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杨文干事件

杨文干事件

杨文干事件是唐朝初年发生的一次政治事件,涉及李渊的两个儿子李建成李世民之间的权力斗争。

李建成被立为太子,而李世民则被封为秦王,拥有“天策将军”等尊贵称号。尽管李渊试图通过这些安排来平衡兄弟之间的关系,但两人之间的争斗从未停止。

武德七年,杨文干事件的发生,使得兄弟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事件经过

唐武德七年(624年)六月,高祖李渊到长安以北宜君县仁智宫避暑,命李世民、李元吉随从,李建成留守京师。突然,他得到密报,太子李建成暗通庆州都督杨文干,正筹集军械谋反。李渊大怒,命人以其他理由召李建成玉华宫遗址见驾。李建成惊恐万状,有部下劝他据城起兵,另有人劝他孤身请罪。李建成听从了后者。一见父皇,倒地便拜,以头撞地,几乎昏厥。李渊盛怒难平,把李建成拘押起来,只给粗食。

李渊令人传杨文干觐见,不料,传令之人将李渊获悉密谋之事告诉了杨文干,杨文干随即起兵。李渊一面遣人讨伐,一面召李世民商议对策,并坚持让李世民亲自征剿,许诺得胜还朝后,废太子,改立李世民。见父皇如此说,李世民率兵出征了。大军还没到,杨文干军已经溃乱,杨文干死于部下之手。

可是,高祖并没有履行诺言。仍令太子回京,只责兄弟不睦,而归罪于太子府的王珪韦挺和秦王府的杜淹,并将他们流放。

这个事件本是太子谋反,处理结果却是“兄弟不睦”;李世民本是带兵平叛,却遭到部下被流放的处罚。是李渊过于昏聩、过于信任太子,还是记载本身有问题?唐朝有个叫刘餗的人写了本《隋唐嘉话》,里面有“人妄告东宫”的句子,司马光写《资治通鉴》时引用了这句话,说明这一事件还有另外的说法。

史料记载

对于杨文干事件,正史(具体而言,就是《旧唐书》和《新唐书》)当中是这样描述的:太子李建成屡次谋害秦王李世民不成,气急败坏的他终于决定铤而走险。武德七年六月,他趁李渊带着世民和李元吉玉华宫遗址避暑的机会,勾结自己的死党庆州都督杨文干,让杨文干为自己招募骁勇,阴谋发动政变。结果,负责送盔甲给杨文干的尔朱焕和桥公山在极端的恐惧之下,主动向李渊报告了这件事情。又气又怕的李渊赶忙召李建成觐见,阴谋败露的李建成只得前来认错。与此同时,李渊也派遣使者宇文颖下诏给杨文干,召其觐见。杨文干见事情败露,便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兵变。为了平息暴乱,李渊允诺,只要李世民平息了叛乱,未来的太子之位就是他的。后来,杨文干兵败被杀。可是,在太子党徒的蒙蔽之下,昏聩的李渊又一次忽悠了李世民,宽宥了胆大妄为的李建成

社会评论

有人根据刘餗的这句话,作出大胆推测:所谓“杨文干事件”原来就是李世民一手策划的阴谋。李建成送甲胄给杨文干是真,但不是谋反,而是加强亲信的力量,抗衡秦王势力。李渊事后听李元吉等人劝解,始知真相,这便有了上述处理结果。此后,李渊对李世民不再充分信任。

参考资料

因为杨文干事件,李渊已经答应立李世民为太子,为何后来又反悔了.网易.2024-09-06

此人是玄武门事变真正的导火索,为何史学家都说此人死的冤枉?.中华网.2024-09-06

初唐疑案,李氏家族决裂的开始,唐初杨文干事件的真相到底是?.搜狐网.2024-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