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白芍
生白芍,别名,白芍,芍药,拉丁文名:PaeonialactifloraPall.毛茛科、芍药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根粗壮,分枝黑褐色,无毛,下部茎生叶为二回三出复叶,上部茎生叶为三出复叶;小叶狭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偏斜,边缘具白色骨质细齿,两面无毛,背面沿叶脉疏生短柔毛。根药用,称“白芍”,能镇痛、镇痉、祛、通经;种子含油量约25%,供制皂和涂料用。
物种简介
白芍既存在一定的功效也存在一定的禁忌,所以在使用白芍的时候需要根据的具体的情形,最好是根据医生的用药要求进行服用。所有的药品在品质上都会存在一定的高低优劣之分,所以大家在挑选生白芍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
食用禁忌
生白芍属寒凉之品,有酸寒收敛的作用,故凡外感风寒、内伤生冷、中焦虚寒、肾阳虚等证不宜用量过大或单味用。
生白芍性寒,阳衰虚寒之证如纳呆腹胀,腹痛喜温喜按,口泛清水,四肢不温,或肢体困重,或周身浮肿,大便溏薄清稀,虚寒下利,下痢纯血,小便不利应慎用或不用。
妇科学调经用时,对月经失调,或白带量多质稀,小腹下坠,腰腹酸重属体寒者,不宜用量过大或单味用。生白芍酸寒收敛,伤寒病在上焦之阳结、疹子忌用。孕妇产后不宜用量过大或单用。
现代中药药理学证实生白芍有明显的镇静作用,故昏迷患者忌用,婴幼儿及老年人不宜长期服用或过量服用及单独大量使用。
生白芍和当归常合用,但对于严重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要权衡利弊的考虑,因二药均可抑制心脏。生白芍酸寒收敛,可拮抗桂枝、香果等药材的发汗作用;生白芍恶芒硝、石斛,畏鳖盖子、小,反藜芦。
食用效果
常与当归、地黄、川等药配合应用。本品如与肉桂同用,能协调营卫,用以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自汗而恶风;与龙骨、牡蛎科、浮小麦等药同用,可敛阴潜阳,用治阴虚阳浮所致的自汗、盗汗等症。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50~80cm。叶互生,有长柄;茎下部叶为2回三出羽状复叶,枝端为单叶;小叶狭卵形、披针形或椭圆形,边缘具软骨质小齿。花顶生并腋生;萼片4,微紫红色;花瓣6~9,白色、粉红色或紫红色;雄蕊多数;心皮4~5,无毛或密被白毛,骨突果卵形,先端外弯成钩状。花期6月,果期8~9月。
多年生草本。根粗壮,分枝黑褐色。茎高40-70厘米,无毛。花数朵,生茎顶和叶腋,有时仅顶端一朵开放,而近顶端叶腋处有发育不好的花芽,直径8-11.5厘米;苞片4-5,披针形,大小不等;萼片4,宽卵形或近圆形,长1-1.5厘米,宽1-1.7厘米;花瓣9-13,倒卵形,长3.5-6厘米,宽1.5-4.5厘米,白色,有时基部具深紫色斑块;花丝长0.7-1.2厘米,黄色;花盘浅杯状,包裹心皮基部,顶端裂片钝圆;心皮4-5(-2),无毛。长2.5-3厘米,直径1.2-1.5厘米,顶端具喙。花期5-6月;果期8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山谷的灌木丛或草丛中。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在东北分布于海拔480-700米的山坡草地及林下,在其它各省分布于海拔1000-2300米的山坡草地。
分布范围
生白芍主产浙江省、四川省、安徽等地。此外,山东省、贵州省、湖南省、湖北、甘肃省、陕西省、芍药河南省、云南省等地亦产。浙江产者,商品称为杭白芍,品质最佳;安徽产者称为亳白芍,产量最大;四川产者名川白芍,又名中江芍,产量亦大。在我国分布于东北、华北、华南、陕西及甘肃南部。在朝鲜、日本、蒙古及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也有分布。
主产浙江、四川、安徽等地。此外,山东、贵州、湖南、湖北、甘肃、陕西、河南、云南等地亦产。浙江产者,商品称为杭白芍,品质最佳;安徽产者称为白芍,产量最大;四川省产者名川白芍,又名中江芍,产量亦大。
在我国分布于东北、华北、华南、陕西省及甘肃省南部。在朝鲜、日本、蒙古及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也有分布。
主要价值
根药用,称“白芍”,能镇痛、镇痉、祛瘀、通经;破坚积,益气,种子含油量约25%,供制皂和涂料用。
功效作用
1、常与当归、地黄、香果等药配合应用。本品如与肉桂同用,能协调营卫,用以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自汗而恶风;与龙骨、牡蛎科、浮小麦等药同用,可敛阴潜阳,用治阴虚阳浮所致的自汗、盗汗等症。
2、生白芍用于肝气不和所致的胁痛、腹痛,以及手足拘挛疼痛等症。生白芍功能养血而柔肝,缓急而止痛,故可用于肝气不和所致的胸胁疼痛、腹痛及手足拘挛等症。治胁痛,常与柴胡、枳壳等同用;治腹痛及手足拘挛,常与甘草配伍;如治痢疾腹痛,可与黄连、木香等同用。
3、生白芍用于肝阳亢盛所引起的头痛、眩晕。白芍生用,能敛阴而平抑肝阳,故可用于肝阳亢盛的头痛、眩晕等症,常与桑叶、菊花、钩藤、蒺藜等同用。
性味作用
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根圆柱形,两端平截,长5~8cm,直径1~2.5cm。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光洁或有纵皱纹及细根痕,偶有残存的棕褐色外皮。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类白色微带棕红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气微,味微苦、酸。
芍药名称,初载《神农本草经》,从陶弘景开始,分为白芍药、赤芍药两种。药材,白芍药多为栽培种,赤芍药则多为野生种,但在个别地区,如陕西省所产的宝鸡生白芍,亦系野生种而作为生白芍使用者。根条细瘦弯曲,大小不等,栓皮及须根痕较多,质松,粉性小,断面射线不明显,品质为次。
生白芍能调节机体免疫系统。
生白芍有镇静,抗惊厥,镇痛,降温作用;白芍总能增强正常小鼠的学习和短时记忆,但不影响其长时记忆。
生白芍对肝脏有保护作用,对胃液分泌有抑制作用。
生白芍能显著增加小鼠心肌营养血流量,有升高血压和增强心音作用。
生白芍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的形成。
生白芍有抗炎药抗菌作用。
功能主治
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肝阳。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失调、自汗、盗汗。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g—9g,煎服。或入丸、散。
临床应用
1.用于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以及自汗、盗汗等症。
生白芍能养血敛阴,治妇科学疾患,常与当归、地黄、香果等药配合应用。本品如与肉桂同用,能协调营卫,用以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自汗而恶风;与龙骨、煅牡蛎、浮小麦等药同用,可敛阴潜阳,用治阴虚阳浮所致的自汗、盗汗等症。
2.用于肝气不和所致的胁痛、腹痛,以及手足拘挛疼痛等症。
生白芍功能养血而柔肝,缓急而止痛,故可用于肝气不和所致的胸胁疼痛、腹痛及手足拘挛等症。治胁痛,常与北柴胡、枳壳等同用;治腹痛及手足拘挛,常与甘草配伍;如治痢疾腹痛,可与黄连、木香等同用。
3.用于肝阳亢盛所引起的头痛、眩晕。
芍药生用,能敛阴而平抑肝阳,故可用于肝阳亢盛的头痛、眩晕等症,常与桑叶、菊花、钩藤、白等同用。
使用注意
鉴别用药
生白芍与赤芍药《神农本草经》不分,通称芍药,唐末宋初,始将二者区分。二者虽同出一物而性微寒,但前人谓“白补赤泻,白收赤散”,一语而道破二者的主要区别。一般认为,在功效方面,生白芍长于养血调经,敛阴止汗,平抑肝阳;赤芍则长于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清泄肝火旺。在应用方面,生白芍主治血虚阴亏,肝阳偏亢诸证;赤芍主治血热、血瘀、肝火所致诸证。又生白芍、赤芍皆能止痛,均可用治疼痛的病证。但生白芍长于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主治肝阴虚,血虚肝旺,肝气不舒所致的胁肋疼痛、腹四肢拘挛作痛;而赤芍药则长于活血祛瘀止痛,主治血滞诸痛证,因能清热凉血,故血热瘀滞者尤为适宜。
按语
生白芍养血平肝,长于敛阴;赤芍凉血活血,长于散瘀。故于补血、养阴及调经方中,常用生白芍;于清热凉血及活血瘀剂中,常用赤芍。
栽培技术
种植方法
1、选地、整地:一般多选择排水良好,通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的土壤。栽前应精耕细作,深耕30-40厘米,耕翻1~2次。结合耕翻每亩施厩肥或堆肥2500~4000千克作基肥,耙平作成宽1.3~2.3米的高,如雨水过多,排水不良,畦宽可减至1米左右,畦间排水沟20~30厘米,畦长可视地形而定。芍药忌连作。
2、繁殖技术:主要为分根繁殖,也可用种子繁殖,但因种子繁殖生长周期长,故生产上应用较少。
(1)分根繁殖:分根繁殖是弄岗报春苣苔生产上常用方法,生产周期短。收获时,将芍药芽头从根部割下,选健壮芽头,切成小块,每块芽2~4个,芍芽下留2厘米长的头,以利生长,随切随栽或暂时沙藏、窖藏后再栽,芍药8~10月种植,按行株距50厘米×30厘米,穴栽,穴深10厘米左右,每穴放芽头1~2个,芽苞向上,放平,然后覆土5厘米左右,盖实。每亩栽2500株左右。
(2)种子繁殖:单瓣芍药结实多。8月上中旬种子成熟,随采随播,或用湿砂混拌贮藏至9月中、下旬播种。苗株生长2~3年后进行定植。
田间管理
早春松土保,出苗后每年中耕除草4次,结合锄草在根部培土,10月下旬,地冻前在离地面7~10厘米处剪去枝叶,根际培土约15厘米,以利越冬。第二年起每年追施肥3次,分别在3月下旬~4月上旬,施稀人粪尿,第二次在4月下旬,每亩施人粪尿500千克,第三次在10~11月间,以圈肥为主,每亩1500-2000千克。第四年收获前追肥2次,追肥时宜于两侧开穴施下。芍药一般不需灌溉,严重干旱时,宜在傍晚灌1次透水,多雨季节,应及时排灌,每年春季现蕾时要及时将花蕾摘除。
采收储藏
夏、秋采挖已栽植3~4年的弄岗报春苣苔根,除去根茎及须根,洗净,刮去粗皮,入沸水中略煮至受热均匀,使芍根发软,捞出晒干。用时润透切片。一般生用或酒炒或清炒用。
处方用名
白芍、杭芍、大白芍、生白芍、酒白芍、醋白芍等。
生白芍(生用,多用于平肝),处方中写白芍、杭芍、大白芍均指生白芍,为原药去杂质,润透切片,生用入药者。
芍药又称炙白芍。为白芍片用以文火炒至微黄,略带焦斑,筛去麦麸,晾凉入药者。多用于养血、敛阴。
酒白芍又名酒炒白芍、酒芍。为白芍片用黄酒淋洒拌匀,然后炒干入药者。寒性缓解,活血功效增强。醋白芍又名醋炒白芍、醋芍。为白芍片用米醋喷淋,用文火微炒入药者。偏于敛肝止痛,养血止血。
焦白芍又名焦芍、白芍炭。为白芍片用武火炒至焦黑,存性,取出用清水灭尽火星,然后晾干入药者。偏于敛血止血。
生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d-儿茶精和没食子酸乙酯有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2、生白芍能调节机体免疫系统
生白芍对肝脏有保护作用,对胃液分泌有抑制作用。
3、生白芍有镇静,抗惊厥,镇痛,降温作用
白芍总甙能增强正常小鼠的学习和短时记忆,但不影响其长时记忆。
所致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对肠管和在位胃运动有抑制作用,显著对抗催产素引起的子宫收缩。
5、醋炒后的白芍主要用于缓肝、柔肝、止痛、敛血
常与养血补肝或止血药同用,以治妇人肝急失柔、冲任不固而致崩漏、月经过多、经行腹痛等证。
生白芍的食用禁忌
3、正在服用其他中药者忌用;
4、外感风寒、中焦虚寒、肾阳虚等症的人群不宜单独食用生白芍;
5、四肢不温、肢体困重、周身浮肿、下痢纯血、虚寒下利、小便不利禁用生白芍。
生白芍的挑选方法
1、观形态
一般挑选白芍时,要注意观察白芍根部的形态。干燥根大体上是圆柱形,根部粗长,长得比较匀称平直。
一般大小:长大约10厘米以上,中部直径1、7厘米以上,这样的芍药是最好的。
2、察颜色
白芍表面是粉白色或淡红棕色,横切面、断层处为灰白色或者稍带点棕色。
3、看重量
白芍根部质比较坚实,有重量,不容易被折断。
4、尝味道
好的白芍没有气味,味道稍微有点苦而且酸。
5、看栓皮
如果栓皮没有除尽的地方会出现棕褐色斑痕,有时候还会见横向皮孔。
6、看须根痕
好的白芍会有明显的纵皱及须根痕,但是不会很多。
7、看断面射线
白芍一般断面射线会呈菊花心状,如果没有明显的断面射线,那应该就是次品。
8、其他方面
好的芍药没有花麻点、破裂口以及没有杂质。没有发生霉变以及虫蛀。
白芍的吃法
1、白芍炖猪肘
原料:白芍25克,猪肘500克,料酒5ml,食盐、味精、姜片、葱段各适量、制法:将以上原料按常法入锅炖熟就可以。
2、白芍炖乳鸽
材料:用料原材料:白芍10克,枸杞子10克,乳鸽300克,姜10克,清水1000克。调味料:盐5克,鸡精3克,糖1克,胡椒粉1克。
做法:乳鸽斩块氽水,白芍洗净,姜切片待用。将净锅上火,放入清水、姜片、乳鸽、芍药、枸杞子,大火烧开转小火炖40分钟调味即成。
3、白芍芥兰
做法:
1、将芥蓝用开水氽熟摆盘。
2、起油锅放入蒜头、辣椒,下胡萝卜炒熟;
3、淋入少量麻油,用酱油调味淋在芥兰上即可。
白芍既存在一定的功效也存在一定的禁忌,所以在使用白芍的时候需要根据的具体的情形,最好是根据医生的用药要求进行服用。所有的药品在品质上都会存在一定的高低优劣之分,所以大家在挑选生白芍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
参考资料
《长沙药解》_芍药_中医世家.中医世家.2021-06-19
白芍.中医世家.2024-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