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谢安

谢安

谢安(公元320年—公元385年),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太常谢裒第三子、镇西将军谢尚从弟。

谢安少有重名,出身陈郡谢氏,得到桓彝王导等人器重,年轻时多次拒绝朝廷的征召,客居会稽郡(今浙江省绍兴市市),并无仕宦之意,直到四十多岁才入仕为官,任征西大将军桓温司马,后来担任湖州市郡太守,又升任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咸安二年(公元372年)七月,司马昱驾崩,司马曜即位,谢安和王坦之共同阻止桓温篡位阴谋。宁康元年(公元373年)九月,谢安升任尚书仆射,兼管吏部,不久又总管中书省。太元元年(公元376年)谢安晋升为中书监骠骑将军录尚书事;次年谢安升任侍中,统率五个州的军队,假节。谢安派遣子弟在淝水之战中战胜前秦苻坚,被授予卫将军东京汴梁仪同三司,封爵建昌县公。太元二年(377年),谢安举荐其侄谢玄组建“北府兵”。太元九年(公元384年)三月,谢安升任太保,上疏请求北征,同年九月,加授太保谢安都督扬州市江州、荆州等十五州诸军事,加黄钺。会稽王司马道子专权,谢安出京到广陵县(今江苏省扬州市)的邵伯镇镇守。太元十年(公元385年)八月,谢安病逝,终年六十六岁,追赠太傅,谥号文靖,追封庐陵郡公。

谢安风神秀彻,高卧东山,放情山水,本无处世之意,后出仕见用,遇事从容不迫,打仗指挥若定,前秦大臣权翼评价谢安为江左伟才,南齐文学家王佥称谢安为风流宰相。北宋文学家苏轼称赞谢公含雅量,北宋文学家苏辙南宋文学家洪迈、金末太学生刘祁皆认为,晋室孤弱,仰赖谢安,方能君臣相安,退却前秦,挽救颓靡之势。原有文集十卷,已亡佚。

人物生平

少有重名

谢安四岁的时候,谯郡(今亳州市桓彝见到他后,赞叹道,这个孩子风神秀丽清朗,以后的声望不会弱于王东海;少年时期的谢安头脑聪明,识见深远,风度爽朗,气宇顺畅,善写行书;弱冠年纪的谢安去拜访王,二人清谈良久,等到谢安离开后,王濛的儿子王修问道,刚才的客人与父亲相比怎样,王濛答道,刚才的客人勤勉不倦,将来恐怕是要咄咄逼人的。王导也很器重谢安,因此,谢安在年少时期便有很大的名声在外。

寓居悠游

谢安开始时被司徒府征辟,授予他著作佐郎的官职,但他以生病的理由都推辞了。谢安寓居会稽郡,与王羲之、高阳的许询和僧人支道林相交游,出则捕鱼打猎游山玩水,入则清谈吟诗作文,没有出来做官的想法。扬州刺史庾冰因为谢安素有重名,一定要把谢安招致麾下,多次下令让郡县逼迫谢安,不得已才去赴任,一个多月后,又辞官回去了。又征召他任尚书郎、琅王友,都没有出山,吏部尚书范汪举荐谢安为吏部郎,谢安亲自写信拒绝他,有关部门上奏称谢安被征召,多年都不去上任,应该终身禁不能让他再出来做官,于是谢安就在浙江东部隐居下来。

谢安被多次征召,都没有赴任,司马昱当时为宰相,说道,谢安能与人同乐,必然能与人同忧,征召他,他一定会来上任。当时谢安的弟弟谢万担任中郎将职位,负责守卫边境的重任,谢安虽在隐居,但是名声却超出谢万,自然就有三公宰辅的声望,在家经常以礼仪规范来教训子弟。谢安的妻子是刘惔的妹妹,看到家人都做官,只有谢安一人隐退,就对谢安说,大丈夫应该要向家人们那样做官。谢安捂着鼻子说道,自己恐怕也免不了要做官了。等到谢万被废黜,谢安才有出仕的念头,此时谢安已经四十多岁了。

起身为官

谢安被征西大将军桓温征召为司马,将要从新亭出发,朝廷官员都去送他,中丞高崧开玩笑道,谢安多次违背朝廷旨意,高卧东山,众人经常和谢安言谈,他都不肯出山为官,他将会如何面对苍生,如今出山做官了,苍生又会将他怎样。谢安听完后面露惭愧的神态。等到谢安到任后,桓温非常高兴,和他诉说平生之事,欢笑言谈一整天,等谢安离开后,桓温对左右人显摆,大家可曾看到我有如此才华的太子宾客。桓温后面来拜访谢安,正碰到谢安在理发,谢安本性又迟缓,花了很久的时间才理结束,吩咐人去拿巾帻,桓温看见后,便留下去拿巾帻的人说道,让谢安慢慢戴好帽子再进来和我会面,谢安被桓温敬重如此。桓温政党北正的时候,恰好碰到谢万病病逝,谢安便对桓温写信请求回家。回家后不久任吴兴太守,做官的时候在当地没有什么为官名气,离职后却被当地人思念。不久又担任侍中,晋升吏部尚书、中护军。

匡扶王室

司马昱生病病情严重,桓温上疏推荐谢安为顾命大臣,等到简文帝驾崩,桓温入京,驻扎在新亭,摆好军队阵仗,准备行篡位谋逆之举,传唤谢安和王文度,想要将他们两个害死在座位上。王坦之感到非常害怕,询问谢安计策,谢安神色不变,对王坦之说,晋国存亡,由这一次出行决定。见到桓温后,王坦之汗水沾湿了衣服,笏板都拿反了。谢安从容不迫坐在席位上,坐好之后,就对桓温说道,诸侯有道,守护在国家的四方边境,明公不须在后壁藏族吧,桓温听后解释道,正因为如此,才不得不这样做呀,于是两人又谈笑半天。王坦之开始时和谢安齐名,现在才知道王坦之不如谢安。

当时司马曜年纪已经不算小,但是不能亲理朝政,桓温威势震慑朝廷内外,人心不稳,议论纷纭,谢安和王文度尽职尽责,尽心辅佐孝武帝,最终也能让大家和睦共处。后桓温病情严重,委婉暗示朝廷给他加九锡,让袁宏起草具体奏章,谢安看到奏章后,就把奏章改了,因此过了十多天也没有成功加九锡,等到桓温去世,加九锡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不久后,谢安升任尚书仆射,总领吏部,加官后将军,等到中书令王坦之出任徐州刺史,皇帝下诏谢安总管中书事,谢安坚守中正,一心辅导,即便是会稽王司马道子也从谢安的辅佐新君中获得好处。当时强敌侵犯边境,边境的战事情报不断发到朝廷,梁州益州失守,樊城邓城陷落,面对如何十万火急的境况,谢安总是采取和靖态度,从长远的考虑加以解决,施行德政,文武百官都愿意效命,对人对事,不计较小问题,从大处着眼,恩威并行,人们都把他比成王导,并认为文雅方面还胜过王导。

当时宫殿毁坏,谢安打算进行修缮,尚书令王彪之等人认为外敌入侵,不宜修缮宫殿,谢安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一个人就独自决定修缮了。等到宫殿修好,布局全都模仿天象,与北极星相吻合,并且劳役们没有怨声载道。于是谢安又兼任扬州市刺史,皇帝下诏允许谢安带领一百甲士进入宫殿。皇帝开始亲理朝政,谢安晋升为中书监骠骑将军录尚书事,谢安坚决推让骠骑将军的头衔。此期间气候反常,一整年都没下雨,谢安上奏认为应该兴灭继絶,访求晋国初年辅佐大臣的后代,给予封爵。不久,谢安升任司徒,后军文武全部配发给司徒府,谢安推让没有接受,又再次担任侍中、都督扬豫徐青五州幽州之燕国诸军事、假节。

率军伐秦

当时前秦苻坚国力强盛,边境多事,晋将相继败退。谢安派遣弟弟谢石和兄长的儿子谢玄等人寻找时机讨伐苻坚,他们所到之处都获得胜利。谢安被授予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建昌县公的爵位。后面苻坚率领部队,号称百万,驻扎在淮肥(也作淮淝),京师震恐,皇帝加封谢安为征讨大都督,率军抵御苻坚。

谢玄入京询问谢安有何计策,谢安表情平静,没有害怕的样子,对谢玄说已另有安排,然后就不再说话,谢玄也不敢再说话,于是让张玄之请命。谢安命令驾车外出,来到城外的别墅,亲戚朋友都到齐,谢安才和谢玄下棋赌别墅。平常时间谢安棋艺不如谢玄,此日谢玄因为担心战事,做了谢安的对手但是又胜不了谢安。谢安回头对他的外甥羊昙说道,这个别墅现在归你了。谢安就出去游玩了,到了晚上才回来,回来后指派将帅,各自领到合适的任务。太元八年(383年)十一月,谢玄遣部将刘牢之以五千精兵奇袭,取得洛涧大捷。秦晋双方决战淝水,谢玄、谢琰桓伊率领晋绥军七万战胜了苻坚苻融所统率的前秦十五万大军,并阵斩苻融。淝水之战以晋军的全面胜利告终。

等到淝水之战结束后,有驿书到来,谢安正在和客人下棋,把驿书看完后,便放在床上,脸上没有一点喜色,仍旧下棋如故。客人问他情况如何,谢安才慢慢回答说,他们已经打败敌人。等到下棋结束后,进入屋内,过门槛的时候,心中十分高兴,没有发觉已折断屐齿。谢安就是如此善于掩饰真情安定人心,作为战事总指挥,谢安功劳甚大,晋升太保。

功高见忌

淝水之战后,整个黄河以南地区重新归入了东晋的版图。谢安打算收复失地统一天下,上疏请求北伐,于是晋升都督扬、江、荆、司、豫、徐、兖、青、冀、幽、并、宁、益、雍、梁十五州军事,加黄钺,原有的官衔不变,给他府上设置从事中郎二人。谢安上疏推辞太保及爵位,但是没有得到准许。此时桓冲已经离世,荆州和江州缺乏主官,人们都认为谢玄有功劳有名望,应该让谢玄担任此二州主官。谢安认为谢安谢玄叔侄二人都是大勋贵,恐怕会被朝廷猜忌,又担心桓氏失去职权,桓石虔又有阳之战的功劳,考虑到他又骁勇凶猛,并占有险要地势,最后恐怕难以制服,于是让让桓石民担任荆州刺史,改桓伊为江州刺史,让桓石虔担任豫州刺史,让三桓掌管三州,彼此都没有怨言,各得其所。谢安谋略深远,不争私利,大抵就是如此。

谢安爱好音乐,自从弟弟谢万死后,十年来都不曾听音乐,等到官至台辅的时候,在一年的守丧期间,他也没有停止听音乐,王文度写信告诫他,他没有听从,士大夫都如此效仿他,因此期丧期间听音乐,也就成了风俗。又在土山建造别墅,楼馆林竹很多,经常带着中表子侄在其间往来集会,美味佳肴也耗费百金之资,世人对此颇有非议,谢安却不以为意。谢安时常怀疑刘牢之,不能让其独揽一方大权,又知道王味之不合适专守一城,后来刘牢之因为叛乱被杀,王味之因为贪得无厌而失败,因此,有识之士都佩服谢安的知人之明。会稽王司马道子专权,谄媚权贵的奸小人又相互勾结专事陷害,谢安出京镇守扬州市(今江苏扬州)的邵伯镇,建造一个新的名叫新城的营垒来躲避陷害。皇帝到西池来饯别谢安,为谢安献觞赋诗。

逊位病逝

谢安虽然受到朝廷的倚重,但是他归隐的志向一直都没有改变,经常在言语和神色中表现出来。等到镇守新城时,带着全部家室出游,建造泛海的装备,打算在国家统一大业完成得差不多的时候,从水路还归故里。然而雅志尚未实现,谢安就生病了,上疏请求皇帝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撤回军队,并召回他的儿子征虏将军谢琰解甲息兵,命令龙骧将军朱序回来镇守洛阳市,命令前锋都督谢玄早彭沛一带驻防,委任他总督的责任,威慑敌军,如果后秦后燕两国苟延残喘不灭亡,那就在来年涨水季节,东西两路一起进攻。

皇帝下令派遣侍中去慰劳谢安,于是谢安便回京城,当听到他的车子进入西州门时,就认为自己的志向是不可能实现了,发出深沉的感慨,于是上疏皇帝,请求解职退位,皇帝派遣侍中、尚书来传达旨意。不久谢安就去世了,享年六十六岁。皇帝连续三日亲临朝堂,赏赐东园秘器及朝服一具、衣服一套、钱百万、布千匹、蜡五百斤,赠太傅,谥号文靖。因为家中没有停柩的地方,诏令在官府中备办丧事,等到谢安下葬的时候,给予特殊的礼遇,按照大司马桓温以前的规格办理,又因为平定苻坚有巨大功勋,又封谢安为庐陵郡郡公。

永初元年(420年)六月,刘裕代晋称帝,建立刘宋,当时前朝东晋的封爵中只有王导、谢安、温峤谢玄陶侃子孙的爵位未被废除。谢安的爵位庐陵郡公被降封为柴桑区公,食邑一千户。

个人作品

诗文

《全晋文》中收录谢安文章六篇:《上书论王恭》《简文帝谥议》《遗王坦之书》《与某书》《与支遁书》;

《晋诗》中收录谢安诗歌两首:《与王胡之诗》《兰亭诗二首》。

书法

宋《宣和书谱》收录谢安书法作品《近问帖》《善护帖》《中郎帖》;《淳化阁帖》刻有谢安书法作品《凄闷帖》《六月贴》。

人物评价

时人评价

东晋大臣桓彝评价:这个孩子神情清秀透彻,以后应当不亚于王东海(王承

东晋大臣王蒙评价:这位客人勤奋上进,以后是要咄咄逼人的。

前秦大臣权翼评价:谢安和桓冲江表地区伟才,可以说是晋朝有人才了。

东晋书法家王献之评价:太傅谢安年轻时期重振玄风,清谈之名远扬,弱冠时隐居,追求与箕子四皓相契合,等到响应机遇放弃褐衣出来做官,使各地都实现王治。皇帝登基,谢安尽心竭力辅佐,考察其一生出仕与退隐,事物纷扰,确实是晋朝的宰辅大臣,忠义之心比原先的大臣还要笃定。

南齐文学家王俭评价:“江左风流宰相,惟有谢安。”

后世评价

唐朝大臣房玄龄评价:建元之后,当时的政事混乱,权臣重臣横行猖。其中在朝廷内外兼任宰相将军,心系社稷存亡,背负资金使天下安治,恐怕也就谢安了。

北宋学者司马光评价:晋朝衰微,中原地区不断遭受侵扰,刘石慕容姓等人,弥漫在河洛,盘踞在岱华,摧毁宫阙陵庙。司马睿逃至江表地区,天下士民有想念晋朝的,都跟着逃往江表,在荆扬之间建国,子孙不断继承大统。晋明帝英明神武,不幸的是统治国家时间短,之后的皇帝孱弱孤微,内忧外患,将生命寄托在虎狼之口,几乎被吞食,然而最终也能保住聂氏宗祠一百多年,是因为王导卞壸温峤陶侃、谢安、谢玄这些大臣。这些贤臣死了以后,让司马道子司马元显辅佐,使得国家败亡也是理所应当的了。~

北宋学者苏辙评价:王导、谢安是江东的贤臣,王导对晋成帝无礼,却不知道畏惧,谢安在期丧期间听音乐,却不接受批评,不受礼法限制追求真理的风气就改变了。晋朝虽然微弱,谢安、桓冲作为将相,君臣相安,老百姓都不担心晋朝,如果想要用武力灭亡晋国,无论从天道还是从人情来讨论,即使没有慕容垂姚苌的事端,苻坚失败,也是避免不了的。

南宋学者洪迈评价:前秦苻坚率领百万军队征伐晋国,晋国仰赖谢安抵抗前秦,但是司马曜却听从王宝国的谗言,让谢安不能再朝廷上立足。自古昏庸的君主没有清醒的判断,如此轻易放弃忠臣,着实可叹。

元初学者刘祁评价:南渡以后,没有王导谢安等人致力于政事,那么晋国的颓靡是无法拯救的。

明朝官员归有光评价:谢安高卧东山,本来是没有做官的念头的,大家都总是埋怨他不出山做官,等到谢安被任用的时候,为人处事和静且考虑长远,苻坚率领百万之众在淮淝驻扎。京师都感到害怕,谢安全无惧色,指挥将领,克敌制胜,中原席卷,江左安定,谢安是名副其实的。

轶事典故

谢公雅量

谢安曾经前往临安山中,坐在石洞里,面对幽深的山谷,悠然长叹道,此种情致距离伯夷能有多远。又一次和孙绰等人乘舟泛海,风起浪涌,众人都害怕,只有谢安吟唱自如,船夫因为谢安而受到鼓舞,继续扬帆远去没有停止,海风转急,谢安才缓慢说道,这样还怎么回去呢,船夫听了他的话后马上回航。众人都佩服他的雅量。

捉扇倍价

谢安从小即负盛名,时人都爱慕他,同乡人有个做中宿县县官罢官归来的,回来后去拜访谢安,谢安询问他的资产,他说只有蒲扇五万把,于是谢安就拿了其中中等的一把蒲扇自己用,京城人士见了后竞相购买,扇子价格增长数倍。

清言致患

谢安和王羲之一起登冶城,谢安悠闲地遐想着,有远离世俗的高远志向。王羲之对谢安说,大禹对王事尽心尽力,手脚都起了胼胝周文王天黑了才吃饭,时间都不够用。如今四方战乱多事,应该人人效仿他们,如果因为忙于空谈而荒废政务,因为浮华之文妨害国事机要,恐怕不是现在应该做的。谢安回答说,秦国任用商鞅,却只延续了两代,恐怕不是清言导致的祸患吧。

寒雪集会

谢安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儿女们讲论文义,不一会儿,下起了大雪。谢安很高兴地问道,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侄子谢朗说道跟撒一把盐在空中差不多,侄女谢道韫回答道不如说像是柳絮乘着春风飞扬飘洒。谢安高兴地大笑起来。

芝兰玉树

谢安问众子侄,子侄们跟自己有什么关系,而自己却总想把他们培养成人才。众人没有能回答上来的,车骑将军谢玄说道,就好比芝兰玉树那样,总想让它们长在自己家的庭院中。

为命而忍

谢安与王坦之一起去拜访郗超,一直等到天色晚了都还没能见到郗超,王坦之受不了了打算离去,谢安对他说,为了众人身家性命,你就再忍耐一会儿吧。

夷粹不保

谢安在会稽乘船出行,船夫开船,有时快有时慢,有时停下,有时等候,有时又任由船只纵横漂荡,撞到人或者碰到河岸,谢安都没有责骂他们,人们都说谢安一般不会表露情绪。后给兄长谢弈送葬回来,天晚雨急,船夫们都喝醉了,没法工作,谢安于是从车上抽出车柱来撞击船夫,声色都很严厉。这就像水性本来是柔性的,但是流经狭窄的隘口时,就会变得奔腾激荡,跟人情是一样的,因此知道人在危险紧张的情况下,不可能保持平时的柔和与纯粹了。

成语典故

东山再起

谢安早年在东山隐居,寄情山水,直到四十岁左右的时候,谢安之弟谢万遭到贬黜,谢安才有仕进之心,为保家族荣誉,毅然出山,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才华。“东山再起”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一往情深

东晋时期,桓子野(桓伊)每次听到别人清唱歌曲,总是帮腔呼喊“奈何”,谢安听说此事后,说桓子野可以说是一往情深。

雅人深致

谢安在子侄们聚会的时候,问道《诗经》中哪句最好,谢玄说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谢安说“訏谟定命。远辰告”最好,他说此句特别有高雅之士的深远意趣。“雅人深致”后形容人的言谈举止不俗。

围棋赌墅

苻坚率领部队,号称百万,驻扎在淮肥(也作淮淝),京师震恐,皇帝加封谢安为征讨大都督,率军抵御苻坚。谢玄入京询问谢安有何计策,谢安表情平静,没有害怕的样子,对谢玄说已另有安排,然后就不再说话,谢玄也不敢再说话,于是让张玄请命。谢安命令驾车外出,来到城外的别墅,亲戚朋友都到齐,谢安才和谢玄下棋赌别墅。平常时间谢安棋艺不如谢玄,此日谢玄因为担心战事,做了谢安的对手但是又胜不了谢安。谢安回头对他的外甥羊昙说道,这个别墅现在归你了。谢安就出去游玩了,到了晚上才回来,回来后指派将帅,各自领到合适的任务。

老翁可念

谢奕做剡县县令的时候,有一个老头犯法,谢奕就惩罚他喝烈酒,老人醉得厉害,他却还不停止惩罚。谢安当时只有七八岁,穿一条蓝布裤,在哥哥膝上坐着,劝告哥哥说:“哥哥,老人家多可怜啊,你怎么可以太过分呢。”谢奕的脸上立刻缓和下来,说弟弟是想放他走吧,于是就把那个老人放走了。

屋下架屋

庾仲初(庾阐)写好了《杨都赋》,把他呈给庾亮,庾亮出于同宗之情,大力提升它的声价,说它可以和《二京赋》《三都赋》并列,于是人人争相传抄,京城的纸都因此而涨价了。谢安说,不能这样啊,这是屋下架屋,多余的重复,就难免变得贫乏狭隘了。后“屋下架屋”比喻重复他人的所作所为而无所创新。

安石碎金

桓温看到谢安为司马昱取谥号而写的奏章,看完后扔给在座的诸位宾客说:“这就是谢安的碎金子。”后以“安石碎金”比喻精美简短的诗文。

家族成员

墓葬与纪念

谢安路

谢安路位于河南省太康县,是太康县政府为纪念谢安而命名的。

谢安墓

谢安墓位于长兴县城西南十五公里太傅乡三鸦岗。墓高一点五米,墓径十多米。谢安病故后初葬建康(今江苏南京)梅山。南梁陈太建十一年(公元579年), 谢安柩移葬长兴三鸦岗。因谢安被追赠“太傅",故谢安墓又称“谢太傅墓",于是地名也称“太傅乡"。宋、明、清时当地县令均曾修谢安墓、祠。墓占地近12亩。祠、墓建筑恢宏,松柏参天,蔚为壮观。近代以来,干戈纷扰,谢安墓穴被掘,树木遭到砍伐,一片荒凉破败景象,后来太傅乡政府组织工匠,费时半载,于1996年10月修葺完毕, 供人凭吊。

后世神化

谢安逝世之后,被民间尊奉为神,称为“谢千岁”“谢圣王”“谢王公”“广惠圣王”“护国尊王”等,台湾民间又称王公、谢元帅、谢府元帅、广惠尊王、广应尊王、显济灵王。今天台湾地区谢姓多奉谢安为守护神,杨姓亦也奉祀者,据说其祖先曾蒙谢安的恩惠。台湾地区以护国尊王为主神的庙宇有25座,分布在彰化、云林县嘉义市台南市高雄市屏东市宜兰县和澎湖等地。

谢安故里

谢安故里位于距离绍兴市四十公里左右的上虞上浦镇内的东山,谢安曾在此隐居二十年。如今已建成东山景区,景区门口矗立着谢安像,山巅有谢公墓和太傅祠等景区。

乌衣巷

乌衣巷在今秦淮区,秦准河畔南岸,是中国历史悠久、极负盛名的古巷,是三国孙权时期东吴卫戍部队的驻扎之地,由于当时这里的士兵们都身披黑色的甲,所以人们管这里叫“乌衣营”。东晋时期,王导和谢安这两位立足史书的重要人物,当年他们都居住在“乌衣营”。晋朝时期“乌衣营”已经改名为“乌衣巷”,居住在“乌衣巷”里面的王导和谢安家族的成员,被当地的百姓称为“乌衣诸郎”,都是足以影响历史、震烁古今的人物。

研究书目

《晋书·列传第四十九》

资治通鉴

《晋书·帝纪第九》

影视形象

2007年中国大陆电视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冉唯群饰演谢安。

参考资料

陈郡谢氏:子弟皆芝兰 风流满《晋书》.浙江省纪委监委.2024-04-26

北府兵.扬州网.2024-04-26

谢安.中国社会科学词条库.2024-04-26

【有春读史】江左“风流宰相”谢安.jntimes.cn.2024-05-11

晋书·列传第四十九.ctext.org.2024-04-27

资治通鉴·卷一百三.ctext.org.2024-04-27

晋书·帝纪第九.ctext.org.2024-04-27

《梁山伯与祝英台》.豆瓣电影.2023-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