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岳麓区

岳麓区

岳麓区是湖南省长沙市辖区,位于北纬28.20'—28.27',东经122.44'—122.4',东与长沙市天心区开福区隔江相望,南、西北三面与望城区相连。岳麓区辖15个街道、2个镇、2个景区管理处、1个科技产业园,总面积552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区内常住人口166.51万人。区政府驻望岳街道金星北路一段517号。

岳麓区系湘中丘陵向洞庭湖平原过渡地带,为岗地丘陵区,地势由西向东斜向湘江。区境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四季分明。春秋时期,区境属楚地,在秦朝长沙郡。自汉至民国初期,分别属于临湘市、善化、长沙市等县域。1934年,长沙市划为4个区,按东南西北顺序命名为一、二、三、四区,该区为三区。1937年,撤区设太平、黄兴两镇。1939年,裁撤太平镇、黄兴镇,合并为城西镇,属长沙县,1942年属长沙市。1944年,撤城西镇,更名为城西区,1955年更名为西区。1956年,并入水上区。1960年,撤西区,成立先锋人民公社,并从长沙县划出岳麓公社,设立岳麓区。1961年,复置西区。1962年,复置长沙市郊区,除辖原郊区地域外,将岳麓区的天顶、望岳2个人民公社划归郊区。1975年,撤销岳麓区,并入西区。1996年,撤销西区,复成立岳麓区。2022年6月,根据湖南省委、省政府决定,为优化管理体制,将岳麓区、湘江新区长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区合一”,按照“区政合一”模式运行,实现产城融合全面推进、资源配置全域共享、经济社会一体发展。

岳麓区位于“一带一部”核心区域,汇集国家级湖南省湘江新区、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大战略平台,是长沙市转型创新发展的“西引擎”“西高地”。2023年,岳麓区地区生产总值16460518万元,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688元。岳麓区森林覆盖率达52%,拥有6000亩长沙洋湖垸湿地公园、3000亩梅溪湖、1000亩西湖、600亩后湖,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岳麓山橘子洲等生态景观和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爱晚亭等人文景点,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16所高等院校坐落于此。岳麓区在“赛迪创新百强区(2022)”榜单中居第30位,在“2023赛迪百强区”榜单中居第50位,入选“2024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

名称来源

因境内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岳麓山得名。“岳麓”指辖区内的岳麓山,岳麓二字来源于南北朝刘宋时《南岳记》:“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长沙市市县分治,设立长沙市,长沙城内设4个区,城西区为第三区,成立于6月15日,设福庆街福庆祠,辖15保,339甲,17869户,122795人,19.13平方公里。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长沙市政区坊保甲4级制改为镇(乡)保甲三级制。原第三区分为太平镇、黄兴镇。11月文夕大火后,长沙市人民政府被裁撤,原范围归属长沙县管辖,城区缩编为城南、城北两镇。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初,恢复长沙市政府后,城区恢复城西镇。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月,镇、乡改区,设立区公所。

1949年8月5日,长沙和平解放,市人民政府撤销旧区公所,成立城西区人民区公所,城西区驻坡子街,辖11保,374甲,60375人。1951年9月,建立城西区人民政府。1955年5月,区名去掉“城”字,城西区人民政府改称西区人民委员会。1958年,西区辖西园、福星街、如意街、坡子街、西长街、半湘街、学院街、水陆洲8街道。1960年,全市实行人民公社化,西区改先锋人民公社,辖如意街、西长街、西园、八角亭、学院街、半湘街、水陆洲分社。3月31日,省人民委员会批准,从长沙县划出岳麓公社,设立岳麓区,以岳麓公社的行政区域为岳麓区的行政区域。1961年,恢复区建制,复名西区。

1962年1月12日,市人民政府第67号文件决定,恢复长沙市郊区。除辖原郊区地域外,并将岳麓区的天顶、望岳2个人民公社划归郊区。1968年,改区人民委员会为区革命委员会,各街道相应改为革命领导小组。1974年1月6日,省革委会湘革办函(1974)2号文批准,撤销岳麓区,其行政区域并入西区。1975年3月22日,岳麓区正式并入西区。1980年11月,恢复区人民政府,辖学院街街道、坡子街街道、如意街街道、西长街街道、通泰街街道、麓山南路街道、橘子洲街道、望月湖街道银盆岭街道。直至1996年市区行政区划变化,成为岳麓区的主体。1996年4月22日,经国务院和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岳麓区,行政体制上继承原西区,辖原西区的麓山路、银盘岭、桔子洲、望月村4个街道,原郊区的岳麓山、望岳2个乡和望城区的天顶乡,区人民政府驻银盘路89号。同年6月19日,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市辖区行政区划的通知》:岳麓区辖原西区麓山南路、银盆岭、桔子洲、望月村4个街道,原郊区岳麓山、望岳2个乡、西湖渔场、岳麓渔场、养鹿场、东方红农场和望城县天顶乡。区人民政府驻银盆南路89号。1998年,区划微调,从天顶乡析出涧塘、望新2个村设立望城坡街道街道,从望岳乡析出望城坡居委会、望岳村设立咸嘉湖街道麓山南路街道、岳麓山乡改建为岳麓街道观沙岭街道,西湖渔场改建为西湖街道,望月村街道更名为望月湖街道

2000年,国营东方红农场改为东方红镇,岳麓区辖望月湖街道、岳麓街道、桔子洲街道银盆岭街道、观沙岭街道、望城坡街道、西湖街道、咸嘉湖街道、东方红镇、望岳乡、天顶乡、岳麓渔场共8个街道、1个镇、2个乡、1个渔场。2001年,岳麓渔场并入桔子洲街道,望岳乡改建为望岳街道。2004年,东方红镇由长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托管,岳麓区辖望月湖街道、岳麓街道、桔子洲街道、银盆岭街道、观沙岭街道望城坡街道、西湖街道、咸嘉湖街道、望岳街道、东方红镇、天顶乡共9个街道、1个镇、1个乡。2005年12月31日,岳麓区辖9个街道、1个镇、1个乡:望月湖街道、岳麓街道、桔子洲街道银盆岭街道、观沙岭街道、望城坡街道、西湖街道、咸嘉湖街道、望岳街道、东方红镇、天顶乡。2006年,望城区雷锋镇的荷叶坝村黄金乡金南村、华龙村并入东方红镇。2007年,从岳麓区天顶乡析出联络、学湖、中塘、天顶、骑龙5个建制村及阳明山庄社区,设立梅溪湖街道办事处。梅溪湖街道办事处辖1个社区、5个建制村,办事处机关驻虎形山。行政区划调整后,天顶乡辖1个社区、7个建制村,乡人民政府驻地不变。

2008年,省民政厅(湘民行发[2008]3号)批复同意将望城县含浦、坪塘街道、莲花3个镇成建制划归岳麓区管辖,3个镇的行政建制、人口、面积、所辖村(居)委会个数、政府驻地均不变。同年,省民政厅(湘民行发[2008]9号)批复同意将望城区雨敞坪镇成建制划归长沙市岳麓区管辖。2010年3月,从东方红镇析出东塘、延农、长丰、长庆、麓景5个社区,设立麓谷街道。2012年,省民政厅批复同意:撤销坪塘镇设立坪塘街道,撤销含浦街道设立含浦街道(湘民行发[2012]20号);撤销天顶乡设立天顶街道(湘民行发[2012]22号)。坪塘街道辖5个社区、15个建制村,总面积112平方公里,总人口6.17万人,办事处驻白庙子(原坪塘镇政府驻地)。含浦街道辖2个社区、10个建制村,总面积91.8平方公里,总人口6.31万人,办事处驻含浦(原含浦镇政府驻地)。天顶街道辖1个社区、7个建制村,总面积20.86平方公里,总人口5.68万人,办事处驻枫林三路(原天顶乡政府驻地)。此后,将坪塘街道析置为洋湖、坪塘2个街道,将含浦街道析置为学士、含浦2个街道。2013年1月18日,坪塘、洋湖、含浦、学士4个街道办事处正式挂牌成立。至此,全区辖16个街道、3个镇:望月湖街道岳麓街道桔子洲街道银盆岭街道观沙岭街道望城坡街道、西湖街道、咸嘉湖街道望岳街道梅溪湖街道麓谷街道坪塘街道含浦街道天顶街道、洋湖街道、学士街道东方红镇莲花镇雨敞坪镇。区政府驻望岳街道金星北路一段517号。

2015年4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湘江新区,成为全国第12个、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湖南湘江新区位于湘江西岸,包括长沙市岳麓区、望城区和宁乡县部分区域,面积490平方千米。2015年11月19日,省民政厅(湘民行发[2015]42号)批复同意:东方红镇和麓谷街道成建制合并设立麓谷街道。调整后,全区辖16个街道、2个镇:望月湖街道、莲花镇、雨敞坪镇。总面积552平方千米,总人口80万人。2013年1月18日,,将坪塘街道析置为洋湖、坪塘2个街道,将含浦街道析置为学士、含浦2个街道。2017年9月9日,根据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析置岳麓区麓谷街道的通知》(长政函〔2017〕132号)精神,岳麓区将麓谷街道析置为麓谷街道和东方红街道。

行政区划

截至2019年12月,岳麓区辖17个街道、2个镇:岳麓街道桔子洲街道、望月湖街道、银盆岭街道观沙岭街道、西湖街道、望城坡街道望岳街道咸嘉湖街道梅溪湖街道天顶街道坪塘街道、洋湖街道、含浦街道学士街道莲花镇雨敞坪镇麓谷街道、东方红街道,其中麓谷街道和东方红街道由长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代管,区人民政府驻望岳街道金星北路一段517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岳麓区位于古城长沙湘江西滨,与长沙市中心区隔江相望。岳麓区东面以湘江主河道中心线为界;南面以坪塘、含浦两街道乡界与湘潭市雨湖区为界;西面以莲花、雨敞坪两镇乡界与宁乡县为界;北面以望城区与城区界为界。岳麓区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2度93分、北纬28度23分。

地形地貌

岳麓区全境丘、冈、平原地貌均有,大部分地区海拨高度为60-80米,最低海拨约29米,最高点谷山海拨362米,次高点岳麓山海拨295米,地势起伏比长沙市区其它四区都大,相对高度为333米。

水文特征

岳麓区境内有四条主要河流:湘江靳江河、龙王港、八曲河。

气候特征

岳麓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6.9-17.5℃,极端最高气温为40.6℃,极端最低气温为-12℃。年平均降水量为1360-1400毫米,4-7月为雨季。

自然资源

森林资源

岳麓区拥有森林面积4795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48.4%。全境属暖带绿阔叶林红壤地带,并保存原生性常绿地次生林21处,其间还有狸、黄鼬小灵猫豹猫等哺乳动物,在中国城郊型地域中极为少见。

动物资源

岳麓区有狸、黄、小灵猫、豹猫等哺乳动物,在中国城郊型地域中极为少见。

水资源

全年水资源总量约1647万立方米。湘江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稳定达标,6个地表水监测断面地表水达标率达100%。

公共资源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32平方米,全年大气质量优良率达70%以上,水质质量达到国家Ⅱ级标准。全区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22.92平方米,高于国家生态示范区一级标准。

矿产资源

岳麓区境内矿藏资源有大理石石英岩砂岩、黏土、铁矿锰矿石、煤矿等,主要分布在坪塘街道雨敞坪镇

土地资源

2022年5月,长沙市岳麓区第三次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岳麓区分局、长沙市岳麓区统计局联合发布长沙市岳麓区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区主要地类数据如下:(一)耕地7657.59公顷;(二)园地360.15公顷;(三)林地20227.04公顷;(四)草地109.87公顷;(五)湿地239.16公顷;(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7650.34公顷;(七)交通运输用地1958.91公顷;(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5286.12公顷。

人口民族

人口

2015年末公安户籍总人口656822人,比上年增加11988人。按性别分,男性326356人,女性330466人;按年龄结构分18岁以下126061人,18-35岁175069人,36-60岁241868人,60岁以上113824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5.6‰,死亡率为3.4‰,自然增长率为12.2‰。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岳麓区常住人口为1526641人,男女性别比为98.24;0-14岁人口占比为16.93%,15-59岁人口占比为71.50%,60以上人口占比为11.57%(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8.01%),是长沙市各县市区人口年龄结构最年轻化的行政区;每十万人口中大专以上学历41327人、高中(含中专)学历17897人、初中学历19212人、小学学历13197人。

民族

长沙市在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国,其时多为楚人居住。随着民族的不断迁徙,城市逐步为汉族所占领。直到宋代以后,元之蒙古族,清之满族,才有极少数留居长沙,但也都逐步与汉族融合。到了元末明初,又有一部分回族同胞先后从北京、南京等地陆续迁来长沙居住,但为数极少。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的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在长沙市工作、学习、经商的人口也在逐年增加。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岳麓区有45个少数民族居住和生活。2010年岳麓区少数民族人数为1.99万人,占到长沙市少数民族人口的25.8%,其中主要是岳麓街道桔子洲街道麓谷街道人数居多。2010年岳麓区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几个民族依次为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回族

经济

综述

2020年,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3600039万元,同比增长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1292万元,同比下降0.1%;第二产业增加值3823059万元,同比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9665688万元,同比增长3.8%。2021年,岳麓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5020090万元。

第一产业

2015年,岳麓区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3965万元,同比下降5.9%。其中农业产值155938万元,同比下降8.0%;林业产值7225万元,同比增长2.1%;畜牧业产值69152万元,同比下降4.3%;渔业产值14789万元,同比增长2.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861万元,同比增长1.5%。全年粮食总产量89186吨,出栏肉猪40.0万头,肉禽出笼68.5万羽,水产品产量11200吨。2019年,岳麓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7534万元,同比下降5.9%。其中农业产值124187万元,同比下降5.6%;林业产值5620万元,同比下降8.6%;畜牧业产值11380万元,同比下降12.3%;渔业产值9052万元,同比增加4.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295万元,同比下降11.9%。全年粮食总产量63236吨,出栏肉猪1831吨,肉禽出笼36.30万羽,水产品产量5631吨。

第二产业

2015年,岳麓区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3438263万元,同比增长6.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867248万元,同比增长6.0%。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按轻重工业分组,轻工业实现增加值253131万元,重工业实现增加值2614117万元。按经济类型分组,国有经济实现增加值11205万元,股份合作经济实现增加值631万元,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2535793万元,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158249万元,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实现增加值161370万元。在总计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1437132万元,非公有制企业实现增加值1272310万元。全区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独立核算企业共63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173460万元,同比增长12.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94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房屋竣工面积56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8.2%。

2019年,岳麓区全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1.5%。建筑业增加值1255552万元,同比增长1.0%。全年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建筑企业共90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599259万元,同比下降1.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87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85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5%。

第三产业

2015年,岳麓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44311万元,同比增长11.3%。按行业分,批发业实现零售额213047万元,同比增长10.1%;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248829万元,同比增长11.1%;住宿业实现零售额37659万元,同比增长19.7%;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44776万元,同比增长13.3%。总计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1325184万元,同比增长5.7%。

2015年,全年共实施内联引资项目47个,其中新投产项目26个,新审批外资项目8个,协助办理外资项目7个。全年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892226万元,同比增长15.9%,其中区属530990万元,同比增长23.4%;引进市外境内资金形成固定资产2415732万元,同比增长21.4%,其中区属1798132万元,同比增长23.3%;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资金66759万美元,同比增长16.4%,其中区属29294万美元,同比增长18.8%。

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者1406.8万人次,同比增长16.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62.5亿元,同比增长22.8%。接待入境旅游者35.3万人次,同比增长24.9%,实现国内国际旅游收入173.6亿元,同比增长32.0%。

2019年,岳麓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12567万元,同比增长10.2%。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2538271万元,同比增长10.4%。按行业分,批发业实现零售额376152万元,同比增长8.8%;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599697万元,同比增长10.3%;住宿业实现零售额54268万元,同比增长5.3%;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82449万元,同比增长10.6%。

2019年,岳麓区进出口总额(海关口径)29.6亿元(折合4.24亿美元),同比增长70.6%,其中出口总额18.8亿元,同比增长98.2%;进口总额10.8亿元,同比增长23.7%。

2019年,岳麓区共实施内联引资项目30个,新审批外资项目43个,协助办理外资项目9个。全年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992085万元,同比增长24.7%;实际利用外资51787万美元,同比增长12.6%;完成外商直接投资10451万美元,同比增长36.9%。

2019年,岳麓区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558.1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05.01亿元。接待国内旅游者2539.37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99.35亿元。接待入境旅游者18.80万人次;入境旅游收入8548.22万美元。

社会

科技

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等2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长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岳麓山大学城齐聚于此,截至2010年,有26位“两院”院士和10多万科技人员

2015年,岳麓区本级科技发展专项经费投入6219万元,达到同级财政预算支出的1.8%,人均科普经费达到1.5元。全年专利申请总量达到7315件,同比增长35.7%,授权专利数达4416件,同比增长28.1%,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796件,同比增长56.5%。全年高新技术企业完成总产值12994588万元,同比增长6.2%,完成增加值3841199万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9%,较上年下降3.7个百分点。截至2019年,有32位“两院”院士和10多万科技人员,科技人员约占长沙市科技人员总数的一半。截至2019年,岳麓区共有科学研究开发机构(含省部级)201个,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9家,全年专利申请总量14691件,同比增长2.0%,授权专利数达7391件,同比增长10.0%,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665件,同比增长19.0%;签订技术合同1115项,成交金额17.10亿元,同比增长66.7%。截至2019年,岳麓区高新技术企业完成总产值14502361万元,同比增长13.6%,实现增加值4640253万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0%。

教育

岳麓区是湖南省的科教大区,享有湖南“硅谷”之盛誉。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等16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长沙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园与岳麓山大学城齐聚于此。各类科技人员约占全市科技人员总数的1/2,有20多位“两院”院士和大批科技工作者在电子信息、自动化、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高科技领域卓有建树。岳麓区已成为推进湖南“三化”进程的“动力引擎”和促进中部崛起的“湖南望城经济开发区”。

截至2019年,岳麓区共有区属中学17所,在校学生21260人;小学75所,在校学生77101人;幼儿园193所,其中公办园54所,局属公办园49所,在园幼儿4304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升初中入学率100%。全区共投入学生免费入学和资助经费2147.86万元,所有义务教育阶段103456人次学生全部享受了免杂费入学,执行公办教育收费标准的96519人次学生全部享受“一费制”(含课本费、教辅资料费和作业本费)全免入学。全年共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18311名,占全区中小学生人数的18.0%,全部享受免杂费、免“一费制”入学,全年补助956人次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费。全年新建和启动新建学校8所(其中楼盘配套学校2所),扩建学校及幼儿园14所(完成建设7所),提质建设维修改造60余所中小学运动场及校园。

截至2019年,岳麓区拥有群众业余文艺团体243个,区级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21个(含20个社区、村图书分馆),街道、镇文体站17个。农村有线电视用户达13338户。共有晨晚练点106处,全年开展全民建身项目60余次。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完善,146个社区(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93个示范性文体活动中心。

卫生

截至2015年,岳麓区全区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55个,新增57个,其中一级及以上医院48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8816人,床位8620张,新增1899张。全年合法生育率达95.4%,出生婴儿男女性别比为103.1:100,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到位率达100%。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28.76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28.7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达27.81万人,基本医疗覆盖率达98.7%。截至2019年,岳麓区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804个,新增73个,其中一级及以上医院53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14614人,床位9512张,新增198张。截至2019年,岳麓区人口合法生育率达98.8%,出生婴儿男女性别比为109.4:100,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到位率达100%。

社会保障

截至2019年,岳麓区共有公办敬老院3家,有床位482张,入住老人210人。拥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527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15个,社区公共服务中心117个。全年发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870.4万元,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77435人次,其中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0639人次,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6796人次。城市和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发放保障金分别达457.6元和313.8元。截至2019年,岳麓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9%;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837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5492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99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0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就业援助达100%。截至2019年,岳麓区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17.59万人,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达11.30万人。参加区本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0.03万人,参加区本级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达29.50万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97.2%。

历史文化

特产

长沙最重要的特产是“长沙市三绝”,即湘绣、中国红瓷器和菊花石雕。湘绣的起源和发展都在长沙,为四大名绣之一。长沙也建有湘绣博物馆以供研究、参观和销售。中国红瓷器最早出现于1100年前的晚唐长沙窑,但包括之后出现的瓷器在内,都没有纯正的红色。1998年底,尹彦征在长沙才研制出纯正的红瓷器,并在长沙隆平高科技园建立了中国红陶瓷工艺园。

饮食

湖南臭豆腐:沙臭豆腐,长沙人又称臭干子。“臭豆腐”其名虽俗气、外陋内秀、平中见奇、源远流长,却是一种极具特色的休闲风味,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这是臭豆腐的特点。老人常吃臭豆腐,可以增加食欲,还能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长沙臭豆腐焦脆而不糊、细嫩而不腻、初闻臭气扑鼻,细嗅浓香诱人,具有白豆腐的新鲜爽口,油炸豆腐的芳香松脆。

赤麻鸭叫:黄鸭叫又名黄鸭咕,因被抓住时会发出咕咕叫声而得名。黄鸭叫其实是一种鱼,并非鸭。有黄色、黑褐色两种,长鳍的地方却长的是刺,在浅水里,看上去是黄金色,渔民叫黄颡鱼。全身呈黄色又得到了黄鸭叫其名。后用它制作成著名肴菜,从长沙市橘子洲头开始流行。后来成为橘子洲夜市中最为流行的特色菜。

“八大名包”为:玫瑰白糖包、冬菇鲜肉包、白糖盐菜包、水晶白糖包、麻茸包、金钩鲜肉包、瑶柱鲜肉包、叉烧包。

麻辣子鸡:是具有浓厚的地方风味的正宗湘菜名肴之一,麻辣子鸡色泽金黄,皮焦肉嫩,油润鲜香。

口味虾,长沙特产小吃,兴起于长沙教育街、南门口等地,后来蔓延至全城乃至全省。起先,口味虾以夜宵的形式走上餐桌,现在全长沙已经有不少的专营口味虾的特色餐馆。

长沙传统大众面食,汤鲜味美,油码鲜嫩,面香馥郁。历史上形成“落锅起”“带迅干”“溶排”“轻挑”“重挑轻盖”“双油”“免码来原”“码子过桥”“免青”“免红”等牌目,致使面馆成为长沙的一道民俗风景线,吃者兴致勃勃,观者兴致盎然。

戏曲文化

湖南腰鼓戏,是湖南省各地地方小戏花鼓、灯戏的总称。湖南花鼓戏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从民间歌舞到对子花鼓直到能够演出一整本大戏这样一个从简到繁的过程。湖南花鼓戏曲调的发展,是采用当地山歌、民俗音乐、哼歌为素材,发展成为几个基本曲调,应用于有简单情节的的戏剧之中,后由于戏剧情节的复杂化和人物思想感情表达的要求,原始曲调变成了有各种不同节奏的、能表现各种不同情感的、分别适用于男声或女声演唱的曲牌。

早期的花鼓戏,只有半职业性班社在农村作季节性演出,农忙务农,农闲从艺。过去,由于花鼓戏遭受封建迂腐势力的歧视和禁演,各地花鼓戏班都曾兼演当地流行的粤剧剧目以作掩护,这种戏班称“半台班”或“半戏半调”“阴阳班子”。各地花鼓戏传统剧目,总计约400多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南省花鼓戏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不但整理了如《刘海砍樵》《打鸟》等传统戏,而且创作了《双送粮》、《姑嫂忙》、《三里湾》等不少现代戏。《打铜锣》、《补锅》、《送货路上》、《野鸭洲》等已摄制成影片。

革命文化

岳麓区汇集了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历史悠久的高等学府,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输出了众多革命英雄。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暨蔡和森故居,即位于岳麓区溁湾镇新民路周家台子,西傍岳麓山,东临湘江。民国七年(1918年),毛泽东、蔡和森等进步青年为“集合同志,创造新环境”而发起成立新民学会,于同年4月14日在故居堂屋举行成立大会。

新民学会初旨为“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后确定“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学会方针。在五四运动前后,新民学会发起了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运动,领导湖南学生寻找革命真理,联合各界人士开展了一系列反帝反封建斗争。新民学会中的核心成员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成立了湖南俄罗斯研究会,创办了文化书社,筹组了长沙社会主义青年团,并于1920年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长沙早期组织。1921年,毛泽东、何叔衡代表中国共产党长沙组织参加了中共“一大”,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了思想上、理论上、干部上的准备。新民学会对中国的事业和命运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中国革命史上,被誉为“建党先声”。中共“一大”后,学会完成其历史使命后自动停止活动。

交通

综述

湖南最大的铁路货运站京广铁路长沙市站及石长铁路紧邻辖区;湘江千吨级航道大通江达海;高雄—成都公路、“长常高速”贯通东西;城市干道四通八达,道路网状格局“四纵六横”,飞跨湘江的五座大桥将岳麓区与长沙市东部四城区紧紧联结,使岳麓区处在湖南优先发展的“一点(长沙)一线(京广铁路)”和湘江生态经济带的战略高地。

岳麓区城区有“七桥二隧三地铁一城铁”的过江通道,即长沙绕城高速湘江特大桥、湘府路大桥、猴子石大桥橘子洲大桥银盆岭大桥福元路大桥和三叉矶大桥等七桥,南湖路湘江隧道和营盘路隧道灯二隧,长沙地铁2号线长沙地铁3号线长沙地铁4号线等三地铁,长株潭城际铁路为一城铁;湘江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六横四纵”的路网,长株潭城际铁路和渝长厦高速铁路在此设立多个站点  。

截至2015年底,岳麓区农村公路里程1008.9千米,已硬化里程855.4千米。其中省道8.3千米,已硬化8.3千米;县道160.8千米,已硬化153.8千米;乡道137.7千米,已硬化120.2千米;村道702.1千米,已硬化573.1千米。共有农村公路桥梁174座,桥梁长度2424.9延米,其中大中桥35座,长度为1076.3延米;小桥139座,长度1348.6延米。全区拥有客运站4个,其中一级客运站1个,简易客运站3个。共有渡口3个,其中民渡1个,义渡2个。

公路

截至2019年,岳麓区农村公路里程1542.9千米,已硬化里程1226.3千米。其中省道15.4千米,已硬化15.4千米;县道158.5千米,已硬化158.5千米;乡道114.9千米,已硬化114.9千米;村道1254.2千米,已硬化937.7千米。共有农村公路桥梁184座,长度2803.0延米,其中大中桥40座,长度为1360.4延米;小桥144座,长度1442.6延米。

铁路

岳麓区的长沙西站长株潭城际铁路和渝长厦高速铁路的枢纽站点,岳麓区境内共有长沙西站、麓谷站、尖山站、谷山站、八方山站、观沙岭站6个铁路车站

航运

截至2019年,岳麓区共有渡口2个,其中民渡2个。

公共交通

截至2020年,岳麓区拥有拥有客运站1个,其中一级客运站1个;建成了湘江新区综合交通枢纽,长沙地铁2号线长沙地铁3号线长沙地铁4号线交汇于此。

获得荣誉

2017年,岳麓区入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2017年12月14日,岳麓区获评2017年工业百强县区。

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

2018年,岳麓区入选2018年中国百强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10月,入选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获《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2018》2018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11月,入选2018年工业百强区。

2019年10月,岳麓区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2019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2019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2019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11月13日,入选2019年工业百强区。

2020年1月,入选2020中国礼仪百佳县市;入选2020中国县域文化消费百强榜排名20;3月,岳麓区入选2020中国双创活力百佳县市、2020中国慈善公益百佳县市、2020中国青年乐业百佳县市;入选“2020中国县域人口流入百强榜”,排名第81位;9月10日,入选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编制的“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百强榜”排名第61位;11月,入选“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区”。

2020年6月,入选“2020中国最具书香百佳县市”。

2020年6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人口流入百强榜”,排名第八十一位。

2020年11月,入选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区排名第49位。

2020年12月,入选《2020胡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区域百强榜》。

2020年12月,《城市市辖区高质量发展100强(地级城市)》榜单公布,岳麓区排名第38位。

2021年1月29日,岳麓区入选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2020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区名单。

2021年8月19日,“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1年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白皮书暨2021赛迪百强区》,评选出全国百强城区榜单。其中,“2021年中国百强区”榜单引发业界关注,长沙岳麓区强势上榜,位居第59位。

2021年9月,入选“2021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21年9月,入选“2021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2023年3月,入选《2023年赛迪创新百强区》榜单,排名第27位。

2023年11月18日,岳麓区入选2023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排名第37位。

2023年11月18日,岳麓区入选2023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排名第56位。

2023年11月18日,岳麓区入选2023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排名第22位。

2023年12月5日,岳麓区入选“2023年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主城区”,排名第62位。

2024年9月19日,岳麓区入选2024中国市辖区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区,排名第35位。

2024年9月20日,岳麓区入选“2024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名第66位。

2024年9月20日,岳麓区入选“2024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排名第21位。

2024年11月19日,岳麓区入选“2024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区”,排名第84位。

风景名胜

截至2019年4月,岳麓区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家,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黄兴故居及墓、蔡锷墓曾国藩墓、新民学会旧址、爱晚亭、禹王碑、长沙国王陵遗址(原名:长沙王陵墓)、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

截至2018年6月,岳麓区有5A级旅游景区、4A级旅游景区和3A级旅游景区各1家。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岳麓山·橘子洲旅游景区(包含麓山景区、橘子洲景区、岳麓书院景区、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长沙市洋湖湿地景区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巴溪洲生态旅游景区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包括岳麓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和橘子洲)

岳麓山

岳麓山是南岳72峰之尾峰,海拔300.8米。麓山景区是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之一,面积5.28平方千米。有晋朝罗汉松唐朝银杏、宋元香樟苗、明清枫栗等珍贵树木,还有省级以上重点保护文物就有15处,有爱晚亭、岳麓书院、麓山寺云麓宫、白鹤泉、禹王碑、二南诗刻、隋舍利塔、印心石屋等人文景点。

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是世界创办最早的高等学府;长沙岳麓学院始建于赵匡胤开宝九年(976年),今湖南大学与之一脉相承,故有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之称,这比意大利最早的博洛尼亚大学要早过100年,比英国牛津大学更要早近200年。赵恒赐书的"岳麓书院"4字门额曾使书院名声大振,宋代全盛时期曾有"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之誉,朱熹曾在此讲学,是湖湘学派的发祥地。从明末起,岳麓书院造就了王夫之魏源曾国藩左宗棠等一大批旷世奇才,其师生为正史立传者达26人之多。

橘子洲

橘子洲地处碧波浩的千里湘江之中,四面环水,素有“天下第一洲”之美誉,“潇湘八景”之一。橘子洲西屏名山岳麓,东峙古阁天心,绵延十里,是世界城市中最长的内河绿洲,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亭台楼阁,相映成景;池柳水,秀丽清幽。位于洲头的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则是全洲最具标志性的建筑。

远在唐朝,橘子洲就以盛产美橘而著称,史书记载“上多美橘,故以为名”,杜甫曾为此写下“桃源人家易制度,橘洲田土仍膏腴”的诗句。1925年,毛泽东同志在这里挥毫而就《沁园春·长沙市》“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正是这样一首千古名作,让橘子洲蜚声中外,美誉广传。

橘子洲分为四大区域:核心区、配套服务区、沙滩区、水上运动区,橘子洲精心营造了橘、竹、梅、桃、桂等主题园林景观,望江亭、枕江亭、揽岳亭、诗词碑、橘洲客栈、朱张古渡、拱极楼、庙前街等掩映于各园之中。

洋湖中国湿地公园

洋湖国家湿地公园景区北依岳麓山、东临湘江,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湖南省首批两型认证旅游景区、湖南省两型示范单位、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

巴溪洲水上乐园

巴溪洲位于坪塘街道,是一个集游艇俱乐部、生态湿地、儿童游乐于一体的生态水上乐园,总占地面积约1100亩。由设计公司SWA负责设计,自南向北为湿地区、密林区、入口广场区和EOD创业园区四个功能区域。建设了九溪烟树、石龙花园、木龙花园、水影广场、林映荷潭、天鹅剧场、柳堤春晓、苇风芦影、长河红霞9大景点。

参考资料

长沙市岳麓区志1988—2002 .湖南数字方志馆.2024-10-23

岳麓区.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2024-10-23

长沙市岳麓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管理委员会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政府.2024-10-23

政府工作部门.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管理委员会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政府.2024-10-23

湘江新区简介.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管理委员会 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政府.2024-10-23

岳麓区.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4-10-23

赛迪创新百强区(2022)发布!岳麓区位居百强区第30位.澎湃新闻.2024-10-23

我省6城区入选全国百强区榜单.湖南省人民政府.2024-10-23

岳麓区入选“2024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长沙晚报.2024-10-23

历史沿革.www.yuelu.gov.cn.2020-03-13

地理环境.www.yuelu.gov.cn.2020-03-13

岳麓区生态文明建设开辟发展新境界.www.yuelu.gov.cn.2020-03-13

长沙市岳麓区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2-05-20

2015年岳麓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ww.yuelu.gov.cn.2020-03-13

长沙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长沙市政府.2021-06-04

长沙市岳麓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局.2021-07-08

中国休闲城市——湖南长沙.travel.163.com.2020-03-13

2020中国百强区榜单出炉 前十名广东独揽七席|经济发展_新浪财经_新浪网.新浪.2020-09-11

“2020中国最具书香百佳县市”出炉!.“2020中国最具书香百佳县市”出炉!.2020-07-08

“2020中国县域人口流入百强榜”首发.中国小康网.2020-07-26

中国信通院-研究成果-权威发布-白皮书.中国信通院.2020-11-15

胡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区域百强榜出炉:有你的家乡吗?.中新网.2020-12-07

顺德勇夺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之首!.顺德城市网.2020-12-28

湖南2020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名单公布 这些地区获奖最多.湖南新闻.2021-09-19

最新百强区榜单发布:东部地区占68席,江苏广东上榜数领跑|江苏省|广东省|广州市_新浪科技_.新浪网.2021-08-18

全国百强!成都9区上榜.澎湃新闻.2023-03-31

双喜临门!凭借绿色发展、投资潜力、科技创新,枣庄滕州、薛城入选!.今日头条.2025-03-09

2023年全国百强主城区、新城区榜单发布:苏粤数目最多,杭州这一城区实现跃升.腾讯网.2025-02-06

《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报告2024》发布中国旅游百强县、百强区名单揭晓.中国日报中文网经济.2025-03-24

2024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区,榜单来了!.百家号.2024-09-23

《中国县域发展监测报告2024》发布 中国百强县市、中国百强区名单揭晓.中国日报.2025-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