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虎溪村

虎溪村

虎溪村位于蓝山县祠堂圩镇,与宁远县交界,紧邻宁蓝古圩场。该村因村后石山形似虎,村前溪水不断流淌而得名。历史上,唐宋年间谢姓人开始在此居住,明末清初黄姓迁入,至今已逾千年,全村人口约1000人,主要为黄姓。

乡村介绍

该村山青、水秀、石奇、洞幽,其古建筑群以“黄氏宗祠”为中心,向左右及祠后依次修建,石板作路,卵石修坪,或单门独院,或依墙而建,门头题字,左右对联,檐下彩画栩栩如生,鲜艳如初,更兼巧夺天工的飞檐翘角、门窗雕花、木狮雕绘等等,显示出浓郁的古代湘南居民建筑特色。

该村现存古民居50余座,面积112900平方米,每座厅屋,蓝墙青瓦,叠垛飞檐,雕梁画栋,工艺精湛;门楣书扁,瓦檐墙裙,粉墨国画,高雅宜人;门窗梁栋、镂雕浮刻、飞禽走兽、花鸟虫鱼,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明末清初,黄姓人大兴土木,建立公祠,即黄家祠堂。宗祠位于村落的中心,占地约1亩,共有三道大门,左、右门头分别题“水静”“山翅”。祠内分上、下两厅,可容千人;进门不到五米远是戏台,与进门方位一致,面向大厅正中的神。戏台既是唱戏的舞台,又是族内商议大事的主席台,如今看上去,虽显苍凉,却也能想像出当年是何等的威风凛凛。对面正中为神龛,庄严肃穆,是村民祭祀祖先的地方。祠内左右门顶嵌以“崇德”“明伦”文字。宗祠内排水渠道纵横交错,即使暴雨如注,也不会积涝。

虎溪村地处湘南边陲,至今保持着独特的古代民族风俗,有哭灵哭嫁、吹唢呐办喜事、唱调子、村里办大事请祁剧班子唱大戏、瑶族祭祀等古老的民族习俗。

虎溪村曾是红军长征宿营之地。1934年9月至11月,由任弼时、王震、肖克等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先遣二支队和以彭德怀、黄克诚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及其他部分红军,长征途经蓝山县先后两次在虎溪村宿营,由于红军纪律严明,对村民亲切和蔼,深受欢迎。村民还主动给红军当向导,带路到宁远县下灌村

所获荣誉

虎溪村于2010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18年1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其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019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决定:虎溪村为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