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烈
周光烈(1895-1981),中将。山东省蓬莱区龙山店井湾村人。出身贫寒。幼年时在本村私塾启蒙。中学免费就读山东黄县浸信会开办的崇实学堂。毕业后,又在烟台圣经学院读英文两年。曾在店铺当过学徒。后发奋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步兵科。1923年8月毕业后,与同期同学牟中珩同去四川省,投入川军刘文辉部,任排长、连长。后转入北洋陆军第二十六师于学忠部任连长、营长。1927年随于学忠投入奉军。任安国军第二十军军部卫队营营长。1930年11月,任陆军独立第十八旅司令部参谋长。1932年底任陆军第五十一军第一一八师副师长,率部参加长城事变和热河战役。1935年9月任陆军第五十一军第一一八师师长。随部移防兰州市地区。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时,任第五十一军第一一八师师长及甘肃警备司令,参与发动“兰州事变”,以作策应。西安事变后,第五十一军整编,原辖第一一八师撤销,调任第一一三师师长(中将),辖窦希哲、周英2个旅。抗日战争中,该师多次参加对日作战。在淮北市前线,他对记者说:“蓬莱自戚继光以后,都是抗日分子,戚继光在明朝时即抗倭寇,以后代有人出,现在的吴大帅(指吴佩孚,亦为蓬莱人)也不为日方所动,我们不能在于学忠手创的部队上写上一笔坏账。
人物生平
周光烈(1895-1981),陆军中将。山东省蓬莱区龙山店井湾村人。出身贫寒。幼年时在本村私塾启蒙。中学免费就读山东黄县浸信会开办的崇实学堂。毕业后,又在烟台圣经学院读英文两年。曾在店铺当过学徒。后发奋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步兵科。1923年8月毕业后,与同期同学牟中珩同去四川省,投入川军刘文辉部,任排长、连长。后转入北洋陆军第二十六师于学忠部任连长、营长。1927年随于学忠投入奉军。任安国军第二十军军部卫队营营长。1930年11月,任陆军独立第十八旅司令部参谋长。1932年底任陆军第五十一军第一一八师副师长,率部参加长城事变和热河战役。1935年9月任陆军第五十一军第一一八师师长。随部移防兰州市地区。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时,任第五十一军第一一八师师长及甘肃警备司令,参与发动“兰州事变”,以作策应。西安事变后,第五十一军整编,原辖第一一八师撤销,调任第一一三师师长(中将),辖窦希哲、周毓英2个旅。抗日战争中,该师多次参加对日作战。在淮北市前线,他对记者说:“蓬莱自戚继光以后,都是抗日分子,戚继光在明朝时即抗倭寇,以后代有人出,现在的吴大帅(指吴佩孚,亦为蓬莱人)也不为日方所动,我们不能在于学忠手创的部队上写上一笔坏账。”1938年1月,日军调遣16个师团共计23万兵力,沿津浦铁路一南一北,分两路夹击战略重地徐州市。第五十一军所属一一三师和一一四师,共4个旅,8个团及军师直属部队约2.5万人,死守蚌埠,血战临淮关,顶住了日军第三师团(师团长藤田进中将)、第九师团(师团长吉住良辅中将)和第十三师团(师团长获洲立兵中将)共计4万人的疯狂进攻。在战况紧急时,周光烈师长电话叫通部下,严令收复阵地。“纵全部牺牲亦在所不惜!”在连续8天的防守中,五十一军伤亡七千余人,但守住了淮河,日军的伤亡达九千人以上。淮河战役后,五十一军增援台儿庄区,在智取韩庄、争夺贾家埠、血战禹王山的战斗中再立战功。在台儿庄东北地区方向,一一三师面对武器精良、战斗力最强的日军板垣,矾谷两师团,毫不气馁,以劣式的武器装备与敌激战。当日军以飞机大炮轰炸时,官兵们隐蔽在战壕里不动,当日军的坦克、步兵进攻时,一一三师的官兵则用集束手榴弹向敌人投掷,有的不怕牺牲向前冲去炸毁敌人的坦克以身殉国。随后,战士们即用各式武器对准敌人的步兵群射击,最后跳出战壕反攻,与敌展开刺刀肉搏战。经过多次反复冲杀,阵地前血流满地,尸横遍野。一一三师最终击败了敌人的一再反扑,并将阵地向前推进了几公里。
人物终年
1938年12月因案被解除师长职务。改任军事参议院少将参议。后在成都、重庆市两地种田养家。1947年复任少将军衔,同年办理退役。建国后在西安市定居,屡遭迫害,并殃及子女及孙辈。文革中以古稀之年,被押回原籍,“劳动改造”。数年的凄风苦雨后,经长女在加拿大和中国驻加使馆联系请求,始得以返回西安。1980年前往加拿大同长女一块生活。1981年10月2日,病故于温哥华。骨灰安葬在井周村原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