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学院
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坐落在中央广场和肯德尔广场之间,是一所培养高级科技人才及管理人才并从事科学与技术研究的大学,是美国大学联合会成员之一。
麻省理工学院于1861年成立于波士顿后湾,1916年迁至剑桥。1932年,麻省理工学院划分为工程学院、理学院、建筑学院以及人文学科部、工业合作及研究部。2018年1月,麻省理工学院苏世民计算学院成立。
截止2023年5月,麻省理工学院由五所学校和一所学院组成,总计占地面积168英亩,有教职工2087人,其中,专任教师有1080人,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692人,具有副教授职称的教师218人;总数在校生11858人,其中本科生4657人,研究生7201人。学院有11个学位授予点,57个本科专业。
2022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麻省理工学院位列第三。US News2022-2023全球大学排名中,学院学位列第2名。麻省理工学院有诺贝尔奖得主100人,国家科学奖章获得者60人,国家技术与创新奖章获得者30人。2023年莫斯科国际大学排名中,麻省理工学院位列第2名。在2025QS世界大学排名中,麻省理工学院位列世界第1位。
历史沿革
工程技术学院阶段
19世纪60年代,经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美国认识到,提高科学技术可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于是培养技术劳动力人才成为大学重要的任务之一。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麻省理工学院最初的建立目的就是培养适应工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员。
1860年,威廉·罗杰斯(William Barton Rogers)及其盟友向马萨诸塞州立法机构申请《麻省理工学院合并法案》,其中包括博物馆、艺术协会和工业科学学院。经同意批准后,学院被分配了波士顿后湾的土地,条件是学院需要向公众开放。法案于1861年10月通过,由于南北战争原因,麻省理工学院推迟到1865年开学。
186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莫里尔土地赠与法》,法案允许各州出售土地以资助院校,同时要求院校对外开放,为学生提供机械、农业、艺术等领域的教育机会。马萨诸塞州的赠款被分成两部分,部分资金用于创建麻省农业学院(现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其余则分配给新成立的麻省理工学院。这笔资金为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最初的教学建筑。
1900年前后,麻省理工学院后湾校区已经无法容纳更多的学生,于是学院在1916年搬到查尔斯河左岸。
1917年2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麻省理工学院开设了培训军事飞行员、航空工程师、无线电工程师和其他专业人员的专业,在大学生中培训军官,同时在学院内部开展军事科研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麻省理工学院也承担了雷达和其他实用军事设备研发任务。
在建校初期至20世纪20、3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处于工程技术学院阶段。学院以工科为特色,针对当时美国社会发展的需求,设计了一批以科学和技术为主的课程,提倡实验室教学和实地考察,强调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手册和公式去进行工程设计,以解决工程实践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在这一发展阶段,麻省理工学院设立了电机工程学、化学工程、卫生工程、船舶工程和地质学等专业,以适配当时社会的需求,在短时间内为美国提供了一大批工业技术型人才。
理工科大学阶段
此后,麻省理工学院的董事会认识到,传统的工程教育只能教给学生即刻有用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很快就会过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院决定在工程学中引入基础科学,并采纳了大量的改革建议和措施。如康普顿校长上任后提出的措施,提高麻省理工学院的本科生录取标准,限制本科生教育的规模,同时扩充研究生教育,以增强研究实力。
此外,在1932年,麻省理工学院划分为三院两部,分别是工程学院、理学院、建筑学院以及人文科学概论部、工业合作及研究部,使基础学科与工程学科处于同等地位,强化应用学科与基础学科的联系,使应用科学的发展建立在基础科学的基础之上。
基于当时工程人才备受青睐的时代背景,以及学院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成就,1934年,麻省理工学院进入了美国精英大学的“俱乐部”——美国大学联合会。同年,麻省理工学院的本科生学制从四年变成五年。1940年,学院设立了哲学博士学位。
1931-1945年期间,由于美国对基础科学应用的急迫需求和大量联邦资金的涌入,麻省理工学院迅速发展壮大。
综合性大学阶段
1944年,为加强自身的薄弱环节——人文科学概论教育,麻省理工学院在分析学生和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基础上对人文课程体系进行调整,提出四年人文社科必修课程计划。
1947年,由刘易斯领导,科学、工程、人文、社科等领域专家参与的教育调查委员会,对麻省理工学院的教育政策和模式进行调查。1949年,委员会提交了最终成果——《刘易斯报告》。
报告阐述了学院的教育理念的发展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并分析了当时的教育状况。教育调查委员会指出应该同等重视工程、科学、建筑和规划、人文和社会科学4个基本教育和研究领域,提高对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视程度,并建议建立可以授予学位的人文学院。
1950年,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了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进一步加强了通识教育。1952年,麻省理工学院在工程管理专业的基础上成立了工业管理学院,并于1964年更名为麻省理工学院MIT斯隆管理学院。
1972年,为寻求解决能源危机问题,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能源实验室。
麻省理工学院认为,学校拥有大量解决跨学科问题的专家和独特的装备,因此有义务推动全世界的经济发展和培养现实需要的领袖人才。2001年4月,麻省理工学院启动开放式课程计划,将学校几乎所有的课程开始向全世界开放。
2006年,麻省理工学院的首任女校长苏珊·菲尔德(S Hockfield)对学院的通识教育新课程方案进行改革,将原来的课程类别整合成八门科学技术类和八门人文社科类的课程。
随着选择计算机科学专业和课程的学生人数达到历史最高,计算机科学与包括生物学和经济学在内的其他领域之间设立的联合专业也很受欢迎,其他领域的研究也有机会从计算知识和能力中受益,2018年1月麻省理工学院苏世民计算学院成立。
2024年6月5日,2025QS世界大学排名公布,麻省理工学院位列世界第1位。11月,麻省理工学院宣布,从2025年秋季开始,家庭年收入低于20万美元的学生可以免学费就读于该校。该政策旨在让更多学生能够负担得起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
办学条件
机构设置
截止2023年6月,麻省理工学院由五所学校和一所学院组成,分别是建筑与规划学院、工程学院、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学院、麻省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MIT斯隆管理学院、理学院、麻省理工学院苏世民计算机学院。
专业设置
截至2023年5月,麻省理工学院有11个学位授予点,57个本科专业。麻省理工学院的本科教育是四年制,本科生在第一年修习基础学科课程,第二年继续修习基础学科课程,并接触本系学科课程,在第三、四年,开始重点学习系内学科课程。研究生学制以学分和基本修习时间为主,修齐学分即可毕业,每种学位要求的学分和修习时间不同,如理学硕士学位要求66个学分和最少一年的学习时间,建筑硕士学位要求282个学分和最少三年半的学习时间。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10月,麻省理工学院有教职工2087人,其中,专任教师有1080人,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692人,具有副教授职称的教师218人,助理教授170人,高级讲师、讲师和名誉教授807人。
录取方式
麻省理工大学招生2023年录取率为4.8%。在成绩方面,麻省理工学院已录取学生的SAT中间区间分数中,SAT数学分数在780-800之间,SAT阅读和写作分数在740-780之间,ACT数学分数在35-36之间,ACT阅读分数在34-36之间,ACT英语分数在34-36之间,ACT科学分数在34-36之间,ACT综合分数在34-36之间。
除学生成绩外,麻省理工学院还会考虑学生是否与学院精神相匹配。以下是学院的精神:认可麻省理工学院的使命和愿景,有协同合作精神,主动且具有冒险精神,勇于承担,有创造力且动手实践能力,有好奇心、热情和坚韧,能劳逸结合,平衡紧张学习与休息时间。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图书馆
截止2023年6月,麻省理工图书馆由海登图书馆、巴克工程图书馆、刘易斯音乐图书馆、杜威图书馆和罗奇图书馆五个分区图书馆构成。海登图书馆主要有人文类馆藏、科学类馆藏和漫画、图画小说和旅行指南等其他馆藏;巴克工程图书馆主要馆藏是工程类书籍;刘易斯音乐图书馆馆藏有书籍、期刊、乐谱、CD、DVD、流媒体音频和视频以及音乐数据库,主题包括古典、爵士乐、流行、电子、世界、民间和电影音乐;杜威图书馆主要收藏管理学、经济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等方面的书籍以及金融、工业和经济统计领域的的专业数据库;罗奇图书馆是阿加汗文档中心,GIS实验室,数字图像服务和视觉馆藏的所在地,主要收藏艺术,建筑,城市设计和规划等方面的书籍。
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常在迈豪根画廊、刘易斯音乐图书馆和罗奇图书馆的其他展览空间举办展览,展品包括历史文献、照片、珍本、地图、艺术品和图书馆特色馆藏的文物,以及来自社区的艺术品。主题涵盖许多学科,包括历史,科学,音乐,艺术与建筑,文化和时事。其特色馆藏保存了学院制作的材料、档案馆藏、稀有书籍、视觉材料和阿迦汗文献中心馆藏。
阿迦汗文献中心的馆藏包括各种资源,包括照片、图像、地图、文档等,设有阿迦汗视觉档案馆、贝西姆·哈基姆、阿里·塔亚尔、穆罕默德·马基亚、米歇尔·埃克夏等建筑师的档案馆,以及卡罗琳·威廉姆斯、亚西尔·塔巴等学者的档案馆。阿迦汗文献中心拥有众多穆斯林社会建筑、城市环境和建筑环境的数字图像和幻灯片,以及多位建筑大师的草稿、素描和作品。
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
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收藏主要有航海类、建筑类、摄影类、艺术类、科学类、科技类的藏品,保存了马丁克莱因、查尔斯·伍德伯里、哈芬雷夫·赫雷肖夫、大卫·霍夫曼、伊姆雷·拉哈什等人的作品。以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设计为基础,博物馆常会举办一些具有创新精神的项目、展览和活动。博物馆每年会举办剑桥科学节,在一段时间内举办各种节目和活动。2022年3月,博物馆经过重新设计修建后,在麻省理工学院肯德尔广场正式开放。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于1899年创刊,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主办。主要发表内容包括走向市场和即将商业化的技术、影响人类社会的技术、有创意的商业模式和企业家以及技术的社会格局和对人生活的影响。
科研平台
截止2023年6月,麻省理工学院建有29所研究机构,分别是安利捷医疗机器学习诊所、安利捷扶贫行动实验室、环境健康科学中心、全球变化科学中心、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房地产中心、运输与物流中心、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比较医学部、海斯塔克天文台、数据,系统和社会研究所、医学工程与科学研究所、军用纳米科技研究所、科赫综合癌症研究所、信息与决策系统实验室、核科学实验室、莱文塔尔高级城市主义中心、林肯实验室、材料研究实验室、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麻省理工学院能源研究中心、麻省理工学院卡夫利天体物理与空间研究所、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核反应堆实验室、皮考尔学习与记忆研究所、等离子体科学与聚变中心、电子学研究实验室、新加坡-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与技术联盟、社会技术系统研究中心。
2024年3月20日,麻省理工正式与慕思成为睡眠合作伙伴,共同对睡眠科技领域展开研究。
学术成果
截止2023年6月,麻省理工学院有696项发明,311项专利申请,354项美国专利。
学院近十年的重大成就:
2013年,学院开发除纯氧外不产生其他排放物的新型炼钢工艺。
2014年,学院设计出可快速诊断埃博拉病毒性出血热的纸条诊断测试物。
2015年,学院设计新型智能绷带:通过一种凝胶状材料,结合微小的药物输送通道,绷带能感受皮肤温度的变化并自动释放药物,在药物不足时发亮的。
2016年,学院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证实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00年前的预测。
2017年,学院改造一种靶向RNA的CRISPR蛋白,使其成为一种快速、廉价、高度敏感的诊断工具。
2018年,学院开发有史以来第一架依靠强大的离子流来产生推力,并能持续稳定飞行的飞机。
2019年,学院设计一种经济实惠、易于使用的手持式传感器,可在几秒钟内显示食品中是否存在细菌污染物。
2019年,学院捕获了第一张黑洞的直接图像。
2021年,学院将高温超导电磁铁的磁场强度提升至20特斯拉,这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最强大的磁场。
2021年,麻省理工学院领导的火星氧气原位资源利用实验(MOXIE)在火星上生产出氧气。
以上资料来自参考资料
校园文化
校标
麻省理工学院的校标由两个同心圆组成,內圆中有一名站在铁砧旁的女劳动者和一名拿着书的男学者。两人中间是一座讲台,台座上方镌刻着“SCIENCE AND ARTS”(科学与艺术),正中是麻省理工学院注册办学的年份“1861”,讲台底座下是拉丁文的校训“Mens et Manus”(手脑并重)。
校训
麻省理工学院的校训是Mens et Manus(手脑并重),意思是既学会用脑,也学会动手,强调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并重,反映了首任校长罗杰斯的想法“最真诚的合作,文化与智能工业的追求”。
吉祥物
海狸蒂姆作为麻省理工学院的吉祥物,起源于1914年纽约技术俱乐部的提议。当时晚宴上,时任校长的理查德·麦克劳林被赠送了两只真海狸,此后海狸蒂姆便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的吉祥物。海里蒂姆代表着麻省理工学院的精神。海狸由于自身习性,被看做是大自然的工程师,代表聪明、耐心、强壮、勤奋、坚韧。莱斯特·加德纳(Lester Gardner)曾称赞道,“一种以其精巧的工艺而闻名勤劳动物,在天黑后做最好的工作。
校区情况
截止2023年6月,位于剑桥市的校园总面积达到168英亩,沿着查尔斯河延伸超过一英里。校园建筑展示了一系列风格,从新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野兽派和解构主义。校园内部有着先进的教学科研设施,包括湿实验室、洁净室、创客空间、风洞、机器人和无人机测试实验室、纳米技术和先进成像中心。
麻省理工学院 1916 年搬迁到当前的剑桥校园之前, 在波士顿有过一段五十余年的发展时期,校园建筑逐渐分散于波士顿的多个街区,对师生的教学修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剑桥大学新校区的规划遵循“所有学科在一个屋顶下”的设想, 形成了科研主楼集中的空间布局。
麻省理工学院校区被分为东西两半,东半校园主要为宿舍大楼,西半校园为教学大楼,分别位于马萨诸塞州大道两边。西校区建有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东校区建有地球中心大楼、伊士曼庭院。承载学术空间的主楼将初期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科都整合到一起,包括自然科学、应用 科学、社会科学的不同学科。此后随着办学规模扩大和科研需求的增加,主楼东侧的东校区往东到艾姆斯街的区域持续扩建为学术建筑。
校园环境
学院宿舍
本科生宿舍
Maseeh Hall作为麻省理工学院的本科生宿舍楼,居住了全校70%的本科在校生。
研究生宿舍
知名建筑
基利安法院
麻省理工学院的基利安法院承担了每年举行毕业典礼的任务,有着面积为8800平方英尺的白色大圆顶,比伦敦圣保罗大教堂和美国首都大厦的圆顶还要大。
杜威图书馆
杜威图书馆由爱德华多·卡塔洛诺设计,属于野兽主义流派的建筑,名字来源于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系主任)戴维斯·杜威,于2009年进行了翻新。
罗奇图书馆
罗齐图书馆由威廉·威尔斯·博斯沃思与哈里·J·卡尔森设计,初建于1938年,是也是阿迦汗文献中心、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视觉收藏和罗奇有限访问收藏的所在地。
行政管理
管理体系
麻省理工学院由5所主要学校和一所学院构成,各院系由校长或主任领导,全体教师制定教学政策。麻省理工学院的董事会正式名称为麻省理工学院公司,自1861年成立。麻省理工学院公司负责监督学院资产的管理和学院运作。
历任校长
校友情况
截止2023年6月,麻省理工学院近145000名校友,有企业家、研究人员、政治家,领导者,遍布全球各地。
科学界
麻省理工学院有诺贝尔奖得主100人,麦克阿瑟研究院81人,国家科学奖章获得者60人,国家技术与创新奖章获得者30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73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667人,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67人。
政商界
艺术界
学校生活
截止2023年6月,麻省理工学院有33个校际体育项目和35个俱乐部,提供团体运动、健康课程、个人和团体训练以及水上课程,如高尔夫、帆船、水肺潜水、滑冰、顶绳攀登,皮划艇、速降滑雪和单板滑雪。学院有26英亩的运动场,其泽西格运动健身中心有壁球场、健身中心、多功能球场和两个游泳池。
相关事件
2025年2月,特朗普政府宣布大幅削减国家卫生研究院对研究机构的拨款,这可能导致部分大学资金减少超过1亿美元。一些学校因此暂停研究项目,不过,在法院干预下,削减拨款的措施暂缓实施。3月,美国教育部对60所高校发出警告信函称,若不能保护犹太学生的安全,就可能失去联邦资金。对此,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纷纷宣布暂停招聘,称特朗普政府威胁要对联邦合同和研究经费实施一系列削减措施,这些措施带来了新的财务不确定性。
参考资料
Seal.MIT Graphic Identity.2023-05-31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2023-06-01
A brief history of MIT.MIT Admissions.2023-05-30
Degrees & Majors.MIT Facts.2023-05-30
Admissions statistics.MIT Admissions.2023-06-04
Schools & College.MIT Facts.2023-05-30
MIT Campus.MIT.2023-05-23
History.MIT Schwarzman College of Computing .2023-05-31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2023-06-01
Faculty & Instructional Staff.MIT Facts.2023-05-30
Enrollment Statistics.MIT Facts.2023-05-30
2022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软科排名.2023-06-05
QSWorldUniversityRankings2023:TopGlobalUniversities.QS Top University.2023-06-05
2022-2023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Rankings.US News.2023-06-05
Awards & Honors.MIT Facts.2023-05-30
mosiur.mosiur.2024-01-17
2025 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麻省理工13连冠,北大清华跻身前20.今日头条.2024-06-05
世贸通美国EB5投资移民:美国又一名校宣布免学费.百家号.2024-11-27
Overview.MIT SA+P.2023-05-30
DEPARTMENTS.MIT School of Engineering.2023-05-31
SHASS Majors.MIT School of Humanities,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2023-05-31
Search the site.MIT School of Humanities, Arts, and Social Science.2023-05-31
MIT Sloan Commencement Week.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2023-05-31
Research & Academics.MIT School of Science.2023-05-31
Undergraduate Programs.MIT Stephen A. Schwarzman College of Computing.2023-05-31
Academic Programs.MIT.2023-06-11
General Institute Requirements.MIT.2023-06-11
Undergraduate Admissions.MIT Facts.2023-05-23
Collections.Aga Khan Documentation Center.2023-06-07
Hayden collections.Hayden Library.2023-06-07
Barker collections.Barker Library.2023-06-07
Lewis Music collections.Lewis Music Library.2023-06-07
Dewey collections.Dewey Library.2023-06-07
Rotch collections.Rotch Library.2023-06-07
MIT Libraries Exhibits.MIT Libraries.2023-06-05
MIT Libraries.MIT Facts.2023-06-05
Explore the collection.MIT Museum.2023-05-30
Arts.MIT Facts.2023-05-30
Who we are.MIT Technology Review.2023-06-07
Centers, Labs & Institutes.MIT Facts.2023-05-30
Sina Visitor System.新浪微博.2024-03-20
Research at MIT.MIT Facts.2023-05-30
Inventions & innovations.MIT Admissions.2023-05-31
Fun & Culture. MIT Facts.2023-06-06
MIT Graphic Identity.MIT.2023-06-06
美国最佳大学宿舍top5,这待遇比在家还享受!.知乎专栏.2023-08-30
Undergraduate Housing.MIT Division of Student Life.2023-06-06
70 Amherst Street.Housing & Residential Services.2023-06-06
Ashdown House.Housing & Residential Services.2023-06-06
Edgerton House.Housing & Residential Services.2023-06-06
Graduate Tower at Site 4.Housing & Residential Services.2023-06-06
Sidney-Pacific.Housing & ResidentialServices.2023-06-07
Tang Hall.Housing & Residential Services.2023-06-07
The Warehouse.Housing & Residential Services.2023-06-07
Westgate Apartments.Housing & Residential Services.2023-06-07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2023-06-06
About Dewey.MIT Libraries.2023-06-06
Rotch Library.MIT Libraries.2023-06-06
Home.The MIT Corporation.2023-06-01
Leadership.MIT Facts.2023-06-01
Bylaws: Section 1.The MIT Corporation.2023-06-01
Alumni.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23-06-07
Ben S. Bernanke.Federal Reserve History.2023-06-12
美国议员中的科技人才之1—Thomas Massie.科学网.2023-06-12
Alex Padilla.THE HILL.2023-06-12
CHRISTINA D. ROMER.University of California.2023-06-12
Rouhani’s US-Educated Cabinet.The Iran Primer.2023-06-12
Daniel Chester French (1850–1931).Met Museum.2023-06-12
Explore the Inventive Musical Mastery of Tom Scholz.Guitar Player.2023-06-12
Cass Gilbert.Knowpia.2023-06-12
Gordon Bunshaft.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2023-06-12
I.M.Pei.Pei Cobb Freed and Partners.2023-06-12
Athletics & Recreation.MIT Facts.2023-06-06
请完成下方验证后继续操作.百家号.2025-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