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联纪念馆
东北抗联纪念馆(全称为: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为社会科学类革命史专题纪念馆,是中国首个展示东北抗日联军光辉业绩的大型纪念场馆,位于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保护区内,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该馆于2003年修建,2005年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1999年12月,吉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建立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2003年,吉林省近现代史博物馆与吉林省博物馆合并成立吉林省博物院,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与吉林省博物院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管理。 2014年,吉林省启动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新馆建设工程。
东北抗联纪念馆陈列主题为“铁血英魂”。序厅由巨幅水墨壁画《白山黑水抗联魂》组成,画长50米·高4米,由3000多个人物组成群山造型。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基本陈列分为六个篇章,分别是:屈辱篇——民族苦难;义勇篇——还我河山;众志篇——烽火关东;喋血篇——配合抗战;艰苦篇——烈忾英魂;胜利篇——东北光复。纪念馆通过700余件珍贵的图片、文物、文献、图表和精美的绘画、逼真的场景,充分展示了东北抗日联军艰苦卓绝的战斗经历、战斗场面、战斗成果和战斗生活,展现了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
自2008年免费对外开放以来,杨靖宇烈士陵园暨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年接待全国各界参谒群众达40余万人次。在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3年,东北抗曰联军纪念馆推出的《黑土军魂—东北抗曰联军军史陈列》获第十届全国博物馆陈列展览十大精品奖。
历史沿革
背景
历史背景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实行灭亡中国的“大陆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国民党政府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一方面对红军不断实行“围剿”,一方面对日妥协,企图依靠国际联盟遏制日本的侵略,因而采取了不抵抗的方针,导致东北迅速沦陷。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大义面前,高瞻远瞩,号召人民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同时派遣大批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奔赴抗日前线,组建抗日武装,同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长达14年的武装斗争。
东北抗联的抗日斗争是惨烈的、英勇的、典型的。东北抗联将士们高举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旗帜,坚定理想信念,表现出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开拓创新精神,东北抗联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宝贵财富。
相关人物
杨靖宇(1905~1940)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原名马尚德,河南确山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鄂豫皖别动大队。1929年受中央派遣来到东北领导抗日斗争,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率部同日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沉重打击了日伪统治,鼓舞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斗志,有力支援了中国的抗日战争。1940年2月23日他在率部对敌作战中壮烈牺牲,时年仅35岁。
发展历程
1978年12月30日,吉林省博物院革命史部从吉林省博物馆分离,单独组建吉林省革命博物馆。1999年12月7日,吉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建立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2002年5月18日,吉林省革命博物馆更名为吉林省近现代史博物馆。2003年,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开始修建。同年吉林省近现代史博物馆与吉林省博物馆合并成立吉林省博物院,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与吉林省博物院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管理。 2005年,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2014年,吉林省决定正式启动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新馆建设工程。
2024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了首批20家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名单,吉林省博物院(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吉林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成为入选单位。
方位布局
场馆设计
东北抗联纪念馆为半地下护坡式建筑,造型独特、美观大方。
展馆布局
东北抗联纪念馆位于吉林省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保护区内。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陈列主题为“铁血英魂”。序厅由巨幅水墨壁画《白山黑水抗联魂》组成,画长50米,高4米,由3000多个人物组成群山造型,代表绵延起伏的长白山脉和东北的三千万同胞。纪念馆通过900余件珍贵的图片、文物、文献、图表和精美的绘画、逼真的场景,充分展示了东北抗日联军艰苦卓绝的战斗经历、战斗场面、战斗成果和战斗生活,展现了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
展览陈列
东北抗联纪念馆基本陈列分为六个篇章,分别是:屈辱篇——民族苦难;义勇篇——还我山河;众志篇——烽火关东;喋血篇——配合抗战;艰苦篇——烈忾英魂;胜利篇——东北光复。
常设展览
屈辱篇·民族苦难
屈辱篇·民族苦难展示了1931年9·18事变后,日本侵占中国东北,拼凑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开始了长达14年血腥的殖民统治。三千万东北同胞蒙受着失去家园的屈辱,在日本侵略者的刺刀下过着非人的亡国奴"生活。展览通过珍贵的图片、文物、文献、图表、绘画与逼真的重现场景,展示了日伪政权期间残酷镇压劳工、强制学生参加“国防训练”、1932年9月,抚顺市日军屠杀3000多无辜群众制造的平顶山惨案以及1941年,32名抗日志士被日军残杀等。
义勇篇·还我山河
义勇篇·还我山河展示了面对日本侵略军疯狂的占领和野蛮的屠杀,不愿做亡国奴的关东民众,组织起声势浩大的义勇军,勇敢地拿起刀枪,同强敌进行惨烈的拼杀,用血肉之躯筑起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堡垒。
众志篇·烽火关东
众志篇·烽火关东展示了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抗日救国的历史重任。组建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结成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东北地区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联军成为抗日武装斗争的中坚,抗日烽火遍燃东北大地。
喋血篇·配合抗战
喋血篇·配合抗战展示了1937年,"卢沟桥"事变,全国抗战爆发后,东北抗联军战斗在日伪统治的心脏,消灭,钳制,削弱敌人,积极配合全国抗战,为民族的解放和人类的正义而战的事迹。
艰苦篇·烈忾英魂
艰苦篇·烈忾英魂展示了在抗日救国的过程中,东北抗日联军的发展过程和英勇牺牲的东北抗日联军烈士的遗物等。充分展示了东北抗日联军艰苦卓绝的战斗经历、战斗场面、战斗成果和战斗生活。
胜利篇·东北光复
胜利篇·东北光复通过场景再现:日方向中方递交投降书的仪式,牺牲的东北抗日联军烈士名录,东北抗日联军缴获的日军装备,毛泽东题字并通过图片展示了1945年雅尔塔会议和1945年波茨坦公告等。
重要馆藏
学术研究
2024年5月25日,由吉林大学、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的吉林大学——吉林省博物院(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协同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第一届学术研讨会在长春举行。协同研究中心的挂牌成立,标志着吉林省革命文物研究工作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开幕式上,协同研究中心与黑龙江哈尔滨·东北烈士纪念馆馆长刘强敏、辽宁本溪辽宁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馆长孙中华、内蒙古呼伦贝尔东北抗联纪念馆馆长周连娟分别签订合作协议。活动由协同研究中心、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东北抗联研究中心、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承办;黑龙江哈尔滨东北烈士纪念馆、辽宁本溪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内蒙古呼伦贝尔东北抗联纪念馆协办。
文化活动
社教活动
2021年6月9日上午,参加2021吉林省记协“学党史、践初心、强四力”主题采访活动的媒体记者团抵达此次活动的第三站——通化杨靖宇烈士陵园与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缅怀杨靖宇将军,重读历史,共同追忆那段充满艰辛与热烈的峥嵘岁月。
荣誉奖项
作用价值
自2008年免费对外开放以来,杨靖宇烈士陵园暨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年接待全国各界参谒群众达40余万人次。在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资料
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介绍.杨靖宇烈士陵园暨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 .2024-06-07
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4-06-07
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简介.人民资讯.2024-06-07
东北抗联精神 抗日救亡勇赴国难.中国教育报.2024-06-07
红色印记感知红色血脉.吉林日报.2024-06-07
吉林省博物院(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吉林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入选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名单.长春发布.2024-06-07
屈辱篇-民族苦难_陈列展览.杨靖宇烈士陵园暨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2024-06-07
义勇篇-还我山河_陈列展览.杨靖宇烈士陵园暨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2024-06-07
众志篇·烽火关东_陈列展览.杨靖宇烈士陵园暨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2024-06-07
喋血篇·配合抗战_陈列展览.杨靖宇烈士陵园暨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2024-06-07
艰苦篇·烈忾英魂_陈列展览.杨靖宇烈士陵园暨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2024-06-07
追寻红色印记 传承抗联精神.云南网.2024-06-07
胜利篇·东北光复_陈列展览.杨靖宇烈士陵园暨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2024-06-07
抗联部队在战斗中缴获的军号.杨靖宇烈士陵园暨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2024-06-07
吉林大学——吉林省博物院(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第一届学术研讨会在长春举办.吉林大学.2024-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