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蝉
貂蝉(生卒年不详),是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是民间传说中的人物,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原名是任红昌,是山西省一村姑,也有人认为吕布部将秦宜禄前妻杜氏(杜秀娘)即是貂蝉。其登场于小说《三国演义》中,只是小说家为了增添色彩而加进去的,正史并无记载。
在《三国演义》中,貂蝉为东汉末年司徒王允家的义女,为拯救汉朝,推翻权臣董卓的荒淫统治,受王允所托,上演了可歌可泣的连环计(连环美人计),结束了董卓专权的黑暗时期。之后貂蝉成为吕布的妾,董卓部将李傕击败吕布后,她随吕布来到徐州市。下邳一役后,吕布被曹操所杀,貂蝉跟随吕布家眷前往许昌市,从此不知所踪。
角色经历
貂蝉最早出现于《三国演义》前身《三国志平话》中。貂蝉只是她的小名,本姓任,是吕布的原配妻子,两人在家乡失散后流落一方,沦为成为王允的婢女。
王允得知后其身世后心生一计,设家宴款待太师董卓,让貂蝉与董卓见面。王允又设宴招待吕布赴会,让他 与原配妻子相会,并承诺改日让他们正式团聚。之后王允便送貂蝉到董卓家,董卓误以为是王献给自己的厚礼,喜出望外,当晚便共赴云雨之好。吕布得知董卓的行为后,勃然大怒,提剑入堂杀害醉倒的董卓。
在《三国演义》中,貂蝉则是因遭十常侍之乱,避难出宫,为司徒王允收留为歌女。 。貂蝉见东汉被奸臣董卓所操纵,在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担忧。恰巧为王允瞧见。于是,王允便将貂蝉收为义女,定下连环美人计,离间董卓与养子吕布的关系。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配给吕布,再明着把貂蝉献给董卓做妾。貂蝉嫁给董卓之后对吕布暧昧送情,周旋于父子二人之间。
一日,吕布乘董卓上朝时,入董卓府探望貂蝉,貂蝉和吕布相约来到凤仪亭相会。貂蝉假意对吕布哭诉被董卓霸占之苦,吕布愤怒。正巧被董卓回府撞见,发怒抢过吕布的方天画戟,直刺吕布,吕布飞身逃走,从此两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说服吕布,铲除了董卓。从而留下一个“吕布戏貂蝉”的千古传说。
在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兵,白门楼吕布殒命”中,吕布被曹操军队围困,貂婵不愿丈夫单独突围,矢言要与他「生则同居,死则同穴,至死不分离。」吕布深受感动,放弃陈宫妙计,每日只与貂蝉作乐,置前线的战事于不顾。最后被擒杀。
主要成就
连环计虽然是王允的绝妙策划,但真正的实施者是貂蝉。在《三国演义》之中,董卓祸乱朝纲,残忍暴戾,滥杀无辜,百姓深受其害。而群臣皆岌岌自危,即便枭雄曹操亦是行刺失败而亡命天涯。由于貂蝉的出现,才有了王朗巧施连环计的佳话,才有了吕布大闹凤仪亭的风波,才有了凶横无忌权倾一时的董卓宫门前的被戮,才有了武功盖世吕布的白门楼上的殒命。
人物评价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有词赞之曰:“原是昭阳宫里人,惊鸿宛转掌中身,只疑飞过洞庭春。按彻梁州莲步稳,好花风袅一枝新,画堂香暖不胜春。”又诗曰:“红牙摧拍燕飞忙,一片行云到画堂。眉黛促成游子恨,脸容初断故人肠。榆钱不买千金笑,柳带何须百宝妆。舞罢隔帘偷目送,不知谁是楚襄王。”
貂蝉素有“闭月”之称,意为连月亮见了她都比不过和遮挡在云后面。
蔡东藩在《后汉演义》 :“司徒王允累谋无成,乃遣一无拳无勇之貂蝉,以声色为戈矛,反能致元凶之死命,粉红英雄真可畏哉。”并说:“庸知为一身计,则道在守贞,为一国计,则道在通变,普天下之忠臣义士,猛将勇夫不能除一董卓,而貂蝉独能除之,此岂尚得以迂拘之见,蔑视彼姝乎,貂蝉,貂蝉,吾爱之重之!”
遵义师范学院副教授王先平:貂蝉的出现就是为了离间董卓和吕布,虽然只是作为一种斗争工具,但在这个过程中,她做出了巨大贡献,宁愿被剥夺感情和尊严。在接近董卓和吕布的过程中,貂蝉必须出卖自己的色相,最终得以扭转时局。董卓被诛,吕布被击败,但貂蝉这种牺牲色相来曲线救国的行为并不被世人认可。女色救国站在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红颜祸水,但明知道最终的结局是不得善终,爱国情深的貂蝉还是义无反顾,牺牲自己来换取家国利益。
人物争议
人物原型
貂蝉,又作刁蝉。史书关于貂蝉身世语焉不详,但称其原为东汉王允家歌伎。元代杂曲《连环计》中说她真实姓名是任红昌,又有野史说她本姓霍。貂蝉当系妲蝉之声讹。妲蝉之“妲”即妲己之“妲”。任红昌之任红,乙型名,“红”当即聚落通名。任红昌之“昌”读“倡”,倡优之“倡”。任红昌意为任地之倡女,与王允家歌伎的身份相合。貂蝉之“蝉”当系任红昌之“任”之对音。貂蝉即任红昌,即任(或其谐声)地一倡女。野史所谓其姓氏“霍”当系“任红”之讹。
从《三国演义》的源头——《三国志》《后汉书》这类正规历史典籍中来看,貂蝉是不存在的。而且根据这两本正史的记载,历史上的吕布之所以反水杀了董卓,原因之一是吕布与董卓的侍婢私通,一直心里忐忑。正是真实历史里吕布刺董卓中有这么一处女色的动机,才让后世的文学家和评书人有了前赴后继开展文学创作的基础。
现存最早的《三国演义》的雏形,就是成书于元代的《三国志平话》,也正是在这部书中,貂蝉第一次出现,成为董卓吕布三角关系中的关键女性。不过这个时候的貂蝉,从一出场开始就是吕布的媳妇。按照这个版本的貂蝉故事,因为遭遇战乱,貂蝉与吕布失散了,后来进入汉朝宫中,被宰相王允发现,因此王允定下连环计,让董卓娶貂蝉激怒吕布,最终触发吕布刺杀董卓事件。而且这个原始版本的貂蝉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姓氏,按照《三国志平话》的说法,貂蝉姓任,名貂蝉。
有《三国志平话》提供的这个基础情节,原始版本的貂蝉在元代各种杂剧中逐渐衍化出各类加强版,元杂剧的作家们纷纷添上细节,貂蝉的身世、背景、性格等等都得到了进一步的细化和丰富,比如元杂剧《夺戟》中提到了貂蝉原名任红昌,因为进入汉朝宫廷里负责掌管貂蝉冠,因此有了貂蝉之名;元杂剧《连环记》里则补充说,貂蝉的爹叫任昂,还给貂蝉安排了一个故乡,说貂蝉她家住忻州木耳村。
不过,这一时期的原始版本貂蝉,是有非常明显缺陷的,因为她自始至终只是王允连环计中的一个工具,而且她在连环计中的作用仅仅是因为她是吕布的原配老婆,吕布因为她去杀董卓的动机,是捍卫夫妻伦理关系。也就是说,这个原始版本的貂蝉,形象比较单薄,没有自己的性格特征。而且这个原始版本的貂蝉,还有一个伦理上的缺陷,那就是这时候的貂蝉是知道自己是吕布妻子的,然后为了夫妻团聚却心甘情愿主动出卖色相去勾引董卓,这从古代的夫妻人伦角度上来看,是有逻辑缺陷的,结果导致貂蝉在这一时期的各类杂剧里,始终成不了正面角色。而且因为貂蝉这种情况,王允也被牵连了。在这个时代的貂蝉故事中,王允基本都是通过“不听我王允的连环计就别想跟吕布夫妻团聚”这样的威胁招数,来推动貂蝉挑拨吕布与董卓,因此王允的形象也因为这种威胁人的小人勾当而受到损害。
到了元末明初,罗贯中在前人貂蝉的基础上,通过“三删两增”,推出了百年经典的真正的貂蝉。在删减方面,首先,罗贯中删掉了原来版本中貂蝉与吕布的夫妻关系,增强了爱情的戏剧性;然后,罗贯中又删掉了原来版本中貂蝉的姓名、身份背景,让貂蝉作为三国时代的奇女子,神秘感大大加强;最后,罗贯中又删掉了过去貂蝉于杂剧中在吕布灭亡时各种拖后腿的故事,不再交代其最终命运,极大改善了貂蝉红颜祸水的形象。在增加方面,首先,罗贯中大大增强了貂蝉的魅力值,让美女爱英雄的故事性猛增;其次,罗贯中大大增强了貂蝉的主动性,让貂蝉作为王允义女,出于家国义气,忠义无双地献身于东汉朝廷的锄奸行动。一个美丽、智慧、深明大义、果敢坚毅的貂蝉,也就是读者现在所熟悉的貂蝉,就此诞生。
出身之谜
貂蝉生于何方?一说永年,一说临洮县,一说米脂县,一说忻州市。临洮之说源于《三国志平话》,貂蝉向王允自我介绍:贱妾本姓任,家长是吕布,自临洮关相失……;米脂故里说则是 在当地石沟镇艾好湾村,至今还留有所谓「貂婵洞」。在杂剧《锦云堂暗定连环计》中,貂蝉对王允说“您孩儿又是这里人,是忻州木耳村人氏,任昂之女,小字红昌。
死因之谜
曾经耗费大量笔墨渲染貂蝉义举的罗贯中,对貂蝉“长安兵变”后的描述,始终着墨不多,三国演义上最后一次提到貂蝉的时候还是跟吕布一起在白门楼被曹操围困时,后来吕布兵败身死就没有说明了。在历史价值被榨干之后,她遭到了主流文人的抛弃。但仍有一些作者在孜孜不倦地追问她的下落,继而任意虚构故事,以致其结局形成了“惨死”和“善终”两大类型。
性格特点
貂蝉以自己的美貌和聪明才智,除掉了国贼董卓。为了国家的利益,她宁愿献出自己的青春和幸福,显示了高尚的情操。
董卓专权误国,飞扬拔扈,满朝文武对此无计可施,只能相对饮泣。司徒王允忧心如焚,坐不安席,深夜偷偷来到后园,仰天垂泪。此情被王允的歌伎貂蝉发现。当她得知“百姓有倒悬之危”,“君臣有累卵之急”的时候,便挺身而出,充当了王允设计的“连环计”的主角,以一弱质红裙,挽救了国家的命运。
貂蝉能使吕布杀掉董卓,虽说是利用其绝世美貌,但更主要的还是凭着她的勇敢和机智。王允利用“连环计”,先将貂蝉许嫁吕布,后又把她献给董卓。
董卓自从得到貂蝉,便为色所迷,不理国事,对貂蝉宠爱之极,貂蝉心恨董卓,表面上却曲意逢迎。厌恶吕布,却又故作多情。她理智地操纵自己的感情,从容不迫,左右自如,充分表现了她的机智。
轶事典故
貂蝉出生
东汉末年,有一樵夫,一天他正在深山打柴时,忽然听到山崖上婴儿的哭声,洪亮异常,惊得飞鸟都乱窜而逃。平素在此山打柴,从未见过有人家居住,樵夫不禁心惊胆战。哭声持续不断,善良的樵夫实在听不下去了,就大着胆子循哭声向山崖寻去。哭声原来是从半山腰的一个石洞里传来的,洞前是悬崖峭壁,有一棵参天古树屹立于前。樵夫冒险爬上树梢,慢慢挪近洞口。樵夫看到在洞内的一张石桌上一个斗篷裹着的女婴,粉雕玉琢,十分可爱。樵夫又惊又喜,上前小心抱起,女婴马上停止了哭泣,望着樵夫甜甜一笑。樵夫用捆柴的绳子将女婴小心系在背上按原路下山。回家的路上逢着一位苍颜鹤发的老者,捋须而笑,对樵夫说这孩儿长大后,必定是个美人。如不嫌弃,我给她起个名字,樵夫心想这老丈与婴儿有缘,便答应了。老丈给女婴起名貂蝉,尔后飘然而去。樵夫将小貂蝉抱回家中悉心抚养,视若掌上明珠。
貂蝉梳妆
陕西米脂地方传说貂蝉出生于米脂爱好湾村,传说村中有一水洞,清冽的泉水日夜流淌,长年不断。貂蝉常来此梳洗打扮,羞得泉边的花草不敢开花,不敢招蜂惹蝶,整整枯了几年。待貂蛘离开家乡后,这儿的花草才又繁茂地生长起来。
貂蝉闭月
人们形容女子长得漂亮,往往用“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来比喻。
“闭月”是貂蝉的代称。貂蝉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这时正好王允瞧见。王允为宣扬他的女儿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蝉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后世纪念
北京颐和园内有壁画:凤仪亭吕布戏貂蝉。
临洮县貂蝉湖公园始建于2002年,坐落于貂蝉湖门前的貂蝉雕像,身高2.8米,眉清目秀,栩栩如生,雕刻手法细腻,采用优质汉白玉,聘请河北雕塑专家雕刻。
艺术形象
影视形象
1927年电影《三国志·貂蝉救国》:卢翠兰饰演貂蝉;
1938年电影《貂蝉》:顾兰君饰貂蝉;
1949年电影《貂蝉》;
1952年电影《吕布戏貂蝉》:白雪仙饰演貂蝉;
1953年电影《貂蝉》:丽儿饰貂蝉;
1956年电影《吕布抢貂蝉》:邓碧云饰演貂蝉,电影《关公月下释貂蝉》:邓碧云饰演貂蝉;
1957年电影《陈宫骂曹》:梅绮饰演貂蝉;
1958年电影《貂蝉》:林黛饰貂蝉;
1967年电影《貂蝉与吕布》:唐宝云饰演貂蝉;
1983年京剧戏曲电影《吕布与貂蝉》:许嘉宝饰演貂蝉;
1987年电视剧《貂蝉》:利智饰貂蝉;
1988年电视剧《貂蝉》:潘迎紫饰貂蝉,电视剧《中国民间故事 貂蝉》:张静懿饰貂蝉;
1989年电影《关公》:王霞饰演貂蝉;
1990年黄梅戏电视剧《貂蝉》:杨俊饰貂蝉;
1991年台湾电视歌仔戏《吕布与貂蝉》:司马玉娇饰貂蝉;
1993年电视剧《关公》:姬玉饰貂蝉;
2000年电视剧《曹操》:曹颖饰貂蝉;
2002年电视剧《曹操与蔡文姬》:宁静饰貂蝉,电视剧《貂蝉》:张敏饰貂蝉;
2016年电影《四大美人之貂蝉大战丧尸》:徐子鹿饰演貂蝉,电视剧《武神赵子龙》:古力娜扎饰貂蝉;
2017年少儿电视剧《小戏骨:放开那三国》:陶奕希饰貂蝉;电视剧《终极三国》:赵尧珂饰演貂蝉,少儿电视剧《少儿也三国》:郑咏恩饰演貂蝉,电影《豆腐貂蝉》:孙子钧饰演貂蝉;
2018年电视剧《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董璇饰貂蝉,电影《魔国志2》:石雪婧饰演貂蝉;
2019年电影《三国之战神无双》:杨若兮饰演貂蝉,电影《魔戟战神》:张冰倩饰演貂蝉;
2020年电影《巾帼风云一》:巫迪文饰演貂蝉,电影《赵云传之龙鸣长坂坡》:李倩倩饰演貂蝉,电影《三国志新解》:广濑铃饰演貂蝉本体、渡边直美饰演貂蝉伪装形态;
诗词形象
赞诗-三国演义
一点樱桃启唇,两行碎玉喷《阳春》。丁香舌吐钢剑,要斩奸邪乱国臣。
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
董卓无端擅大权,焚烧宫阙废坟原。两朝帝主遭魔障,四海生灵尽倒悬。
力斩乱臣凭吕布,舌诛逆贼是貂蝉。世间造恶终须报,上有无穷不老天。
帷中敌国笑中刀,纤手能将贼命操;虽是司徒施巧计,论功首属女英豪。
貂蝉已随清风去(电视剧《三国演义》插曲)
传统戏剧
元代杂剧中貂蝉戏已经形成一个系列,《锦云堂暗定连环记》、《夺戟》、《关公月下斩貂蝉》等搬演的都是貂蝉的故事。在元代杂剧《白门楼吕布被擒》中,貂蝉背负起害死吕布的骂名,还让她因此被处死。而在另一出戏剧《关公月下斩貂蝉》中,貂蝉也被看作是红颜祸水,而关羽为了避免重蹈董卓、吕布的覆辙,最后将她斩首。
参考资料
《武神赵子龙》横店热拍 娜扎最美貂蝉获肯定.搜狐娱乐.202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