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金猫属
美洲金猫属是猫科中的一个属,包含美洲金猫和细腰猫。该属的唯一现存物种是美洲狮,也被称为美洲金猫、美洲金猫和黑豹等。此外,该属可能还包括一些欧亚大陆上的化石物种,如Puma pardoides。此外,还有一些新世界化石物种,如Puma pumoides和两种被称为“美洲猎豹”的物种,目前被归类为Miracinonyx属。
动物介绍
美洲狮
资料
学名:Puma concolor
英文名:美洲金猫、彪马、mountian lion、panthera
别名:美洲狮
分类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哺乳纲
目: 食肉目
科: 猫科
属: 美洲金猫属
分布
美洲狮是新大陆分布最广的猫科动物,从北到加拿大育空河流域,南到南美洲的最南端,纵跨纬度110度。从海平面起到海拔4200米的高原均有美洲狮的足迹。美洲狮的栖息环境也非常多样化,森林、草原、戈壁、山地、沼泽等均有分布。在南美洲它们却避开美洲豹分布较为集中的亚马逊热带雨林。
特征
美洲狮又叫美洲金猫,像狮但不是狮子,很少攻击人类,所以是猫亚科动物。美洲狮是最大的猫亚科动物,体长1.3~2米,尾长约1米,肩高55~80厘米,体重35~100千克,最大的美洲狮体重221磅(100千克)。雄性比雌性大40%。美洲狮是除狮子以外唯一单色的大型猫科动物,体色从灰色到红棕色都有,热带地区的更倾向于红色,北方地区的多为灰色。腹部和口鼻部白色,眼内侧和鼻梁骨两侧有明显的泪槽。美洲狮有又粗又长的四肢,和粗长的尾巴,后腿比前腿长,这使它们能轻松的跳跃并掌握平衡,它们能越过14米宽的山涧。美洲狮有宽大而强有力地爪,有利于攀岩,爬树和捕猎。
美洲狮白天夜里都很活跃,它们常利用树木和岩石作为隐蔽,然后伏击猎物。它们捕捉所有能看到的猎物,50%是各种鹿类:白尾鹿、骡鹿、马鹿、驼鹿等,也捕捉其他动物:松鼠,兔子,水獭亚科,犰狳,西貒,啮齿动物,火鸡,鼍属,鱼,昆虫,豪猪,加拿大臭鼬甚至蚱蜢,蝙蝠,蛙,树懒属,等。也捕食家畜,甚至袭击人类。美洲金猫通常隐秘的、静悄悄的逼近猎物,等到猎物刚明白过来时,已经遭到了这些200磅的大家伙的致命一击。相当多的人在树林里遭到美洲狮的袭击
生活习性
美洲狮是孤独的,群体通常是母子,它们共同守护领地,用尿液标出边界。雄性的领地大于雌性,并且在一头雄性的领地内有多只雌性。美洲狮的叫声非常响亮,但不能吼叫,只能发出刺耳而尖锐的高鸣。在繁殖季节,雌性美洲狮有8天的发情期,有多只雄性会在这段时间内发起争斗。它们将在两周的时间内形影不离,每天最多可交配多达70次。妊娠期90~95天,每产2~6崽,刚出生的幼崽体重220~500克,眼睛蓝色,身上布满斑纹,并在3个月左右逐渐褪去。
自从南非白人移民踏上美洲大陆以来,美洲金猫的生存遭到严重的威害。它们因为偷猎家畜而被杀死,有些则是为了它们的皮毛。不过整个种群的美洲狮数量保持的还是比较稳定,因为美洲狮是一种足智多谋猫科,而且适应力非常的强。
亚种分化
美洲狮有多达24个亚种,基于它们的分布地区不同和体形的差异。有一个亚种的美洲狮已经严重濒危---佛罗里达亚种,也叫佛罗里达豹。因为它们有一身暗色的非常稀有的皮毛。圈养数量只有75头,野生的大约500头,而且非常不稳定。它们最大的威胁来自于水源的污染,公路上飞驰的汽车和遗传基因缺乏多样性。此外东部美洲金猫和哥斯达黎加美洲狮也以濒危。
亚种分化
· P. c. concolor -- 指名亚种(委内瑞拉)
· P. c. acrocodia -- 马托格罗索亚种(玻利维亚,阿根廷北部)
· P. c. anthonyi -- (委内瑞拉南部)
· P. c. araucana -- (智利、阿根廷)
· P. c. azteca -- (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墨西哥)
· P. c. borbensis -- (亚马逊)
· P. c. browni -- (落基山脉)
· P. c. cabrera -- (阿根廷)
· P. c. californica -- 加利福尼亚州亚种
· P. c. capricornensis -- (巴西南部、阿根廷北部)
· P. c. coryi --佛罗里达亚种(阿肯色、亚利桑那州、佛罗里达)
· P. c. costaricensis -- 哥斯达黎加亚种(中美洲)
· P. c. cougar -- 东部亚种(密执安)
· P. c. greeni -- (巴西亚马逊平原)
· P. c. hippolestes -- (南达科他州、怀俄明州、科罗拉多州)
· P. c. hudsomi -- (阿根廷中南部)
· P. c. improcera -- (加利福尼亚州)
· P. c. incarum -- (秘鲁)
· P. c. kaibabensis -- (内华达州、尤他)
· P. c. mayensis -- (墨西哥、洪都拉斯国家男子足球队)
· P. c. missoulensis --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爱达荷、蒙大拿州)
· P. c. oregonensis -- (加拿大、美国西部)
· P. c. osgoodi -- (玻利维亚)
· P. c. pearsoni -- (巴塔哥尼亚)
· P. c. schorgeri -- (明尼苏达州、威斯康星、密苏里)
· P. c. stanleyana -- (俄克拉何马,得克萨斯州、墨西哥北部)
· P. c. vancouverensis -- 范库甫亚种(范库甫岛)
细腰猫
细腰猫是属于长相比较独特的中小型猫科,以至于它们在墨西哥某些地方干脆被人称为“水獭亚科猫”,因为它们的模样更像水或干脆就像黄鼬……
分类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哺乳纲 Mammalia
目:食肉目 Carnivora
科:猫科 Felidae
属:美洲金猫属 美洲狮
种:细腰猫 P. yaguarondi
分布
细腰猫主要居住在墨西哥北部、中美洲、南美洲以及美国的得克萨斯州和新墨西哥州。如今甚至在佛罗里达都有细腰猫出现。细腰猫并不属于佛罗里达的原有动物,在20世纪40年代,人们曾为了控制当地的鼠害而将细腰猫引入这里,最终那些细腰猫逃离了主人的禁,并以此为家繁衍了下来。细腰猫主要居住在中、南美洲的低洼地带,如果海拔超过2,000米,就会难以窥见它们的踪影了。它们是适应能力比较强的动物,灌木丛林地、沼泽、原始森林和潘帕斯草原上的林地都会被它们当作理想家园。不过它们对热带雨林不特别热衷,因而那里的细腰猫数量稀疏。
|特征
细腰猫的身形颀长,约51-77cm。它们的头部小而扁平,一双小眼睛的视距也比较近,还有一对不大的耳朵。支撑它们瘦长身躯的是四条不算长的细腿,而那条长尾巴让它们的样子看起来更像黄鼬了。它们的毛色主要有三种,黑色、灰褐色还有棕红色,身上也没有斑点。一般而言,体色较深的细腰猫多数居住在浓密的雨林里,而颜色比较浅的一般出现在相对开阔和干旱的地带。而红棕色则有可能是其中的亚种:H.y.eyra。
和南美洲其他小型猫科相比,细腰猫可能与这块大陆上的大型猫科动物有着更近的亲缘关系,因为它们和那些大猫(美洲狮和美洲豹)一样有着38条染色体,而非如同那些小猫一样,只有36条。它们的祖先很有可能是早先跟着美洲狮的祖先,通过白令海峡从欧亚大陆上一路溜达过来的,或许它们就是原始美洲狮在现代一支残存的后代呢……生活习性
细腰猫的行为模式有点复杂,首先,它们白天或者晨昏都可能出来活动。其次,虽然人们认为野生细腰猫应该属于独居动物,不过圈养的细腰猫却可能扎在一起。而在哺育后代的问题上,当爸爸的也可能会承担更多责任。细腰猫的婚配季节一般在每年的9月和11月,经过70-75天的孕期,猫妈妈一般会生下1-4个猫宝宝。过了一个月左右,小宝宝们就断奶了。但要等它们完全性成熟,还需要24-36个月。和狮子、美洲狮类似,猫宝宝出生的时候身上也布满了斑点,随着它们逐渐长大,斑点就会渐渐消褪。另外,不同代的“小孩”也可能继续和爸妈住在一起。即便没小孩陪伴,成年的细腰猫也可能成双成对地四处游荡和捕猎。
圈养的细腰猫寿命大约有15年。和其他猫科类似,细腰猫的食谱也很丰富,各种啮齿动物、爬行纲、鸟纲都榜上有名。由于它们既会爬树又会游泳,飞鸟、鱼以及其他水栖动物也不在话下。
亚种分化
·Puma yaguarondi armeghinoi,分布于阿根廷西部和智利极东部
·Puma yaguarondi cacomitli,分布于得克萨斯州南部和墨西哥东部
·Puma yaguarondi eyra,分布于巴西、巴拉圭和阿根廷
·Puma yaguarondi fossata,分布于墨西哥南部至洪都拉斯
·Puma yaguarondi melantho,分布于秘鲁和巴西
·Puma yaguarondi panamensis,分布于尼加拉瓜至厄瓜多尔
·Puma yaguarondi tolteca,分布于亚利桑那州和墨西哥西部
·Puma yaguarondi yagouaroundi,分布于圭亚那合作共和国和亚马逊平原 细腰猫并不特别会因为其毛皮而被贩卖,但还是因为栖地的消失而遭受衰减和灭绝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