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李子坝站

李子坝站

李子坝站(Liziba Station)是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的一座与商住楼共建共存的跨座式单轨高架车站,车站编号207,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桂花园路重庆市轨道集团建设大楼,占地面积31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因“轨道穿楼而过”成为著名的“打卡车站”。李子坝站工程总负责人、结构设计师为叶天义,运营机构为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李子坝站站体共分3层,上层为站台层,下层为站厅层,中间层为设备层,站点共有3个出口,空调候车室共有2个。该站配备文创主题馆、观景平台以及特色文化墙等建筑。李子坝站采用“站桥分离”的结构形式,1楼至5楼是商铺,9楼至19楼是住宅,中间6楼至8楼是轨道交通区域,每层面积约3500平方米,空高约3.6米,列车穿越的长度有132米。1998年,2号线规划在李子坝建站。同时,一栋居民楼也规划在相同地点修建。经过交涉,双方决定同时建造。同年5月,设计团队进行设计,图纸大稿至少改了6版,最终在2000年敲定设计方案。2000年,李子坝站和楼房同时动工建设。李子坝站于2004年3月建成,同年12月,开始观光运行;2005年6月,开始试运营。2019年上半年,李子坝站附近山体、红岩村片区实施了彩化工程;2020年1月,李子坝站外立面改造工程完工。同年11月,车站景观灯饰亮相。2021年,李子坝站将车站出入口编号的英文字母对应变更为阿拉伯数字。2023年7月,李子坝站空调候车室正式开放。2024年10月,该站开放同站过街功能。2025年1月,李子坝站的3号出口完成所有设施设备安装与调试工作,正式投用。

2019年11月,在城市轨道交通资源经营2019年会上,“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李子坝车站综合楼项目”成功入选城市轨道交通物业开发示范项目。李子坝站综合楼项目开创了中国轨道交通高架车站上盖物业开发的先河,提升了城市空间利用效率。

历史沿革

1998年,作为重庆市第一条轻轨铁路,2号线规划在桂花园坡底下和嘉陵江滨江路之间修一座轻轨站点,也就是李子坝站。与此同时,一栋居民楼也规划在相同地点修建。经过交涉,双方最后决定轻轨和楼房同时建造,轻轨从楼内穿过。这在全中国都没有先例,对设计施工来说是很大的考验。主持站点设计的重庆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从1998年5月受到房屋建筑商委托进行设计,图纸大稿至少改了6版,历时两年,最终在2000年敲定设计方案,轨道和楼房的承重结构彻底分离,保持20厘米间距。即使拆掉楼房,也不会影响轨道的运行。

2000年,李子坝站和楼房同时动工建设。2001年,李子坝站旁边坡浮雕墙的设计工作由重庆轻轨集团邀请的时任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的江碧波负责,他在设计之初,就给浮雕墙起好了名字,叫“岩之魂”。作为中国第一座与商住楼共建共存的跨座式单轨高架车站,李子坝站于2004年3月建成;同年12月11日,开始观光运行。2005年6月18日,李子坝站开始试运营,成为重庆轨道交通唯一的楼中站。

2019年上半年,李子坝站附近山体、红岩村片区实施了彩化工程。之后,李子坝站附近山体的景观绿化会进一步提升,让“轻轨铁路穿楼”的“颜值”更高。同年9月,李子坝站完成扩容改造。11月,在城市轨道交通资源经营2019年会上,“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李子坝车站综合楼项目”成功入选城市轨道交通物业开发示范项目。

2020年1月,李子坝站外立面改造工程完工,是该站建成16年来,首次换装。同年11月,车站景观灯饰亮相。2021年10月,李子坝站“A、B、C”等英文字母对应变更为“1、2、3”等阿拉伯数字,与线网其他车站保持一致。2022年7月底,由重庆轨道集团自主设计的李子坝文创商标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核,并完成版权登记。2023年7月20日,李子坝站空调候车室正式开放,这也是2号线较场口至新山村段首个高架车站加装的候车室。2024年10月,李子坝站开放同站过街功能,市民乘客在规定时间内,可持同一张非回收类票卡在同一个车站可免费刷卡进出。2025年1月,李子坝站的3号出口完成所有设施设备安装与调试工作,并于1月20日正式投用。

选址与布局

车站位置

李子坝站位于渝中区嘉陵新路与桂花园路交汇处,北临嘉陵江,背靠桂花园路,车站位于嘉陵江南畔的李子坝正街39号商住楼6-7层。

建筑设计

李子坝站为高架侧式车站,是整条2号线上唯一穿楼设立的站点,占地面积31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与其他站点不一样,李子坝站托举轨道的6根柱子埋在下层的房子里,每根长约22米。而楼栋的柱子约有90多根,每根高度69米,与轻轨铁路的柱子并不在一起。在6根轻轨柱子与楼房建筑之间,有20厘米的安全距离,所以楼房和轻轨两者看似合在一起,其实互不干扰,居民楼完全不受轨道运行震动的影响。轻轨采用低噪声和低振动设备,车轮为充气体橡胶轮胎,并由空气弹簧支持整个车体,因此运行时噪声远远低于城区交通干线的噪声平均声级75.8分贝。轻轨车辆采用直流电牵引,不会产生电磁波。

建筑结构

李子坝站站体共分3层,上层为站台层,下层为站厅层,中间层为设备层,站点共有三个出口:A出口(1出口)、B出口(2出口)及之后建成的3出口。A出口位于建筑一层,李子坝正街南侧,通过六层电动扶梯及楼梯与6楼的站厅层相连;B出口位于整栋建筑的8楼,与站台层同层,位于桂花园路北侧。李子坝站所在的李子坝正街39号商住楼中,1楼至5楼是商铺,9楼至19楼是住宅,中间6楼至8楼是轨道交通区域。其中,6楼是站厅,7楼是设备层,8楼是站台层,每层面积约3500平方米,空高约3.6米,列车穿越的长度有132米。

硬件设施

基础设施

李子坝站空调候车室共有2个,分别位于车站两侧站台,内部设有空调、座椅;候车室设置在站台中部较为宽阔的区域,由全景落地玻璃幕墙围成,固定玻璃幕墙的钢柱上梁被隐藏在了吊顶上方,让乘客在候车的同时,还能欣赏美景、拍摄美照。李子坝站新增了闸机、安检机、摄像监控等设备,增设站内照明设施及站内卫生间;在车站站外端头位置设置站名标识,为外地游客“指路”;在车站A出入口通道增设导向标识,设置宣传重庆市旅游的图案及李子坝站的简介。

车站外立面

李子坝站车站外立面采用了渐变配色,从橙色渐变到黄色,再渐变到橙色;车站外立面的另一个变化,是1至4层的窗户更换为了大面积的落地窗。车站外立面新增了灯光,两条明亮的线条灯光显示出车站的位置。除了新增加的景观灯饰,车站周边环境也进行了相应的灯光设计,文化墙堡坎的立体绿化以及岩之魂雕塑也吸引了大批游客驻足拍照。此外,李子坝站附近的人行道也增设了带有照明功能的护栏,既提升了夜间通行的便利性,也为李子坝站周边的夜景增添了亮点。

运营情况

运营时间

客运流量

2018年“国际劳动节”节期间,李子坝站进出站客流达到7万多人次。2018年10月3日,李子坝站单日游客量达到5万多人次,创下该站最高纪录。同年,李子坝站日均客流量逾1.9万人次。

交通接驳与配套设施

文创主题馆

重庆轨道游客服务中心暨李子坝文创主题馆位于李子坝正街39号商住楼1层,总面积约500平方米,包括“文创产品区”“互动体验电子屏”“轨道车厢打卡区”等11个区域,是重庆轨道交通首个文旅服务中心。

观景平台

2024年,李子坝观景平台正式对外开放,游客们可以360°无死角全方位记录打卡李子坝站。观景平台面积约1367平方米,其中拍摄停留区域设计约为840平方米,功能分区共设旅游大巴落客区、拍摄广场平台区、玻璃栈桥观景区以及步行通道。同时,该项目增设两条步道,分别连接李子坝公园和嘉滨路。

特色文化墙

李子坝站轨道交通特色文化墙分布在站台、站厅、各楼层通道等位置,不仅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还有文明乘车、电扶梯搭乘注意事项、车厢内禁止行为等贴近市民游客出行的温馨提示。文化墙以漫画的方式呈现,结合轨道交通特色,融入了重庆轨道交通吉祥物丹丹和迪迪,风格简约、文字通俗易懂,让进出李子坝站的市民游客潜移默化地球科学常识学知识,受到精神文明引导。

相邻车站

公交

特色与价值

李子坝车站综合楼项目作为轨道集团实施的第一个轨道交通上盖开发物业,开创了中国轨道交通高架车站上盖物业开发的先河。在李子坝站的设计过程中,技术团队解决了三个主要问题:一是确保轨道能够顺利穿过楼栋;二是确保轨道穿过楼栋时不对楼栋结构造成影响;三是合理布局交通转换功能,有效疏导客流并满足居民出行需求。

李子坝站与商住楼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用,采用“站桥分离”的结构形式,不仅节约了轨道车站结构工程费用约3000多万元,合理利用地形高差解决了桂花园路和李子坝正街的衔接,方便了区域市民;而且利用车站上部空间提供了约400户居民住房,较好地实现了低资源消耗、城市有限空间利用效益的最大化。轨道车站桥梁与商住楼结构支撑体系分开设置,有效解决两者结构传力及振动问题。同时,单轨铁路采用低噪音、低振动的充气橡胶轮胎和空气弹簧支撑车体,最大限度减小了列车行驶带来的振动和噪音影响,使车站与商住楼能和谐共生,成功实现城市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文化活动

在李子坝站取景的影视作品有《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和《火锅英雄》。2019年10月,在由交通运输部主办,中国交通报社承办的2019年“我的公交我的城”主题宣传活动中,中央、市级媒体组成的媒体团先后前往大竹林指挥中心、3号线嘉州路站、2号线李子坝站进行实地采访、报道。2025年5月1日,作为重庆市的标志性景点之一,李子坝站“圈粉”众多外国游客,纷纷打卡拍照。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重庆轨道交通运营时刻表全线网更新,快收好,别错过末班车|界面新闻.界面新闻.2025-05-02

李子坝轻轨站.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3-12-22

轨道李子坝站.重庆市人民政府.2025-05-01

建在8楼的2号轻轨:揭秘重庆李子坝轻轨站设计故事.中国新闻网.2025-05-02

提升分担率 | 2号线李子坝站3号出口开通.重庆轨道交通.2025-05-02

让乘客清凉一夏 2号线李子坝站空调候车室上线.重庆日报客户端.2025-05-02

重庆轨道游客服务中心“耍事”多.上游新闻.2025-05-02

轨道李子坝站建成16年首次换装.人民网.2025-05-02

文明在行动 轨道交通特色文化墙为李子坝站添彩.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2025-05-02

网红景点背后的故事:到底先有楼房还是先有轻轨?.人民日报.2025-05-02

揭秘重庆“网红”景点李子坝轻轨站:为节约成本设计轻轨穿楼.澎湃新闻.2025-05-01

每天约1万人在重庆“吞”轻轨.新华社新媒体.2025-05-02

让游客感受李子坝“轻轨穿楼”的独特魅力.上游新闻.2025-05-02

揭秘!重庆“岩之魂”浮雕墙背后的故事.中国日报网.2025-05-02

跟随重庆轨道交通 追寻红色足迹|红岩村.网易.2025-05-01

景观继续升级 今后在重庆李子坝看“轻轨穿楼”将更过瘾.今日头条.2025-05-01

李子坝站首披“晚装” 列车穿楼有了新看点.华龙网-重庆晨报.2025-05-02

从“ABC”到“123” 重庆单轨2号线的车站出入口改名了.华龙网.2025-05-02

小龙坎等10座轨道车站新增同站过街功能.沙坪坝报.2025-05-02

李子坝车站综合楼项目喜获“城轨交通物业开发示范项目”荣誉称号.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2025-05-01

轨道交通小什字站、李子坝站改造完成投用.上游新闻.2025-05-02

大事记.重庆轨道交通.2025-05-02

穿居民楼而过 揭秘重庆神一样的轻轨.环球科技.2025-05-02

一起来李子坝打卡.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2025-05-02

重庆多景点引来万千游客“打卡” 旅游业提升品质添动力.新华网.2025-05-02

一票通乘!23条漫游线路、600余条主城常规公交线路随便坐.腾讯网.2025-05-02

重庆轨道交通.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2025-05-01

“重庆在海外很出名,太棒了!”李子坝站“圈粉”外国游客.重庆日报.2025-05-02

新中国70年成长地标 一起看“空中列车穿楼而过”!.央视新闻.2025-05-02

“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标”五大榜单重磅发布.四川新闻网.2025-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