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吕公孺

吕公孺

吕公孺(1021-1090),字稚卿,寿州(今安徽凤台)人,吕夷简子。赐进士出身,曾任奉礼郎、判吏部南曹。历任泽、、庐、常四州知事,后入开封府元祐三年(1088年)加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为政清廉,旋任户部尚书。年70卒,赠右光禄大夫

人物介绍

占对详敏,仁宗以为可用。知泽、颍、庐、常四州,提点福建省、河北路刑狱,入为开封府推官。民鬻薪为盗所夺,逐之遭伤,尹包拯命笞盗。公孺曰:“盗而伤主,法不止笞。”执不从,拯善其守。及使三司,而公孺为判官,事皆咨决之。判都水监,未几,改陕西省转运使

赵顼绥州,遣使议守弃之便,久未决。命公孺往,与郭逵议合,遂存绥州。常平法行,公孺请以青苗、免役归提刑司。徙知渭州,再徙郓城县。坐失人死刑,责知蔡州元丰初,帝召公孺,慰之曰:“长安谋帅,无以易卿。”命知永兴军。徙河阳,洛口兵千人,以久役思归,奋斧排关,不得入,西走河桥,观听汹汹。诸将请出兵掩击,公孺曰:“此皆亡命,急之,变且生。”即乘马东去,遣牙军数人迎谕之曰:“汝辈诚劳苦,然岂得擅还?一度桥,则罪不赦矣!太守在此,愿自首者止道左。”皆伫立以俟。公孺索倡首者,一人,余复送役所。语其校曰:“若复偃蹇者,斩而后报。”众帖息。乃自劾专命,诏释之。

知审官东院,出知秦州。李宪以诏出兵,欲尽驻原、渭,公孺不可,与宪相论奏,坐徙相州,更陈、杭、郑、瀛四州。元祐初,加龙图阁直学士,复以为秦州,固辞,改秘书监。迁刑部侍郎、知开封府,为政明恕。幕人迁坐设,毁其角,法当徒,公孺请罪,数十人皆以杖免。原庙亡珠,系治典吏久,公孺曰:“主者番代不一,曷尝以珠数相授受,岁时讳日,宫嫔至,奈何指吏卒乎?”请之,得释。户部尚书,以病,提举泉观。卒,年七十。赠右光禄大夫

公孺廉俭,与人寡合。尝护曹丧,得厚饷,辞不受,谈者清其节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