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毓英中学

毓英中学

英中学位于福建晋江美丽的围头半岛金井镇区,创办于1891年,已有124年历史,是一所海内外特别是在东南亚颇具影响的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

学校校训

勤,即勤劳。它要求每一个毓英人对事业充满激情,积极投入,奋发向上、立志有为。学生勤学好问,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成长欲,勤于锻炼,铸就强健体魄;教师勤于教书育人,一丝不苟。反对懒惰和碌碌无为。人间财富是劳动创造的。天道酬勤,勤劳出成绩,勤劳长才干,勤劳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培养勤劳意识、养成勤劳的习惯、提高劳动技能当属人生第一要事——勤为人生之本。

朴,即纯朴、俭朴。其一纯朴,要求思想纯正、心地善良、理想远大而正确,朴实大方、堂堂正正做人。反对损人利己和矫揉造作。其二俭朴,要求生活节俭、朴素,居安思危、注重积累,反对奢侈浪费和贪图享乐。每一代都肩负着民族继往开来的重任,因此应当主动地把自己个人的利益融入社会和未来,心胸开阔、放眼世界、严于律己,为民族的宏伟大业添砖加瓦,展示美丽人生——朴为人生之美。

诚,即诚实、忠诚。其一诚实,要求为人处事真心实意、诚恳正直、尊重事实、勇于改过。不欺骗、不撒谎、不护短。其二忠诚,要求对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尽心尽力,不投机取巧、不做有损国家和人民利益。诚信可先靠的人营造真挚、友爱的良好社会氛围,奸诈的小人总让人不安。世间需要祥和与真诚,为此,做一个诚恳的人理应是高尚的追求——诚为人生之光。

毅,即果敢、刚强。它要求我们:目标、理想一经确立就应当毫不犹豫地下定决心投入到创造新生活的行列中去。遇到困难不低头、不达目的不罢休,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校训介绍

“颜子砖”的内涵挖掘

“颜子砖”是闽南地区古建筑中常用的墙体用砖,砖体方正、四角线条清晰,颜色为红中带暗色条纹,在闽南的建筑中是必用的基础材料。学校通过理性化的研究与实践性的操作,把真正适合学校发展的社团通过理性科学的建设,形成学校的校本课程,为特色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源泉。学校开设了“颜子砖”系列四大课程:“颜子砖导游课程”、“颜子砖手艺课程”、“颜子砖文史课程”与“颜子砖艺术课程”。通过活动类课程的开设、研究,来评价、反馈、发展学校的“颜子砖”文化。“颜子砖”的深层内涵就是:

“颜子砖”它的方正和端直,寓意每个毓英人堂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端端正正,这是一种做人的精神和品质;“颜子砖”它的厚重,寓意每个毓英人的那份朴实,那份积淀,也是每个当代学子所应追求的笃行精神;“颜子砖”它的用途,带给我们的是那份默默奉献、甘为人梯的孜孜求索精神;“颜子砖”它的坚硬、耐久,预示着学校培养着坚强、刚毅、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一批批学生;“颜子砖”它的和谐,块块紧紧相连,才能筑成墙体,寓意团结和谐一致。我们的师生也是如此,天天和睦相处,生活在这具有生命力的和谐乐园中,共同营造和谐发展的氛围;“颜子砖”,它的颜色,红色中透出一丝暗纹,隐喻我们的教育是积极向上的教育,是默默辛勤的教育,是科学的人文教育……

“颜子砖”,它是“人文”与“科学”的“真善”结合,是“人”的发展基石,它同时也是“务实”(实实在在打基础、做墙体)和“崇理”(崇高理性,不能跳跃、隔断)的,是我们学校教育目标的象征。因而,“颜子砖”精神提炼为——“勤勉、朴实、诚意、毅志”(也是学校的百年不变的校训)。即:

勤勉——红红颜子砖,那勤劳、博大精深的宽广胸怀;

朴实——红红颜子砖,那朴素、和谐谦虚的纯朴品行;

诚意——红红颜子砖,那团结、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毅志——红红颜子砖,那坚毅、厚重持久的坚韧品质。

学校精神源自和积淀于昨天,影响、生成和作用于今天,又发展影响于明天。学校精神是学校教育的积淀。一切精神中的美,经由人文的凝聚和提升,和谐、自然而然地直奔人的心灵深处。

“颜子砖”精神的内化

学校精神,并不仅仅是一种纯文字的凝聚物,而应该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关注人们的现实生活和道德走向。将“颜子砖”的精神提升为学校精神。因而我们又将“学校精神”在学生、教师、管理队伍中寻找结合点,将“精神”内化为行为。

拥有学校精神的学生是:

勤勉——善于学习和思考,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丰富想象力的学生。

朴实——具有朴素思想,脚踏实地的作风,积极进取,敢于创新的创新型学生。

诚意——善于与人相处、与人合作,善解人意,诚心待人,热爱生活,富有理想的学生。

毅志——自信坚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永不低头,充满旺盛斗志和品行端正的学生。

拥有学校精神的教师是:

勤勉——自信、追求卓越,能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

朴实——沉稳、善于合作,有优秀人格魅力的教师;

诚意——真诚、充满爱心,受同仁学生尊敬的教师;

毅志——坚定、百折不挠,富创新开拓精神的教师。

拥有学校精神的管理者是:

勤勉——具有谦逊、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具有吃苦耐劳、身为人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的管理者;

朴实——善于协调关系、务实工作,能充分发挥所有人的潜能,以促进学校发展的管理者;

诚意——能够清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与使命,具有奉献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管理者;

毅志——坚持不懈地追求人生理想和办学理念,具有独特办学风格,有内涵的管理者。

综上所述,我们的学校拥有“勤勉、朴实、诚意、毅志”的“颜子砖”学校精神。学校精神陶冶、感染、规范着每一位师生员工的价值选择、人格塑造、思维方式、道德情感、行为习惯,激发每一位师生员工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形成必然的内聚力和群体意识,从而使个体目标整合为学校的总体目标,调动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的学生、教师、管理者在学校精神的感召下,促进学校内涵品质的不断提升。

学校精神的组成

百年风雨,岁月沧桑,学校始终承传着“勤、朴、诚、毅”的校训,形成了独特的学校精神:“颜子砖”的“务实”、“崇理”精神。它又细化为:

科学精神:“顺乎天理、地理、人理”。

解释:天有天理,地有地理,人有人理,物有物理,情有情理,心有心理,世间上任何一件事物都有其各别的“理”,也就是按自然规律办事。

创新精神:“天地革而四时成”。(出自《“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周易·革卦·传》)

解释:革:变化。天地有阴阳寒暑之变化而形成四季。古代以天子受天命称帝,故凡朝代更替,君主易姓,皆称为革命。近代则指自然界、社会界或思想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深刻质变

合作精神:“天时地利人和”。(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孙膑兵法·月战》:“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解释:指作战时的自然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人心的向背。

将科学的“求真”与人文的“求善”相结合。“德智体美劳”兼得,“精气神”十足,形成“以高尚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以‘重素质、扬个性、能创新、可发展’的科学办学理念引导学生,以高效的管理体系服务学生,以优美的教学环境感染学生”的育人环境,形成了“严谨、务实、文明、超越”的校风和“勤奋、求真、力行、进取”的学风以及“垂范、博学、爱生、善导”的教风,以鲜明的办学特色、独特的育人风格和优异的教育实绩享誉社会。

校歌

《毓英之光》

啦……啊……

我们是自豪的毓英学子,

流金岁月里,沐浴着春光,

我们拥有不屈的精神,辛勤耕耘,奋发向前,

我们流连毓英园的书声,只争朝夕,满怀理想,

啦……

毓英中学,历经百年,青春依然,我们勤朴诚毅,开拓创新,

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啦……啊……

我们是自信的毓英学子,

频繁夺魁中,满载着荣光,

我们拥有大海的胸襟,和谐友爱,心手相牵,

我们不忘金井水的甘甜,敬祝毓英,地久天长,

啦……

毓英中学,历经百年,青春依然,我们勤朴诚毅,开拓创新

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所获荣誉

1997年被确认为省三级达标学校以来,学校内部管理全面完善,教育质量稳步提高,科技比赛捷报频传,排球比赛连年夺冠。特别是2000年高考上重点本科、本科、专科线多达141人,翻番完成市教委下达的任务,2001年高考、中考再次取得新突破。

几年来,办学效益深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许,相继被确认为福建省体育传统项目(排球)学校、泉州市先进教工之家、全民健身先进单位、晋江市文明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绿色学校、科技示范校、科协工作先进单位,并被市政府列入2001~2002年创省二级达标学校的行列。

目前已被确立为福建省一级达标学校。

新校区

2015年9月1日,毓英中学隆重举行高中部新校区第一次升旗仪式。学校领导、各处室负责人、高一年段全体师生近550人参加升旗仪式。此举标志着毓英中学高中部新校区正式启用。

毓英中学高中部新校区2012年开工建设,目前教学楼、实验楼、艺术楼、科技楼、学生宿舍及食堂、运动场等工程相继完工。今年9月,高一年新生开始入住。新校区位于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金井镇镇区东北侧,占地96亩,总建筑面积62966平方米,总投资近2亿人民币,办学规模为36班,可容纳2000名学生学习、住宿。新校区严格按照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的标准规划设计,力求风格统一、理念先进。现代化的设施加上封闭、科学的管理,必将促进毓英教育教学质量的新突破,重振毓英百年雄风。

历史沿革

毓英中学位于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围头半岛北端,已有一百二十九年的办学历史。

学校创办于1891年,初时由金井基督教会许声炎牧师担任校主,定名为“毓英义塾”。1897年,另办“慕仁女塾”,后改称为“毓英女校”。1907年,毓英曾先后附设简师班、初中班、幼稚园、汉文班、民众夜校等。1948年秋,创办“毓英中学”,小学称小学部,设主任。1952年,由政府接办,小学部更名为金井小学,“毓英中学”更名为“晋江第三中学”。1956年增设了高中部,成为一所完全中学。1986年,“晋江三中”又复名为“毓英中学”。

办学百年,经风历雨,数次易名,然薪火相传,英才辈出,永焕光彩。

1891年,许声炎牧师在金井基督教会附设“毓英义塾”。第一届学生十二人,规模虽小,却开金井地方文化教育之先河。

1897年,许声炎牧师又创设女塾,1900年,因英国仁勒西女士捐建“慕仁堂”,故另名“慕仁女塾”。

1905年,泉州市府尹李增霨,因毓英得风气之先,成绩卓著,嘉励推广。兴泉永道道尹刘庆汾捐资100元为倡导,地方上有识之士积极响应,于是成立校董会。第二年,许声炎牧师之子许志泽受聘为校长。

1918年,“慕仁女塾”更名为“毓英女校”,归并毓英。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许志泽校长以“勤朴诚毅”为校训,办学极为严格。在数年中,学校不断发展,校舍和教学设施在当时已相当完备,学校颇具规模。外地学生甚至东南亚的华侨子弟纷纷慕名前来就学。

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菲律宾被日军占领。原来支持学校经营的旅菲毓英校友会与学校交通断绝。学校经费失去固定来源,就开垦荒地、兴办农场来勉强维持开支。

1947年,许志泽校长积劳病逝。校董会主席由许锡安先生担任。1948年,旅菲校友集资建了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教学楼。同年秋季,创办了中学,由许承先生任校长。

1949年后,旅菲毓英校董会和学校又中断联系,学校经费无法接济。校友郭席排发起并组织金井毓英校董会,被推选为董事长。金井毓英校董会多方筹集资金,一方面解决学校的经费,另一方面在原校舍之上建起了第二层,以应学校规模发展之急。

1952年12月12日,政府宣布接办,从此,中、小学行政各自独立,中学部更名为“晋江第三中学”。

1954年春季,上级部门派施宣铁同志任中学校长,新建了两座各四间的平屋教室,毓英的规模发展到14个教学班。

1956年,增设高中部,发展到23个教学班,成为完全中学

195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炮击金门,我校师生踊跃支持前线工作,涌现了蔡玉霜、林惠珍等一批批的先模人物。1959年,学校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政治部评为支前集体三等功,11月被共青团中央委员会评为“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先进集体”,1960年,蔡玉霜、林惠珍分别荣立全国二等功、三等功,进京出席了全国民兵代表大会并受奖,毛泽东主席将金日成赠送的苹果转赠给我校,我校被授予“闽海红旗”荣誉称号。

1970年,晋江三中、金井侨中(校址在新市村---现晋江职业中专学校)合并为“金井中学”,并设立分校。

1978年,恢复“晋江第三中学”校名。

1979年初,成立了校友联络会,由德高望重的李于佑老师出任会长,开始联络海内外校友的工作。1979年和1981年,晋江三中旅港校友会两度组团回校庆祝建校88周年和90周年,为校友同母校的联系、校友之间的联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985年5月,经金井镇、晋江县教育局、泉州市教育局同意,福建省人民政府于1986年12月18日下文批准复名为“毓英中学”。复名后,校园进行了整体规划,学校布局更趋合理。

1991年,庆祝建校100周年之际,菲律宾校友会组团回校并掀起捐资建校的热潮。

初中部老校区校大门

1996年,学校抓住机遇,开始了争创达标学校的历程,于12月通过福建省三级达标学校的评估验收,1997年被正式确认为福建省三级达标中学。

1996年,晋江市人民政府特聘王金炳先生为毓英中学名誉校长。此后,他捐巨资用于学校硬件建设,为学校争创福建省二级达标和一级达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2002年5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泉州市人民政府在毓英中学为王金炳名誉校长立碑铭志,表彰其捐资1000万元以上用于家乡的各种公益事业,彰显其热心敎育、乐育英才的可贵精神。

2000年,学校举办了110年校庆,海内外各校友会纷纷组团回校庆祝,营建了一个校友融合、师生团结的良好氛围。

2002年,学校管理走向上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上半年被确认为“泉州市达标中学素质教育先进校”。下半年,高分通过了福建省二级达标中学的评估验收,实现了学校办学层次的又一次提升。学校的良好发展激发广大校友的爱校热情。华侨、校友又捐资1000万元,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2006年3月,市长下校现场办公,决定为我校向外征地一百亩,建设新校区,并制定了高初中分设的规划;5月,学校顺利通过福建省一级达标中学泉州市级验收;9月,顺利通过福建省一级达标中学省级评估验收;10月,成功举办115周年校庆,学校发展蒸蒸日上。

2008年4月,学校被省教育厅正式确认为“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

2009年4月18日,举行了高中部新校区奠基仪式,高中部新校区的建设全面启动。6月,学校高考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理科考生陈逸群同学以674分的高分(仅以一分之差)位居晋江市第二名,福建省第127名。其中理综287分、数学140分,均位居晋江市第一名。

2010年,高中部新校区的建设被列为晋江市预备重点建设项目。

2011年11月2日,隆重举行120周年校庆活动。

2015年9月1日,高中部新校区正式启用,高一年新生开始入住。

2018年11月,三个年段全部入驻高中部,新校区完整建制。

办学特色

2015年来,学校通过积极探索,打造积淀,总结提炼,逐步形成“毓英品格”办学特色。“毓英品格”以“毓英女排”“毒品预防教育”“闽南语古诗词吟唱与创作”为抓手,多方面培育学生的公民品格——健康身心和追求精神、坚强意志和自护能力、本土情怀和艺术修养。

(1)扬名全省的毓英女排特色。毓英品格,健康身心和追求精神。我校开展排球特色项目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泉州市体委于1972年就确定我校为学校排球基地学校。福建省教育厅于1999年、2001年两度授予学校“省体育传统项目(排球)学校”荣誉称号。学校以女子排球为龙头,定计划、定目标、定时间、定场地,有效开展训练。各班级组建男女排球队,定期开展段级校级排球联赛。多年的不懈努力,“毓英女排”凝成品牌,给学校带来了诸多荣誉。学校女排获得曾经蝉联泉州市中学生排球比赛冠军十连冠;曾于2007年获福建省第八届中学生运动会排球赛女子组第一名;每年均获得福建省中学生运动会排球赛以及福建省重点体育传统项目校排球赛女子组亚军、季军等佳绩,福建省内有影响力。

(2)国家表彰的毒品预防教育。毓英品格,坚强意志和自护能力。毒品预防教育是我校德育特色之一,毒品预防教育活动既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又逐步形成课内教学体系;既有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内活动,又有走出校门辐射社会的校外活动;既有形式多样的传统教育,又有互联网平台的线上教育。从2005年开始开展的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活动,影响省内外。国家禁毒委员会副主任、公安部党委委员、反恐专员刘跃进同志曾到学校指导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活动。2007年我校获“泉州市中学生毒品预防教育活动示范学校”荣誉称号,2016年12月我校被国家禁毒委员会评为“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先进学校”,2018年5月,黄传集老师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先进教师”。2017年6月和11月,学校先后在泉州市禁毒工作交流会和福建省禁毒工作交流会会上作专题经验介绍。2018年5月,学校在晋江市“安全教育”德育主题实践活动展示交流会(中学专场)也作专题经验分享。近两年,先后有菲律宾国家禁毒委访华代表团、公安部国家禁毒办、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等数十批单位考察团莅校考察交流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学校投入资金在新校区建立专门的“毓英中学生命健康体验馆”。

(3)闽南语古诗词吟唱与创作教育。毓英品格,本土情怀和艺术修养。近五年来,学校站在传承本土特色、发扬诗词国粹、挽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一以贯之地抓诗教工作,诗教活动丰富多彩,社会影响越来越广泛。学校成功立项文化部、教育部规划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子课题《闽南语古诗词吟唱进校园》、国家级课题子课题《“闽南语古诗词吟唱”进课堂的实践研究》、福建省十三五规划课题《核心素养下古诗词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2015年承办晋江市首届校园诗歌节。学校正式出版《闽南语古诗词吟唱读本》,开发校本教材《中学格律诗词写作教程》,在初高中基础年段开设“闽南语古诗词吟唱与创造”选修课。2018年,学校被市教育局确定为“晋江市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示范校培育对象”。学校成立毓秀诗社,现有学生会员750名,诗社专(兼)职指导老师12名。学校在新校区建有校本特色的“闽南古诗词文学馆”和“毓秀亭”朗读亭,创办诗刊《毓英诗集》,创办以来师生发表诗词作品近万首,师生诗词作品发表于《晋江市经济报“五里桥”》《晋江市诗词》等报刊,取得广泛的社会影响。

学校理念

办学理念:毓秀培英,奠基未来。

毓英歌曲

校歌:《毓英之光》

校友之歌:《四海一家人》

校标校徽

参考资料

2023年晋江市中学基本情况登记表.晋江市人民政府.2024-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