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粘质沙雷氏菌

粘质沙雷氏菌

粘质沙雷氏菌 (英文名:Serratia marcescens)属于肠杆菌科沙雷氏属的一种,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最早在1823年被定名。

粘质沙雷氏菌一般见于水、土壤、腐烂的蔬菜、肉和淀粉丰富的食品上,是住院病人重要条件致病菌,可引起败血症和尿道感染,黏质沙雷氏菌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可以产生灵菌红素(prodigiosin)和吡羧酸(pyrimine)两种不同的色素,最适的生长温度37~40℃、NaCl水溶液质量浓度0~7g/L。形态上一般比其他肠道菌小,无荚膜,偶尔呈长丝状。由于粘质沙雷氏菌在生物防治领域不仅能有效地防治一些害虫和病原菌,还能增强植物的抗性。温度是影响粘质沙雷氏菌生理代谢过程的重要环境因子,在25 ℃左右时能够产生红色色素,而一旦温度升高,达到37 ℃时,红色色素即不再生成。

形态特征

菌株的菌落基本上是凸起,中心不透明,边缘不规则,大小为1~2.5mm,均产生红色色素(图版Ⅰ-3)。.在营养琼脂平板上可产生树枝状向左旋的特别菌落(图版Ⅰ-1);在特殊条件下培养时可出现由小逐渐变大、连续有序排列的双列菌落(图版Ⅰ-2)。菌体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大小为(1~1.3)μm×(0.7~1.0)μm,周生鞭毛,有动力,无荚膜,无芽孢

生理生化特征

28℃下培养产生红色色素,37℃下培养不产红色色素而恢复在28℃下培养又产生红色色素;革兰氏阴性,周生鞭毛;从耐紫外线照射试验中发现菌株中具有抗紫外线的物质存在;左旋状菌落和双列菌落如何形成尚未清楚。

防治对象

黄胫小车蝗

生防特点

以黄胫小车蝗成虫为供试虫对HBZBS-1菌株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对黄胫小车蝗有很高的杀虫脒毒力。HBZBS-1菌株培养原液对黄胫小车蝗成虫有很好的杀虫效果,感染4d后的死亡率达87%。室内重复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黄胫小车蝗成虫的杀虫效果稳定。将培养液稀释10倍后,对黄胫小车蝗的杀虫效果已明显降低,这说明初始感染量是影响其杀虫效果的重要因子。含少量活菌体的上清液的杀虫效果明显高于不含活菌体的上清液的杀虫效果;纯活菌体菌液对黄胫小车蝗成虫的防治效果为83%,与培养母液的杀虫效果基本相当,明显高于其他处理液的防治效果。由此可见,对黄胫小车蝗起主要杀虫脒作用的是活菌体,纯菌体代谢产物也表现出一定的杀虫毒力,但杀虫活性较低。经100℃水浴处理的含少量菌体的上清液对黄胫小车蝗成虫无杀虫活性,但经紫外线处理的含少量菌体的上清液仍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说明HBZBS-1菌株及具有杀虫活性的代谢产物经一定强度的紫外线照射而不至丧失活性,但耐热性较差。

代谢产物

灵菌红素(Prodigiosin,正式名称为2-甲基3-pentyl-6-methoxyprodiginine)是Prodiginin(中文名不详)的一种。它具有Prodiginin的基本结构,也就是三吡咯环,其中的一个吡咯环C2上带有一个甲基,C3上则有一个戊基。灵菌红素是一种红色物质,可由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等细菌合成的次级代谢产物。虽然其对于生产者的作用和意义还不是彻底明了,但它已被发现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作用,能抗癌,抗微生物,抗疟疾,抗霉,免疫抑制的作用。其中抗癌方面,因为其具有癌组织的高针对性和对正常细胞则表现的低毒害作用,而成为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抗癌物质

参考资料

论文推荐 || 一株分离自黑翅土白蚁的粘质沙雷氏菌的鉴定及特性.微信公众平台.2024-03-18

MALDI-TOF MS对草莓中铜绿假单胞菌和黏质沙雷氏菌的检测.微信公众平台.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