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第一次西征
蒙古第一次西征又称蒙古征服花剌子模战争,战争爆发于1219年,蒙古因“讹答剌事件”出兵攻打花剌子模,1225年春,打败花剌子模,横扫中亚的蒙古军征战部队回到蒙古,蒙古第一次西征结束。同时也揭开了十三世纪长达四十余年的元朝三次西征的序幕。
13世纪初,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统一蒙古高原,逐步将西夏、金朝、西辽等周边国家陆续收归版图。蒙古帝国称霸东方后,开始计划向西发展。蒙古帝国西边的接壤的花剌子模幅员辽阔、实力雄厚,不仅控制着中国与中东之间的商路,还在与蒙古帝国贸易中赚取了大量的财富。讹答剌事件后,蒙古与花剌子模开始交恶,1219年夏,成吉思汗率军攻打花剌子模,展开了第一次西征的序幕。
1219年秋,成吉思汗率领15万蒙古大军先后攻占讹答剌城、不花剌城,在花剌子模新都撒麻尔干(Samarkand)彻底击溃对手。后为追击逃亡的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蒙古大军先后攻入波斯和南高加索地区,横扫钦察草原、俄罗斯平原南部及乌克兰地区。1223年,击败了斡罗思(俄罗斯)诸国王公与钦察人的联军的哲别、速不台统领的部队与成吉思汗部队会合,返回蒙古。1225年春,西征部队回到蒙古,蒙古第一次西征结束。
蒙古第一次西征促进了东亚地区和西方联系,使蒙古势力深入到中亚东欧等地,为后来的钦察汗国和伊利汗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世界历史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战争背景
蒙古帝国的崛起
1206年春天,草原部落孛儿只斤氏部成吉思汗领导的东征西讨之下,消灭了世仇塔塔儿人部落,又先后征服克烈部和乃蛮部之后,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蒙古帝国。蒙古帝国建立以后,成吉思汗建立了完善的军队制度、户籍制度,颁布法律、创造文字语言,使得长期处于分裂中的蒙古草原实现了大一统并且国力日趋强盛。同时,在强大国力以及强大的军队的加持之下,于1206年前后,征服西夏。1211年春至1216年的几年间,成吉思汗率军进攻金朝,从达里泊一路打到河北省、山东省、陕西省、河南省等地。1218年,成吉思汗派哲别率兵2万,进攻西辽,很快西辽国王屈出战死,西辽灭亡。统一西辽后元朝开始与中亚的花剌子模接壤,强大的花剌子模接壤也成为了蒙古帝国继续向西扩展的绊脚石。
花剌子模帝国建立
花剌子模,中亚古国,古称之“回回国”,曾为波斯帝国的一个省。花剌子模是突厥人在花剌子模绿洲上建立的国家,创建之时,国家很小,只占有阿姆河下游三角洲地区,先后臣属于中亚伽色尼王朝、塞尔柱帝国和西辽的统治。等到阿拉乌丁·摩诃末于1200年继位后,在西辽帮助下,他打败阿富汗新兴的国家古尔王朝,迫使古尔王朝臣服,并夺取塞尔柱的重镇呼罗珊等地。1209年,摩诃末与西辽决裂,发兵攻入中亚河中地区地区,占领了不花剌(Bukhara,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1210年在塔剌思河击败西辽军,占领讹答剌等城,1212年占领撒麻耳干(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并于不久后迁都于此,1215年灭古尔王朝,1217年攻巴格达,结果因风雪退却。13世纪初,当蒙古人在向西扩张之时,花剌子模发展成为一个地域广阔的大帝国,统治着河中地区、阿富汗大部和伊朗高原的一部分。同时,花剌子模还控制着中国与中东之间的商路,并因此取得了大量的财富。
混乱的罗斯国家
在蒙古第一次西征之前,罗斯国家以公国为国家体制,相互之间战斗不止,彼此征伐。特别是在基辅罗斯公国短暂统治之后,整个罗斯国家进入了封建割据时期。十几个公国的互相争战导致全国异常混乱,无力抵御外敌。在蒙古眼里已经变成了待宰的羔羊。
互通贸易
1218年,成吉思汗灭掉西辽,这使它与中亚地区的花剌子模帝国成为了邻国,蒙古帝国开始与中亚国家花剌子模接壤。成吉思汗主动向花剌子模寻求政治经贸关系,自此两国双方缔结了和平通商协定。花剌子模人以经商著称于世大批花剌子模商人来到蒙古,通过与蒙古族的贸易,花剌子模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战争起因
首次冲突
1216年,花剌子模军与蒙古军发生了一次小规模的冲突。速不台、脱忽察儿率军越过也儿的石河(额尔齐斯河)向西追杀蔑儿乞人,当蔑儿乞人逃到垂河(楚河)流域时,蒙古军前锋尾随而至。在速不台的一路追杀下,蔑儿乞人再逃到康里人居地。阿拉乌丁·摩诃末在获悉这一消息以后,率军取道不花剌,进向毡的,准备趁火打劫。途中得知有一支蒙古军正在追击蔑儿乞人,于是返回撒麻耳干,再集结60000人马返回毡的城北,追随蒙古军与蔑儿乞人的踪迹。
这支蒙古军正是速不台追击蔑儿乞的那支,孛儿只斤·术赤在征服吉利吉思后,与速不台合兵,成为这支为数仅20000余的军队统帅而让速不台辅佐。摩诃末得知蒙古军在外尚未返回,便去偷袭蒙古军营地的妇孺,带走了一切战利品。术赤在回师的途中得知此事,快马加鞭回到营地。术赤向阿拉乌丁·摩诃末解释来意,希望不要因误解引起双方的冲突,但摩诃末不听解释,他率军袭击了蒙古军。在此冲突中,摩诃末本人险些被俘,幸亏其子札兰丁的救援才得以脱险,当晚无心作战的蒙古军点燃营火,借此为掩护安然东返,此战中花剌子模军损失20000余人。1218年,在蒙古大将哲别灭亡西辽,杀死屈出律之时,花剌子模又抢先占领了西辽属地上的一些据点。初期的这些冲突为两国之间的战争埋下了隐患。
讹答剌事件
1218年,成吉思汗根据蒙古和花剌子模两国达成的通商协议,派出由450人组成的大商队,用500峰骆驼驮着金、银、丝绸、驼毛织品、海狸皮、貂皮等贵重商品,带着成吉思汗给花剌子模沙的亲笔信前往花剌子模。成吉思汗在信中写道:“吾人应使常行的和荒废的道路平安开放,因之商人们可以安全地和无约束地来往”。
商队行至锡尔河上游的讹答剌城后,因守将亦纳勒出黑(号海儿汗)贪财,将商队扣留,并派人向国王阿拉乌丁·摩诃末禀报该商队中存在成吉思汗的密探。国王摩诃末在没有弄清事情真相的情况下,便下令处决商队成员,并没收其全部财物。亦纳勒出黑遵照摩诃末的命令,杀害蒙古商队成员,其中只有一人从牢里逃出,向成吉思汗报告了商队被害经过。
成吉思汗得知事情后为了能够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派以巴合剌为首的3名使者前往花剌子模。使者向摩诃末国王转达了成吉思汗的想法,不想摩诃末对此置若罔闻,不仅杀害了使者巴合剌,而且将两名副使的胡子剃光赶回。这些作法彻底激怒了蒙古帝国,于是成吉思汗决定率军西征。
战争过程
灭亡花剌子模
大军集结
蒙古使臣被害后,成吉思汗觉察到两国关系已无法用和平方式解决,决定亲率大军向花剌子模问罪,令其弟铁木哥斡赤斤留守蒙古。
蒙古帝国于1218年召开了忽里勒台大会,商讨后一致决定出征花剌子模。1219年夏,成吉思汗率领孛儿只斤·术赤、察合台汗国、孛儿只斤·窝阔台、孛儿只斤·拖雷及大将速不台、哲别、大断事官失吉忽图忽等蒙古大军从克鲁伦河河畔出发。到1219年秋天,成吉思汗到了巴尔喀什湖东南的海押立,葛逻禄王阿儿斯兰汗率带领部队加入了成吉思汗的阵营,在这之后,阿力麻里的新王苏格纳黑特勒和畏兀儿亦都护巴而术也都率领各自的队伍加入了征讨大军。自此西征大军集结完毕,总计兵力10至15万。
兵分四路
1219年秋,蒙古大军抵达花刺子模,进入花刺子模境内后,蒙古族即兵分四路,成吉思汗与孛儿只斤·拖雷率领中军径趋中亚河中地区征讨不花剌(今乌兹别克布哈刺);察合台汗国、孛儿只斤·窝阔台留下来围攻讹答刺(今锡尔河右岸阿雷斯河出口处不远);孛儿只斤·术赤则率一军沿锡尔河而下攻取毡的(今彼罗夫斯克附近)、养吉干等城;阿刺黑那颜等率军攻取锡尔河上游忽毡(今塔吉克斯坦列尼纳巴德城)等城及费尔干纳盆地(今塔什干西安格连河流入锡尔河河口处)地区。
攻讹答刺城
察合台、窝阔台率领的第一路蒙古军于1219年9月开始攻打讹答剌,答剌血案的肇事者海尔汗驻守此城。海尔汗企图凭借增援的6万人以及坚固的城墙固守此城。奈何经过5个月的围困,因城内守城将领意见不合导致蒙古军队破城而入,蒙古军队在讹答剌进行了残酷地杀戮和掠夺,被活捉的海尔汗也在此后被处死。
攻占锡尔河流域
孛儿只斤·术赤率领的第二路军出征毡的,沿途先后攻占了速格纳黑、讹迹汗和巴耳赤邗、额失纳思等城市。在速格纳黑城,因前去招降的使者被杀,术赤率军将速格纳黑城围攻七日后愤而屠城。此消息一出,前方守军慌忙后撤,1220年4月术赤军轻松抵达蒙古族抵达毡的,洗劫该城后,术赤军驻守在了锡尔河下游。
阿刺黑那颜、速格秃、脱海的第三路军,奉命攻取锡尔河上游。进军途中,先在费纳客忒战3天,轻松攻下此城,将此城搜刮尽后。在忽毡城遇到强敌帖木尔灭里,在艰难的激战之后,蒙古军凭借大量的人力,运石头填河。帖木尔灭里不得不率众外逃,最终在成吉思汗指挥的援军下,战败城破。自此,忽毡城被蒙古占领,锡尔河上游地区也被蒙军占领。
攻占首都
1221年春,成吉思汗率大军将花剌子模的首都撒麻尔干包围,因守城将领意见不一,有重兵部署的撒麻尔干在被包围三天后开城投降。随后,成吉思汗命令孛儿只斤·术赤、察合台、孛儿只斤·窝阔台指挥蒙古军队进攻花剌子模的旧都库尼亚-乌尔根奇。经过半年的围攻,驻有守军九万人的玉龙杰赤被攻破。
至此,成吉思汗以迂回包围的灵活战术,打败了花剌子模军队,占领了整个河中地区,河中战役结束。
入侵波斯
首都撒麻尔干沦陷后,花剌子模国王算端摩诃慌忙逃窜,依次逃亡至你沙不儿(今伊朗尼沙普然)、可疾云(今伊朗德黑兰省加兹温),蒙古大将哲别、速不台奉命追歼花剌子模国王阿拉乌丁·摩诃末。由于沿路部落小国纷纷请降,因此二人行军异常顺利,1220年六月,大军一路上经过徒思(今伊朗霍腊散省马什哈德市北)、哈布商(今伊朗霍腊散省古昌)、担寒(今伊朗马赞德兰省达姆甘)、西模娘(今伊朗德黑兰省塞姆南),来到了剌夷城(今伊朗德黑兰之南)。
1220年冬,花剌子模国王算端摩诃因肺病死于吉思海(今里海)的一个岛上。哲别、速不台在得到摩诃末已经死去的消息后继续西进,攻取了波斯西部的众多城镇。
1220年末,哲别、速不台率领蒙古军北上,攻占阿哲尔拜占(今阿塞拜疆)首都大不里士。
1221年,蒙古军队进入谷儿只(格鲁吉亚),10月,逼近谷儿只首都第比利斯。1222年春,哲别、速不台率领的蒙古军和谷儿只军队展开了激战,大败谷儿只军队。哲别、速不台率领的蒙古军随后不久就开始了入侵斡罗斯之路。
入侵斡罗斯
哲别、速不台率蒙古大军一直北上,来到了北高加索地区同结成同盟的钦察人、阿兰人和高加索山区人,展开对峙。蒙古军队采用离间计分而破之。收买钦察人后,先将阿兰人和高加索山区人击败,而后转身进攻钦察人。钦察人战败不得不向俄罗斯各位王公求助。考虑到唇亡齿寒的道理,1222年,斡罗斯的各诸侯公国组成了八万人的军队南下,支援钦察人。
1222年5月,哲别与速不台率领不足三万人的蒙古军队,打败了斡罗斯人与钦察人的十万联军。胜利后蒙古蒙古大军从伏尔加河返回了亚洲,和成吉思汗的大军会合。此次远征,勘察了地形,了解到地方情况,对于斡罗斯军队的情况和战术等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为后来的元朝的第二次西征和第三次征埋下了伏笔。
入侵阿富汗
1220年秋天,成吉思汗与大将孛儿只斤·拖雷统率中军开始追击花剌子模国王算端摩诃的末长子札兰丁,蒙古军队开始向霍拉桑省地区进军。攻占那黑沙后大军历时11天继续攻占忒耳迷,毁掉主动前来投降的巴里黑,全城付之一炬。接下来大军在塔里寒遭到了顽强的抵抗,七个月久攻不下。最后在托雷大军的增援之下,才得以破城,城陷后,蒙古军队将这里夷为平地,所有平民和俘虏被杀戮一空。
战争结果
成吉思汗第一次西征,其结果是消灭了花剌子模,征服了整个中亚河中地区地区,同时袭扰了波斯东部、北部和西部等许多地方,无疑给中亚、西亚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许多维系地区生产的水利设施被摧毁。
战争影响
蒙古第一次西征将中亚一切具有使用价值的人口作为“马背稍将来的人口”掳到中国。这些人口到中国后,就开始了一个新的民族过程。经过元朝和元朝一百多年的统治,其中一部分散居于中国各地的中亚民族逐渐同化于中国各民族当中;另一部分聚居在中国西北的中亚民族形成了回族的主体。
在整个战争期间,极大的充实了蒙古国家和个人的财富,以及对蒙古军事技术、生产技术、社会管理和文化知识等方面的提高起了巨大的作用,为新的征服准备了雄厚的基础。元朝统治者尊重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尤其对伊斯兰教徒施行宽容政策。经过20余年的治理,到13世纪60年代,中亚的州县社会经济恢复繁荣景象。但掠夺政策给中亚各国留下了无法弥补的巨创。
战争评价
成吉思汗在开始西征起,便把东西交通大道上的此疆彼界扫除了,把阻碍经济文化交流的堡垒削平了,于是东西方的交往开始频繁,距离开始缩短了。中国的创造发明如火药、纸币、驿站制度等输出到西方,西方的药品、织造品、天文历法等也输入了中国。
蒙古第一次西征,蒙古族消灭了统治中亚地区的强敌花刺子模帝国,扩大了元朝的版图,而这些地区主要成为了察合台汗国和孛儿只斤·窝阔台以及孛儿只斤·术赤的封地,为窝阔台和汗国和察合台汗国的建立打下了基础。也打通了蒙古帝国西进的路线。
蒙古第一次西征,是西蒙古的统治阶层赚取利益最大的一个途径,蒙古军队一路掳掠,为蒙古统治阶层占据大量的财富以及获得了大批的中亚工匠以及沦为奴婢的中亚居民。
相关影视
《蒙古王西征记》
该片是一部由安德烈·德·托特、LeopoldoSavona、里卡尔多·弗里达执导的电影,该片由安妮塔·艾克伯格、杰克·帕兰斯担任主演,于1961年8月31日上映。
《止杀令》
《止杀令》由王坪执导,由赵有亮、涂们、李小冉、余少群、耿乐、中泉英雄、朴艺珍等人主演。[1]该影片讲述了全真教道长丘处机为了劝成吉思汗止杀东归,不惜西行35000里呼唤和平、弘扬大爱。
参考资料
真实的郭靖与蒙古大军西征(组图).搜狐新闻.2014-10-31
试论蒙古西征与罗斯国家的统 一.国家哲学社科院.2023-12-13
蒙古西征记.豆瓣电影.2023-12-12
止杀令 (2013).豆瓣电影.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