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英文:China Wildlife Conservation Association;缩写:CWCA)是1983年在中国北京成立、国家林业局主管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协会常设办事机构为秘书处,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是在大熊猫遭遇生态危机的紧要关头诞生的。1983年8月27日,国务院批转林业部《关于抢救大熊猫的紧急报告》,同意成立全国性野生动物保护组织。12月22日,协会在北京成立。1984年,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加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1994年5月14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与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协会签署了为期10年的大熊猫合作协议,2008年,协会为汶川县募集捐款,被中国科协授予“中国科协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称号。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业务范围包括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及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举办行业性展览活动、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截至2023年10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拥有个人会员41万人,团体会员3902个,分支机构17个。

发展历程

1983年,四川省卧龙、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寨沟县以及陕西省佛坪等自然保护区相继发生箭竹开花后枯死现象,由此引发了大熊猫生存危机。专家学者和热爱野生动物的各界人士建议成立全国性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协助政府发动社会力量,做好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的保护和拯救工作。1983年8月27日,国务院批转林业部《关于抢救大熊猫的紧急报告》,同意成立全国性野生动物保护组织。12月22日,协会在北京成立,选举胡乔木为名誉会长,杨钟为会长,李贵令为秘书长。

1984年10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加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参加IUCN系列活动,通过举办培训班、展览等形式,介绍野生动物保护的“中国智慧”。1985年5月,中动协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同月召开的一届二次理事会上,确定了以大熊猫为图案的协会会徽。1987年7月14至19日,与有关单位联合在北京举办“野生动物保护国际会议”,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257人参加了会议。在2000年10月第二届世界保护大会上,协会提交的藏羚朱鹮保护的提案获得通过。2018年5月4日,协会加入国际狩猎和野生动物保护理事会(CIC)。

2005年10月31日,协会授予全国12个“中国鸟类之乡”称号,确定42个单位为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到2017年底,协会共授予87个市、县为“中国野生动物之乡”、103个单位为“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

2008年汶川地震后,协会动员社会各界支援大熊猫保护区抗震救灾,共募集捐款425万元,协调各种急需救灾物资2000多万元。2008年9月16日,协会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中国科协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称号。2006年1月6日,国务院台办宣布由协会负责向社会征集团团圆圆乳名,1月28日,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经公众投票,“团团”“圆圆”以高票当选,之后大陆代表团于2008年将大熊猫“团团”“圆圆”送达台湾省台北市立动物园。2016年,协会发起组织打击网络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互联网企业联盟,至2021年末,全球联盟成员达47个。2018年,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在候鸟迁徙季开展两次志愿者护飞行动,组织全国超过百支队伍开展了候鸟保护讲座、监测巡护、拆网举报等活动,开展护飞行动,签署了100个爱鸟护鸟文明协约;与16家机构联合倡议保护野生兰花;组织召开了国际雪豹保护大会,就雪豹保护国际合作达成深圳市共识。

2020年7月30日,抵制野生动植物非法交易行业自律倡议活动在北京举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联合倡议各行业组织成立抵制野生动植物非法交易自律联盟,制订行业自律规范,以实际行动共同抵制乱捕滥采滥食、非法交易野生动植物行为。

2023年“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协会启动了全国鸟类迁徒通道保护行动,发布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图鉴》,启动成立野生植物专家咨询委员会。

业务范围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业务范围是:

(一)开展保护野生动物及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律的科普宣传教育;

(二)组织野生动物种群及其栖息地和繁育利用行业状况调研;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章制度的研究制定等相关活动;

(三)协助和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科学评估、认证认可和技术标准制定,组织开展野生动物保护的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专业技术培训,推广国家标准和先进技术经验,提高野生动物保护科技水平;

(四)引导野生动物猎捕、生态旅游、繁育利用从业单位构建行业组织体系,推行行业自律公约等规范、协调发展机制和行业性认证认可制度,提供政策、技术等业务咨询和中介服务;

(五)组织举办行业性展览交流活动,配合开展行业性监督检查和承接主管部门委托、转移的管理职能;协调和合作,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六)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国际交流与合作,举办国际交流活动,开展中国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对外展览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对外宣传,参与或实施野生动物保护国际合作项目或国际共同保护行动。

(七)承担主管部门委托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栖息地保护、放归自然等项目,组织开展野生动物保护社会公益活动,引导和组织志愿者参与保护行动,组织编辑、出版、发行野生动物书籍、刊物及相关影视、音像制品。

(八)对从事或支持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或在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或授予荣誉。

(九)从事其他与协会宗旨相符的工作。

主要活动

截至2023年10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开展了包括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活动、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生物安全科普、打击野生动物非法贸易、自然影像中国等科普宣传活动;开展鸟类摄影比赛、爱虎行动等专题活动。

爱鸟周

1981年9月,中国国务院批准了林业部等8个部门《关于加强鸟类保护执行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请示》报告,确定每年的4月底至5月初的某一个星期为“爱鸟周”。“爱鸟周”确立后,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联合中国各级协会开展联合行动,在爱鸟周活动期间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召开爱鸟周广播大会,举行爱鸟周学术报告会,悬挂人工鸟巢,发放和张贴爱鸟宣传画等。截至2023年,协会连续39年举办“爱鸟周”科普宣传活动,每年参加活动人数超过数百万。

保护藏羚羊行动

1999年6月15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同相关单位举办“保护藏羚羊行动报告会”,发出了《保护藏羚羊行动呼吁书》。协会于2005年3月27日联合青海省推举藏羚为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

自然影像中国

“自然影像中国”是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和飞羽视界文化传媒共同发起的影像保护自然项目,其宗旨是动员国际自然摄影师通过镜头语言,讲述中国生态故事,向国际展示中国丰富多彩的生物物种资源,呈现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成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开展自然影像中国主题活动的形式为拍摄各地珍稀野生动物,开展摄影展,编辑出版动物手册,开展摄影作品国际竞赛等。2016年,中国第一个以州为主体的,自然影像宣传项目《自然影像中国,美丽生态德宏》项目签约。

打击野生动物非法交易

2014年7月9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协助国家林业局在北京举办了“中美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交易宣传活动”。2016年3月至8月,协会与相关单位举办“野生动物网络交易管控标准研讨会”“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卫士行动”和“珍稀野生动植物摄影作品暨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查没实物巡回展”等活动。2019年5月7日,协会组织“中国快递行业拒绝寄递非法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自律公约”签字仪式。

全国鹤类资源调查活动

2020年1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组织全国鹤类资源调查,此后每年持续开展这项活动。2023年1月5到15日,协会组织了第四次全国越冬鹤类同步调查,2023年2月,协会组织了中国鹤类保护研讨会,表彰了从事鹤类保护与研究30周年以上的11位杰出个人。

世界野生动植物日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组织开展了以“关注旗舰物种保护,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主题的“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主题宣传活动,发布主题海报和主题宣传视频;上线《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微信小程序;发布公益广告;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知识有奖问答活动;开展“世界野生动植物日”进社区宣传活动。2021年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主题视频《推动绿色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荣获自然资源部2021年度自然资源科普微视频大赛二等奖。

组织标识

会徽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徽为大熊猫图案,图案以中国国宝大熊猫为会徽的主题。会徽上端为协会的英文缩写CWCA,下端为协会的中文全称。

组织架构

机构设置

会员代表大会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员代表大会每届为五年,会员代表大会须有2/3以上会员代表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会员代表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会员代表大会职权是:(一)制定工作方针和任务;(二)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三)制定、修改协会章程;(四)制定和修改会费标准;(五)选举和罢免理事、监事;(六)决定终止事宜;(七)决定其他重大事宜。

理事会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理事会是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闭会期间开展日常工作,对会员代表大会负责。理事会每年至少举行一次,须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理事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理事会主要职权是:(一)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二)决定协会工作规划方案;(三)选举和罢免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四)在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增补个别理事;(五)筹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六)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七)决定会员的除名;(八)各机构的设立、变更和注销;(九)决定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十)领导各机构开展工作;(十一)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十二)决定有关表彰奖励及授予荣誉职务事项;(十三)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常务理事会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常务理事会由理事会选举产生,不超过理事人数的1/3,在理事会闭会期间行使职权,对理事会负责。务理事会须有2/3以上常务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常务理事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常务理事会由会长召集,每半年至少举行一次。

监事会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监事会有成员若干名,其中监事长1名,副监事长2名。监事会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与理事会同时召开。监事会须有2/3以上监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监事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监事会主要职权是:(一)建议召开临时会员代表大会;(二)要求理事会报告工作情况;(三)负责对理事执行协会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理事提出罢免的建议;(四)对协会的管理提出建议和意见;(五)对协会发生的问题提出质疑;(六)负责会员代表大会交办的工作;(七)对所承担的工作负责。

秘书处

秘书处设立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2到4人,任职按人事管理有关规定执行。秘书长实行聘任制。

分支机构

截至2023年,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拥有17个分支机构;包括鹤类联合保护委员会、生态影像文化委员会、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等。

主办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学报》

 《野生动物学报》是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管,东北林业大学中国动物园协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主办的学术期刊。期刊于1979年9月试刊,1980年起公开发行。从2014年起,期刊正式更名为《野生动物学报》,主要刊发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领域(兽类、鸟类、爬行纲两栖纲以及自然保护地与动物园方面)的科学研究、资源考察、驯养繁殖等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实验研究方法、数据资料、理论探讨和综述等中英文学术论文。期刊主要开辟的栏目有:研究论文、综述、研究简报、案例和信息等。

《大自然》

大自然》杂志是1980年创刊,由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家自然博物馆三家共同主办的全国大型综合性科普期刊,杂志主要栏目有:科学考察、保护珍稀物种、大自然与文化、形形色色的自然界、走进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论坛、环境与人类、动植物保护、博物馆巡礼等。

《旅游纵览》

旅游纵览》杂志创刊于1989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总署批准,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女摄影家协会、河北省旅游协会联合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旅游纵览》是以“发展旅游文化、传播旅游知识、推介旅游开发、引导旅游经济、服务旅游大众”为办刊宗旨,以旅游经济理论、旅游城市管理、旅游景区建设、旅游改革创新、旅游服务、旅游教育科技、旅游文化产业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理论期刊。2003年,《旅游纵览》被中国旅游报刊社协会评为“中国优秀旅游期刊”。

相关争议

2020年2月16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保护繁育与利用委员会下属机构蛙类养殖专业委员会在微信公号发表了一篇《野生动物养殖是人类祖先的伟大创举》原创文章,引发争议。文章称,“因一次疫情就全面‘禁野’将是武断的,不科学、不理性”“对于人类而言,对野生动物产品的需求从未停止,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成为‘刚性需求’”。2月18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声明称,对该文章给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深表歉意。针对有关组织反映的问题,已决定撤销蛙类养殖专业委员会。

协会违反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十七条“社会团体的分支机构不得再设立分支机构”的规定,依据相关规定,2023年3月民政部对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作出警告的行政处罚,并责令其撤销违规设立的分支机构。同时,依据《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的规定,民政部将该分支机构列入社会组织活动异常名录。

对外交流

1994年5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协会与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协会签署了为期10年的大熊猫合作研究协议,双方在圣地亚哥动物园举行了开幕活动,这是中国首次以合作研究项目的方式与国外开展大熊猫保护合作。

2009年,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与新加坡万态保育集团签署了为期10年的《开展大熊猫保护研究的合作协议》,双方在大熊猫保护繁育、科学研究、技术交流以及公众教育和促进两国人民友好等方面均取得成效。

2017年4月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芬兰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协会与芬兰艾赫泰里动物园在赫尔辛基签署了大熊猫保护研究合作协议。

2022年,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联合中国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中国国际电视台),向海外推出了阿拉伯语、英语和西班牙语版《你好,大熊猫》系列微视频,介绍中国大熊猫保护成效和科普知识,讲述“可亲、可爱、可敬”的中国保护故事。央视国际频道阿拉伯语网站、FacebookYouTubeTwitter等平台同步推出。

2024年2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分别与马德里动物园和美国圣迭戈动物园就新一轮大熊猫国际保护合作事宜达成一致,并签署了合作协议。正与美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和奥地利美泉宫动物园就新一轮合作进行磋商。新一轮合作研究重点聚焦大熊猫重大疾病防治,大熊猫栖息地和野外种群保护,提升调查监测能力,助力中国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积极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促进旗舰物种和伞护物种保护的合作交流;推动中外民间交流,增进中外人民友好感情。4月27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中国野生保护协会和美国圣迭戈动物园,签署了大熊猫保护合作协议。中方选定了一对大熊猫“云川”(雄性)、“鑫宝”(雌性)前往美国圣迭戈动物园,开启为期10年的大熊猫国际保护合作。

组织荣誉

2002年12月5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被科技部、中宣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007年,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获得中国科协颁发的“科学技术普及先进奖”。

2014年,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获得中国科协“全国学会科普工作优秀单位”。

2019年,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获得中国科协“全国学会科普工作表扬单位”。

2022年,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先后获中国科协“2022年度全国学会科普工作优秀单位”和“全国学会党史学习教育十佳优秀组织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筹备组织工作先进单位”、中国自然资源报社“2021年度新媒体传播先进单位”。

参考资料

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章程.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2023-11-18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11-20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创中国.2023-11-18

林业局:赠送给台湾同胞的这对大熊猫是最好的.中国网.2023-12-17

2018年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十件大事揭晓.中国日报中文网.2023-12-11

2020年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十件大事.大埔县人民政府.2023-12-11

2023年“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广东珠海举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12-17

林草年度盘点 |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用心用情 传承共生之爱.微信公众平台.2023-12-11

427│“自然影像中国”的2016.微信公众平台.2023-11-23

“爱鸟周”简介.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2023-11-22

爱鸟周丨40年,爱鸟护鸟不停歇.微信公众平台.2023-11-23

张正旺: 希望多一些眼睛去守望鹤类.微信公众平台.2023-12-12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生态影像文化委员会召开一届二次会议.微信公众平台.2023-12-12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微信公众平台.2023-12-12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微信公众平台.2023-12-12

野生动物学报期刊简介.微信公众平台.2023-12-12

悦读·悦享|向山而行 与山共生——国际山岳日期刊荐读.微信公众平台.2023-12-17

大自然.快期刊.2023-12-17

欢迎登录《旅游纵览》杂志社!.《旅游纵览》.2023-12-17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被处罚,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迎来最严监管.微信公众平台.2023-12-12

民政部对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违规设立分支机构的行为作出警告的行政处罚.微信公众平台.2023-12-12

403 Forbidden.中国政府网.2023-12-17

中新签署大熊猫保护研究延期合作协议.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2023-11-20

我国将开展新一轮大熊猫保护合作研究.腾讯网.2024-02-22

中美将开启新一轮大熊猫保护合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4-04-27

简介.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官网.2023-11-18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荣获国家林草局《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筹备组织工作先进单位.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2023-11-20