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王允

王允

王允(公元137年—公元192年),字子师,太原郡祁县(今祁县)人,东汉末年大臣。

王允出身太原市世族王氏,祖上世代为官;早年曾担任郡吏,被太原刺史邓盛委任为别驾从事;后来又被三公府征召为侍御史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军叛乱,王允被任命为河南省刺史,率兵讨伐黄巾军。王允发现中常侍张让暗通黄巾军,向刘宏刘宏告发张让,张让怀恨,诬陷中伤王允;次年,王允遭罢官下狱。汉灵帝死后,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启用王允为从事中郎,又升任河南尹。刘协即位,任命王允为太仆,不久兼任尚书令。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专权,胁迫汉献帝及王公大臣迁都长安;王允曲意逢迎董卓,升任司徒。次年,董卓率军抵达长安,封王允为温侯。初平三年(公元192年),王允与董卓大将吕布密谋诛杀董卓,吕布刺死董卓,王允执掌朝政。不久,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等人率兵攻破长安,吕布败走,王允被处死,终年五十六岁。

王允心怀汉室,谋诛董卓,后世如刘宋史家范晔南宋学者吕祖谦等称赞其忠义;但是如明末清初学者王夫之、清朝大臣李光地、清朝学者钱大昭都认为王允的才略不足以安定叛乱、匡扶天下,虽然诛杀董卓成功,但也埋下了汉室灭亡的隐患。

人物生平

初入仕途

王允出身太原市世族王氏,祖上世代都在州郡为官。王允年少时,同郡名士郭泰见了他称奇,曾断言其日后必成王佐之才。王允十九岁时,被聘任为郡吏。当时,小黄门晋阳人赵津恣意妄为,是县里的祸害。王允将其逮捕并诛杀,赵津的兄弟谄媚逢迎宫中宦官,宦官向刘志刘志诬告太原郡太守刘质,汉桓帝震怒,征召刘质并将他逮捕下狱。

后来刘质死在狱中,王允将他的遗体运回平原郡安葬,并为他服丧三年。王允再次出仕担任郡吏,当时郡中有个叫路佛的人品行不端,却被知府王球任用为补任官吏,王允因此劝谏王球,王球大怒,逮捕王允打算杀了他。刺史邓盛听说王允被捕下狱,派人将他救下,又礼聘他为别驾从事。不久三公府征召选拔人才,王允参加司徒府考试,因成绩优秀而被任命为侍御史

被诬下狱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军叛乱,王允被选拔任命为豫州刺史,他礼聘荀爽孔融等人担任从事;此外,王允又上疏奏请解除党。王允率军讨伐黄巾军,大破敌军,与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儁等招降数十万黄巾军。王允搜查出中常侍张让的门客与黄巾军勾结的书信,上奏朝廷。刘宏刘宏怒斥张让,张让叩头请罪,汉灵帝竟然没有加罪于张让。此后,张让就对王允怀恨在心,故意中伤诬陷王允。第二年,王允被逮捕下狱。

恰逢朝廷大赦天下,王允出狱,复职为刺史。十天内,王允又因为其他事被逮捕下狱。司徒杨赐认为王允品行高尚,不想让王允再次入狱受辱,于是派人告诉王允,他得罪了张让,一个月两次下狱,必定凶多吉少,只能从长计议。有性格义愤容易斗气的人甚至拿来毒药,让王允饮药自尽,被王允大声斥退。最终,王允还是被逮捕关押进廷尉署。左右宦官都催促刘宏尽快处死王允,朝中大臣莫不叹息。大将军何进太尉袁隗司徒杨赐共同上疏劝谏,为王允求情,王允这才被免除死罪。

这一年的冬天,朝廷宣布大赦天下,王允不在赦免之列,三公再次为王允求情,一直到第二年,王允才被释放出狱。当时宦官把持朝政,眦必报,置人于死地。王允担心被害,于是更换姓名逃走,辗转于河内郡、陈留郡之间。汉灵帝驾崩,王允才前往京师奔丧。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召王允前来商量。何进表奏王允为从事中郎,不久升任河南郡刘协刘协继位后,王允被任命为太仆,兼任尚书令

屈事董卓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二月,王允代替杨彪担任司徒,仍然兼任尚书令。董卓专权,胁迫汉献帝及王公大臣迁都长安;王允将兰台、石室的图书典籍、清册纬书,加以整理运往长安。到长安后,王允又搜集汉朝以前的典章制度,凡是当下能够施用的,都奏闻献帝。这些典籍能够保全,这其中都有王允的功劳。

当时董卓还留在洛阳市,朝中政事无论大小,都是王允在处理。王允屈意迎合董卓,每次决定政事都尽可能符合董卓的旨意;董卓也常推心置腹与王允商讨政事,对他没有丝毫怀疑。因此,王允得以在乱世之中维护汉室,满朝百官及刘协,都对王允很是倚仗。当时的公卿大臣对董卓都非常畏惧,见到董卓时全都低声下气,只有京兆尹盖勋见到董卓,长揖行礼而已。董卓让王允举荐人才担任司隶校尉,王允于是举荐了盖勋。

谋诛董卓

王允看到董卓祸乱朝纲,篡逆之心显露无疑,暗中与司隶校尉黄琬、尚书郑公业等人密谋诛杀董卓。王允上表,推荐护羌校尉杨瓒代行左将军职事,又举荐执金吾士孙瑞为南阳郡太守,诏令二人率领军队出兵武关,以讨伐袁术为名,实际上打算兵分几路董卓讨伐战,然后护送天子返回洛阳市。董卓心存怀疑,将二人留在长安;王允又推荐士孙瑞担任仆射,杨担任尚书。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四月,董卓率军抵达长安,追评护送天子入关的功臣,封王允为温侯,食邑五千户。王允推辞不肯接受;士孙瑞劝谏王允,不如接受爵位封赏,借此与董卓周旋。王允听从,接受食邑二千户。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春天,大雨一连下了六十多天,王允与士孙瑞、杨瓒登上高台祭天祈求放晴,在台上密谋诛杀董卓。士孙瑞奉劝王允,从内部分化瓦解董卓的势力更容易成功,事不宜迟,早下决心。王允于是暗中收买董卓的部将吕布作为内应。恰逢汉献帝患病痊愈,朝臣在未央殿聚会庆贺。王允与士孙瑞秘密上奏汉献帝,派遣士孙瑞手持皇帝密诏授予吕布,诏命诛杀董卓。吕布与骑都尉李肃率领勇士十余人,伪装成侍卫在北掖门内埋伏。董卓的车驾进入宫门,李肃等人当即持戟刺杀董卓。董卓受伤坠车,本想呼叫吕布救驾;吕布掏出诏书传示众人,然后杀死董卓。董卓死后,王允又将他夷灭三族。

专权致祸

董卓既死,王允本来打算赦免董卓的部下,吕布也多次劝说王允。但是后来王允又心存疑虑,认为这些人跟随董卓叛乱,如果定为谋逆之罪再予以赦免,恐怕他们会起叛心,不是好办法。吕布又劝谏王允,将董卓搜刮的金钱财物赏赐给朝中公卿、将校,王允没有答应。王允内心又瞧不起吕布,认为他只是匹夫之勇的剑客。吕布自认为诛杀董卓有功,常常自我吹捧,看到王允轻视自己,颇感失望,心中渐有不平之意。

董卓死后,王允自以为不会有什么灾祸,因此与朝中公卿、将校交往时,不再温润和蔼;他又依仗重臣身份,不考虑权宜之计,致使朝臣都不愿归附。董卓手下将领及担任官职的多是凉州人,王允打算解散他们的军队。有人劝谏王允,认为武威郡人忌惮袁氏,畏惧关东义军,如果贸然解散他们的军队,必然人人自危。可以任命皇甫义真为将军,率领董卓先前的部众,让他们留在陕地,慢慢加以安抚,以观其变。王允认为,关东义军和自己是同一阵营,如果让凉州的军队留在陕地,据险而守,必然会引起关东义军的疑心。

百姓有传言称朝廷要将凉州人全部诛杀;凉州人惶恐不安,在渭河平原的将领纷纷拥兵自重。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等人此前率领军队驻扎在函谷关以东,感自身难保,于是密谋反叛,率军攻打长安。叛军攻破长安,吕布落荒而逃。吕布逃走前,勒马停在青琐门外,奉劝王允和自己一起逃走,王允拒绝,表示自己将舍身赴死,不愿苟且偷生。李、郭汜将王允搜捕下狱,不久将他处死。王允去世,终年五十六岁。

王允死后,他的宗族亲友十几人,也全部被杀;只有其兄长的儿子王晨、王凌得以逃脱,返回乡里。王允遇害,刘协悲痛不已,百姓也颓丧至极;没有人敢为王允收尸,最终王允的昔日部下平陵县令赵戬辞去官职,为王允收尸并将其安葬。曹操迎奉汉献帝刘协迁都许昌市后,汉献帝念及王允的忠义,下诏对王允进行改葬,特意派遣虎贲中郎将前往祭奠;又封赏王允的孙子王黑为安乐亭侯,食邑三百户。

人物评价

汉末名士郭泰评价:王允的学识进步可谓一日千里,日后必定会成为辅佐君王的大才。

刘宋史家范晔评价认为,王允屈事董卓,等待时机最终得以将董卓诛杀。当时的情况,天子面临危险,人们不会因为王允奉承董卓就猜忌他会参与谋逆,王允的忠义之心天下皆知。

南宋学者吕祖谦将王允与东晋名臣谢安相提并论,认为国家危亡之时,他们二人都能够匡扶社稷于危难之间,王允与谢安的所作所为,就是遵循了孔孟之道。

明末清初学者王夫之评价:王允并非安定叛乱的人才,因此身死;马日磾赵岐等人又亲自将天下断送到群雄手里,汉朝最终的败亡,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清朝大臣李光地评价:自古以来秉持忠义,但是才略不足以匡扶天下的人有很多,王允和汉朝的李固晋朝周顗王导就是这样的人。

清朝学者钱大昭评价认为,王允不赦免李傕武威郡将士的罪过,造成李傕等人聚集叛乱,举兵攻占长安,以致事情败坏而不可收拾。汉室灭亡,不是因为贾诩等人劝进曹丕代汉称帝,而是因为王允当初的过错。王允虽然有诛杀董卓的功劳,但也是汉室一大罪人。

家族成员

兄长:史书多有提及,但未记载姓名,生子王晨、王凌

长子:王盖,汉末官员,官至侍中,与王允同被诛杀。

次子:王景,与王允同被诛杀。

三子:王定,与王允同被诛杀。

侄子:王晨,王允兄长之子,王允被诛时逃回家乡。

侄子:王凌,王晨之弟,王允被诛时逃回家乡。曹魏官员,官至太尉,后被司马懿诛杀,遭夷灭三族。

孙子:王黑,汉末官员,封爵为安乐亭侯。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中,王允官至司徒,忠于汉室,其谋诛董卓一事经过了较多的艺术加工。王允是貂蝉的义父,屈事董卓,忧心汉室,义女貂蝉甘愿协助其诛杀董卓,王允于是使“美人计”离间董卓与吕布,致使两人反目,王允趁机说服吕布诛杀董卓。后来董卓部将李傕郭汜兴兵攻打长安,长安城破后,王允被杀,宗族老幼尽遭杀害。明朝学者钟敬伯在《三国演义》批注中盛赞王允忠义,诛灭国贼董卓,又赴难身死,可谓生为汉臣,死为汉鬼。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貂蝉》(1958年).猫眼电影.2023-06-20

《三国演义》(1994年).猫眼电影.2023-06-20

《三国英雄传之关公》.猫眼电影.2023-06-20

《貂蝉》(2002年).猫眼电影.2023-06-20

《三国》(2010年).猫眼电影.2023-06-20

《武神赵子龙》(2016年).猫眼电影.2023-06-20

《真·三国无双》(2021年).猫眼电影.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