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沿子镇
黑沿子镇位于中国丰南区东部,是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该镇东邻亚洲第一大盐场(南堡盐场)、中国第二大碱厂(唐山碱厂)和唐山市南堡经济开发区,南临渤海,有海岸线23.5千米,西与天津市滨海新区接壤,北邻柳树瞿阝镇。该镇行政区域面积为107.29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为24386人。该镇是河北省30个小城镇改革发展重点镇和10个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镇之一,也是唐山市区唯一沿海乡镇。境内路网纵横,有唐南公路、沿海公路、汉南铁路、高等级丰碱公路和正在建设的沿海高速公路等主要交通干线。该镇拥有62个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5个,综合商店或超市51个。2011年,该镇财政总收入为4770.7万元,比上年增长37.3%。2018年,该镇常住人口为22317人,辖9个行政村。
历史沿革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5月,属丰南区九区。
1950年,属丰南县四区。
1953年5月,分属丰南县四区黑沿子乡、毕家乡。
1958年8月,属老铺人民公社。
1961年6月,属老铺工委毕家酄人民公社。
1965年,改名黑沿子人民公社。
1984年3月,撤销人民公社,置黑沿子乡。
1988年12月,撤销黑沿子乡,置黑沿子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黑沿子镇地处丰南区东部,东邻亚洲第一大盐场(南堡盐场)、中国第二大碱厂(唐山碱厂)和唐山市南堡经济开发区,南临渤海、有海岸线23.5千米,西与天津市滨海新区接壤,北邻柳树瞿阝镇,行政区域面积107.29平方千米。
气候
黑沿子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0.5℃,极端最高气温38.6℃。年平均日照时数2652小时。
水文
黑沿子镇境内有陡河及沙河市、西排干三条河流流经黑沿子境内注入渤海。西排干流经境内5.7千米,陡河流经境内7.7千米,沙河流经境内7.3千米。
自然灾害
黑沿子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洪灾、涝灾、风暴潮、风灾、火灾、低温、霜冻等。
行政区划
2011年末,黑沿子镇辖1个社区、9个行政村:雪莲湾、黑沿子北、黑沿子西、黑沿子东、毕家酄东、毕家酄中、毕家酄西、涧河一、涧河二、涧河三。
截至2020年6月,黑沿子镇辖1个社区、9个行政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黑沿子镇总人口2245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9977人,城镇化率89%。另有流动人口697人。总人口中,男性11300人,占50.3%;女性11154人,占49.7%;14岁以下3691人,占16.4%;15—64岁16483人,占73.4%;65岁以上2280人,占10.2%。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1497人,占95.7%。2011年,人口出生率10.3‰,人口死亡率4‰,人口自然增长率6.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91人。
截至2018年末,黑沿子镇户籍人口为24386人。
2021年6月,丰南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黑沿子镇常住人口为19481人。
经济
2004年,黑沿子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2000万元,财政收入465万元,农民人均生活水平4080元。
2011年,黑沿子镇财政总收入4770.7万元,比上年增长37.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137.5万元,比上年增长29%。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864.6万元,增值税1507.7万元,企业所得税534.2万元。人均财政收入2124.7元。
2018年,黑沿子镇有工业企业62个,其中规模以上15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1个。
农业
2011年,黑沿子镇完成农业总产值8.8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8.6%。2011年,拥有渔船703艘(其中捕捞渔船560艘,辅助、养殖渔船143艘),海洋捕捞产量2.5万吨,产值4.8亿元。2011年,海淡水养殖面积3.67万亩。海水养殖面积2.34万亩,主要养殖南美白对虾及鱼类,总产值9109万元。淡水养殖面积1.33万亩,主要养殖河蟹及鱼类,总产值11167万元。
工业
2011年,黑沿子镇完成工业总产值7.7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17.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0240万元,工业企业利润428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240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070万元,比上年增长46.1%。
商业外贸
2011年末,黑沿子镇有商业网点1355个,从业人员3355人;城乡集贸市场3个。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3亿元,比上年增长13.2%。2011年,出口创汇1014.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3.7%,产品主要销往韩国、日本。
黑沿子镇地处丰南区沿海,辖区有9个行政村,总面积120平方公里,总人口19510人。农业以海洋捕捞、水产养殖、水产育苗、水稻种植为基础。有耕地1686亩、海淡水养殖面积3万亩,渔船900余条,水产育苗室72座。工业以饲料、盐化、织网、造船、建筑材料、冷冻加工为主要行业。有各类工业企业104家。第三产业以渔业服务、水产品贸易、餐饮服务为主要行业。有各类三产网点2300个,从业人员7012人。2000年,黑沿子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6.8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2亿元,财政收入8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57元。黑沿子镇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8岁,大专以上学历占100%。党政机关干部共计45人。黑沿子镇领导班子团结、协调、作风扎实、勤政廉洁、创新务实、群众威信好,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干部队伍素质过硬,整体工作业绩突出。黑沿子镇有9个农村党支部,94个党小组,538名党员,51名农村干部。该镇以实施远海捕捞拉动工程、再造“海上丰南”和“水上丰南”为重点,坚持“依海兴镇、工业强镇、三产富镇”并举,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工作方面。海洋捕捞业实现了由近海传统方式向远海现代化手段的转变。自1998年实现远海捕捞历史性突破以来,形成了以近海为依托,以远海求发展,以木船为基础,以钢壳渔轮为主导的新格局。全镇建造并投入远海生产的钢壳渔轮达到35对。2000年,有400余条木船赴韩国海域进行大规模远海作业,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水产养殖业实现了由传统单一养殖向技术型多元化的转变。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养殖不断普及推广。“耕海牧渔”战略全面启动,实现了由滩涂、草荒开发养殖向浅海开发养殖的战略转移。工业以唐山正大、海湾橡塑、诚信冶金为骨干企业,又发展了志达钙业、唐山双新、丰南区渔轮厂等一批重点企业,为经济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第三产业以水产品商贸流通为重点,海产品面向天津市、唐山及东北市场;河蟹产品面向长江以南市场;冷冻加工产品面向日本、韩国市场。全社会三产领域呈繁荣发展态势。城镇建设方面以镇前一条街、冀东海产品批发市场、黑沿子镇渔港码头、居民住宅楼小区以及镇村街道建设为主要标志,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农村“三大建设”扎实推进。该镇党委、政府谋划实施的“连心工程”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的积极肯定,唐山市委副书记姬振海同志亲自做了批示。农村党支部优秀率、村务公开群众满意率、按新体制运行的村、创建“星级文明户”活动面均达到100%。计划生育率达到98.2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连续三年保持全市先进水平。信访、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民政等项工作全面发展和进步。该镇荣获唐山市优秀镇党委及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唐山市乡综合排位第九名。
黑沿子镇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区域经济发展以海洋捕捞、工厂化养殖、滩涂池塘养殖、水产品冷冻加工、畜牧养殖、水稻种植、中盐集团生产等为主要支撑,有渔船693条,池塘养殖面积1543亩,工厂化养殖面积30500平方米,浅海开发养殖面积36000亩,冷冻加工厂54个,水产育苗场65个,畜牧养殖园区2个,奶牛存栏650头,黑沿子镇年水产品生产总量6000吨。2004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2000万元,财政收入465万元,农民人均生活水平4080元。唐山市丰南区黑沿子镇濒临渤海,是以海(淡)水养殖、海洋捕捞和冷冻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沿海城镇。黑沿子镇有87%的农村党员从事上述行业。黑沿子镇党委和政府在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依据产业结构和资源分布情况,在区委组织部的协助下,以专业村为基地,创建了黑沿子镇党员电教科技兴农水产养殖示范基地。该基地内容包括海水养殖、工厂化养殖、远海捕捞和水产品加工等几个方面,产品包括虾类、鱼类、蟹类及蜇类等二十余种,分布于蓝天鸿星水产品加工有限分司,丰铭水产品有限公司及第一、第二养殖试验厂等6家公司。养殖总面积达90000平方米,创产值达850万元,创汇59.05万美元。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地,可直接和间接带动农户3000户,增加和带动就业3000人,使户均纯收入增加6000元。
文化
相传,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系枣庄市移民。据传周氏家族先到,后又王、高、郑等姓氏相继而来。因所处沿海高地,故取名河沿子。
渔民号子已被列入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特色产品
水产品是黑沿子镇的特色产品,有鱼、虾、蟹、贝四大种类,主要品种有:鲈鱼、梭鱼、镜鱼、牙鲆鱼、鲤鱼、草鱼、鲢鱼;东方虾、南美对虾、南美白对虾、日本囊对虾、;红星梭子蟹、皮虾、章鱼、水母、毛虾、河蟹等。唐山蓝天鸿星水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海赏”牌系列精加工产品荣获第六届中国(廊坊市)农产品交易会名优产品称号。
交通
黑沿子镇境内有364省道经过。
社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黑沿子镇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468人,专任教师34人;小学3所,在校生1021人,专任教师6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536人,专任教师6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2011年,教育经费达1732万元,比上年增长52.69%。
文化事业
2011年末,黑沿子镇有镇文化站1个;雪莲湾小剧团1个,涧河小百花评剧团1个,黑西村舞狮和花会歌舞文艺队1支;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0个;各类图书室10个,藏书3.1万余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人员560人。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6186户,入户率100%。
体育事业
2011年末,黑沿子镇有学校体育场地4处,座位800个。9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1%。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黑沿子镇有镇卫生院1所;病床2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89张,固定资产总值69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1人,其中执业医师5人,执业助理医师5人,注册护士1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7943人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黑沿子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99户,人数180人,支出49.95万元,月人均231.25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39户,人数358人,月人均167元,支出51.1亿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82人,支出1.5万元,比上年增长50%。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83人,抚恤事业费支出57.8万元。社会福利费2.35万元,比上年增长14.1%。敬老院1家,床位110张,农村五保供养53人。慈善协会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8.5万元,使138人(次)困难群众受益。五项社会保险(不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合计63.12万元,比上年增长40.8%。居家养老服务站10家,床位57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429人,参保率100%。
邮政电信
2011年末,黑沿子镇有邮政局1个,报纸、期刊累计期发行32.9万份(册)。电话交换机总容量4000门,固定电话用户382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61.8%;移动电话用户2.2万户;宽带接入用户2910户。
基础设施
2011年末,黑沿子镇全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自来水入户率100%;主要道路两侧铺设排水管道6000米,沿街艺术护栏4000米。
城镇建设
以“振兴路”商业和公共服务建设为主要标志,镇区功能建设正在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村庄主付街道全部实现硬化和亮化。居民居住条件和水平实现较大改善。电力、人居用水、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备。按照丰南区“一港三区”建设战略,确定了“重点打造沿海工业园区,统筹发展一、三产业园区”的城镇建设思路,随着国家级中心海港和沿海工业园区的建设,将对黑沿子镇城镇建设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外开放:唐山市丰南区外贸公司在黑沿子镇设立了黑沿子外贸分公司,主要管理冷冻水产品外贸出口工作,冷冻加工产品主要出口日本、韩国市场。2004年,黑沿子镇冷冻水产品出口总量1400吨,创汇208.1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