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大话捧逗

大话捧逗

《大话捧逗》是一档由邹僧创作,并由贾玲白凯南联袂表演的相声作品,于2010年2月14日,在《2010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

《大话捧逗》讲述了贾玲白凯南对《论捧逗》三个版本的演绎,分别为“琼瑶版”“金庸版”和“秘史版”,并借“逗”和“捧”的争辩,以及三个不同版本的演绎,传达出对影视剧大量续拍、翻拍这种现状的微讽。

2010年2月28日,《大话捧逗》在2010年中央电视台“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评选中获得戏曲、曲艺及其他类三等奖的奖项

创作历程

2008年,《大话捧逗》由贾玲将舞台喜剧元素进行融合创作而成,该作品先后在北京各小剧场演出80余场。

2010年,《大话捧逗》在经过2010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语言类节目一审后,贾玲、邹僧等主创团队对其进行了修改,将原先版本的“韩剧版”改为“秘史版”,使其具有中国古代皇宫的特色,并对台词进行了修改。原先版本两人扮演的大长今和闵大人,也改为了“逗妃”和“皇上”,并通过“逗妃”不断问皇上,究竟是自己重要还是“捧妃”重要,以达到喜剧的效果。

作品内容

《大话捧逗》的作者为邹僧,主演为贾玲白凯南,表演形式则为相声,时长8分47秒,可分为“琼瑶版” ——《捧深深逗蒙蒙》、“金庸版”——《捧邪逗毒》、“宫廷版” ——《捧逗秘史》。

角色介绍

参考资料:

作品剧本

艺术鉴赏

《大话逗捧》通过贾玲极为反常的言语,即有意重复、看似啰嗦的语言,如“真的吗?这是真的吗?您真的真的觉得很难受吗?可是,这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等台词,并通过对“琼瑶版”“金庸版”和“韩剧版”(“秘史版”)三个版本的《论捧逗》的演绎,讽刺了影视剧大量续拍、翻拍的无聊现状,并让观众在这种语言形式中领会这种现状的无聊,进而传达出一种不满的情绪。

重要演出

演出信息

除此之外,《大话捧逗》在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舞台之前,曾先后在北京各小剧场演出80余场。

幕后花絮

2010年2月1日,《2010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单首次曝光,《大话捧逗》排第32个,并于3日起逢单日进行彩排。

2月5日,因在中国中央电视台一号演播大厅进行的第二次彩排中,《大话捧逗》的反应较好,节目顺序被提前到第7个,进入黄金时间。节目作者邹僧表示出场顺序未对主演贾玲白凯南造成影响,并称“第一次登上央视大舞台时,他俩的确有些紧张,不过整体心态挺好”。邹僧还表示,在彩排过程中发现了作品的一些缺点并做出调整以适应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舞台,在时长方面,则将作品压缩至8分半钟。

2月7日,《大话捧逗》在经历第三次彩排时,又被调整到第32个节目,于零点之后出场。对此,邹僧表示不是很纠结,服从春晚剧组的安排。

获得荣誉

作品评价

2010年央视春晚相声《大话捧逗》,其实是借“逗 捧”的争辩,三个不同版本的演绎含蓄地传达出对当今影视剧大量续拍、翻拍这种无聊现状的微讽。如此看来,《大话捧逗》当是一个耐人品味的相声。(商丘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系讲师、硕士耿国锋 评)

在参加一审时,《大话捧逗》是一匹“黑马”,贾玲和白凯南将捧逗哏的争宠,演绎成了“琼瑶版”“金庸版”和“韩剧版”。(《华商报》 评)

2010年,贾玲、白凯南凭借酷口相声《大话捧逗》首次敲开春晚大门,用男女老少都熟悉的琼瑶版、金庸版和宫廷版本演绎了“捧逗关系”,成为当年春晚节目中的一匹“黑马”。(《潇湘晨报》 评)

参考资料

相声《大话捧逗》表演:贾玲 白凯南 2010年春晚.央视网.2023-11-01

春晚三审6节目过堂 网友:网络红词早就过时.搜狐视频.2024-02-11

“我最喜欢的春晚节目评选”花落各家 赵本山小虎队刘谦春晚节目评选拔头筹.新浪网.2023-11-01

贾玲:消失的她,暴瘦100斤.澎湃新闻.2024-02-11

2010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央视网.2024-02-11

《大话捧逗》顺序又改了.长江商报官方网站.2024-02-11

主创心态虽好但时段不妙 《大话捧逗》零点后出场.新浪网.2024-02-11

2022年春晚进行第三次大联排,上一届虎年春晚“回忆杀”你还记得吗?.搜狐娱乐.2024-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