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石鼓书院志

石鼓书院志

《石鼓书院志》共四卷,浙江省范懋柱天一阁藏本。

简介

书名。四卷,浙江范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周诏撰。石鼓书院在衡州府北石鼓山,与睢阳、岳麓区、白鹿号为四大书院,为讲学家所喜爱。周诏于衡州为官时参考旧志,稍增损以为此编。共分五部分:首《地理》,次《室宇》,次《人物》,次《词翰》,而附录《文移》于末。

文摘

柯远芬

号近庵,江西上饶人。由举人历官御史,代巡衡岳。雅意所向,惟以养士为切。是秋放榜,所得人才皆名世之英。

王仔

号思质,直隶昆山市人。由进士嘉靖年间为御史,风裁独持。按衡,以礼教为先,作养人才,下车即考校诸生,送人书院,给以学租,鼓舞不倦。

潘子正

字汝中,号万渠,直隶六安市人。饬兵宪于衡,振武修文。公暇,率诸生至书院,讲论经书,会馔给养,始终不怠。

蔡汝楠

字子木,号白石,湖州德清人。夷轩蔡公之子,王守仁之徒。公暇,每先朔望率诸生诣书院,讲论经书,命题考课,质疑问难,随叩而答。立有书院条约、会长、会副,问德考业,风闻邻邦,长、永二郡诸生及官师举监,皆负来学。今以尚德知人之实,略考其验于二十年之后者言之:先朝元老尚书王诏之祭田查复不遗馀力,处士王世忠之孝行表之墓碣,以维世教。识曾探花于之年,识欧进士于童生之日,知人之哲,类有神鉴。至于考八邑之德行,而首先署之日:克遵家洲。善属文言文。诸子中如王大韶,寸长片善,亦亟有取焉。涉笔至此。不常泫然泣下。

乐山市,浙江余姚人。博雅好儒,尤长于举业。加意石鼓书院,每托节推胡公文孚,修治倾,号舍焕然一新。诸生文课,人为手改,湖湘举业一变而有江浙之体裁。

李初

号越涯,余干县人。.由举人衡州府判。清慎廉勤,志趣拳拳石鼓,与白石蔡公辨论经典,抽寻疑义,引诱诸生多所开发。

胡文孚

号云野,直隶休宁县人。由举人。为人伉爽,志识不凡。书院适当湮没,号舍无存,公恻然在念,奋力至今。诸士有弦歌肄习之所,伊谁之功也。

游天廷

号行野,福建镇海人。治郡清耿,雅好斯文。识阳觉于童蒙之年,知母氏守节有蘖丸之苦,每哀之。后果成令器,不可谓无维风知人之明。

汪克用

号瑶川,江西上饶人。由进士分宪备兵。体统正大,其校士作人,率以礼教为先,长厚之风,尤足以敦鄙宽薄。

图书目录

重修石鼓书院志

重修石鼓书院志补遗序

石鼓书院志序

石鼓书院志序

石鼓书院志引

重修石鼓书院志题辞

石鼓书院志凡例

石鼓书院形胜图

石鼓书院志上部

地理志

书院沿革

书院形胜

书院基址

石鼓山

湘江

蒸水

朱陵洞

石鼓潭

东岩

西溪

钓台

栈道

合江县[亭]

流杯池

室字志

先师燕居堂

讲堂

敬义堂

号房

主静斋

定性斋

诸葛武侯祠

广益堂

陈公祠

七贤祠

朱陵道院

二守祠

白石讲院......

序言

书院源出于唐代私人治学的书斋和官府整理典籍的衙门,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在儒、佛、道融合的文化背景之下,围绕着书,开展包括藏书、读书、教书、讲书、修书、校书、著书、刻书等各种活动,进行文化积累、研究、创造与传播的文化教育组织。由唐而历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经过一千二百余年的发展,书’院得以遍布全国各地,数量至少有七千所以上,成为读书人文化教育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对中国教育、学术、文化、出版、藏书等事业的发展,对学风士气、民俗风情的培植,国民思维习惯、伦常观念的养成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明代开始,它又传到朝鲜半岛日本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甚至意大利那不勒斯旧金山等西洋地区,为中华文明的传播和当地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近代以来,因为新学、西学的加盟,它又成为交通中西文化的桥梁。而1901年光绪帝的一纸诏令,将全国书院改为大、中、小三级学堂,更使它由古代迈向近现代,得以贯通中国文化教育的血脉。因此,我们可以说,书院在“改制”中获得了新生。

石鼓书院原名、“李宽中秀才书院”,位于衡阳市。地当湘江与蒸水合流之处,岸上茂林修竹,鸟语花香;江中湘清蒸浊,交界分明,风帆上下,渔歌互唱,登山瞰江,其情其景,令人赏心悦目,人称“湖南省第一胜地”。三国时,诸葛亮曾驻此调节军饷。唐代辟有东岩、西溪,建有寻真观、合江亭,文人骚客时有登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