争中,他采取游击战袭扰楚军后方,对其形成有力的战略牵制,为刘邦的汉军取得楚汉战争的最终胜利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晋朝文学家陆机曾评价:彭越善于观察时局,掩藏其踪迹,隐匿其锋芒。唐宋年间多有后世为彭越建造庙宇。
人物生平
早年生涯
彭越是砀郡昌邑(今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人,字仲,家世不详。秦末乱世时,他本是魏地鉅野泽(已干涸,故址在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北)的一个渔民,后被迫落草为寇,改以劫掠为生。陈胜、项梁相继起兵反秦,群盗中的几个年轻骨干分子来找彭越,请彭越也效仿群雄,也来做个首领,带领大家一起反叛秦朝。彭越拒绝,同时提出陈胜、项梁与秦军正在交战,胜负难料,暂缓商议此事。
一年后, 聚集在鉅野泽的群盗数量已达百余人,但是群龙无首,有些骨干分子再次请求彭越出任首领,彭越再三推辞无果,只得勉强答应。临别时,彭越提出要求,约定双方次日在太阳出来之时就必须集合,如若不到,一律斩首。群盗答应了该要求,于是作别,但群盗表面同意,但实际上还是不以为意。次日,彭越来到约定地点,等待众人前来报到。然而太阳已经出来,还是有十多个人迟到,来得最晚的一个甚至已是正午时分。彭越命令一个小头目把来的最迟的那人捆起来杀了,以正军法。然而小头目和众人都不以为然,哄堂大笑,彭越遂亲自入列将来的最迟的人拖出来斩首,就地设立祭坛,将人头放在上面示众,以儆效尤。众人大惊,顿时对其畏惧敬服,此后彭越不断带领着部众攻城略地,收容了诸多诸侯王们的溃兵散勇,部众逐渐发展到一千余人。
拜将入相
刘邦从砀北(今安徽省砀山县北)攻打昌邑县的秦军,彭越率领部众助战,未克。刘邦带领自己的队伍向西前进,彭越则收兵回营,继续驻扎在他过去的根据地——鉅野泽,并负责收容各地刘遂战败后逃散到魏地的溃兵,以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项羽进入渭河平原后,分封诸侯,自称西楚霸王,然后东归彭城。这时彭越虽已发展到一万多人,但在政治上无所归属令其仿徨不安。汉王元年(公元前206年)秋,齐王田荣背叛项羽,又派出使者赐给彭越将军印信,命他攻取济阴并迎击湘军,彭越从此归属田荣。项羽派出大将萧公角率领楚军进攻彭越,然而彭越成功地打败萧公角所率领的楚军。
公元前205年春,彭越又与魏豹及其他诸侯王向东攻打楚军,彭越率所部三万余人在外黄县拜见汉王刘邦,从而改换门庭,正式归顺刘邦的汉军。刘邦认可彭越平定魏地并夺取十余座城池的功劳,同时也认为如今的当务之急是重新恢复魏国旧有疆域,以对抗楚国。于是刘邦拜魏豹为魏王,任命彭越为魏相国,同时,刘邦决定让彭越全权指挥魏国军队,并授权他在紧急情况下采取先斩后奏的决策权,要求彭越占领魏地,扫荡清除一切敌对势力,在战略上制约楚军。
游击袭扰
因刘邦的主力在彭城兵败被迫西撤之后,彭越放弃了刚攻下的十几座城池,独自率领所部主力撤退到黄河以北。汉王三年(公元前204年),彭越率部作为汉军的游击部队,纵横于黄河两岸,不断袭扰楚军后方,同时也成功切断魏地楚军的粮道。
汉王四年(公元前203年)冬,项羽与刘邦各率主力在荥阳对峙,胜负未决。彭越趁机出动,率领所部主力渡河南下,一举攻下睢阳、外黄等十七城池。项羽得到报告,急令部将曹咎坚守成皋,自己则亲率主力向东收复被彭越攻破的城邑。项羽率主力一到,这些地方马上就又被楚军收复,彭越则带着主力向北撤退到谷城躲避楚军锋芒。
汉王五年(公元前202年)秋,项羽不堪腹背受敌,被迫南撤到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休整。彭越趁机再次出动,率部收复昌邑以及周边的二十余座城池,获得谷米十馀万,后源源不断送往刘邦军中。
进爵魏王
刘邦与项羽在荥阳一带进行主力会战,刘邦负多胜少,伤亡惨重。他虽也曾多次派出使者到河北,要求彭越前来前线助战。但彭越却多次推辞说魏地平定不久,他还不能离开。不久,刘邦追赶南撤的楚军,但在固陵(今河南省太康南县)再次被楚军打得大败,刘邦就异姓王不肯发兵一事向张良问计,张良向刘邦提出,可以对韩信、彭越许诺以封土。刘邦依计行策,派出使者前往齐、魏两国,对韩信、彭越许诺以封土,使者一到魏国,彭越马上就率领全部主力南奔垓下之战(今蚌埠市固镇县)与刘邦、韩信大军主力会合,并完成对项羽军队的合围。这一战,汉军精锐齐出,楚军大败,项羽战败自杀,楚国灭亡。汉王五年(公元前202年)春,刘邦兑现承诺,封彭越为梁王,以定陶为首都。汉王六年(公元前201年),彭越前往陈县朝见刘邦。汉王九年(公元前198年)、十年(公元前197年)彭越多次赶到长安朝见刘邦,以示恭顺。
含冤而死
汉王十年(公元前197年)秋,在北方统领精兵据守代国、防范匈奴的代相陈豨举兵反叛,刘邦亲率大军前往讨伐。行至邯郸,刘邦派人向魏王彭越征兵。彭遂自称有病,只派手下的大将带些人马前往应付。刘邦见彭越没来,大怒,派人到定陶区去怒斥彭越,彭越惶恐,遂打算亲自赶往邯郸谢罪。彭越部将扈辄劝阻他,并建议彭越造反,彭越断然拒绝,不肯造反。同时也害怕刘邦因疑心加重而降罪,最终还是决定继续称病,不肯前往邯郸。此时魏国的太仆因冒犯彭越,彭越想杀太仆。太仆趁彭越没注意,逃离了魏国,同时前往邯郸县刘邦处,同时告发彭越与部将扈辄谋反。刘邦大惊,急忙派使臣秘密逮捕彭越。彭越因对此事没有察觉,所以直接被使臣擒获,同时刘邦把彭越囚禁在洛阳市,经主管司法的官吏审理,并请求刘邦斩首彭越并灭其三族,但刘邦念及彭越昔日的战功,赦免了彭越的死罪,只是将其废黜为平民,流放到蜀地青衣县(今四川芦山县)监视居住。
在押解途中,彭越一行走到郑县(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并遇到了前往洛阳觐见刘邦的吕雉。彭越向吕后喊冤,向她哭诉自己的经过,同时请求自己能够回到故乡昌邑养老,吕后对忌惮于彭越的勇猛,想要永绝后患,吕后表面上表示同情,并将彭越带到了洛阳觐见刘邦。吕后拜见刘邦,同时称魏王彭越是个勇猛过人的豪杰之士,如果将其放到蜀地,那将后患无穷,建议刘邦不如杀了彭越以绝后患,刘邦默许了吕后的建议。吕后随后就收买了彭越的门客亲信,让彭越的门客亲信再次上书来诬告彭越谋反。廷尉王恬开将案卷上奏刘邦,说是证据确凿,按照法律必须将其处死并灭族。刘邦同意了这个说法,最终彭越于公元前196年斩首,彭越尸体遭到醢刑,剁为肉酱遍赐诸侯,同时被诛灭三族,封国也被废除。
冤案余波
彭越被杀之后,他的头被悬挂在洛阳市街头示众,刘邦颁下诏令,不允许任何人为彭越收尸。南梁大夫栾布奉彭越之命出使齐国返回,在洛阳街头看到高悬的彭越人头,向彭越人头报告了出使齐国的情况,同时举行了祭奠仪式。守在彭越尸体旁边的官吏们将栾布抓了起来。刘邦召见栾布,对其破口大骂, 并要将栾布烹杀,栾布站在锅前对刘邦提起曾经的垓下决战,说如果没有彭越,项羽也不会灭亡,栾布同时指责刘邦因为一次征兵未果就起疑心将其灭三族,这不仅让功臣们感到不安,栾布自身也感到生不如死。刘邦听完栾布的话自感羞愧,遂决定赦免栾布的死罪,同时将其任命为都尉,彭越谋反一案就此结束。刘邦虽然没有追究栾布的责任,但包括刘邦在内的西汉皇帝也都没有对彭越进行平反。
人物成就
彭越是世界战争史上首位采取敌后游击战的将领。彭越率部收复山阳郡以及周边的二十余座城池,获得谷米十馀万斛,在楚汉战争中,他采取游击战袭扰楚军后方,对其形成有力的战略牵制,为刘邦的汉军取得楚汉战争的最终胜利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人物评价
西汉刘邦之妻吕雉认为:魏王彭越,是个勇猛过人的豪杰之士,现在刘邦把他迁徙到蜀地定居,将来后患无穷。
西汉初期名将英布在即将反叛时,对他手下的将领们说:皇上的年纪大了,早已厌倦作战,所以他必然不能亲自统兵前来。刘邦手下的将帅,他只担心淮阴侯韩信和梁王彭越二人,现在他们都已经死了,剩余的人之中再也没什么可怕的了。
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认为:魏豹、彭越虽是出身微贱,但是他们却能掠取方圆千里的广大土地,南面称王,常常能听到他们踏着敌人的血迹乘胜追击的捷报。
东汉历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认为: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功臣中的异姓王国总共有八个,都是很侥幸地因为一时的形势变化,通过欺诈与暴力的手段取得了个人事业的巨大成功,得以裂土而封王,面南背北,称孤道寡。
西晋文学家陆机在《汉高祖功臣颂》中说:彭越善于观察时局,掩藏其踪迹,隐匿其锋芒。得到众人的敬畏瞻仰,因众人的辅助而如雄鹰飞扬。威风凌驾在楚地之上,一心归服汉王刘邦。
唐朝开元时期历史学家司马贞在《史记索引》中评论道:彭越从昌邑发迹,在外黄归降了汉朝。他奔走往来于黄河两岸开展游击战袭扰楚军,为汉军提供了大批军粮。就是因为汉高祖向他征兵而他没有亲自前往,最终落得了一个身首异处并被做成肉酱的下场,如何不让人感到悲伤。
北宋文学家苏洵评论道:西汉的韩信、韩信、英布、彭越是有才华的将领。贤明的将领比较罕见,不可多得,只要能得到有才华的将领并加以妥善任用就行了。
轶事典故
彭越挠楚
楚汉相持,项羽无暇他顾,彭越领兵游动作战于梁、楚之地,袭扰楚王后方,断绝楚王粮草,迫使楚王回援,动摇楚王军心,辅助汉王作战。因此,彭越被认为是游击作战的开创者。彭越挠楚的典故出自《三国演义》第九回“除暴凶吕布助司徒,犯长安李傕听贾诩”。(李)曰:“吕布虽勇,然而无谋,不足为虑。我引军守住谷口,每日诱他厮杀,郭将军可领军抄击其后,效彭越挠楚之法,鸣金进兵,擂鼓收兵。张、樊二公,却分兵两路,径取长安。彼首尾不能救应,必然大败。”李傕等四人正是受彭越的战术思想启发,效挠楚之法才击败了天下无敌的吕布,得以突入长安,逼死王允,封侯拜相,入主朝纲。。
彭越转世
据《三国志平话》记载,司马仲相因对天帝不满被任命判理韩信、彭越和英布一案,三人都是功臣却含冤而死,所以三人皆状告刘邦。刘邦却把罪责推给了吕雉,吕雉也开始诉冤,司马仲相不敢自己判断,就交给了天帝处理。天帝最后决定让三位功臣分得大汉天下,将韩信转世为曹操分中原之地,彭越转世为刘备,分川蜀之地,英布转世为孙权,分江东之地,而高祖刘邦转世为刘协,让其感受回天乏术的滋味,而吕后则转世为伏皇后,因前世她未央宫杀韩信,后世就让她死于韩信转世的曹操之手。几人听到天帝的判决只能遵命,纷纷转世投胎,开启了三国乱世。
后世纪念
梁王台遗址
梁王台遗址位于定陶区东北3公里,定陶镇贾楼村西北100米。梁王台南北长50米,东西宽35米,高2米。刘邦平定天下以后,封彭越为梁王,定都定陶。
历代祭祀
唐朝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李适提出建议,追封古代名将64人,并在他们的墓前设立庙宇,其中便包括汉朝的梁王彭越。宋朝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按照唐代的传统惯例,宋朝也为古代名将设立庙宇,而这其中也包括了彭越。
墓葬遗址
彭越墓,位于河北省清苑县城西南21公里北王力村北1.5公里处的唐河南岸。这座汉代墓葬传说原规模宏大,墓前设有石马、石人、石碑坊,南北向有神道,神道两侧还有石像生等。现今所见的彭越墓封土呈长方形,长8米,宽2.8米,高0.8米,占地面积22.4平方米。 1982年7月,彭越墓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封土边缘为基线,向东、西、南、北各外扩5米。同时,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边线为基线四周各外扩30米。
研究书目
班固《汉书·卷三十四·韩彭英卢吴传第四》
司马迁《史记·卷九十·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彭越:组织起千余人的反秦队伍 .大众网.2024-04-27
延伸阅读|李开元:鄱阳湖畔寻英布.微信公众平台.2024-04-27
一代枭雄梁孝王(上).商丘网.2023-06-29
梁王台遗址.菏泽市定陶区人民政府.2024-04-27
河北省文物局-梁王彭越墓.河北省文物局.2023-07-12
汉书 卷三十四.国学网.2024-06-16
史记 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国学网.2024-06-16
楚汉骄雄 楚汉骄雄 (2004).豆瓣电影.2023-06-29
楚汉风云 (2005).豆瓣电影.2023-06-29
大风歌.豆瓣电影.2024-06-16
楚汉传奇 (2012).豆瓣电影.2023-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