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猴亚科
疣猴属亚科(学名:Colobinae)是灵长目猴科的一个亚科,包括疣猴族和叶猴族两大支系,共有11个属的61种。
生物特征
疣猴亚科的动物体型中等,头部圆形,下颌短,鼻孔朝前向下紧靠。手足均有5个指、趾,具扁平的指甲。它们的尾巴较长,有些尾巴端部常有一撮毛,甚至成球状。疣猴亚科的动物毛色多样,幼年动物的颜色与成年动物有显著的不同。
栖息环境
疣猴亚科的动物栖息于热带雨林、成熟的次级雨林、山地和沼泽森林,或接近草原的树林中。它们主要是树栖性动物,但也有一些种类过着更多的地栖生活。
生活习性
疣猴亚科的动物是昼行性和树栖性物种,居住在森林的上层和中层,很少到地面上来。它们生活在群体中,家庭由平均6-25只成员组成,通常包括一只成年雄性、几只雌性和它们尚未独立的子女。几只雌性会共同哺育家庭内年幼的小猴,雄性在成年前会离家独立,雌性则留在家族里。由成年雄性率领,有些会用宏亮的声音来保卫领地。动作灵敏,能在树枝之间做长距离的跳跃。
饮食习性
疣猴亚科的动物主要以植物的嫩芽、叶、鲜花和水果为食,也吃白蚁。为了帮助消化,特别是难以消化的叶子,它们有多室复杂的胃,使它们成为唯一具有前肠发酵的灵长目。
繁殖方式
疣猴亚科的动物一年四季均可交配繁殖,婚姻方式为一夫多妻制。雌猴每两年繁殖一次,孕期约175天,每胎产1-2仔。幼猴出生的最初几个月里,不论是否母亲,族群中的雌猴都会帮助照顾及支持幼猴。幼猴3个月后长得和父母体色相同,7个月大时就可以自由活动了,4-6岁左右性成熟。平均寿命(野生)为20年。
分布范围
疣猴亚科的动物主要分布在非洲和亚洲南部。非洲的疣猴族包括黑白疣猴、红疣猴和橄榄疣猴等属。亚洲的长尾猴族包括灰叶猴属、黑叶猴属、金丝猴属、长鼻猴属和猪尾猴属等。
保护现状
由于栖息地破坏、气候变化和人类捕杀,疣猴亚科的许多物种面临濒危,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各国已将疣猴列为珍贵保护动物,呼吁人们爱护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