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河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河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河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由预防医学系(始建于1982年)和卫生事业管理系(始建于1984年)于2006年合并而来,是河北大学23个二级学院之一。

学院介绍

学院立足河北大学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办学目标,坚持“传授科学知识与培养人文素养并重”的办学理念,以“立足河北,面向人群,服务健康”为办学定位,服务于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卫生事业管理等方面,为学校、科研单位和公共卫生管理服务机构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建设成果

学院现设有预防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2个本科专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点、公共卫生硕士点(MPH)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预防医学系、卫生检验系、卫生管理系、实验中心4个二级教学部门。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师中62.5%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37.5%具有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2人、“河北省杰青”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称号教师1人、学科带头人2人、学术骨干10人、全国预防医学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编委1人;学院以卫生检验与检疫、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为教学科研特色,面向京津冀,服务区域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近3年来学院教师承担科研项目31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部级17项,厅市级9项,总经费240余万元;获得河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3项、河北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保定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在国内外各级刊物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2篇,其中SCI检索论文34篇,中文核心37篇,荣获发明专利3项。

学院以专业为依托,开展了“5.31控烟”、“12.1防艾宣传”、“食品安全宣传月”等一系列具有公共卫生特色的公益活动。学院鼓励学生将专业与科研创新相结合,近3年,在学院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获得““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级三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1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国家级立项2项,省级立项13项;“调研河北省”项目省级立项18项。学院学生就业率(90%以上)和升学率(30%以上)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学生被保研或考取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学校继续深造。

学科设置

预防医学专业

学 制: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较宽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宽厚、扎实的公共卫生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较强的疾病预防控制、健康促进、卫生管理、卫生监督等实践能力,一定的科学研究、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能在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环境保护、妇幼保健、卫生行政管理等部门以及高等院校等从事疾病防控、公共卫生安全、人群健康促进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疾病控制和健康相关行为干预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开展疾病防控、健康促进、卫生监督等方面的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内科学、诊断学、传染病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

专业特色: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预防为主”为指导思想,研究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相互关系,制定公共卫生政策与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等目标。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可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环境保护部门、妇幼保健部门、医疗机构、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以及高等院校等工作。近几年来,学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

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态度,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具备预防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毕业后能在疾病预防控制、环境保护、食品药品监督检验、出入境检验检疫、商检、质检等检验检疫机构、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等从事卫生检验、监督、管理、科研、教学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预防医学和卫生检验检疫学的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卫生物理化学检验、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和检验检疫的基本训练,掌握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卫生微生物、病原生物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卫生学、卫生毒理学、免疫学检验、卫生微生物学及检验、病毒学检验、细菌学检验、空气理化检验、水质理化检验、食品理化检验、生物材料检验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以预防医学、分析化学、微生物学为基础,采用现代分离、分析手段,研究检验方法的理论和技术,检验和监测公共卫生领域中与人群健康相关因素的种类、水平及其变化规律,为疾病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技术支撑。

就业前景:毕业后可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监测部门、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食品药品监督检验部门、质量监督部门、医院检验科、相关研究机构及医学院校等单位从事卫生检验检疫、科研、教学和管理等工作。

学术成果

入选河北省高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近年来为预防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讲授卫生化学、生物材料检验、预防医学导论等课程。研究方向:卫生检验与检疫。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2014、2016年两次获河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优秀教师

纪爱兵

教授,硕士生导师,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河北大学基础数学专业研究生毕业,硕士学位;曾获河北省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和河北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主持、主研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40余篇高水平论文。

谢淑芬

教授,1983—1987年就读于河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87年获河北大学汉语言文学学士;现任预防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系副书记/副主任。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先进女教工、“三育人”先进个人等。先后参与省市课题四项,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魏芳

副教授,河北大学共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1984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曾多次被授予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先后参与省、市课题七项,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聂海亮

讲师,2017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近年来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两项,在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J. Mater. Chem. B、Dyes and Pigments、New J. Chem.、Biosens. Bioelectron.、RSC Adv.、Sensors \u0026Actuators: B. Chemical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10篇。

郎玉苗

博士,讲师;2016年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与食物安全专业,并取得博士学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共发表SCI、EI和核心论文10余篇。

左群

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专业,2000年获博士学位。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河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19-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