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建新
廖建新,男,1965年2月出生,博士,现任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主要从事网络智能化、普适服务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他曾就读于电子科技大学,并入选2008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人物经历
1965年2月出生于四川宜宾。1985年7月至1988年9月,任电子部十所助理工程师。1988年9月至1991年4月,电子科技大学硕士。1991年4月至1993年9月,任西南师范大学讲师。1996年在电子科技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1996~1998年于北京邮电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工作,1999年起先后任北京邮电大学智能网中心、网络智能研究中心主任。是中国首位从事移动智能网研究的学者,最年轻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课题负责人。主持研制的CMIN02系统是国内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遵循ETSI CAMEL2规范的移动智能网系统;主持或参与制定移动智能网及彩铃等多项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技术、业务标准。目前,主持研制开发的移动智能网、通用增值业务系统及其提供的移动虚拟专用网、彩铃、移动支付等业务已应用于国内17个省级通信网及尼日利亚等海外市场,建成全球首个基于CAMEL2标准的商用移动智能网系统,创造销售收入10亿多元。
社会任职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技术研究院(网络与交换国家重点实验室)-网络智能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评议专家,北京邮电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东信北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
学术研究
研究领域
“十五”以来,主要从事网络智能化方向的研究。研究领域从移动智能网到业务网络、再到未来网络和普适服务逐步扩展。
在移动智能网领域,提出我国GSM移动智能网体系结构及技术体制,解决流量控制算法、充值加密算法、业务冲突检测算法等关键理论问题;主持研制国内首个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智能网CMIN02系统,解决移动智能网大型实时通信软件系统商用过程中的容错容灾、业务交互、异地充值、跨境漫游等核心技术问题;负责制定多项国内相关规范;实现全球首个基于完全CAMEL2标准的商用移动智能网系统及业务。
在业务网络智能化领域,确立业务网络智能化体系结构、能力模型及形式化演进规划方法,解决多协议映射、公平资源分配算法、路径优化算法等关键理论问题,主持研制国内首个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增值业务系统,解决通用增值业务大型实时通信软件系统商用过程中的接纳控制、实时计费、负载均衡等核心技术问题;在国内率先实现彩铃、多媒体彩铃等新业务的商用,并成功服务于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实现国内首个虚拟归属环境(VHE)商用案例,为国外运营商沃达丰的漫游用户提供VHE服务。
在未来网络和普适服务领域,提出新一代网络——以业务为导向的网络(SON)体系架构。针对SON信令控制平面,优化IMS的信令控制与管理机制,实现了多业务统一信令控制与灵活触发;针对SON传输控制平面,通过资源虚拟化技术,解决异构网络适配、平滑移动性、虚拟网络嵌套等一系列问题,形成了以多路径传输、业务流量控制等为特征的系统解决方案。该SON架构已发表在网络通信领域一区期刊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上,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本成果将为未来网络的构建提供统一的组网原则和系统的发展规划。
在移动智能网、业务网络智能化领域的成果已应用于国内20多个省及海外市场,提供业务60余种,服务用户近4亿户,创造直接经济效益逾20亿元,利税4亿多元。其中,CMIN02系统击败诺基亚、爱立信等跨国企业的同类产品,为我国完全采用自有技术,建设全球规模最大、业务最丰富、技术先进的移动智能网系统做出了直接贡献。
学术成果
主持国家973 项目计划课题、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产业化信息化装备专项基金课题等国家级、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信产部重大技术发明1项及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被评选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被评选为全国优秀博士后,获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个人;所在团队入选2010年度教育部“创新团队”以及2011年度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
在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IEEE/IEICE Trans.、Computer Networks、Oxford Journals等国际知名期刊和IEEE ICC/Globecomm/ICWS等著名会议发表论文300余篇,被SCI收录30余篇,单篇文章最高被他人引用30余次(包括ACM sigcomm、IEEE ICNP等业界权威会议和期刊论文),发表SCI检索论文50余篇,出版国内著作3部,合作出版国外著作2部,其中网络通信领域顶级期刊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2012年JCR影响因子3.785,中科院SCI期刊分区表通信类一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其中37项已授权,1项中国专利奖优秀奖。
承担课题
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级、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目前正在主持的科研课题包括:国家973项目计划课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课题,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产业化信息化专项课题等。
科研项目
发表论文
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91篇;出版专著4部,其中第一作者3部;出版译著2部,均为第一作者。
获得荣誉
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4)、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2006)、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1项(2005)、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2003);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2005);获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6);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6);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4);被评为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工作者(2006);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8项。
2023年,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参考资料
廖建新.北邮科研院.2022-02-16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技术研究院-网络智能研究中心.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技术研究院.2014-04-02
北京邮电大学教师个人主页系统 廖建新--中文主页--科研项目.北京邮电大学.2021-12-13
廖建新 教授 博/硕导-师资介绍-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技术研究院.北京邮电大学.2021-12-13
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牌表彰名单.新浪网.2023-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