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祥符寺遗址

祥符寺遗址

祥符寺遗址在杭州市延安路凤起路交叉口东北、市府综合大楼北的省医药大楼(原医疗器材公司)处。《龙兴祥符戒坛志序》:“龙兴、祥符、戒坛,古一寺也。”宋大中祥符初,改赐“大中祥符”额。旧传寺基广袤九里有奇。南渡初,斥为御前军器所,留西南隅建寺,余地多为军民庐舍。寺有钱王九十九眼井,今存者无几。国朝咸丰十一年(1861),毁于寇,同治中重建。解放初尚有大殿三进,后菜园一个,1958年拆毁,建省医疗器材公司。

寺庙规模

祥符寺的建筑庞大恢宏,据清《祥符古志略》载:大雄宝殿、伽蓝殿、观世音宝殿、千佛阁、诸天阁、戒坛、法华塔、铁塔、青石塔、小石塔、尊胜幢二座、古础石、猫儿庵、观音禅定井、九十九眼井、龙兴寺碑、大觉禅师塔、大觉国一禅师塔铭、大觉国一禅师碑。

相关记载

苏轼知杭轶事颇多,《武林梵志》:法师可久,为钱塘钱氏子。天圣初,得度学教观于静觉,喜为古律诗。苏轼监郡时,与师为诗友,居祥符寺。苏轼元宵节九曲观灯,去从者,独行入可久的房间,了无灯火,但闻余香,叹仰留诗。可久晚年送客不逾阈,如此十余年。殿外惟红花蕉数本,翠竹百株。有一天他对人曰:“吾死,蕉、竹亦死。”未几皆验。苏轼有《上元过祥符僧可久房,萧然无灯火》诗:“门前歌舞斗分明,一室清风冷欲冰。不把琉璃闲照佛,始知无尽亦无灯。”诗含禅机,与六祖慧能瑜亮。

宋施德操《北窗炙录》载:东坡性简率,平生衣服、饮食皆草草。知杭州市时,尝喜至祥符寺琴僧惟贤房闲憩,至则脱巾衣,露两股榻上,令虞侯搔爬。及起,观其汗巾,止用一麻绳约发。又筑新堤(今苏堤)时,坡日往视之。一日饥,令具食,食未至,遂于堤上取筑堤人饭器,满贮其陈仓米一器尽之。大抵平生简率类如此。

赞宁受业于祥符寺,学南山律,兼通六籍、史书、庄老、百氏之学。太平兴国三年(978)十月,赞宁奉阿育王塔舍利归朝,见李世民皇帝于慈福殿,一日七次召对,深得太宗皇帝赞赏,赐号通慧大师。八年秋,诏撰《宋高僧传》30卷。淳化二年(991),预史馆集新书,赐号通慧圆明大师。王内翰元之与诗有“诏修僧史浙江省滨,万卷书中老一身”之句。

南宋状元局在祥符寺。文天祥《文山集》:“旧例,三魁唱名罢,赐袍笏,谢恩,入幕,赐御馔,进谢恩诗。出,赐席帽,于阙门上马,迎入期集所,又名状元局。”《武林旧事·唱名》:第一名承事郎,第二名、第三名并文林郎。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同进士及第,第三甲、第四甲赐进士出身,第五甲同进士出身。武举第一名秉义郎,特奏第一名同进士出身,上御集英殿,拆号唱进士名,各赐绿袍、白简、黄衬衫。武举人赐紫罗袍、镀金带、牙笏。赐状元等三人(第二、三名亦呼状元)酒食五盏,余人各赐泡饭。前三名各进谢恩诗一首,皆重戴绿袍丝鞭,骏马快行,各持敕黄于前。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建炎三年(1129)三月五日癸未,御营副都统制苗傅刘正彦,杀签书枢密王渊,举兵进逼皇宫,逼赵构逊位给皇太子,元太后垂帘听政。李治兵部侍郎李邴,令草诏。宣诏毕,傅、正彦麾其军退,移屯祥符寺。时已未刻,高宗亦徒步归禁中。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