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条红军被
《半条红军被》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民族歌剧,由长沙歌舞剧院和长沙交响乐团创作演出。该剧是“2020-2021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黄定山担任总导演,任卫新担任编剧,杜鸣担任作曲。王宏伟、刘一祯主演。
民族歌剧《半条红军被》是以发生在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的“半条被子”故事为原型进行艺术创作的。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深情地讲述了“半条被子”的故事。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省期间,重温“半条被子”的故事,强调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半条红军被》创演团队以震撼心灵的动情表演、饱满立体的人物形象、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生动阐述了“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2021年7月9日-10日晚,民族歌剧《半条红军被》在梅溪湖国家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首演。7月14-15日,民族歌剧《半条红军被》在广州大剧院上演。
剧情简介
长征路上,中国工农红军某卫生队队长祝霞和马大壮、湘妹子三位女红军,在寒冬的雨夜被瑶寨的秀嫂邀请住进了自己家。部队开拔时,祝霞看到秀嫂家严冬只盖蓑衣取暖,毅然决定把部队出发时爱人、先遣营营长郑秋收送给自己怀孕的身体御寒的军被给秀嫂留下。秀嫂执意不收,祝霞就把红军被剪下了一半留给秀嫂。感动的秀嫂丈夫天剩消除了对红军的误解,主动要求当向导与挑夫,跟着红军踏上了长征路。
红军走后,瑶寨遭到了白军保安团的再次洗劫,秀嫂也因为收留女红军而受到拷问,半条红军被也被搜出后烧毁。秀嫂不屈而奋勇抗争:你们就是把中国工农红军被烧成灰,秀嫂我心中的那片红你烧不掉。
长征路上翻越雪山,病中的女战士马大壮因把留下的半条红军被让给老乡挑夫天剩,自己却冻死长眠在凛冽的雪山。
红军过草地,饥饿的小战士湘妹子为找裹腹充饥的黄花草,身陷沼泽失去了弱小的生命。她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她答应过秀嫂,革命成功后,不要忘了给房东秀嫂送一条新的棉被。
经历了长征路上一场场血战的郑秋收,与爱人祝霞几度情感交集,在长征胜利即将到来的前夕,终于意外相逢。未料突遭敌人包围,为掩护解救乡亲们突围,他们点燃了珍爱的中国工农红军被,把敌人吸引过来,把死亡留给了自己。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共同浇灌了坚定的信仰和坚贞的爱情。
演出场馆
作品评价
《半条红军被》抛出了“军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的主题,同时,也缱绻着诸多梦的希冀和遥远的旖旎,从而给予观众一个值得深思的温暖结局。真正的崇高,从来就是一切以人民的自由、幸福生活为追求目标的崇高。(长沙晚报网评)
《半条红军被》,不仅在题材上是中国本土耳熟能详的红色题材,剧中歌曲用中文演唱,在编曲上,也大量运用了民族元素进行演绎,东方色彩浓厚;在舞台布景上,更是极具民族风情和特色,完全是一部地地道道的民族歌剧。(川观新闻评)
剧场舞台的立体呈现,震撼人心。台上利用高科技手段制作出枪炮连连、硝烟弥漫、雷鸣电闪、风雪漫天、星光熠、红日冉冉等特效,与台下交响乐团、合唱团的配合演出相得益彰,再加上分散在整个剧场当中的声音来源,完美创设、立体呈现了剧中情境,令观众很难不沉浸其中,如身临其境,非常震撼。该剧利用人耳对声音方向的辨别性,构建了一个超出镜框舞台的绝对立体剧场。如飞机的声音在空中作响,敌人攻打的声音从观众背后传来,郑秋收骑马的马蹄声从观众席一路响到舞台……设计很是奇妙。《半条红军被》的舞台美术由国内一流团队打造,仅道具装车就塞了足足13辆卡车。剧中人物性格丰满,生动鲜活,可亲可感,可敬可叹,带给观众强烈的情感冲击。女主人公祝霞对丈夫温柔似水,对革命坚定如山,她温婉如玉、坚强不屈,是一名典型的红军女战士。男主人公郑秋收有血有肉,在第三幕与细伢子的戏份中,通过细节烘托出外刚内柔的英雄形象,充满真情实感。配角也很出彩。比如三位女中国工农红军中的马大壮,身体壮实,个性爽朗,她在第一幕开头便自道来历:家里原来是屠户,受到恶霸欺负家破人亡,“操起杀猪刀,我投奔红军队伍……”迅速明确了人物个性与革命动机。天剩一开始胆小怕事,后面却跟着红军当起了厨师,人物的性格转换、心路历程刻画得非常自然。《半条红军被》以鲜活生动的文艺作品替代枯燥无味的说教,对心灵来了一次大洗礼,是一次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腾讯新闻客户端评)
参考资料
民族歌剧《半条红军被》将于7月上旬首演.中国日报网.2021-06-04
舞台上的英雄有血有肉,充满真情实感 大型民族歌剧《半条红军被》今日首演.今日头条.2021-07-10
“半条红军被”的诗与远方-橘洲-长沙晚报网.长沙晚报网.2021-12-11
歌剧魅力动人心魄,《半条红军被》大放异彩 - 川观新闻.川观新闻.2021-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