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苏秋涛

苏秋涛

苏秋涛(1906-1985年),原名福海,出生于福建泉州东门外水漈村。1925年,他进入武昌中华大学学习,并毕业后前往印尼中华中学担任校长。之后,他转到新加坡担任报社记者,曾发表文章批评时弊,但因此被迫回国。回国后,他担任泉州市《民众报》的编辑。

人物简介

1930年,泉州平民中学成立,他首任校长。1935年秋创办民生农校,苏秋涛首任校长。抗战胜利后,辞去农校校长职务,到台湾省训练团担任讲师,培训中小学校长。1949年秋,由于他不满国民党的腐败,再回泉州,继续在泉州第三中学、泉州第三中学执教。

生平介绍

苏秋涛,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生。民国10年(1921年),进泉州私立中学。民国14年,进武昌中华大学,毕业后应聘到印尼中华中学任校长。后转赴新加坡当报社记者,曾撰文抨击时弊,被迫回国,任泉州市《民众报》编辑。

民国18年,为筹办泉州平民中学,苏秋涛再次赴新加坡、马来亚等地募捐。在航途中,他抵制外国医生对华人的裸体检查,愤激演说,号召侨胞猛醒起来,反抗外国人的欺辱。结果,船到岸停泊时,即被警察带走投入牢房。后经华侨交涉并与法庭斗争,获得保释,限制出境。

民国19年,泉州平民中学成立,他首任校长。因反对军阀陈国辉,他受到威胁,辞去校长职务,改任董事长。

民国23年7月,国民党当局借口取缔平民中学,苏秋涛多方争取复办。在秦望山大力支持下,终于在民国24年秋创办民生农校,苏秋涛首任校长。10年间,除了增设农村教育科,还增设上杭县、四都、小罗溪分校。开辟农事试验场,从外地引进各种作物、果树、花卉、家畜、家禽等良种,改进推广,不但输送一大批农业技术人才,也培养一批乡村师资队伍。

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苏秋涛担任晋江市抗敌会常务委员兼生产委员会主任,亲临灾区赈灾慰问,深入农村发动群众生产自救、兴修水利、垦荒扩种。

抗战胜利后,苏秋涛辞去农校校长职务,到台湾省训练团担任讲师,培训中小学校长。1949年秋,由于他不满国民党的腐败,再回泉州市,继续在泉州第三中学、泉州第三中学执教。

1950年,他被选为晋江县城关区第一届人民代表会议代表,1956年特邀参加政协泉州市委员会会议。1958年,受“左”的思想冲击,他被处理回家。但仍埋头撰写文史资料10多万字,刊在《泉州文史资料》上。另撰写《华侨史》、《台湾革命史》约60万字,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烧毁。

1982年,苏秋涛得到落实政策,恢复名誉。1985年病逝,享年80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