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为浤
陶为(1940—),国画家,字韦宏,号牛斋,江苏苏州人。上海现代水墨书画院艺术顾问,上海海派书画院画师。自幼由父亲、当代著名画家陶冷月传授画艺,并先后师从刘海粟、张大壮习山水、花鸟画,又向陈巨来、钱君陶学习篆刻。
人物经历
陶为浤自幼跟随父亲学画,当父亲发现他的绘画潜力,便带他拜访吴湖帆、贺天健、刘海粟、钱瘦铁等画坛名人,这使他在启蒙时期就感受到大家风范,也为他以后的从艺之路提供了多种借鉴。
1959年师从张大壮学习花鸟,1961年师从刘海粟学习书画,并有机会临习艺海堂所藏古代名迹,画艺益进。1964年又师从陈巨来、钱君匋学习篆刻。1980年与钱君陶、朱梅村、沈之淳等在上海中山公园举行联合画展。1981年与王康乐、王仲清等在南通市举行联合画展。1984年与陈莲涛、王莹等在上海蓬莱公园举行联合画展。1987年与陆抑非、朱梅村等在苏州博物馆举办联展。
1991年在澳门举办个人画展。1994年在多伦多、上海市、嘉定区三度举办个人画展。1997年在浦东上海第一八佰伴有限公司举办个人画展。1999年在上海金雁坊画廊举办个人画展。
2003年与崔君沛在上海豫园举办联展。2004年在加拿大多伦多举办个人画展。2013年参与于上海嘉定陆俨少艺术院举办的“海上十家”首届书画作品展。2015年参与于豫园“听涛阁”举办的“纪念著名画家陶冷月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妙臻天韵——陶冷月、陶为浤、陶成祖孙画展”。2016年参与于上海植物园举办的“铁血铸丰碑·共筑中国梦”大型书画展。2017年与卢菊英、卢梅红、郁竹君三代姑苏绣娘跨界合作,于上海城隍庙豫园听涛阁举办“冷月山水凝锦绣——卢氏县三代精绣陶氏三代佳绘展”,将书画艺术与刺绣工艺的精萃合起来在绣缎上体现出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冷月山水”艺术精髓。
获得荣誉
陶为浤是当代画家,“冷月画派”的传人。他的小传被列入《海派书画家名典》《上海书画家名典》《上海市现代书画家名录》《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绿》《中国专家人名辞典》《世界美术家传(华人卷)》。1995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45周年海内外书画大赛中获银奖。1998年两幅作品《和合月圆》《双兔拜月图》被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印制成银箔画发行;同年,两幅作品被中国民族文化研究会印制成金箔画发行;五幅作品被上海银行印制成生肖明信片发行。1999年四月,所绘《双兔拜月图》在第二届世界华人艺术大奖赛中被评为“国际荣誉金奖”。
作品特点
他的作品宁静、安详、平和,富有诗的意境,细细品味,往往会让观者浮想联翩。他精于绘事。海外报纸赞誉陶为宏为海派绝才艺术家,敬称他为工笔山水大师。赞誉他笔下的山水画,有相当好的功底,传统技法运用纯熟。
他的画有四大特点:一、画云:流水权逸,浓如织,轻如烟。二、画水:飞漆流泉,动如溟,静如镜。三、画树:千姿百态,桃如粉,柳如丝。四、画山:层峦受草,坚如铁,固如钟。他笔下幽静的山泉、玉立的早园竹、吹动的芦苇、飞翔的鸥群,都给人以沽静淡稚之气。
传统山水画讲随类斌新,而陶为法的作品则每幅有一个传统。协调的色彩构成了他的风格,细密的线条表现出他的不俗的气质。对于家传之“冷月”画技史是青出于蓝。无论松月、梅月、月景均栩栩如生。特别是云中日、水中波。那层层登登的流云,表现出了大气的厚度与流动感;那洛屏渭渭的涟漪,表现了流水的波纹与清激度。他能尽善尽美地表现了清灵静寂的意境。他着重描绘云层的变幻舒展。他用积妾、积色之法,渐层着色。他画的云月远看融浑,近看则笔笔有致。他通过云层的变幻流动之势,来烘托出一轮明月,皎洁无纤尘之染,清冷似寒光扮人。有时一接薄云叙舜于月际,仿佛月行云飞之态,流水滋彩,美不胜收。他的画,画中有诗,形神兼各,享答画坛。
人物评价
陶为浤是一位传统功力极深的画家,早年临摹大量古代名迹,擅画山水、花鸟,尤精梅花、金鱼、松树、芦雁、秋江,配以雪景、月亮、柳树。步入中年后,陶为浤以继承、弘扬冷月画派为己任,在表现清灵、皎洁、缥缈、柔美之处用力,终于画出富于时代特色的《八月涛声》《平湖皓明月》《明月松间照》等一批佳作。这些作品通过积墨、积色,层层添加,尽显云层、光影的无限变化。(新浪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