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保罗·克鲁曼

保罗·克鲁曼

保罗·克鲁曼(英文名:Paul Krugman),1953年2月28日出生于长岛,犹太人,毕业于耶鲁大学经济学专业,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他曾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教授,现任纽约市立大学经济系教授,是新兴约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代表。

1977年,保罗·克鲁曼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学院博士学位,先后在耶鲁、麻省理工、斯坦福大学任教。1987年,保罗·克鲁曼写出了大量高质量的论文——第三世界债务减免、欧洲货币体系的作用、贸易集团化,他开始开辟一个新的领域——新贸易理论。1988年,保罗·克鲁曼出版了《期望减少的年代》一书,该书一出版即在美国引起轰动。1991年,保罗·克鲁曼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获得克拉克经济学奖的第五人;同年,保罗·克鲁曼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名为“目标区间和汇率变动”的论文,创立了汇率目标区的第一个规范理论模型。1996年,保罗·克鲁曼出版的《流行国际主义》一书大胆预言了亚洲金融危机。该书在短短两年内重印了8次,总印数达120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预言成功验证,奠定了保罗·克鲁曼作为“新一代经济学大师”的地位。2000年开始,他担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与国际事务教授。2001年5月,保罗·克鲁曼针对布什的减税政策出了一本书:《荒唐的数学:布什减税政策指南》。2004年,保罗·克鲁曼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年度杰出校友,2008年,保罗·克鲁曼获颁诺贝尔奖,以表彰其“对经济活动的贸易模式和区域的分析”。2015年,保罗·克鲁曼以名誉教授的身份退休。他后来成为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的教授。

保罗·克鲁曼曾经出版超过20本著作和200余篇论文。他在学术领域获得声誉主要是在国际贸易及金融领域;他是“新贸易理论”的创建者之一,该理论对传统的贸易理论进行了崭新的思考。在进行学术研究的同时,保罗·克鲁曼也撰写了一系列写给普通大众的文章,他为《外交政策》《哈佛商业评论》《科学美国人》等杂志写的文章获得了好评。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53年2月28日,保罗·克鲁曼出生于一个美国中产阶级的家庭。他在纽约的郊区长大,从约翰·F·肯尼迪高中毕业后,他来到了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经济学。大学时代的克鲁格曼似乎更偏好历史,经济学的专业课修的不多,倒是天天去上历史课。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大学二年级的时候,著名经济学家诺德豪斯在偶然看到克鲁格曼的一篇关于汽油的价格和消费的文章后,为他对经济问题的深刻理解所打动,立即邀请他做自己的助手。大学毕业后,在诺德豪斯的推荐下,克鲁格曼顺理成章地进入了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这个期间,由于个人问题,草草地完成了博士论文以后,他奔赴耶鲁大学任教。

工作经历

1977年,保罗·克鲁曼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学院博士学位,先后在耶鲁、麻省理工、斯坦福大学任教。1978年,保罗·克鲁曼去探访著名经济学家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的作者),多恩布什的鼓励使他找回了自信,他发现自己找到了打开成功之门的关键。他开始写一篇关于垄断竞争贸易模型的论文。

1982年,保罗·克鲁曼接到马丁·费尔德斯坦的电话,邀请他去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任职,担任经济顾问团国际经济学首席经济学家。1987年,保罗·克鲁曼写出了大量高质量的论文——第三世界债务减免、欧洲货币体系的作用、贸易集团化。这些文章获得的好评打消了他对自己研究能力的怀疑,他开始开辟一个新的领域——新贸易理论。1988年,保罗·克鲁曼出版了《期望减少的年代》一书,该书一出版即在美国引起轰动。

1991年,保罗·克鲁曼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获得克拉克经济学奖的第五人。1991年,根据一些学者提倡的汇率目标区方案,保罗·克鲁曼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名为“目标区间和汇率变动”的论文,创立了汇率目标区的第一个规范理论模型。

1996年,保罗·克鲁曼出版的《流行国际主义》一书大胆预言了亚洲金融危机。该书在短短两年内重印了8次,总印数达120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预言成功验证,奠定了保罗·克鲁曼作为“新一代经济学大师”的地位。

2000年开始,他担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与国际事务教授。2001年5月,保罗·克鲁曼针对布什的减税政策出了一本书:《荒唐的数学:布什减税政策指南》。2003年,保罗·克鲁曼出版自己的专栏文章合集《大破解》,抨击布什政府的经济和外交政策。他认为,从长期看,布什政府减税、增加公共开支产生的巨额财政赤字和发动伊拉克战争将使美国经济发展不可持续,最后引起严重经济危机。

2004年,保罗·克鲁曼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年度杰出校友。2008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由于他在“贸易模式上所做的分析工作和对经济活动的定位”(“for his analysis of trade patterns and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方面取得的成就,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他。

2011年,保罗·克鲁曼在美国《纽约时报》发表名为《中国经济会不会崩溃?》的文章,认为中国这种出口导向型经济过于依赖贸易顺差来维持制造业的运转必然会面临挑战,并宣称中国经济“正在变成世界经济的又一危险区域”和“危机的新震源”。2015年1月24日,保罗·克鲁曼来到了中国,在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做了主题为“世界经济新格局与中国的机会和挑战”的大陆地区亮相。

退休生活

2015年,保罗·克鲁曼以名誉教授的身份退休。他后来成为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的教授。从1999年到2024年,保罗·克鲁曼是《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

研究领域

保罗·克鲁曼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货币危机与汇率变化理论。他创建的新国际贸易理论,分析解释了收入增长和不完善竞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思想主张

理论知识

保罗·克鲁曼凭借在经济学诸多领域尤其是国际经济学领域的开创性研究,荣膺诺贝尔奖。在国际贸易领域,他创建了“新贸易理论”;国际金融领域则建立了第一个“汇率目标区理论”规范模型;另外,他还开创了“新经济地理学”,并提出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

新贸易理论

这一理论主要关注自由贸易与全球化所产生的影响,从新的角度很好的分析了全球城市化背后的驱动力。传统的贸易理论认为,由于各个国家的不同,导致了部分国家出口农业产品,而另外一些国家则出口工业产品。新的理论则澄清了为什么全球贸易事实上被那些不仅有着类似条件、同时还贸易类此产品的国家所主宰。如瑞典就是一个大量出口、同时又大量进口汽车的国家。这种贸易就使得大量专门化、大规模化的产品出现,从而导致了商品的低价及商品的多样化。规模经济效益与运输成本的降低同时也帮助我们进行解释,为什么全球越来越多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当中,以及为什么类似的经济活动都集中在同一个地方。低运输成本可以引发一种自我强化进程,同时城市化人口的增长也促使了大规模生产的增加、更高的实际收入以及更为多样化的商品来源。这样的结果反过来进一步刺激向城市的移民行为。克鲁格曼的理论显示出这些进程成果能够很好的帮助全球地区划分为高技术城市化核心地区和不太发达的周边地区。

新经济地理学

新经济地理的研究内容中,保罗·克鲁曼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将区位选择的典型特征模型化 ,建立了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框架。他首次将规 模经济和垄断竞争带入经济地理学 ,同时借助于保罗·萨缪尔森提出的“冰山成本”,建立了一个包含两区域的一般 均衡经济模型( Krugman ,1991a) 。在他建立的动态模型中 ,强调历史对区位生产模式和增长的重要性 ,同时 也暗示给予工业发展的初始刺激对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产生持久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 ,保罗·克鲁曼敏锐地 观察到市场结构多种均衡的存在 ,因此历史偶然对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动的均衡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保罗·克鲁曼通过建立各种模型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引入国际贸易,指出规模经济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从而成功解释了战后国际贸易发展变化的新格局,建立了国际贸易新理论。同时,克鲁格曼考虑了运输费用问题,突破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运输成本为零的假定,提出了经济活动的区位问题。克鲁格曼以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为出发点,将国际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区位分析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开创了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新时代,被誉为“新经济地理学之父”。

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

保罗·克鲁曼在1970年所写的《国际危机模型》一文中提出了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该理论认为货币危机是否爆发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基本面,货币危机理论特别是财政赤字的货币化。货币危机理论假定政府为解决财政赤字而大量发行纸币,货币危机理论必然引起资本流出,货币危机理论中国人民银行为维持汇率稳定而无限制地抛出外汇储备,货币危机理论当外汇储备达到临界点时,货币危机理论会引致投机攻击。如果政府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支持.就不得不放弃稳定的汇率制度。

人物观点

1994年,在亚洲经济被广为看好的背景下,保罗·克鲁曼在《外交》上撰文批评亚洲模式,认为仅靠大投入而不进行技术创新和提高效率的做法,容易形成泡沫经济,在高速发展的繁荣时期,就已潜伏着深刻的危机,迟早要进入大规模调整。

2000年,保罗·克鲁曼在“The 能量 CrisisRevisited”(能源危机重现)文章中指出,新一轮国际油价上涨周期已经到来。2001年,在《纽约时报》上的专栏文章“The Oil-Hog Cycle”(石油上升周期)中,克鲁曼又一次重申了自己的观点。2001年后,国际油价急剧上涨,在2006年7月份曾经一度逼近80美元/桶,暴涨的油价引起了世界不小的恐慌。

2006年8月15日,保罗·克鲁曼在《纽约时报》的专栏文章中(“Housing Gets Ugly”)中作出预言,他认为,由于美国楼市近年来价格会暴涨,在很多地区房价开始下降,投机需求出现逆转,导致目前市场上充斥着未出售的房产,这是针对“硬着陆”而不是“软着陆”的一剂“处方”。

2011年12月,克鲁曼在《中国经济会崩溃吗?》一文中指出,中国经济增长依赖于因房价飞涨而大热的基础建设,政府监管之外的影子银行占新增贷款比例大幅增长,因此他得出结论,“由此引起的泡沫开始破灭,金融经济危机并非危言耸听。”宣称中国经济“正在变成世界经济的又一危险区域”和“危机的新震源”。但在他之后几年的专栏中,则反复批评美国政府在基建方面远不如中国政府有为,并警告美国中产的饭碗正在被中印抢走。

2015年1月,克鲁曼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的SAIF·CAFR名家讲堂上,发表了题为《世界经济新格局与中国的机会和挑战》的公开演讲:“中国的经济的确在这几年好过欧美,展望未来,二十年后我是看好的,五年间还是比较担心。”这是他第二次公开来中国演讲。在演讲中,克鲁格曼对全球经济的判断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全球经济还未走出困境:美国在复苏他保持乐观,最让他担忧的是欧洲和中国。他说局外人都不相信中国2014年的GDP增长达到7.4%,认为这是科幻。说到中国经济的隐患,他重点指出投资占GDP比重过高,消费占比太低,以及土地财政问题很大。克鲁格曼提出,中国需要可持续的消费增长。

2025年4月16日,保罗·克鲁曼在Substack平台发表署名文章,直指美国与中国这轮贸易战中,“占上风的是中国,而不是美国”。保罗·克鲁曼称,特朗普不懂贸易的真正含义,即贸易的重点在于“你能买什么,并非你能卖什么”。他解释说,美国卖给中国的多是农产品,中国可以轻松地找到替代,而美国却很难找到中国商品的替代品。

主要成就

保罗·克鲁曼曾经出版超过20本著作和200余篇论文。他在学术领域获得声誉主要是在国际贸易及金融领域;他是“新贸易理论”的创建者之一,该理论对传统的贸易理论进行了崭新的思考。1996年,克鲁曼在他的《流行国际主义》一书中预言亚洲金融危机即将爆发。在进行学术研究的同时,保罗·克鲁曼也撰写了一系列写给普通大众的文章,他为《外交政策》《哈佛商业评论》《科学美国人》等杂志写的文章获得了好评。

参考资料:

荣誉奖项

人物评价

保罗·克鲁曼各种独到的见解长期以来一直受到美国社会各界的重视,而他行文的流畅、优美与风趣则被人推崇为是“自约翰·凯恩斯以后最能写的经济学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应该是一个相当有趣的人。(新浪财经网 评)

保罗·克鲁曼的理论思想富于原始性,常常先于他人注意到重要的经济问题,然后建立起令人赞叹的深刻而简洁优雅的模型,等待其他后来者的进一步研究。(凤凰网财经 评)

保罗·克鲁曼在《纽约时报》上的评论专栏——“一个自由主义者的良知”,已经拥有了数百万的读者;在一系列的通俗读物中,他以自身优良的写作技术对现存的经济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批评。他擅长以简单的语言评说复杂的问题,而且能够将它们讲得清楚。(经济观察网 评)

在《纽约时报》的文章这样评论道:“保罗·克鲁曼先生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名声并不能够让任何人从这样的角度去理解他——他对经济学的贡献,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经常读他的专栏。”(保罗·克鲁曼 评)

人物轶事

1992年,保罗·克鲁曼在总统选举时,在全美国人面前大出了一番风头,他在电视上的经济演说给威廉·克林顿极大的帮助,但是克林顿在执政之后并没有启用他为总统经济顾问,而是选择了伯克利大学的女经济学家泰森,原因在于克鲁格曼的性格过于刚直,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和学术界都得罪了不少人。克鲁格曼自己也说:“从性格上来说,我不适合那种职位。你得会和人打交道,在人们说傻话时打哈哈。”

参考资料

保罗·克鲁格曼详细资料.凤凰财经.2025-04-23

克鲁格曼新理论关注自由贸易.新浪财经.2024-07-09

Paul-Krugman.britannica.2025-04-23

保罗·克鲁格曼 Paul Krugman的全部作品 (28).豆瓣.2024-07-08

成功预测亚洲金融危机 诺奖颁给克鲁格曼.新浪财经.2025-04-23

保罗·克鲁格曼 Paul Krugman.豆瓣.2025-04-23

谁是保罗·克鲁格曼?.观察经济网.2025-04-23

国际贸易与经济地理的融合.新浪财经.2025-04-23

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新浪网.2025-04-23

【国际金融报】克鲁格曼:五年内中国经济会遇上“大麻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2025-04-23

科幻、思辨、经世哲学,诺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的枕边书.财经杂志.2024-07-09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演进与实证研究述评.武汉大学经济评论杂志社.2025-04-23

保罗·克鲁格曼.豆瓣读书.2025-04-23

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正点财经.2024-07-09

管清友:克鲁格曼的预言会再次实现吗?.新浪网.2024-07-08

【观察者网】诺奖得主克鲁格曼:我讲中国的很多东西是听别人说的.上海高级金融学院.2024-07-08

诺奖得主克鲁格曼谈中国经济:看好二十年后,担心未来五年.澎湃新闻.2024-07-08

诺奖得主克鲁格曼:特朗普会输,“用关税谈判孤立中国”行不通.百家号.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