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矿
712矿,坐落在湖南省衡阳市东北部大浦镇一片褐色丘陵之中,生产铀矿,为新中国第一次核试验提供了大量的核原料。1958年建矿,号称十里矿山,有六个工区,最辉煌时期有一万多人,地师级,是二机部直属大型企业。1985年停产,2003年正式破产。
2019年6月,46集电视剧《奔腾年代》剧组人员来到712矿生活区拍戏,电视剧中的专家楼、新华书店总店、江南厂招待所、工人俱乐部都是在这里取景拍摄。有60多年历史的老建筑现在依然发挥了拍电影的价值。
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内忧外患不断,在朝鲜战场上又多次受到美国的核威胁。毛主席结合国际形势提出:“我们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在此背景下,发展核弹计划在全国铺开了。
1955年8月,中南309队第四航测队发现大堡矿区,随后在面积约8.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进行地质勘探。1956年,中苏签订“第三协定”,拟在大浦建设铀矿山。
建设时期
1958年5月31日,经邓小平批准,712矿诞生。
1961年,经过3年的准备,国营712矿正式投入生产。
1965年开始,712矿的条件慢慢好起来,待遇也提高了,矿工(以留守矿工谢高就为例)每个月有白酒一斤、白糖一斤半、茶油一斤半、猪肉八斤,每天有一杯牛奶。
“712”只是一个秘密代号,为地师级,建矿之初有一个连的部队驻扎守卫,自己的武装部还配发了三门迫击炮、100多支枪,当时每天有两趟联通国内主要城市的特快列车在大浦站停靠。矿区距离京广铁路五公里左右,一条水泥路从大浦街伸出,像蛇一样在山坡和稻田间蜿蜒,一直到大明、新庄。
712矿矿区面积约20平方公里,被称作是“十里矿山”,6个采矿工区散布在几公里的周围,中间有一个四方的像县城一样的生活区,有学校、邮局、银行、医院、供销社、室内和室外两个电影院、棒冰房、机关食堂和老干活动中心,周围是农村。生活区最多时生活了1万多居民,抵得上一个县城的人口。但在地图上却永远找不到它的位置,寄信的地址是神秘的“衡阳市20号信箱”,只有邮政局和家属知道这个邮箱位于衡东县大浦镇。
停产阶段
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家将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核试验慢慢减少,核原料的需求也减少,712矿逐渐减产,最终停产时将井口全部封闭。712矿跟很多军工企业一样,开始了“军转民”的历程:在娄底市建过大理石厂,投资9千万建设了金属镁厂,却最终都因领导管理不善没有维持下去 ;原二工区的厂房被改成一家“钙厂”,1996年,二工区的“钙厂”也倒闭了。 1986年712矿封井后,在军转民的20多年时间里,矿里没有一分钱的产出,但单位还会每月发放75%的工资 ,国家每年总共要拨几百万用于发放工资和医疗 。
矿里的职工和家属从最高峰时候的几万人,缩减到几千人,现已陆续迁移到位于衡阳市珠晖区苗圃街道的安置房712小区。小区占地170亩,有居民3088户,6567人,建有住宅房37栋,1694套。
参考资料
如何在湖南拍《你好,李焕英》同款怀旧照?这些地方带你一秒穿越回70、80年代!.湖南公共文旅云.2024-02-05
南华“核”学子走访矿区,汲取奋进力量.华声教育.2024-02-05
呼叫代号丨712,收到请回答!.澎湃新闻.2024-02-05
矿子弟的幸福生活.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员会.2024-02-05
712矿: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提供核原料.衡阳全搜索.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