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尚之信

尚之信

尚之信(1636年-1680年),字德符,号白岩,祖籍辽东,清汉军镶蓝旗人,他是平南王尚可喜的长子,清代藩镇将领。

尚之信年少时入宫担任侍卫,康熙帝十年(1671年)赴广东省随父佐理军事。康熙十五年(1676年)投降吴三桂叛军,不久又归降清朝,袭封平南王,镇守广东。康熙十九年(1680年),尚之信被赐死在广州市

人物生平

尚之信年少时入宫担任侍卫,康熙十年(1671年),尚之信前往广东随父处理军事事务。康熙十五年(1676年),趁尚可喜病重,尚之信发动兵变,炮击清兵大营,派兵封锁尚可喜的府第,接管了尚可喜的权力,并接受了吴三桂授予的“招讨大将军”,封辅德亲王。尚之信叛乱后,两广总督金光祖巡抚佟养钜、陈洪明都听从他的号令,随之降吴。尚之信派人逮捕金光并将其处死,以报私仇。次年,因吴三桂军队深入广东省损害其利益,他又归降清代

康熙帝十六年(1677年)五月,尚之信暗中教唆董重民所部士兵鼓噪索要军饷,趁机擒获董重民,随后率领自己的部队反正归清。他还击败了谢厥扶,致使谢厥扶撤入海中。尚之信派遣其弟、副都统尚之瑛等人前往韶关市迎接镇南将军莽依图率领的清军。康熙帝为了能全力与吴三桂作战,下令让尚之信承袭尚可喜爵位,其藩下总兵王国栋等人也官复原职。然而,尚之信执意拥兵自重,据守广东坐观局势发展。同年六月,康熙帝谕令尚之信配合清军主力,率领部队进剿湖南省,尚之信却以潮州市总兵刘进忠尚未投诚为由,拒不从命。

康熙帝十六年(1677年)七月初,吴三桂的数万军队攻占了湖南的永兴县郴州市宜章县等地,并窥视侵犯广东省乐昌市、韶州。康熙帝再次催促尚之信迅速赶赴韶关市,协同围剿湖南叛军,但尚之信依旧没有听从命令。七月初五日,吴军围攻韶州,康熙连续两次命令尚之信救援韶州,尚之信都以台湾刘国轩占据惠州,直逼省城,且潮州人心尚未稳定等理由,拒不听命。八月,尚之信请求朝廷调走尚之孝,以便更牢固地独自掌控藩地大权。同年秋天,吴三桂部将吴世琮占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巡抚傅弘烈率军讨伐,收复了梧州市桂平市,并图谋夺取桂林市。尚之信命令总兵尚从志率领3000人参与作战。康熙帝命令尚之信从韶州出发进取湖南省宜章县郴州市永州市,但尚之信只是假意应付,根本没有前往。当将军莽依图攻打韶关市,击败吴三桂部将马宝胡国柱之后,康熙帝命令尚之信移师梧州,尚之信仍然没有前往。

康熙十七年(1678年)初,吴三桂再次加大对广西的攻势力度。此时,莽依图深入广西作战,处境艰难,康熙帝便命尚之信前往策应。尚之信以高州市雷州市、廉州三郡刚刚平定为由,没有听从命令。于是,康熙帝再次责令他发兵接应莽依图,尚之信这才派遣总兵王国栋率兵前往宜章县。同年三月,康熙帝斥责尚之信,要求他精选藩下一万士兵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会战,并且命令他为广西军务支付饷银20万两。然而,尚之信拖延着不肯行动,一直到四月十一日,才率领部队从肇庆市出发,在电白区击败叛将祖泽清,收复了高州等地。同年八月,吴三桂病逝,其孙吴世璠即位,战局发生了突然变化。尚之信见状主动上奏请求进军广西,随后被授予奋武大将军之职。

康熙十九年(1680年),吴世璠的败局已然确定,清廷开始处理尚之信的相关事宜。同年三月初六,尚之信的护卫张永祥张士选秘密赶赴京城,揭露他谋叛的罪行。康熙帝旋即派遣刑部侍郎宜昌阿等人前往广东省进行调查。八月二十八日,在武宣县将尚之信逮捕。同年闰八月,尚之信在广州市被赐死。

史书记载

在《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一》中有关于尚之信的记载。

家族成员

人物评价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列传二百六十一.国学网.2024-10-06

《吴三桂大传》10章 平南守节.劝学网.2024-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