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客家委员会

客家委员会

客家委员会,又名台湾地区行政机构客家委员会,简称:客委会,成立于2001年6月14日,职责为推广复兴客家语与客家文化,其职权法源于《客家基本法》。

简介

客家委员会,又名台湾地区行政机构客家委员会,简称:客委会,成立于2001年6月14日,推广复兴客家语和客家文化,其职权依据《客家基本法》。

职责

客家委员会是全球唯一的中央级客家事务专职主管机关,以振兴客家语言文化为使命,以建构快乐、自信、有尊严的客家认同为信念,以成为全球客家文化研究与交流中心为任务,以「牵成客家、繁荣客庄」为目标,以「荣耀客家、藏富客庄」为愿景。

组成

中央客委会

业务单位:

综合规划处、文化教育处、产业经济处、传播行销处、秘书室、人事室、政风室、主计室。

任务编组:

法规委员会

台湾客家委员会客家文化发展中心:六堆、苗栗客家文化园区

台湾地区行政机构南部联合服务中心客家组

台湾地区行政机构中部联合服务中心客家组

台湾地区行政机构东部联合服务中心客家组

台湾地区行政机构云嘉南区联合服务中心客家组

其他机构:

台湾客家委员会客家学术发展委员会

地方客家单位

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务委员会

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务局

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务委员会

台中市客家事务委员会

屏东县政府客家事务处

花莲县政府客家事务处

台南市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客家事务科

苗栗县政府文观局客家事务科

新竹县政府民政处国际客家事务科

新竹市文化局客家事务科

桃园市政府客家事务局。

主要事件

客委会成立

2001年6月14日,台湾地区行政机构客家委员会成立。

客家电视台

2003年7月1日,由客家委员会成立的客家电视台正式开播,是世界上第一家24小时以客家话播放的电视台。

客语能力认证

2005年开始,客家委员会每年举办客语能力认证考试,分为四县腔、海陆腔、大埔腔、饶平腔、诏安腔。例如马英九先生、谢长廷先生皆通过了客语能力认证考试。

2012年5月,客家委员会开办“幼幼客语闯通关”,欢迎4至6岁的小朋友挑战,使客家话向下扎根,在学学生通过认证各可获得5000到1万元新台币奖学金。

客语教学

2008年后,客家委员会加强学校客家语教学,一个星期由1小时客家语课增加到2小时,并建立客语薪传师制度。

客家基本法

2010年,台湾地区立法机构通过了《客家基本法》,使客家事务迈向法制化,本法规定客家语为政府公事语言。

公事语言

2010年公布「客家基本法」,进一步赋予「公事语言」之制度法源。2009年至2015年计核定补助443件公民营机构推动客语广播、设置客语服务台,开办客语志工及咨询服务,以促进客语在公共领域发声,增进客语能见度。

客语海外巡回教学

2014年,客家委员会举行海外客语巡回教学讲座,海外客语巡回教学现已举办了五届,每两年一次。

客语流行音乐

客委会举办“潮客音乐奖”发掘优秀客家流行音乐人才。为推广客家流行音乐,打造客家流行音乐全新风貌,并发掘与培育客家流行音乐明日之星,客家委员会举办「潮客音乐奖」,期盼透过比赛的进行,能够找到客家词、曲创作、编曲人才,以及演唱的明日之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