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50年
《中国外交50年》是2000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曲星。
导语
站在历史的高度,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审视中国外交的发展过程,对于正确认识历史,借鉴经验教训、迎接新世纪面临的各种挑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曲星博士撰写、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外交五十年》是近来出版的有关题材书籍中的一部精品。这是一本经过深入思考、反复研究并沉淀多年形成的学术著作。这部书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第一,篇幅适中、体例井然,分章科学,线索清晰。全书44万字,分16章48节,记述了新中国最重大的外交活动,包括从实行“一边倒”到建立“跨世纪的大国伙伴关系”。作为一部外交通史,这种取材和编排方法很有可取之处,也颇具新意。新中国的外交活动内容丰富。以往的一些外交通史类著作常常为了求全而显得不够清晰。该书的写法适合那些需着重了解新中国外交史主线的读者阅读。第二,分析透彻,评论公允,且有新意。
目录
序
导语
第一章 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逻辑结果——“一边倒”
第二章 忍无可忍、退无可退的战略决策——抗美援朝战争
第三章 大国外交的首次展现——1954年日内瓦会议
第四章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辉煌胜利——万隆会议
第五章 外交与军事的巧妙结合——炮击金门、马祖与中美会谈
第六章 同样的努力,不同的结果——解决边界问题
第七章 利益冲突与理论分歧的恶性互动——中苏关系恶化
第八章“中间地带”的友谊——与亚非欧国家关系的发展
第九章 历史的公正裁决——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第十章 以民促官、水到渠成——中日邦交正常化
第十一章 共同战略利益下的折冲樽——中美关系缓和及建交
第十二章 中阿关系与中越关系的波折
第十三章 时代新主题下对外政策的调整——不结盟的独立自主
第十四章 收回港、澳,一国两制——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新创举
第十六章 跨世纪的大国伙伴关系——机遇与挑战
结语:让历史告诉未来
作者介绍
出生年月:1956年5月 籍贯:山东莱州 男 汉族
学习经历:
1982年 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获文学士学位
1986-1992年 两度留学法国,分别于1988年和1992年获得巴黎政治学院政治学硕士(DEA)和政治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5年至2006年,在外交学院任教,现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外交学系中国对外关系教研室主任,外交学系副主任,外交学院院长助理,外交学院副院长。讲授主要课程:当代中国外交、中法关系史。
2006年至今任驻法国大使馆公使。
科研成果:
著作:《中国外交50年》(独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中国外交新论》(副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出版《中国当代外交史》(副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出版《中国外交史1979-1994》(合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邓小平的外交艺术》(合著),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出版主要论文:《试论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的周恩来外交》《80 年代初中国对外政策的调整》《试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的中国对外政策》《中越在印度支那战争期间的战略一致和策略分歧》《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的战略、利益与理论背景》《后冷战时期中国外交的战略选择》《中国出兵朝鲜的外交运作》《中法关系的缘起及历史演变》《试论毛泽东关于中法关系的战略思想》《半个世纪的历程-中国与联合国关系回顾》《独立自主的中国外交》《新中国成立前后的苏联对华政策》《GATT与中国》《新中国外交之路》《走入绝境的美国对华人权外交》《和平与发展的思想武器-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中国内政对外交的影响》《中国、东盟与越南》《从战后初期美苏对华政策看中国“一边倒”外交战略的历史地位》《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