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泉县
突泉县(英文名:Tuquan County;原名:醴泉县),是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辖旗县市之一,地理坐标为东经120°43′45"-122°10′20",北纬45°11′25"-46°05′12",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中南部,地处大兴安岭松嫩平原和科尔沁草原的过渡地带,东部与吉林省洮南市接壤,北部与科右前旗为邻,南部、西部与科右中旗接壤,由王家军担任突泉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党组书记、县长。
突泉县属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地层有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地质构造形迹可划分区域东西带及新华夏系构造体系,地势西北高,向东南逐渐降低,地形分为西北部山区、中部浅山丘陵区、南部平原区三种,有栗钙土、暗棕壤、草甸土、沼泽土、黑钙土、黑土等6个土类。突泉县共有耕地266万亩,林地182.4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9.47%,有蛇纹岩14亿吨,境内主要河流7条,中小型水库7座,有国家级保护动物42种。突泉县总面积4890平方公里,辖6个镇、3个乡。户籍总人口29.25万人,乡村人口20.89万人,居住着汉族、蒙古族、满族等31个民族。
突泉县历史上经历了多个朝代和行政区划变动,春秋至秦朝时期属于东胡族活动范围,秦末至晋朝属于鲜卑族游牧区,南北朝时隶属地豆于,隋唐时期归霫族管辖,辽朝为上京道临潢府一部分,金朝属于临潢府路东北路招讨司泰州卫,元代归中书省管辖,明代隶属奴儿干都司泰宁卫,清代划分为图什业图亲王旗和札萨克图郡王旗,1907年设醴泉镇,1914年更名为突泉县,1945年恢复原名,1948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1969年归属吉林省白城地区管辖,1980年起隶属兴安盟,并于2020年3月4日退出贫困旗县序列。2024年,突泉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59亿元;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8231元和17489元,增长5.5%和8.8%。
突泉县拥有老头山自然风景区、明星湖旅游度假区、宝石湖旅游风景区、曙光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园区、赛湘蕾金银花现代农业生态公园等景点,是全国超级产粮大县、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国家畜牧养殖大县种养结合整县推进试点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中国白羽肉鸡之乡、中国瓜菜之乡、中国民间特色艺术之乡、农村戏曲艺术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曾获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秦朝时期,突泉县属东胡族活动范围。秦末、两汉、三国、晋朝、东晋时期,突泉县为鲜卑族游牧区。南北朝时,突泉县隶属地豆于。隋唐时期,突泉县归霫族管辖。辽代,突泉县属上京道临潢府。金朝,突泉县划归临潢府路东北路招讨司泰州卫。元代,突泉县纳入中书省管辖。明代,突泉县归属奴儿干都司泰宁卫。清崇德元年(1636年),突泉县以蛟流河为界,南部属图什业图亲王旗,北部归札萨克图郡王旗。1907年,突泉县设立醴泉镇。1909年,突泉县设立县制,隶属于奉天省洮昌道洮南府,县名取自镇名为醴泉县。1914年,由于与陕西省醴泉县重名,突泉县更名为突泉县。1915年11月,突泉县设立突泉设治局,因撤销府制,隶属于奉天省洮昌道。1924年,突泉县恢复县制,列为奉天省三等县,依然隶属于洮昌道。1929年,突泉县撤销道制,直接隶属奉天省。1932年,伪满洲国增设省区,突泉县从奉天省划归龙江省管辖。1937年7月,伪满洲国将突泉县重新命名为醴泉县。1943年,突泉县划归兴安总省管辖。1945年,突泉县恢复原名。1946年4月,突泉县隶属于辽吉行省。1947年2月,突泉县划归辽北省管辖。1948年10月,突泉县划入内蒙古自治区,隶属兴安盟。1953年4月,兴安盟撤销后,突泉县归属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行署管辖。1954年5月,东部行署撤销,突泉县隶属呼伦贝尔市。1959年7月,突泉县与科尔沁右翼中旗合并,改称科尔沁右翼中旗(驻地突泉镇)。1962年3月,科尔沁右翼中旗与突泉地区分设,突泉县恢复原县制,隶属呼伦贝尔盟。1969年8月,突泉县归属吉林省白城地区管辖。1979年8月,突泉县复归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管辖。1980年10月,兴安盟恢复建制后,突泉县归属兴安盟管辖,并一直延续。2020年3月4日,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突泉县退出贫困旗县序列。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突泉县介于东经120°43′45"-122°10′20",北纬45°11′25"-46°05′12"之间,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中南部,地处大兴安岭松嫩平原和科尔沁草原的过渡地带,东部与吉林省洮南市毗邻,北部与科右前旗为邻,南部、西部与科尔沁右翼中旗接壤,东西长113.9千米,南北宽99.6千米,总面积4890平方公里。
地质
突泉县的地层主要涵盖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同时,其地质构造可划分为东西带,以及新华夏系构造体系。
地形地貌
突泉县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的格局,最高海拔为1392.1米,最低海拔为185.5米,最大相对高度差为1206.6米。地形上可分为三大区域:西北部为山区,中部为浅山丘陵区,南部则为平原区。
气候
突泉县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为6.1℃,年有效积温介于2700℃至2900℃之间,年降水量大约为393.8毫米,无霜期一般为110到140天。
土壤
突泉县共计拥有6种主要土壤类型,分别是栗钙土、暗棕壤、草甸土、沼泽土、黑钙土和黑土。此外,这些土壤类型还细分为10个亚类、12个土属和45个土种。
自然灾害
2025年3月27日13时22分,在兴安盟突泉县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45.88度,东经121.44度。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突泉县耕地总面积达266万亩,林地面积182.43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9.47%。草地资源共计132.78万亩,包括天然牧草地110.48万亩、人工牧草地2万亩及其他类型草地20.3万亩。湿地系统总面积6.21万亩,主要由3.13万亩沼泽草地、3.07万亩内陆滩涂及0.01万亩沼泽地构成。其中,2023年,突泉县成功完成内蒙古自治区首笔CCER林业碳汇期货交易。
矿产资源
在矿产资源方面,截至2023年勘查数据显示,突泉县蕴藏着多种矿产。其中蛇纹岩储量达14亿吨,煤炭资源3478万吨,铜矿储量290.43万吨,银矿124.48吨。此外还探明高岭土560万吨、滑石矿20万吨,以及广泛分布的砂石、粘土等资源。
水资源
水资源方面,突泉县域内分布着7条主要河流和7座中小型水库,年均降水量维持在400毫米左右,水资源总储量3.48亿立方米,其中可利用量为3.06亿立方米。
风能光能资源
突泉县的新能源总规划发展空间达到643万千瓦,具体包括:风电项目466万千瓦(其中集中式风电435万千瓦,分散式风电31万千瓦),光伏发电165万千瓦(集中式光伏145万千瓦,分布式光伏20万千瓦),以及12万千瓦的生物质发电项目。该区域年平均风功率密度为每平方米361瓦,共有4家风电场,总装机容量为29.7万千瓦。太阳能年均辐射量为每平方米5500-6000兆焦,共有5家光伏企业,总装机容量为32.43万千瓦。此外,突泉县还拥有15座变电站,包括1座220千伏变电站和14座66千伏变电站。
野生动植物
突泉县内有国家级保护动物42种,其中国家Ⅰ级野生动物4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30种、国家Ⅱ级保护哺乳动物8种;植物资源有国家级Ⅱ级保护植物1种、国家Ⅱ级保护树种1种,野生维管植物约525种。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突泉县行政区划由6个镇和3个乡组成,包括:突泉镇、六户镇、东杜尔基镇、水泉镇、永安镇、宝石镇6个镇,以及学田乡、太平乡、九龙乡3个乡。全县共划分为188个行政村和15个社区,下辖464个自然村落。此外,县域内还设有内蒙古自治区国营杜尔基农场。县人民政府驻地设在突泉镇中心区域,具体位于华丰街与湖东路的交叉口处。
人口民族
突泉县户籍总人口29.25万人,乡村人口20.89万人,居住着汉族、蒙古族、满族等31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9.39万人,占总人口数的31.7%。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3年,突泉县地区生产总值100.4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88亿元,同比增长4.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05亿元,同比增长6%;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36238元和16075元,同比增长6.9%和8.7%,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02元,同比增长8.0%。
2024年,突泉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59亿元;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38231元和17489元,增长5.5%和8.8%。
第一产业
2023年,突泉县农业生产总体平稳。一是全县总播种面积266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61.4万亩,粮食产量24.43亿斤,连续六年获评超级产粮大县。2023年实现全县玉米产量75%的科学存储,实施“整村推进”共计44个村。二是畜牧业方面,2023年牧业年度全县牲畜存栏总量为218万头只,其中肉奶牛33.17万头,肉羊133.2万只,鸟纲存栏341.6万羽。肉类产量达到10.2万吨,牛奶产量达到11万吨,禽蛋产量0.9万吨。三是产业化方面,曙光园区6000头奶牛建设项目完成主体施工,光辉村万头奶牛建设项目正在进行主体施工。六户农特产品加工产业园投产。突泉豆腐干、突泉芦花鸡、突泉粉条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2024年,突泉县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10.5万亩,玉蜀黍属、大豆单产提升15万亩,落实黑土地保护性耕作160万亩,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127万亩,推广气象智能节水灌溉技术6485亩,粮食产量突破25亿斤,连续七年获评国家超级产粮大县。创建肉牛、肉羊标准化示范场28家,提升改造规模化养殖场8家,发放牧业养殖贷款7.2亿元,4000余户受益,畜禽存栏487万头(只),增长9.58%。新增设施大棚面积700亩,产能突破6万吨。紫皮蒜产业园、曙光食用菌产业园投产运营,水果玉米、食用菌等7大类“土特产”做大做强,全年实现产值2.7亿元。
第二产业
2023年,突泉县工业经济稳步恢复。一是规上工业经济方面,1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9.72亿元,欣盛、中国华能升规入统。二是重点项目建设方面,2023年实施工业重点项目22个,完成投资19亿元。河北华成精密铸造、金属构件项目稳步推进,装备制造产业园加速形成,亿民生物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预制菜项目12个系列、200多个品类上市销售。三是开发区方面,入驻企业64家,实现产值18亿元。代建厂房完成主体工程。
2024年,突泉县实施工业重点项目30个,完成投资33.63亿元。平川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竣工投运,蒙能9万千瓦风电、中广核一期20万千瓦光伏项目并网发电,国家电投44.5万千瓦火电灵改、蒙能百万千瓦风储基地项目实现首批风机并网。科技“突围”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万邦建筑成功认定高新技术企业,际丰建材、亿民生物成功获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蒙能风电、鑫联商砼升规入统,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9家。
第三产业
2023年,突泉县服务业持续复苏。一是旅游业方面,接待游客120万人次,同比增长42.9%,实现旅游收入8.7亿元,同比增长40%。突泉县民俗非遗体验馆试运营,成为兴安盟首家数字文化沉浸式体验馆。老头山森养田园综合体项目、红色展览馆项目竣工。宝石湖风景区、明星湖旅游度假区项目进入扫尾阶段。二是商贸流通方面,新世界城市公园商业综合体正式运营,中心公园春州便民商城建设完成,便民农贸市场开工建设,冷链物流完成资金拨付830万元。三是金融业方面,各项存款余额118.2亿元,同比增长7.2%;各项贷款余额71.9亿元,同比增长16.3%,存贷比达到60.8%。四是房地产业方面,新开工房地产开发项目4个,开发总面积3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6.02亿元,全部交付使用。预售项目共计4个,累计完成投资8.1亿元,同比增长43.36%,商品房销售面积9.8万平方米。
2024年,突泉县明星湖旅游度假区晋升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宝石湖旅游风景区创建3A级旅游景区,宝城村入选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一山两湖两园四馆一主题公园”旅游格局初步构建。打响“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文旅活动品牌,30余项系列活动受到广泛关注,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45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0亿元,双增15%以上。推出“乐游春州·品购突泉”消费品牌,发放助商惠民消费券12期,持续开展各类促销活动120余次,带动消费5000万元。封闭式、现代化便民农贸市场竣工投运。冷链物流快递分拨中心建设完成,中嘉电子商务平台启动运营,完成贸易额4600万元,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不断完善。自贸区创建工程成效显著,绿豆、铸件、五金等产品相继对外出口,贸易额达到4649万元,创外贸历史新高。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突泉县有各类学校34所,其中小学17所、初中9所(包括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普通高中1所、职业高中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公办幼儿园5所。共有在校学生27683人,在岗教职工2918人。2022年高考,本科上线率62.5%。2023年高考,本科上线率51.5%。
2024年,突泉县职业高中新校区、特殊教育学校新址投入使用,六户小学综合楼、太平小学宿舍楼主体竣工,3所乡镇学校塑胶跑道建设完成,第四幼儿园开园招生。突泉一中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文化事业
突泉县共有文化馆1个,博物馆2个,公共图书馆1个,专业文艺团体乌兰牧骑1支。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2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3%,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开展文化活动年均1200余场次。
2024年,突泉县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对外开放。水泉镇、太平乡、九龙乡获评全区特级综合文化站。成功举办全区青少年羽毛球、第二届“三省一区”芝加哥马拉松赛、全盟中小学生运动会等各类赛事200余场。
医疗卫生
突泉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1个,其中,公立医院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3个、公共卫生机构6个。卫生技术人员1322人,床位835张,乡村卫生室216个。
2024年,突泉县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健康突泉行动,健康县区创建工作通过区级评估。中医院新院区建设完成,“两专科一中心”顺利创设。医疗服务共同体总院医学影像中心、检验诊断中心全面投用。
社会保障
突泉县共有养老机构13家,床位1213张,在院人数813人,共有零工市场2处,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110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万人次。
2024年,突泉县5项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全部完工。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80万元,城镇新增就业788人,农村转移就业2.58万人次。康养中心建成运营,打造医养、康养结合样板区。社区养老助餐点实现城区全覆盖。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投入使用,国家级“护童成长”试点县项目落地实施。
科技事业
突泉县共有农业科技人员120人,领办项目5项,重点推广1项,引进新技术和品种5项,落实科技园区3处。
基础设施
在市政基础设施方面,突泉县建城区共有9路14街,总长61.8公里,硬化面积108.83万平方米,人均硬化面积14.32平方米。在亮化方面,城区路灯共2750基,5800栈,楼宇亮化55栋,实现城区亮化基本全覆盖。供热方面,共有35吨锅炉2台,75吨锅炉4台,总供热能力420万平方米,供热管网总长度达到242公里。供水方面,共有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1个,为突泉县突泉镇新水源地,位于突泉镇北部约25km的杜尔基镇红光村南侧的蛟流河南岸,日供水能力7000吨左右,镇内管网总长度300公里。在住房保障方面,突泉县共有老旧小区56个,自2019年起,累计改造老旧小区51个。自实施住房保障政策起,共筹集并分配公共租赁住房3367套,其中配售2167套,配租1200套。
2024年,突泉县完成老旧管网更新130公里,换热站新建改造19座,以供暖热度持续提升民生温度。新增房地产开发面积3.6万平方米。新建排水排污管网12公里,改造老旧小区22个,铺装工农街、团结路3.5公里,新增停车位369个、充电桩120个。
交通
突泉县紧靠东北三省,紧邻京津冀地区,主要依托G5511高速公路、111国道以及突泉至洮南市省际二级通道为主干的公路体系,可便捷连接呼海、京齐、佳沈、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通霍等公路网。县内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到2182公里,其中硬化路面占1640公里。在航空运输方面,突泉太平机场已建成投用,并开通了突泉至通辽市的航线。
风景名胜
老头山自然风景区
老头山自然风景区,位于突泉县宝石镇西北部,是兴安盟的最高点,海拔1392.1米,属于大兴安岭的余脉。景区距离县城100公里,与科尔沁右翼前旗接壤,作为蛟流河的发源地,拥有长城岭、条石湖、虎石峰、雄鹰崖、杜鹃洞、雄狮岩、卧佛沿、珍珠梅谷、云海佛光等十大特色景观,植被覆盖率极高,生态环境优越。
宝石湖旅游风景区
宝石湖旅游风景区,是多位一体的辽金主题文化田园体验目的地,位于突泉县宝石镇宝城村,占地13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4462平方米。景区以春州古城为原型,融合辽金文化元素,依托老头山、双城湖等自然资源,开发了奇袭漂流、坝下草原、宝石湾等特色项目,并建设了历史文化博物馆,致力于打造全产业链文旅综合体。
突泉县温泉滑雪场
突泉县温泉滑雪场,是一处集滑雪、教学、冰上、水上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景区,2019年被评为AA级旅游景区,位于宝石镇双城湖东岸,占地66.6万平方米。滑雪场设有3条初、中、高级雪道,1条雪圈雪道、1条雪地摩托道,和1片雪地足球场,配备1部观光缆车。景区提供丰富的冰雪娱乐项目,如单双板滑雪、雪地摩托、雪上飞碟、滑冰、冰上自行车、冰上漂移和网红桥等。此外,滑雪场还提供餐饮、住宿、雪具租赁等多元化服务,能够同时接待400余人,日接待能力可达5000人次。
明星湖旅游度假区
明星湖旅游度假区,是国家AAA级景区,位于突泉县东杜尔基镇明星湖。度假区以渔耕文化为特色,以明星湖生态为核心,创新融合渔业与农耕文化,充分利用稻田、香瓜等产业和水面资源,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度假区内包括渔乐公社、金沙乐园、微耕稻米水系、稻梦空间四大主题区,以及船坞酒店、圆月餐厅、鲸鱼沙滩等16处网红打卡点,提供丰富的美食、美景与休闲娱乐体验。
曙光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园区
曙光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园区,是综合性产业园区、农牧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和休闲旅游观光区,集生态养殖、农业观光旅游和牧业观光为一体,位于突泉县太平乡政府东600米处,总面积达15000亩。园区开设新品种新技术应用、农畜产品标准化生产等产业孵化及观摩业务,并提供大棚采摘、滑草、水上乐园等丰富的旅游观光体验项目,成为乡村旅游示范园,吸引了大量周边旗县群众前来游玩。2020年,园区被评为AA级旅游景区。
赛银花现代农业生态园
赛银花现代农业生态园,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亦是自驾游游客“聚集地”、周边群众休闲康养“宝地”、村民果蔬产业发展“基地”,位于太平乡赛银花村,毗邻北海至阿荣旗省际大通道和111国道,总占地3000亩,已累计投资5.5亿元,规划了五大功能区,包括四季蔬果采摘区、温室育苗区、自驾宿营休闲旅游区、农耕文化体验区和新村观光区。
突泉县农耕民俗博物馆
突泉县农耕民俗博物馆,作为兴安盟首家以古代农业、现代农业及地方独特民俗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博物馆,位于赛银花现代农业生态园区。博物馆总占地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210平方米,展厅面积1323平方米,展线长度达300米。馆内设有农耕厅与民俗厅,馆藏文物1328件(组),其中珍贵文物58件,涵盖石器、铁器、骨器、瓷器、木器、动物标本等,展示了古代农耕文物、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民间乐器、特色工艺美术作品等资源。
地方特产
王小二大饼
王小二大饼,是突泉县具有百年历史的传统美食,曾进京并参加国宴,获得周恩来总理的好评,并受到外宾的称赞。2014年,被确认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小二大饼不仅仅是当地的美食,也象征着突泉人质朴淳厚的性格,展示了该地区的文化特色。
攥汤子
攥汤子,主要采用特制玉米面制成。其制作过程是先戴上自家制作的汤套,将面团放入其中,并用力挤压,使面团进入汤套中,最终形成面条下锅煮熟即可食用。攥汤子已成为突泉县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代表了突泉的饮食文化与风土民情,同时也展现了玉米从粗放到精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转变。
六户干豆腐
六户干豆腐,因其“干、薄、细、嫩”四大特点而闻名。其“干”指的是豆腐压制得紧实干爽;“薄”是指每块豆腐薄如纸,透光性强;“细”意味着豆腐不含豆渣,口感柔和;“嫩”则表示豆腐松软娇嫩,适合各个年龄层食用,且易于消化。六户干豆腐可以炒制或炖煮,久煮不变形、不变色。常用干豆腐卷大葱,蘸自制黄酱食用,既开胃又易于消化。2023年5月19日,六户干豆腐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六户韩烧鸡
六户韩烧鸡,采用独家古老秘方,精选2.7斤至3斤左右的庭院芦花鸡、蛋鸡下架鸡作为原料,确保肉质鲜嫩。制作过程中,首先利用大火烧开,再用文火慢炖三小时,让鸡肉充分入味。接着,加入秘制卤汁调和,继续炖煮至鸡肉松嫩。最后,将煮熟的鸡肉晾置十分钟后,使用传统铁锅熏烤。秘制调料置于火锅底料,鸡肉放在其上,以中火熏烤十分钟,风味独特。
三联粉条
三联粉条,其制作过程包括浸泡、磨浆、提粉、打糊、漏粉、拉锅、理粉、晾粉、抚州泡粉和挂晒等多个环节,每一环节都经过精细操作,保持了手工技艺的传统。该粉条含有淀粉及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且不含脂肪和蛋白质,热量较低。
太和香瓜
太和香瓜在种植过程中,采用有机肥料,防止土壤板结并保护根系生长,同时,运用立体吊蔓栽培方式,合理密植,科学调控茬数,并通过控制温差,提高香瓜的糖分含量,确保果实品质优良,因此具有香甜爽口、唇齿留香的特点。每年5月,第一批太和香瓜便可采摘上市。
太和小米
太和小米,粒大饱满、色泽金黄、气味清香。位于浅山丘陵区的太和,年平均气温约为3℃,无霜期为125天,降水充沛,得益于该地区优越的气候条件,令太和小米呈现出营养丰富、绵甜滑爽的特点。2012年12月27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太和小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并于2023年1月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项目评审。
溪柳紫皮蒜
溪柳紫皮蒜,因外层白色蒜皮泛出淡紫色,内层蒜衣完全呈深紫色而得名“紫皮蒜”。它富含挥发性大蒜素,具有多种健康功效,包括促进食欲、杀菌以及显著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帮助预防心脏病和高血压。此外,紫皮蒜对链球菌、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和霍乱弧菌等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它还能有效阻断人体对亚硝胺致癌物质的合成和吸收,从而提升人体的抗癌免疫力。2020年,溪柳紫皮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
突泉芦花鸡
突泉芦花鸡,是一种典型的瘦肉型珍禽,市场价值较高,最显著的特点是“三黄一白”——即黄羽中带黑、黄色的喙和脚,以及灰白色的耳朵,自上世纪60年代起开始养殖,源自野生红原鸡经过驯化和选育,继承了野生原鸡活泼好动、适应性强、肉质细嫩以及抗病力强的优点。2020年10月,突泉芦花鸡成功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突泉绿豆
突泉县素有“绿豆之乡”美誉,且是国家商品粮基地之一。产自突泉县的突泉绿豆,属于沙地绿豆,颗粒饱满均匀,色泽鲜绿,晶莹剔透,呈短圆柱形,皮薄无异色粒,具有清香的气味。此外,其沙性大,煮熟后易烂,汤色清澈绿色,营养价值较高,每100克绿豆含有24-26克蛋白质和53-55克粗淀粉。突泉绿豆凭借其独特的风味,获得了中国内外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其产品不仅畅销中国各地,还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年销售量达到约2万吨。2019年,突泉绿豆获得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项目。
突泉小米
2019年12月,“突泉小米”成功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突泉概况.突泉县人民政府.2025-03-27
地理环境.突泉县人民政府.2025-03-27
政务公开.突泉县人民政府.2025-03-27
历史沿革.突泉县人民政府.2025-03-27
突泉县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来了!.微信公众号.2025-03-27
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发生3.2级地震.今日头条.2025-03-28
自然资源.突泉县人民政府.2025-03-27
行政区划.突泉县人民政府.2025-03-27
刘志峰.突泉县人民政府.2025-03-27
康红波.突泉县人民政府.2025-03-27
槐 杨.突泉县人民政府.2025-03-27
经济发展.突泉县人民政府.2025-03-27
社会事业.突泉县人民政府.2025-03-27
城市建设.突泉县人民政府.2025-03-27
交通运输.突泉县人民政府.2025-03-27
风景名胜.突泉县人民政府.2025-03-27
突泉县温泉滑雪场.突泉县人民政府.2025-03-28
特色食物.突泉县人民政府.2025-03-27
驰名商标.突泉县人民政府.2025-03-27
荣誉称号.突泉县人民政府.2025-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