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鼠李

鼠李

鼠李(学名:Rhamnus davurica Pall),鼠李科鼠李属植物,是鼠李科的当家小生,别名臭李子、大绿、老鹳眼。灌木或小乔木。鼠李高可达10米;小枝较粗,无毛,枝端具顶芽,不为刺状,叶对生或近对生,或在短枝上生,宽椭圆形或卵圆形,稀倒披针状椭圆形,顶端突尖或短渐尖至渐尖。花单性,雌雄异株,4基数,有花瓣,雌花1~3个生于叶腋,或数个至20余个簇生于短枝端。核果球形,黑色,具2分核,基部有宿存的尊筒;种子卵圆形,黄褐色,背侧有与种子等长的狭纵沟。

鼠李产自东北地区内蒙古自治区至华北地区;朝鲜、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也有分布,日本也有。生于山坡、沟旁或杂木林中。花期5—6月,果期7~10月。生长于海拔1800米以下的山坡林下,灌丛或林缘和沟边阴湿处。鼠李树形美观,是优良庭院绿化和盆景树种。种子榨油可作为润滑油,果肉可以入药,树皮和叶子可以提取胶,树皮和果实可以制成黄色染料,木材坚实可以制作制家具。

鼠李,在《神农本草经》后的本草医籍中又有牛李、鼠、赵李绿子等名称。为鼠李科植物冻绿的果实,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果柄,鲜用或以微火烘干。鼠李味苦、甘,性凉。归肝、肾经。可清热利湿,消积杀虫,通便。主水肿腹胀,疝,瘰疬疮疡,便秘。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0米;幼枝无毛,小枝对生或近对生,褐色或红褐色,稍平滑,枝顶端常有大的芽而不形成刺,或有时仅分叉处具短针刺;顶芽及腋芽较大,卵圆形,长5-8毫米,鳞片淡褐

色,有明显的白色缘毛。叶纸质,对生或近对生,或在短枝上簇生,宽椭圆形或卵圆形,稀倒披针状椭圆形,长4-13厘米,宽2-6厘米,顶端突尖或短渐尖至渐尖,稀钝或圆形,基部楔形或近圆形,有时稀偏斜,边缘具圆齿状细锯齿,齿端常有红色腺体,上面无毛或沿脉有疏柔毛,下面沿脉被白色疏柔毛,侧脉每边4-5(6)条,两面凸起,网脉明显;叶柄长1.5-4厘米,无毛或上面有疏柔毛。花单性,雌雄异株,4基数,有花瓣,雌花1-3个生于叶腋或数个至20余个簇生于短枝端,有退化雄蕊,花柱2-3浅裂或半裂;花梗长7-8毫米。核果球形,黑色,直径5-6毫米,具2分核,基部有宿存的萼筒;果梗长1-1.2厘米;种子卵圆形,黄褐色,背侧有与种子等长的狭纵沟。花期5-6月,果期7-10月。

生长习性

土壤:深根性树种,对土质要求不高。但在湿润而富有腐殖质的微酸性沙质土壤上更适于生长。

水分:怕湿热,喜湿润土壤,也有一定耐旱能力,但不耐积水。

光照:喜光,在光照充裕处生长良好。

温度:耐寒,零下10℃无冻害。

分布范围

分布于温带热带,主要集中于亚洲东部和北美洲的西南部,少数也分布于欧洲和非洲。产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河北省山西省。苏联西伯利亚及俄罗斯远东地区、蒙古和朝鲜也有分布。

生长繁殖

播种繁殖:

第一步:用1.2%的硫酸亚铁溶液对土壤消毒,半小时后清水冲洗。7天后方可播种。育种苗床要求土壤肥沃,良好的土壤肥力使幼苗生长迅速;对于土壤贫瘠地块,结合深翻整地补充土壤肥力。苗床土壤施肥以复合为主,最

好施有机肥、腐熟饼肥、厩肥、绿肥、人粪尿等既有利于改良土壤结构,也有利于小苗吸收。

第二步:整方向一般为东西向,以利种苗采光。在耕地前将肥料均匀撒在土壤表面。施用厩肥和堆肥,用量为2000~2500千克/667平方米;或施用饼肥,用量为100~150千克/667平方米,同时施入杀虫药甲拌磷500.25千克/667平方米,然后翻耕,将肥料翻入苗圃耕作层的中、下层。

第三步:采取高床作业,播种床长30米,宽1.1米,步道沟宽50厘米。灌足底水,麻面待播。可采用高床育苗拌砂散播,高床散播与床面条播相比,更便于作业与集约化管理。秋季播种复土l厘米可,春播播种复土厚度不可超过lcm。哈尔滨市地区多采用秋播。秋播育苗,翌春能提早出苗,延长生长期,促进苗木木质化。

栽培技术

修剪:对苗木生长过程中出现的丛生枝、胼生枝、直上枝和内膛横枝进行修剪或及早打芽,使苗木分枝匀称饱满,树形对称美观。

病虫害防治:鼠李苗期病害主要有锈病和洋葱软腐病。锈病发病初期可用25%粉锈宁400倍液防治;软腐病可采用1:l:100波而多液防治。幼苗易感染立枯病,病害发生时立即喷洒高锰酸钾1000倍液,喷后立即喷水洗苗,以防药害。此外,扶桑棉蚜、板栗膏药病、木橑尺蛾桑树黄卷叶蛾、柿树绵粉等也会对鼠李造成危害。

物种简介

异名:牛李(《吴普本草》),鼠梓、(《别录》),赵李、皂李(《唐本草》),山李子(刘禹锡《传信方》),乌巢子(《本草图经》),女儿茶、牛筋子(《救荒本草》),李、乌槎子、牛皂子(《纲目》),绿子(《本经逢源》),乌罡子、牛子、禾镰子(《医林要》),羊史子(《植物名实图考》),臭李子(《中国树木分类学》)。

植物形态

鼠李,又名:乌槎树(《唐本草》),冻绿柴、老鹳眼、红皮绿树、大绿。落叶小乔木或开张的大灌木,高可达10米。树皮灰褐色,小枝褐色而稍有光泽,顶端有大形芽。

叶对生于长枝上,或丛生于短枝上;有长柄;长圆状卵形或阔倒披针形,长4~11厘米,宽2.5~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具圆细锯齿,上面亮绿色,下面淡绿色,无毛或有短柔毛,侧脉通常4~5对。

花2~5束生于叶腋,黄绿色,雌雄异株,径4~5毫米;萼4裂,萼片狭卵形,锐头;花冠漏斗状钟形,4裂;雄花雄蕊4,并有不育的雌蕊雌花,子房球形,2~3室,花柱2~3裂,并有发育不全的雄蕊。

核果近球形,径5~7毫米,成熟后紫黑色。

花期5~6月;果期8~9月。

分布

生于山地杂木林中,鼠李科分布在全世界温带和热带地区,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分布最多,最早的鼠李科植物化石见于始新世

在中国的东北地区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陕西省四川省、湖北、湖南省贵州省云南省江苏省浙江省等地。

西洋鼠李(R.cathartica)原产欧亚大陆,现已归化各地;树高约3.5公尺(12呎),树皮深色且常带刺,叶深绿色呈广椭圆形;树皮可提黄色染料,黑色的小果实可制泻药。桤木鼠李(R.frangula)树高可达3.5公尺,供观赏;高篱鼠李(R.f.var.columnaris)为其变种,可形成一高4.5公尺、宽逾1公尺的窄篱。

卡罗来纳鼠李(R.caroliniana)常于纽约州佛罗里达州得克萨斯州一带形成矮树丛。意大利鼠李(R.alaternus)与若干变种,则于温暖地区栽作观赏树。岩鼠李(R.saxatilis)树高约1公尺,乃多刺矮灌木。

采集

8~9月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果柄,微火烘干。

药材

干燥果实近球形,外表黑紫色。

光泽而有皱缩纹。

果肉疏松,内层坚硬,通常有果核2枚;果核卵圆形,背面有狭沟。

主要价值

园林价值

本种枝密叶繁,入秋有累累黑果,可植于庭园观赏。是园林绿化的优良观赏灌木树种,亦是制作盆景的佳木,也是我国重要的造林树种。苗木定植宜选择山地阴坡、半阴坡、半阳坡立地造林,按一般灌木树种的造林技术造林,造林密度每公顷3000~4800株。

经济价值

多数种类的果实含黄色染料;种子含脂及油和蛋白质,榨油供制润滑油和油墨,肥皂。

药用价值

少数种类树皮,根,叶可供药用。

性味苦甘,凉。

《唐本草》:"味苦,有小毒。"

本草图经》:"味甘苦。"

《纲目》:"苦,微寒,无毒。"

归经《本经逢源》:"入肝、肾。"

参考资料

鼠年生肖植物(上篇)│细“鼠”上植的“小老鼠们”.澎湃新闻.2024-04-07

鼠李Rhamnusdavurica.植物智.2024-04-07

「鼠年说鼠」2020,“鼠”你最可爱.中国科普博览.2024-04-07

鼠李苗木网-优秀的鼠李小苗、大规格工程精品苗木价格行情,交易信息,种植养护技术综合服务平台!.景观苗木网.2020-11-23

鼠李介绍,鼠李特征及园林用途 - 园林景观植物库.园林植物网.202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