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圣水寺

圣水寺

圣水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郑区圣水镇,背依灵泉山,面对汉江,距汉中市10公里.建于明代嘉靖时(1552—1566)。

圣水寺,因有青、白、黄、乌、黑五泉环绕佛殿,取“五龙捧圣”之意,故名“圣水寺”。

主要景观

圣水寺的龙泉与汉桂是景区的重要景观。寺内外五龙圣泉星罗棋布,分青、白、黄、乌、黑,水的颜色各不相同。五泉天旱不涸,雨水溢,涌流不息,润泽田禾。寺中桂树相传为西汉丞相萧何亲手所植,故名汉桂。

圣水寺,其显著特点是每年开花三次,四至十余瓣不等,呈黄、红、白三色,每年中秋节之际,桂花绽开,香飘数里,闻名遐迩。历代不少官司绅雅士赏桂题咏抒怀,留下许多诗碑。寺前古柏擎天而立,寺后苍松浓荫蔽空。

原圣水寺院分为东、中、西三院,中为大雄宝殿,旁有龙王殿、白云殿、娘娘殿、关圣殿,寺后山顶原建有望江楼,寺前山门为双层楼阁,东山原建有栖凤亭,为双连亭,西山原有景邵亭和侯亭各一。整个寺院建筑古朴典雅,规模宏伟壮观,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1992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孙轶青为圣水寺题写了寺名,镶嵌于门楼之上。

圣水寺融宗教、文物古迹、自然景观于一体,历史悠久,景色秀丽,风光宜人。龙泉、汉桂、苍板、翠柏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游人为之神往,成为汉中市城郊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主要景点有:汉中市市树——汉桂、五龙泉、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旧址、圣水寺楹联、碑刻等。

汉中市城东南7公里的南郑区圣水寺,内有一棵最古老的桂花树,相传这棵桂花树,是西汉初年(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的大臣萧何亲手栽植,故称“汉桂”。可想而知,这座古刹年代之久远!该树主干直径2.32米,高13米,树冠24.5米X18米,覆地面积400多平方米。经科学测定,树龄在1840±350年。“这棵“汉桂”,花色金黄,每年开两次花,主花期在农历七八月份,第二次在农历十月份。汉桂开花5—7瓣,比普通桂花多2—3瓣,花径大,花期长,以秋季为盛。每次花期20—30天。盛花季节,飘香十里,芬芳馥郁,沁人心脾,有“桂香飘不歇,此趣谁能猜”的名句。桂树旺盛挺拔,雄健壮观,叶大浓绿,四季常青,有诗云:“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这里桂花品种很多,有颗粒圆满的籽桂、艳如黄金的丹桂、洁白无瑕的八月桂、黄里透红的丹桂、四季飘香的四季桂等。每值金秋,花团绵簇,飘香数里,如此意境,正如清人李清照的诗句所云:“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真是赏桂的好去处。

地理环境

圣水寺中有著名的五龙泉,分别为青、白、黄、黑、乌五色龙泉环绕寺院。五色泉水各有其用。唯独有青、白两泉富含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当地人称为“圣水”,“圣水”之神奇,传说常饮可得“双胞胎”,中国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曾经专题报道“双胞胎之乡”。

历史沿革

在抗战期间,中国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第一分校迁来汉中市,分校本部设于圣水寺内,蒋介石李宗仁于右任等国民党要人均在此地驻。为圣水寺人文历史增添一景。

参考资料

圣水寺博物馆.汉中旅游资讯网.2023-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