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县
南华县,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下辖县。南华县位于楚雄州西部,地跨东经100º44′~101°22′,北纬24°44′~25°21′,县域东西最大横距64.6千米,南北最大纵距71.7千米,国土面积2264.59平方公里,东北促狭,西南辽远,略呈“厂”形。南华县东接牟定县,东南连楚雄市,南连景东彝族自治县,西邻弥渡县,北毗祥云县与姚安县,是川、滇、黔通往滇西和南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咽喉要塞,自古就是南方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上的商贸重镇、滇中迤西开放节点城,古有“九府通”之称,今有“滇中西大门”美誉。县城距州府楚雄市33公里,距省会昆明市192公里,距大理市175公里。南华县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地貌以山地为主,西南部群山纵横,东北部丘陵起伏,间有少量平坝。境内最高山峰为红土坡镇龙潭山的烧香寺山,海拔2861.1米,最低点位于马街镇威车村委会倒座窑,海拔963米。
南华县设6镇4乡(龙川镇、沙桥镇、雨露白族乡、五街镇、一街乡、罗武庄乡、红土坡镇、五顶山乡、马街镇、兔街镇),128个村民委员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其中村民委员会11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2个)。2022年末,南华县常住人口19.99万人,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124.6亿元。南华县境内分布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的主要矿藏储量为:煤1.5亿吨,石膏1.2亿吨、锌1.3万吨、铜605.09吨、黄金20吨、6.9万吨,铂钯矿在全国同类矿藏中储量居第二位、开采价值在100亿元以上。砷、铊、石膏3种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州首位,煤炭保有资源储量居第四位。
早在170万年前,“元谋人”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期属哀牢国领土,秦朝前后归附滇国,西汉入中央版图,唐初设邱州,南诏割据时设欠舍川,大理国时期置俗富郡,元朝设镇南州,明清沿袭。1913年4月,镇南州改设镇南县。1954年6月30日,更名为南华县,意为祖国西南美丽的地方。2014年9月,龙川镇岔河村委会小岔河村被命名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6年,南华县被命名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2017年5月,被命名为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2019年12月,五顶山乡牛丛村委会渔坝塘村、兔街镇兔街村委会兔街老村被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21年12月,被命名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历史沿革
晋朝为宁州云南郡,东晋至南梁为宁州兴宁郡地,北朝州周属南宁州。
隋朝属南宁州总管府。
唐初置丘州,初属戎州都督府,后属姚州都督府;唐南诏于沙却置俗富郡,属弄栋节度。
宋代大理国为石鼓赕沙却,属威楚府。
元朝宪宗七年(1257),设欠舍千户;至元十二年(1275)改为镇南州,治今沙桥镇,属威楚路,并置定边、石鼓2县属镇南州;至元二十四年(1287),定边、石鼓省入镇南州为乡。
清代沿明制,为镇南州,隶楚雄府;雍正八年(1730)7月,楚雄府属迤西道(治大理府)。
民国二年(1913)4月,迤西道改为滇西道,镇南州改为镇南县,属滇西道;民国三年(1914)6月,改滇西道为腾越道(驻腾冲县),镇南县属之;民国十八年(1929),废腾越道,姚安县直属省;民国三十五年(1946),属第八行政督察区(驻姚安县)。
1950年,镇南县属楚雄专区;1954年6月30日,更名为南华县;1957年10月,南华县属楚雄彝族自治州;1960年9月,撤销南华县,将原南华县的行政区域并归楚雄县;1962年3月,恢复南华县,以合并于楚雄县的原南华县行政区域为南华县的行政区域。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南华县地处滇中高原西部,地跨东经100°44'-101°20'、北纬24°44'-25°21'之间。县域东西横距64.6公里,南北纵距71.7公里,面积2343平方公里。东接楚雄、牟定县;南连楚雄、景东彝族自治县;西邻弥渡县;北毗祥云、姚安县。东距省会昆明市192公里、州府楚雄33公里,西距大理白族自治州175公里,北距攀枝花市225公里。
地形地貌
南华县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西南群山纵横,东北丘陵起伏,间有少量平坝和狭谷。境内最高山峰为红土坡镇龙潭山的烧香寺山,海拔2861.1米,最低点位于马街镇威车村倒座窑,海拔963米。
气候
南华县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气候以北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兼有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候特点,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4.9℃,年均降雨量823毫米,年日照2611.4小时。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截至2011年,南华县境内探明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砷、铜、铅、锌、金、银、石灰石、石棉、汉白玉等20种。其中,煤矿储量为1.3亿吨、石膏矿储量为1.2亿吨、锌矿储量为1.3万吨、黄金储量为20吨、砷矿储量为6.9万吨。
生物资源
截至2011年,南华县野生生物主要分布于大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植物主要有齿苏铁、银杏、木莲花、舟柄茶、药用厚朴、云南山茶等;动物主要有猴、绿孔雀、小熊猫、红白等。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南华县辖6镇4乡,共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28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7年底,南华县常住人口24.26万人,出生率11.78‰,死亡率7.08‰,人口自然增长率4.70‰。
按公安户籍人口统计,年末全县总户数86583户,减少1330户,年末总人口242472人,增加529人,增长0.22%。其中:乡村人口193674人,城镇人口48798人;女性人口119665人,男女性别比为102.6(以女性为100计算)。全年出生人口3499人,死亡人口2909人。17岁以下48837人,18-34岁57816人,35-59岁98412人,60岁以上37407人。
2021年7月,楚雄彝族自治州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南华县常住人口为203704人。
民族
截至2017年底,南华县少数民族人口107391人,占总人口的44.3%,其中:彝族94520人,占总人口的38.9%;白族9565人,占总人口的3.9%;回族2123人,占总人口的0.9%。
政治
现任领导
中共南华县委书记:马特。
南华县人民政府县长:陈如军。
南华县政协副主席:翁云龙、何勇、鲁海、周崇毅。
南华县政协副主席秘书长:罗小兴。
经济
综述
2017年,南华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04933万元(现价,计算速度用可比价),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6274万元,同比增长6.3%,拉动经济增长1.6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04343万元,同比增长18.3%,拉动经济增长6.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54316万元,同比增长10.6%,拉动经济增长4.36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3.4%、50.6%和36.0%。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4.2:33.8:42.0。
2020年,南华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亿元,增长6.5%。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9亿元,增长3.1%;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39亿元,增长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7%;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8759元、12564元,分别增长4.5%和7.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55亿元,增长3.2%。
2021年,南华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43354万元。
第一产业
2017年,南华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4812万元(现价,计算速度用可比价),增加13265万元,增长6.3%。其中:农业产值132463万元,同比增长3.4%;林业产值31699万元,同比增长9.1%;牧业产值118052万元,同比增长9.0%;渔业产值2598万元,同比增长3.0%。
全县粮食种植面积380160亩,增加204亩,增长0.1%。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04263亩,减少581亩,减少0.3%,其中:烤烟种植面积74900亩,减少3330亩,减少4.3%;油料种植面积35443亩,增加139亩,增长0.4%。
全年粮食总产量126114吨,增加2136吨,增长1.7%,其中:夏粮35054吨,增长2.3%,秋粮91060吨,增长1.5%。
主要林产品采集量核桃8135吨,增长17.0%,板栗114吨,增长13%。全年共采集各种野生食用菌4678吨,比上年增加780吨,增长20%,其中:松茸131吨,增长6.8%;双色薄瓤牛肝菌1476吨,增长16.6%;其他野生菌3071吨,增长22.4%。
年内生猪出栏数299425头,增长3.3%;牛出栏数38563头,增长3.4%;羊出栏数73877只,增长4.5%;家禽出栏2668994只,增长3.2%。全年肉类总产量37501吨,增加1493吨,增长4.1%,其中:猪牛羊肉32814吨,增长4.3%。禽蛋产量1601吨,增长13.3%。水产品产量1750吨,增长2.9%。
第二产业
2017年,南华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81098万元,增长65104.4万元,增长12.6%(现价计算),其中:采矿业30259万元,增长11.2%;制造业479025万元,增长7.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71814万元,增长59.6%。
2017年,南华县7家资质建筑企业共完成总产值254781万元,增长39.1%,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3224万元,增长23.2%;实现工程结算主营业务收入93428万元,增长33.3%;实现利润总额11722万元,增加45.1%;上交税金及附加7292万元,增长22.3%。
第三产业
2017年,南华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5105.8万元,增长12.3%。按城乡市场分:城镇实现119965.8万元,增长13.2%,乡村实现85140万元,同比增长11.0%;按经营规模分:限额以上实现96584.7万元,同比增长15.6%,限额以下实现108521.1万元,同比增长9.5%;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51079.1万元,增长12.5%;商品零售154026.7万元,增长12.2%。
全年邮政营业总收入完成827万元,增长20.7%。电信业务营业总收入完成35533万元,增长125.9%。
全年完成客运量177.1万人,客运周转量8111.74万人公里;货运量417.39万吨,货运周转量75732.19万吨公里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716022万元,比年初增长2.70%,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48885万元,比年初增长17.37%;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453362万元,比年初增长5.73%。
文化
彝族服饰
彝族服饰,彝族崇尚黑色和蓝色,衣着以黑色和蓝色为基调色。领口、袖口等处绣着红白相间的彩色图案,多以花瓣为主。穿绣花鞋。
白族服饰
白族服饰,男子成人一般头上包着大白绕巾,穿白衣,套上一件领褂。姑娘多将头分成三至四股,编成一条大辫,婚后又将头发结起来悬在脑后,套上用毛线扎成的圆形花圈和网兜,然后用纱帕或黑布叠成约一寸宽的“纱帕”戴在头上。
彝族订婚仪式
彝族青年经恋爱确立关系后,在正式结婚前,要举行一个“订婚”仪式,告知亲朋好友及邻里乡亲。在仪式上,男方要给女方的“内亲”一人买一套衣服,拿上一个猪腿子,拿上20公斤白酒和一些瓜子、糖果、烟茶等放在家堂上。在家里准备“订婚”宴席。
交通
公路
截至2017年底,南华县公路通车里程2723.108公里。年末拥有各种载货车汽车3515辆;各种载客车辆238辆,其中:班线客车63辆、出租车134辆、公共交通车41辆。
铁路
截至2012年,经过南华县境内的铁路为广大铁路,在境内设有南华站。
社会
教育事业
截至2017年底,南华县有高中1所,初级中学14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133所,幼儿园25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有教职工2320人,其中:专任教师2001人。在校学生(不含幼儿园)27103人,当年招生6442人,当年毕业生7581人。学龄儿童毛入学率、初中学龄人口毛入学率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为115.98%和116.57%和88%。
文化事业
截至2017年,南华县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图书馆1个,年末藏书5.78万册,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1个,城乡文化站10个。
卫生事业
截至2017年底,南华县共有卫生机构19个。医院和卫生院床位788张(医院床位598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492人,其中:医生185人。
体育事业
2017年,南华县共组织群众体育运动52场次。全年共向省、州输送体育后备人才30余名,输送的运动员,在代表楚雄彝族自治州参加2017年云南省青少年年度赛中获年度赛1个第一,4个第二,8个第三名的较好成绩。
旅游
毛板桥风景区
毛板桥风景区位于南华县西部,在毛板桥水库库区,集湖光、山色、古寺、食宿于一体。
咪依噜风情谷位于南华县龙川镇岔河村,长6.5公里,在南(华)永(仁)二级公路两侧,是一个彝族文化底蕴深厚、民俗保持完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大中山自然保护区
大中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南华县城西,是哀牢山的一部份,面积25237公顷,其中核心区11223公顷。主要景点有观音洞、法空大洞、大涧洞、仙人洞等。
获得荣誉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参考资料
南华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南华县人民政府.2024-07-27
人口民族.南华县人民政府.2024-07-27
魅力楚雄.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4-03-01
南华县县情概况.南华县人民政府.2024-03-01
南华县地理位置.南华县人民政府.2014-07-12
南华县2017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南华县人民政府.2019-02-02
楚雄州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1-07-12
人事任免:涉及南华、 双柏、武定三县县委书记.楚雄都市网-腾讯新闻.2022-03-21
南华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南华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2-02-07
政协南华县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南华县人民政府.2022-05-11
楚雄州2021年1-12月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快报.楚雄州统计局.2022-02-08
水利部关于公布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的公告.水利部.202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